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管乐器的支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96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管乐器的支承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乐管乐器的支承机构,具体地,涉及直管乐器的支承机构,其能够在乐器不使用的间断期保持乐器适度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一种支承机构,能够使不同的管乐器,如短笛,长笛,单簧管,喇叭或其他乐器,保持充分稳定。
因此本发明属于乐器附件的范围。
背景技术
在音乐会和排练时,都会因为休息或其他原因,存在乐器使用的间断期。
在所述间断期,音乐家通常放下其乐器,以便休息的更有效。
为此,除了传统的存放和保护乐器的盒子外,已知道特定情况下的管乐器存在支承机构,其保持在地面上,允许相应乐器设置其上,具有适度的稳定性,因此可保证所述乐器的安全。
但是,目前已知的管乐器的支承机构具有一些缺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所述支承机构体积很大,尤其是当试图提供稳定性时,即使处于折叠状态该大体积基本保持;另一方面,对于各类乐器必须提供特定的支承机构,如对短笛提供特定的支承机构,对长笛提供另一种机构,对于单簧管又是一种不同机构,对喇叭又是一种不同机构,等等。
这意味着,当音乐家用两种不同管乐器演奏时,除了相应的盒子,还需要两种不同的支承机构,由于其具有的尺寸,不能在处于非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容纳于所述盒子内,为了便于运输很明显希望能放在盒子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管乐器的支承机构,以非常令人满意的方式解决了前面讨论到的两个方面的缺点,使得一个结构简单的支承机构具有很多的功能,在非操作位置具有很小尺寸,可不加区分地用于任何前面提到的管乐器,对每种乐器都提供相同的稳定性。
为此,具体提出一种支承机构,其包括主引导件,采用管状结构,设有两个不同直径的部分,较小直径的上部,其径向和轴向尺寸适合容纳于短笛内,较大的周边台阶在两个部分之间形成,用于支承短笛,较小直径的上部在靠近所述台阶处设有沿母线方向的肋部,用作所述短笛的对中机构。
主引导件的顶端设置了周边槽,用于连接螺母的支承壳体,周边槽可保持其连接到主引导件,同时还能够转动。引导轴的顶端位于主引导件的内部,可进入和固定在支承壳体,引导轴的一端部连接了多个腿部,最好腿部是可伸缩的,数量是4个,能够朝向引导轴转动到折叠位置,在折叠位置其围绕引导轴容纳于主引导件上;或向外折叠到操作位置。将引导轴的顶端固定到支承壳体可通过容纳于所述壳体的螺母来实现,螺母不必相对转动,所述轴的带螺纹顶端旋入。
根据所述腿部具有的移动性,主引导件的底端设置了多个槽,具有升高的半圆形,其数量等于腿部的数量,均匀分布,用于容纳处于操作位置的腿部,在这些槽之间设有相同数量的朝主引导件的较小直径上部的附近延伸的槽,槽的主要作用是允许所述腿部在折叠位置和操作位置方向之间转动。当腿部通过所述槽离开主引导件后,一旦下降到操作位置,将转动45度,相对于最终所在的槽,这时引导轴的顶部螺纹部分连接到主引导件顶部的支承壳体中的螺母。
引导轴的底端固定到基体,一盖件连接到基体。基体和盖件之间设有环件,横穿腿部底端的开口,用作铰接轴。
当乐器是长笛时,机构的腿部处于操作位置时用作止动件,作用于该乐器的喇叭口,同时引导件的下部用作对中机构。对于具有大直径喇叭口的乐器,如单簧管或喇叭,其位于主引导件的带有橡胶适配器的台阶上,适配器设有径向臂,能够向下弹性变形,适合于不同内径的乐器,可保证在相对引导轴的同轴位置准确对中,如同靠在腿部。


为了补充上面所作介绍和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作为所作介绍一部分的一组附图,其中显示了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特征。
图1显示了构成本发明主体的直管乐器的支承机构的主引导件的侧视图;图2显示了图1的引导件的顶视图;图3显示了同一引导件的底视图;图4显示了沿图2的A-A剖面的同一引导件的纵向截面图;图5显示了沿图3的B-B剖面的引导件的另一类似截面图;图6显示了引导轴的侧视图;图7显示了位于主引导件顶部的螺母壳体的侧视图;图8显示了图7壳体的底视图;图9显示了沿图8的剖面C-C的同一壳体的纵向截面图;图10显示了位于引导轴底端的基体的侧视图;图11显示了同一基体的顶视图;图12显示了固定到图10和11的基体上的盖件的底视图;图13显示了图12的盖件的侧视图;图14显示了可伸缩杆的细节的纵向截面图,杆构成铰接到图10到12所示底部或基体的腿部;图15显示处于折叠状态的支承机构整体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6显示了沿图15的剖面E-E的组件的细节的截面图;
图17显示了沿图15的剖面F-F的图14的杆的细节的另一截面图;图18显示了与图15类似的沿图4的相同平面的支承机构,但支承机构处于中间未折叠状态;图19显示了图18的放大的细节部分A;图20显示了处于使用状态的支承机构的侧视图;图21显示了图20显示的组件的顶视图;图22显示了具有大直径喇叭口的乐器的适配器的侧视图;图23显示了图22的适配器的底视图;图24显示了沿图22的剖面G-G的适配器的径向部分;图25显示了类似于图20的但带有适配器的支承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所述附图,可观察到本发明的支承机构包括管状主引导件1,其具有两个不同外径的部分,较大直径和较长高度的下部2,和上部3,两个部分由中间台阶4分开。
上部3具有封闭的圆柱形侧表面,在其自由端附近带有周边槽5,可通过施加同轴连接压力,上部固定到壳体6,壳体可具体参考图7到9,内部壳体7容纳六角螺母,其将在后面讨论,沿壳体母线方向设有切口8,以帮助壳体在开口水平处径向变形,在壳体底部还设有沿圆周向对齐的内凸部9,用于插入主引导件的所述槽5,用作锁定件,防止所述壳体意外脱开,但其转动不会导致脱开。
设置于壳体7的螺母可容纳引导轴11的螺纹顶端10,螺母通过所述壳体6相对主引导件1固定,引导轴具有两个不同直径的部分11,11`,底部端接到另一部件12,可通过粘接剂或螺纹固定到基体13。处于使用位置时可稳定支承机构于地面的腿部14铰接到部件12。所述基体13限制腿部14向下转动,如图18,19所示,下面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回到主引导件1,其直径较大的下部2的自由端设置了4个槽15,具有升高的半圆形,与延伸到主引导件1的中部台阶4附近的深槽16交替设置。
如图10到13,18及19清楚显示,基体13具有4个径向支承面17,在支承面之间具有圆柱壁的拱形部分18,在支承面的顶边上设有同心通道19。枢轴20从各壁部分的顶边突出。
在图18和图19,腿部14通过环件21连接到到基体13,环件容纳于基体13的通道19,穿过开口22(见图14),各腿部的端部设有开口22。环件21通过盖件23进行保持,参见图12,13和18,盖件连接和结合到基体13,例如,可通过黏结剂,盖件具有壳体24,其尺寸和位置设置成可容纳基体13的枢轴20。
主引导件1的较大直径部分2具有适当的截面,可容纳引导轴11和支承机构的4个腿部14,当腿部处于非操作位置时,如图15所示,其中所述腿部14基本突出到主引导件1的台阶4以上,直至螺母壳体6的附近,如图15所示,稳定地保持这个状态,在这个位置壳体6的螺母螺纹连接到引导轴11的顶端10。
支承机构的腿部14可采用伸缩结构,如图14所示,具有两个部分14,14`,以提供具有最大稳定性的支承,如图20所示,部分14的端部设有开口22,用于通过环件21铰接到基体13。在部分14`的自由端设置了支承垫25,在部分14的外部可设置外保护套14``,如图16,17和19所示。
根据图15所示的结构和折叠位置,其中支承机构的尺寸最小化,可保存在乐器盒内。可通过转动螺母壳体6使得引导轴11释放,并通过拉动所述壳体6,使主引导件1相对引导轴11向下移动,直到引导轴的台阶35靠到主引导件的台阶36,如图4,6,18所示,其中腿部14的自由端25到达槽16的底部,这时腿部14通过相对主引导件1和引导轴11移动45度可朝工作位置折叠,腿部14然后相对于升高的半圆形拱部15,这时主引导件1又朝腿部14移动,直到壳体6的螺母到达引导轴11的顶部螺纹部分10,两个部件再进行固定,将腿部14拉紧到槽15的底部,牢固地锁定到该位置,如图20所示。最后,部分14`完全延伸到图20,21和25所示的位置。
当乐器是短笛时,处于这个位置的短笛可连接到主引导件的上部3,靠在台阶4上,通过设置在所述主引导件的所述部分3靠近台阶4和螺母壳体6的肋部27准确对中和稳定,如果乐器是长笛,明显其直径较大,长笛将落在机构的腿部14上,通过主引导件1的大直径部分2的尺寸调节,不能向侧面移动。
对乐器具有较大内径的情况,如单簧管或喇叭,支承机构设置如图22到25所示的附件,包括适配器28,其连接到主引导件的较大直径部分2的顶端,适配器设置成通过环件外连到主引导件的部分2。环件弹性地支承柔性弯曲臂29,弯曲臂29内侧设置了顶弯部30。小突出部30从环件向内突出,相对臂部29位于交替的位置。
通过顶弯部30,适配器28落在主引导件的台阶4,突出部31进入所述引导件的部分2的槽16的顶部,如图1和2所示。
在图25的位置,臂部29的外部分将靠在乐器的喇叭口的内表面,所述臂部弯曲,容纳于主引导件的通道32,直到适配器具有喇叭口尺寸,用作乐器的对中部件,落到腿部14上。
为了折叠支承机构,根据图20或25,开始时先拉腿部,使部分14`进入部分14,然后旋转壳体6松开螺纹连接到引导轴顶端的螺母。
然后升起主引导件,相对引导轴11和基体13转动45度,使得腿部14相对于槽16,这时腿部可向下转动,直到容纳于槽16,这时,主引导件1可再向下移动到图15的位置,在这个位置腿部从台阶4突出,并旋紧壳体6内的螺纹固定在引导轴11的部分10的螺母,如图6所示,组件被锁定。
最后,如图1到5所示,引导件1的底边设有小径向片37,可用作止动件,当折叠的支承机构,如图15所示,进入所述乐器时,长笛口部的边缘可落在其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直管乐器支承机构,适用于如短笛、长笛、单簧管、喇叭和类似乐器,能够垂直支承乐器,设有可折叠的腿部,其处于非操作位置时其尺寸缩小,其特征在于,设置了管状主引导件(1),引导轴(11)可在其中沿轴向移动,轴的下端枢轴连接所述腿部(14),腿部具有在非操作的折叠位置和另外的移动位置之间转动的能力,在非操作位置腿部容纳于主引导件并围绕引导轴;在移动位置腿部从所述引导件下端径向伸出,所述主引导件(1)和引导轴(11)设有可释放的固定机构,允许作相对轴向移动,进行折叠/展开所述支承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释放的固定机构位于所述主引导件(1)和引导轴(11)之间,其包括设置在轴(11)顶端的螺纹部分(10),和位于壳体(6)内的螺母,通过施加压力所述壳体进行连接,可通过所述主引导件顶端的圆周槽(5)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引导件(1)设有两个部分,长度较长和直径较大的下部(2),其可容纳处于折叠位置的腿部(14);和另一长度较短和直径较小的顶部(3),其上形成第一周面台阶(4),可支承较小的乐器,如短笛,还设置了侧面脊部或肋部(20),与螺母壳体(6)一起,形成乐器正确对中的机构。
4.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引导件(1)的较大直径下部(2)的底壁边设置了均匀分布的槽(15),具有升高的半圆形状,数量与支承机构的腿部(14)数量相同,所述槽(15)之间设置了深槽(16),延伸到中间台阶(4)附近,并具有足够宽度,可在支承机构折叠/展开操作时,其中容纳腿部(14)。
5.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轴(11)的底端支承于基体,基体容纳有枢轴连接腿部(14)的环件(21),所述环件通过固定到基体(13)的盖件(23)保持其间。
6.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14)是可伸缩的,处于最大收缩位置具有比主引导件(1)稍短的长度,在折叠位置容纳于所述引导件的较大直径部分(2)的外部轴向槽(16),外部适合于较小直径的顶部(3),横向开口可操作地设置在台阶的,所述台阶区分了主引导件(1)的部分(2)和部分(3)。
7.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底边设置了径向片(37),用于对进入乐器口部进行限制。
8.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设置了适配器(28),可通过环件连接到主引导件(1)的较大直径部分(2),其可弹性变形,用于配合乐器的内表面,如单簧管和喇叭,使其对中,适配器的臂部设有顶部内弯部(30),可靠在引导件的台阶(4);还有从支承机构内部突出的突出部(31),可进入所述引导件下部(2)上的槽(16)的顶部。
9.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轴(11)和所述主引导件(1)壳体设置了相对的一个位于一个上的周边台阶(35,36),以限制引导件相对引导轴的最大抽出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管乐器支承机构,包括管状主引导件(1),其有两个不同直径的部分(2,3),通过中间台阶(4)连接起来。所述主引导件(1)的顶部终止于壳体(6),壳体内容纳轴向螺母,能够可脱开地固定到内部引导轴(11),引导轴下端部支承于基体(13),支承机构的腿部(14)铰接连接到基体,使得腿部在操作位置可径向延伸,在非操作位置折叠到引导轴(11)上,容纳于主引导件(1)下部(2);为此设置了底部槽(15),用于连接位于操作位置的腿部(14);还设置与底部槽交替的深槽(16),以便在轴(11)相对引导件(1)转动45度后,允许腿部(14)朝内和外转动。
文档编号G10G5/00GK1918625SQ200580005020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9日
发明者何塞·伊格纳西奥·比尔多索拉·埃尔多西亚恩 申请人:何塞·伊格纳西奥·比尔多索拉·埃尔多西亚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