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音量的巴乌、葫芦丝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193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提高音量的巴乌、葫芦丝主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族乐器制造技术领域,是一种巴乌、葫芦丝主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巴乌、葫芦丝主管由管身及管身上的簧舌、一孔区、二孔区、三孔区、四孔区、五孔区、六孔区和管身背后的七孔区构成,平吹低音 和超吹低音 时使用在六孔区下方的平吹(超吹)孔,从而要求簧舌较软,因此吹出的声音音量小,强弱关系不明显,簧舌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音量大、强弱关系明显的巴乌、葫芦丝主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在六孔区的音孔附近设有一个下发音孔,代替六孔区下方的平吹低音 六孔区到筒音低音 的管身加长,促使簧舌基频增高,故增强簧舌的弹性强度,使筒音低音 以上的各音音量增大,强弱明显。
另外在一孔区的音孔附近设有一个上发音孔,从而使巴乌、葫芦丝可以发出半音4的音。
本实用新型具有音量大,强弱关系明显,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结构简单,一指按两孔,演奏方便。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管身1、簧舌2、一孔区3、二孔区4、三孔区5、四孔区6、五孔区7、六孔区8、七孔区9构成,在六孔.8的音孔附近设有一个下发音孔10,一孔区3的音孔附近设有一个上发音孔11,基频增半音。
权利要求1.一种可提高音量的巴乌、葫芦丝主管,由管身、簧舌、一孔区、二孔区、三孔区、四孔区、五孔区、六孔区和七孔区构成,其特征在于六孔区的音孔附近设有一个下发音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巴乌、葫芦丝主管,其特征在于一孔区的音孔附近设有一个上发音孔。
专利摘要一种可提高音量的巴乌、葫芦丝主管,属于民族乐器制造技术领域,由管身及管身上的簧舌、一孔区、二孔区、三孔区、四孔区、五孔区、六孔区和管身背后的七孔区构成,在六孔区的音孔附近设有一个下发音孔,代替六孔区下方的平吹低音3,六孔区到筒音低音5的管身加长,促使簧舌基频增高,故增强簧舌的弹性强度,使筒音低音5以上的各音音量增大,强弱明显。本实用新型具有音量大,强弱关系明显,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结构简单,一指按两孔,演奏方便。
文档编号G10D7/00GK2596492SQ0321149
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1日
发明者李墨 申请人:李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