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830阅读:9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乐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
许多传统乐器,如吉他、小提琴、二胡等等,音色优美,但是音量不大,人们常在演奏,尤其是独奏时使用拾音器,将乐器声音输入到功率放大音箱放大,以弥补其音量小的不足。现在技术的拾音器有3种模式吸盘式、粘贴式和夹式,吸盘式拾音器不能可靠稳定地固定在乐器面板上,粘贴式拾音器不方便反复使用,且容易损伤乐器表面油漆,而现有技术的夹式拾音器结构单一又体积高大,难以应用于各种形状特殊的乐器,或又因为妨碍乐器的正常演奏而不能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夹式拾音器不能夹制在吉他,小提琴等乐器面板音孔边缘琴板上,以及影响乐器正常演奏的缺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特征在于,由塑料注塑的上盖[1]、下盖[2]、卧夹活动力臂[3]和金属的张力弹簧[4]、转轴[5],以及顺序电连接的压电陶瓷片[6]、导线[7]和插头[8]等组成,所述上盖[1]平行向前延伸有两个倒L型支撑臂[1.1]或一字型支撑臂[1.2],分两端支撑着转轴[5],卧夹活动力臂[3]和张力弹簧[4]共同设置于转轴[5],位于两个支撑臂之间,所述倒“L”型支撑臂[1.1]支撑转轴[5]所至的位置低于下盖[2]的底部平面的水平高度,所述“一”字型支撑臂[1.2]支持转轴[5]所至的位置高于或不低于下盖[2]的底部平面的水平高度。
本发明的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特征在于,所述卧夹活动力臂[3]的设计构造为弯勾型状,前端为受力端[3.1],作为操作时手指按压的把柄,后端为着力端[3.2],横切剖面呈圆型或者多边型,末端装配有软质橡胶套[3.3]。
本发明的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弹簧[4]由弹力钢丝绕制而成,包括弹力圈[4.1]、前撑横杆[4.2]和后撑纵杆[4.3],所述弹力圈[4.1]套合于转轴[5],前撑横杆[4.2]套扣在卧夹活动力臂前部受力端[3.1]的内侧,后撑纵杆[4.3]撑住支撑臂的挂齿[1.2]。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设计构造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装置,包括由塑料注塑的上盖[1],下盖[2],卧夹活动力臂[3]和金属的张力弹簧[4],以及顺序电连接的压电陶瓷片[6]、连接线[7]和插头[8]所组成,所述下盖扣合上盖将压电陶瓷片[6]包容于上下盖之间,连接线[7]从上下盖后部的引线孔引出,所述上盖[1]前部向前方平行延伸有两个L型支撑臂[1.1]或“一”字型支撑臂[1.2],所述支撑臂支撑着转轴[5]的两端,卧夹活动力臂[3]和张力弹簧[5]共同设置于转轴[5],位于两个支撑臂之间,张力弹簧的前撑横杆[4.2]横套于卧夹活动力臂前部受力端[4.1]的内侧,张力弹簧的后撑纵杆[4.3]撑住L型支撑臂]或“一”字型支撑臂上的挂齿[1.3],以至张力弹簧的张力使卧夹活动力臂的后部着力端[3.2]咬合于下盖[2]的底部中央,形成一种卧夹的合拢状态,当卧夹活动力臂的前部受力端[3.1]受外力向后运动,卧夹活动力臂以转轴[5]为中心转动,卧夹活动力臂的后部着力端[3.2]即离开下盖[2]的底部中央向下方张开,形成一种卧夹的张开状态。
本发明的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可以方便、稳固地安置在吉他,小提琴等乐器的面板音孔边缘琴板上,能够拾取乐器的最佳音色和音量,不会影响乐器的正常演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点,附图中

图1出示的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
图2出示的是图1所示实施例夹置在吉他上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3出示的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
图4出示的是图3所示实施例夹置在小提琴上的侧视效果示意图。
图5出不的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张力弹簧的效果示意图。
图1和图2中,[1]上盖,[1.1]倒L型支撑臂,[1.3]挂齿,[3]卧夹活动力臂,[3.1]卧夹活动力臂前部受力端,[.3.2]卧夹活动力臂后部着力端,[3.3]软质橡胶套,[4.1]张力弹簧弹力圈,[4.2]张力弹簧前撑横杆,[4.3]张力弹簧后撑纵杆,[5]转轴,[6]压电陶瓷片,[7]连接导线,[7.1]焊点,[8]插头,[9]海面垫,[10]软质橡胶垫片,[11]吉他面板音孔边缘琴板。
从图I、图2所示的实施例可以看出,上盖[1]扣合下盖[2],中间放置压电陶瓷片[6],海绵块[10]将压电陶瓷片[6]压住贴紧于下盖内缘底部,连接导线[7]从上下盖后部引出,下盖[2]的外底面贴有软质橡胶垫片[9],上盖[1]前部向前方延伸有两个L型支撑臂[1.1],分两端支撑着转轴[5],L型支撑臂[1.1]将转轴[5]支撑在低于下盖[2]底部平面的水平高度位置,卧夹活动力臂[3]和张力弹簧[4]设置于转轴[5],位于两个L型支撑臂之间,张力弹簧的前撑横杆[4.1]套扣于卧夹活动力臂前部受力端[3.1]的内侧,张力弹簧的后撑纵杆[4.2]撑住支撑臂上的挂齿[1.3],卧夹活动力臂的后部着力端[3.2]受张力弹簧[4]的张力作用咬合于下盖底部中央的软质橡胶垫片[9],形成一种低平的卧夹的合拢状态,夹置在吉他音孔边缘琴板拾取吉他的最佳音色和音量,由于其外露部分位置很低,所以不影响吉他的正常演奏。
图3和图4中,[1]上盖,[1.2]一字型支撑臂,[1.3]挂齿,[2]下盖,[3.1]卧夹活动力臂前部受力端,[3.2]卧夹活动力臂后部着力端,[3.3]软质橡胶套,[4.2]张力弹簧前撑横杆,[4.3]张力弹簧后撑纵杆,[5]转轴,[7]导线,[10]软质橡胶垫片,[15]小提琴面板,[16]小提琴琴板音孔。
从图3、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看出,卧夹活动力臂后部构造为较细的圆拄体的半圆形,伸进小提琴音孔夹住琴板以拾取小提琴的本质音色。
图5中,[4.1]张力弹簧弹力圈,[4.2]张力弹簧前撑横杆,[4.3]张力弹簧后撑纵杆。
权利要求
1.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特征在于,由塑料注塑的上盖[1]、下盖[2]、卧夹活动力臂[3]和金属的张力弹簧[4]、转轴[5],以及顺序电连接的压电陶瓷片[6]、导线[7]和插头[8]等组成,所述上盖[1]平行向前延伸有两个倒L型支撑臂[1.1]或一字型支撑臂[1.2],分两端支撑着转轴[5],卧夹活动力臂[3]和张力弹簧[4]共同设置于转轴[5],位于两个支撑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特征在于,所述倒L型支撑臂[1.1]将转轴[5]支撑在低于下盖[2]底部平面的水平高度位置,所述一字型支撑臂[1.2]将转轴[5]支撑在高于或不低于下盖[2]底部平面的水平高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特征在于,所述卧夹活动力臂[3]的设计构造为弯勾型状,前端为受力端[3.1],作为操作时手指按压的把柄,后端为着力端[3.2],横切剖面呈圆型或者多边型,末端装配有软质橡胶套[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弹簧[4]由弹力钢丝绕制而成,包括弹力圈[4.1]、前撑横杆[4.2]和后撑纵杆[4.3],所述弹力圈[4.1]套合于转轴[5],前撑横杆[4.2]套扣在卧夹活动力臂前部受力端[3.1]的内侧,后撑纵杆[4.3]撑住支撑臂的挂齿[1.2]。
全文摘要
一种卧夹式乐器拾音器,包括上盖[1]、下盖[2]、卧夹活动力臂[3]、张力弹簧[4]、转轴[5],以及顺序电连接的压电陶瓷片[6]、导线[7]和插头[8],上盖向前平行延伸有两个倒L型支撑臂[1.1]或一字型支撑臂[1.2],分两端支撑转轴[5],卧夹活动力臂[3]和张力弹簧[4]共同设置于转轴[5],张力弹簧[4]的张力作用使卧夹活动力臂的下端咬合于下盖底部中央,卧夹活动力臂的上端受外力影响能以转轴[5]为中心转动,形成一种卧夹的张开。本发明可以方便夹置在吉他、小提琴等乐器的面板音孔边缘,拾取最佳音色和音量,且不影响乐器的正常演奏。
文档编号G10H3/06GK1485813SQ0213485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9日
发明者曾平蔚 申请人:曾平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