基于数据库的脏腑病证平性药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94793发布日期:2018-06-05 04:35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数据库的脏腑病证平性药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中医在药学这块十分讲究,将药性分为多种组合,然而目前市面上缺少将中医药学设计出数据库,并统计进行分类医药的软件,这一块成为较大的空缺,那么如何发明出基于数据库的脏腑病证平性药用方法,这成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数据库的脏腑病证平性药用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数据库的脏腑病证平性药用方法,包括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所述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库管理规范和数据库分析研究内容,所述数据采集和数据库管理规范包括数据库信息、数据库药性判定、方法筛选原则和方剂主治病证及所涉及脏腑判定原则。

所述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的数据库信息包括方剂名、药物组成、药性、组方意义、方剂主治病证与涉及脏腑等,采用单选、多选,以及下拉菜单式选项的客观指标,减少主观性文字描述。

所述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根据疾病所在脏腑统计常用平性药:以病症的脏腑归类(定位)统计处方中平性药的应用频率,按照频次上限10%者,确定为某脏腑病证常用平性药,将作为君、臣药治疗某脏腑病变的平性药,按应用频次上限的25%确定为主干平性药。

所述方剂筛选原则: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邓中甲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的收录的方剂(正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2005年版)中的现代国家保护中成药配方;剔除其中没有君、臣、佐、使分析者,以及含有中药提取物、中药有效成分者,或含有西药者,共有1307首方剂符合录入条件。

优选的,所述方剂主治病证及所涉及脏腑判定原则:数据库中所选择的方剂主治病证包括病证1、病证2、病证3三部分内容:病证1为15种常见病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气郁证、血瘀证、痰湿证、水饮证、积滞证、积聚证、热毒证、表证、阳亢证、动风证、出血证15种常见病证;病证2包括寒证、热证、不寒不热证、寒热错杂证;病证3包括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这些病证是依据中医诊断学中的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理论确定的,其中病证1可多选,病证2、病证3只能单选,方剂主治病症所涉及脏腑的判定是依据中医藏象学说及脏腑辨证理论确定的,在脏腑选项中可多选。

优选的,所述数据库分析研究内容利用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对方剂中各种药物的寒热平药性、组方意义以及与病证、脏腑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并达到以下目的:

A,按每个病证、脏腑统计处方中寒性、热性、平性药的应用频率,按照频次上限10%者,确定为某脏腑、病证常用平性药;将作为君、臣药治疗某脏腑、病证的平性药,按应用频次上限的25%确定为主干平性药;

B,分析寒性、热性、平性药在方剂中的病证、组方配伍的一般规律;

C,筛选一类具有特定功效的、以平性药作为君臣药的方剂,如治疗气虚证的平性方,分析该类方剂的配伍特点;

D,通过基本统计分析,阐明平性药在各种方剂中的配伍规律和统计学差异;

优选的,所述平行药包括寒性药和热性药,所述药性包括性、味、归经,所述组方意义包括君、臣、佐、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首次创建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筛选历代公认的经方、时方,以及现代国家保护中成药配方1307首,涉及中药1003味,以实证性科学数据分析探讨了平性药用药规律,本分析系统除用于分析研究寒热平药性组方配伍规律以外,还可在更多方面对方药配伍规律进行分析,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利用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大量数据分析,进一步探讨和印证了平性药的药性特征;探讨、揭示了平性药组方配伍的一般规律;通过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筛选出的每个病证、脏腑的常用平性药和主干平性药,对临床组方用药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较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数据库的脏腑病证平性药用方法的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操作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数据库的脏腑病证平性药用方法,包括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所述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库管理规范和数据库分析研究内容,所述数据采集和数据库管理规范包括数据库信息、数据库药性判定、方法筛选原则和方剂主治病证及所涉及脏腑判定原则。

所述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的数据库信息包括方剂名、药物组成、药性、组方意义、方剂主治病证与涉及脏腑等,采用单选、多选,以及下拉菜单式选项的客观指标,减少主观性文字描述。

所述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根据疾病所在脏腑统计常用平性药:以病症的脏腑归类(定位)统计处方中平性药的应用频率,按照频次上限10%者,确定为某脏腑病证常用平性药,将作为君、臣药治疗某脏腑病变的平性药,按应用频次上限的25%确定为主干平性药。

所述方剂筛选原则: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邓中甲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的收录的方剂(正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2005年版)中的现代国家保护中成药配方;剔除其中没有君、臣、佐、使分析者,以及含有中药提取物、中药有效成分者,或含有西药者,共有1307首方剂符合录入条件。

所述方剂主治病证及所涉及脏腑判定原则:数据库中所选择的方剂主治病证包括病证1、病证2、病证3三部分内容:病证1为15种常见病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气郁证、血瘀证、痰湿证、水饮证、积滞证、积聚证、热毒证、表证、阳亢证、动风证、出血证15种常见病证;病证2包括寒证、热证、不寒不热证、寒热错杂证;病证3包括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这些病证是依据中医诊断学中的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理论确定的,其中病证1可多选,病证2、病证3只能单选,方剂主治病症所涉及脏腑的判定是依据中医藏象学说及脏腑辨证理论确定的,在脏腑选项中可多选。

所述数据库分析研究内容利用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对方剂中各种药物的寒热平药性、组方意义以及与病证、脏腑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并达到以下目的:

A,按每个病证、脏腑统计处方中寒性、热性、平性药的应用频率,按照频次上限10%者,确定为某脏腑、病证常用平性药;将作为君、臣药治疗某脏腑、病证的平性药,按应用频次上限的25%确定为主干平性药;

B,分析寒性、热性、平性药在方剂中的病证、组方配伍的一般规律;

C,筛选一类具有特定功效的、以平性药作为君臣药的方剂,如治疗气虚证的平性方,分析该类方剂的配伍特点;

D,通过基本统计分析,阐明平性药在各种方剂中的配伍规律和统计学差异。

所述平行药包括寒性药和热性药,所述药性包括性、味、归经,所述组方意义包括君、臣、佐、使。

实例一各脏腑常用平性药一览表

以上表中药物是按应用频次由高到低排序;由于中药肝胆同用的特点,故合在一起统计;治疗心包、小肠、三焦病证的方剂及其所用平性药极少,未筛选。

实例二肺病变常用寒性药一览表

综上,本发明首次创建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筛选历代公认的经方、时方,以及现代国家保护中成药配方1307首,涉及中药1003味,以实证性科学数据分析探讨了平性药用药规律,本分析系统除用于分析研究寒热平药性组方配伍规律以外,还可在更多方面对方药配伍规律进行分析,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同时利用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大量数据分析,进一步探讨和印证了平性药的药性特征;探讨、揭示了平性药组方配伍的一般规律;通过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筛选出的每个病证、脏腑的常用平性药和主干平性药,对临床组方用药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较强的实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