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的音位排列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1192阅读:88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扬琴的音位排列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扬琴的音位排列结构设计,特指一种中国民族乐器扬琴的音位排列及琴桥码数的结构设计,达到固定两种手法完成十二调的打击学习,进而使初学者更容易弹奏困难手法的乐曲。
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的扬琴,常受相关音位排列不同而致十二调的自然音阶打击手法不一,如此即造成学习扬琴困难或难以演奏手法高超、转调频繁的乐曲,故而相关业者所制造的扬琴多标榜能以两种手法演奏十二调,其实学习扬琴者皆知不能达成。


图1所示为最常见的北京401型及402型扬琴的C调基本音位图,其左侧高音是采自然音阶排列,以致手法在高低音时不一致,且音位排列采用五二制排列法,亦即左右为纯五度、上下为大二度,而构成其基本音位;当D调转C调时,即有一个f音位于e音右上方五个码距离,因此造成大跳手法,增加演奏困难;在bE调时更造成音阶位置分散凌乱,难以记忆,且当演奏最低音时,又须借助调整左侧变音槽改燮音高,以求得#G或bB等音,此种不合理的音位排列及需要变音槽辅助的设计,令想学习扬琴者望的却步,更遑论演奏。
又以北京501扬琴为例,虽其采用较多同音异位排列方法,但右边四桥仍沿用401型音位排列法,仍不足提供十二调完全以两种手法演奏,即使运用五二制定音法调音,顶多只能保持bB、C、D、E、F、G、A及bE八个调以两种手法演奏,其余四个调仍需在自然音阶时,使用大跳或交叉手法,故并非使用两种手法即可演奏十二调。
再者,敦煌81型扬琴也号称可使用两种手法演奏十二调,但左侧高音桥的音阶的衔接仍无可避免使用大跳手法,与一般手法相差甚多,不啻要求演奏者学习另一种极大改变的演奏手法,因此熟习401、402型扬琴者,通常不愿使用敦煌81型扬琴,而坊间亦极为少见此型扬琴。
上述传统的多种型式扬琴,都无法完全提供使用者以两种手法演奏十二调,导致学习扬琴困难或难以演奏高技巧乐曲的缺憾。
本发明人以同时身为演奏者及扬琴制造者的经验,经过长期地研究,创造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琴的音位排列构造;主要改善习见扬琴音位排列,使最左侧高音双音琴桥的左右两侧音位相隔为一半音,琴桥各码间隔一全音(即大二度),并使最右侧的两个低音单音琴桥间的音位相隔为一半音,且各行音位为一全音;可再于最左侧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的中间处排设一桥或一桥以上五二制音位排列,令其音位与上述琴桥各音位左右相隔五度,上下维持大二度,并保持琴桥的琴码至少十三码,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达到让使用者能使用两种固定手法完成打击十二个调,而更容易学习扬琴并容易弹奏高难度手法的曲目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琴的音位排列构造设计,通过一个最高音琴桥及两个最低音琴桥的音位排列,达到一致的两种手法演奏十二调自然音阶及相关半音,获得扬琴学习者更容易运用该音位,而容易记忆及演奏高难度乐曲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琴的音位排列构造设计,其中两个最低音琴桥的音位排列亦可使用一个双低音琴桥进行音位排列,达到相同以两种手法演奏十二调自然音阶及相关半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琴的结构设计,通过最左侧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的音位排列,使扬琴具有六个琴桥,且每个琴桥维持十三码以上的结构,达到取消传统扬琴的变音槽结构,让使用者在不必借助双音槽之下,达到相同演奏音域宽广的方便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扬琴的音位排列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扬琴最左侧第一个琴桥各行形成为高音双音,该琴桥左右侧音位相隔为半音,上下各行音位排列相隔一全音;最左侧第一及第二琴桥形成各行均为单音,且第一及第二琴桥间各左右音位相隔为半音,上下各行音位排列相隔一全音;于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的中间处,排设一个或一个以上五二制音位排列的琴桥,该中间处的五二制排列的音位与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的各音位左右相隔为纯五度,排列组成十二平均律的扬琴音位。
该中间五二制各琴桥音位排列至少具有十三行以上的音位以补足缺音。该扬琴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与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的音位的中间处,排设有三桥五二制音位,该中间处五二制排列的音位与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各音位左右相隔为纯五度,上下为大二度,构成六桥扬琴音位具有完整五个八度的音域。
该扬琴最左侧第一个琴桥形成为多数个琴码的高音双音,其左右相隔为半音、上下为全音;该最右侧第一琴桥形成多数个琴码的单音,右侧第二琴桥形成至少十三码的单音,且两桥的左右相隔为半音、上下为全音;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个低音单音琴桥的中间处,设有三个五二制音位排列的琴桥,该左侧第二个琴桥形成至少十三码的双音,该两琴桥各形成十三码的单音,组成六桥扬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具有让使用者能使用两种固定手法完成打击十二个调,而更容易学习扬琴并容易弹奏高难度手法的曲目,使用一致的两种手法演奏十二调自然音阶及相关半音,获得扬琴学习者更容易运用该音位,而容易记忆及演奏高难度乐曲,相同以两种手法演奏十二调自然音阶及相关半音,及取消传统扬琴的变音槽结构,让使用者在不必借助双音槽之下,达到相同演奏音域宽广的方便功效。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为传统五二制扬琴的基本音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六桥扬琴的基本音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G/bA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B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C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D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E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F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G/bA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C/bD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bE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F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G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A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B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C/bD首调音位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六桥扬琴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扬琴的音位排列构造设计,即为扬琴音位排列的基本音位图,该扬琴音位排列是以五二制音位排列基础,即左右为纯五度、上下为大二度,而改由六个琴桥及十三行(即十三码)以上结构及本实用新型的音位排列配合而成;其中图示六桥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音域更宽广而已,主要目的仍在达到使用两种手法,即可演奏十二调自然音阶及相关半音的效果。以
图1所示大桥十三行音位排列仅是较佳实施例,并不以之为限。
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扬琴最左侧第一个琴桥各码形成为高音双音,该琴桥左右侧音位相隔为半音排列,而上下各琴码(上下各行)音位排列则相隔一全音,亦即由下至上各码的音位排列均大2度;而左侧第一及第二琴桥令其形成各码均为单低音,该第一及第二琴桥间各左右音位相隔为半音,且上下各琴码(上下各行)音位排列系相隔一全音,亦即由下至上各码的音位排列均大2度,构成本实用新型扬琴音位排列的特征,以在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的左侧由下至上排列出c、d、e、#f、#g、bb灯音位及右侧为b、#c、be、f、g、a等音位;而右侧第一各单音琴桥由下至上设有bE、F、G、A、B、#C等音位,同侧第二单音琴桥具有D、E、#F、#G、bB、C等音位;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的中间处,排设三个传统五二制音位排列的琴桥,于左侧第二个琴桥形成双音,而其余两琴桥为单音,并令该三琴桥左右音位间及与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各音位左右相隔为五度,上下相隔一全音,并保持全部琴桥的琴码至少十三码(十三行)以上,补足传统的缺音;在左侧该第二个双音琴桥左侧由下至上具有#F、#G、bB、c、d、e等音位及右侧B、#C、bE、F、G、A等音位,其中间单音琴桥具有#F、#G、bB、C、D、E等音位,右侧第三单音琴桥具有B、#C、bE、F、G、A等音位;组成六桥十二平均律扬琴音位,并完整具有五个八度音域,且真正只需使用两种手法即能演奏十二调的自然音阶及相关半音,供学习者更容易将音位记忆,且易于演奏高难度的乐曲。
本实用新型扬琴音位排列构造所得功效,完全以两种手法演奏十二调的效果,参阅图3-图9所示的#G/bA、bB、C、D、E、#F、#G/bA调音位图(首调音位),其演奏自然音阶只需记住遇半音时向右移位(或向左移位)即可;使此六调以同一种手法即可演奏;另一种手法请参阅
图10-
图16所示,即#C/bD、bE、F、G、A、B、#C/bD调音位图(首调音位),其演奏自然音阶亦只需记住遇半音时向右移位(或向左移位)即可,令六调以同一种手法演奏;若此即达到十二调完全以两种手法演奏的效果。
另本实用新型与现行各种扬琴演奏手法衔接,因各调之的音阶位置在最近距离,因此于同一调中的演奏区域是相当集中,可减少许多大跳或交叉手法;且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与最右侧两个单音琴桥(本实用新型的音位特征),通过左右音位半音、上下音位全音的排列法,使演奏手法近似传统北京401、402型扬琴,故此普遍惯用此型扬琴者,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排列法,在不必学习新手法下,容易演奏转调频繁或难度较高的现代乐曲。且熟习敦煌81型扬琴者亦可将原来上方的高音区移至左侧,并只记忆遇到半音向左或右移,即可容易适应而不致难以习惯,甚至于在中间四桥部分,几乎可以完全沿用81型的演奏手法,故本实用新型的音位排列构造设计,足使初学者或熟悉其它型扬琴者容易适应,而不须改变手法即能演奏熟知的乐曲,甚至可以完全相同手法转调演奏。
上述六桥的音位排列仅是达到音域较广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如维持本实用新型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的音位排列,而在其中间所设五二制音位排列,是可实施一桥或二桥的形态,若此亦可达到完全以两种手法演奏十二调效果,故凡以上述技艺、精神所为的简易变更或置换,都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参阅
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六桥扬琴最右侧双音琴桥及最左侧两个单音琴桥的排列设计,同时配合保持各琴桥至少具有十三码(十三行)以上的结构设计,亦可节省如传统北京401、402型扬琴的变音槽结构,供使用者不必应用双音槽即可快速转调,若此演奏转调难度高或现代曲风的乐曲,亦能够得心应手。
权利要求1.一种扬琴的音位排列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扬琴最左侧第一个琴桥各行形成为高音双音,该琴桥左右侧音位相隔为半音,上下各行音位排列相隔一全音;最左侧第一及第二琴桥形成各行均为单音,且第一及第二琴桥间各左右音位相隔为半音,上下各行音位排列相隔一全音;于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的中间处,排设一个或一个以上五二制音位排列的琴桥,该中间处的五二制排列的音位与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的各音位左右相隔为纯五度,排列组成十二平均律的扬琴音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琴的音位排列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中间五二制各琴桥音位排列至少具有十三行以上的音位以补足缺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琴的音位排列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扬琴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与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的音位的中间处,排设有三桥五二制音位,该中间处五二制排列的音位与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各音位左右相隔为纯五度,上下为大二度,构成六桥扬琴音位具有完整五个八度的音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琴的音位排列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扬琴最左侧第一个琴桥形成为多数个琴码的高音双音,其左右相隔为半音、上下为全音;该最右侧第一琴桥形成多数个琴码的单音,右侧第二琴桥形成至少十三码的单音,且两桥的左右相隔为半音、上下为全音;最左侧第一个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个低音单音琴桥的中间处,设有三个五二制音位排列的琴桥,该左侧第二个琴桥形成至少十三码的双音,该两琴桥各形成十三码的单音,组成六桥扬琴。
专利摘要一种扬琴的音位排列构造,最左侧高音双音琴桥的左右侧音位相隔为一半音,琴桥各行相隔一全音,使最右侧的两个低音单音琴桥间的音位相隔为一半音,各行音位为一全音;于最左侧高音双音琴桥及最右侧两低音单音琴桥的中间处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琴桥,其音位与上述琴桥各音位左右相隔五度,并保持全部琴桥的琴码具有十三行以上。具有让使用者应用两种固定手法完成十二个调打击,更容易学习扬琴并容易弹奏高难度手法的曲目。
文档编号G10D3/00GK2489429SQ0122462
公开日2002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4日
发明者张士能 申请人:张士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