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338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击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鼓、康加鼓、邦戈鼓等的打击乐器,该打击乐器包括共振体/共鸣体和在该共振体的顶部开口上绷紧的蒙皮。
背景技术
通常,制造商的商标或标识设置在各个乐器或蒙皮的顶部。
使用打击棒在蒙皮上演奏意味着对蒙皮表面的相当大的磨损,从而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印记不再清晰或至少在视觉上有显著影响。
当演奏者用手在蒙皮上演奏时,他对有印记的区域的触觉将不同于对蒙皮其它区域的触觉,从而敏感的演奏者将受到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蒙皮透明或半透明并且通过将印记设置在蒙皮的底部来实现这一目的。蒙皮优选为透明的塑料蒙皮。
将印记设置在底部侧有助于避免对印刷油墨的任何机械影响,并且蒙皮的表面在外部是连续且均匀/一致的,即,在演奏期间不会感觉到印记的存在。
另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定位可获得特殊的、新颖的设计效果。即使使用半透明的蒙皮也可显示出有趣的视觉效果。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细节将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是鼓的透视图;以及图2是蒙皮的垂直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中所示,鼓1包括基本上为柱形的基本结构部2,在该基本结构部的顶部利用保持箍5绷紧有蒙皮3,该保持箍5位于蒙皮的下面并因此在图中不可见;保持箍5具有横向环绕的肩部4。
第一夹持箍6的横截面对应于由肩部4留出的间隙,从而可在蒙皮3的外周缘将该夹持箍设置到肩部4上,使得该夹持箍的上部边缘7从蒙皮凸出而该夹持箍的垂直的外侧与保持箍5位于肩部4下方的部分对齐。
在第一夹持箍6上以一定间隔焊接有多个凸耳8。在这些凸耳8内插有张力螺钉9,其中张力螺钉9的头部10支靠在凸耳8的顶侧。
在用于蒙皮3的保持箍5附近,基本结构部2包括其形式为该基本结构部2的凸出部的环绕的环状凸肋11,其中基本结构部2是由金属(薄)片制成的柱体。
在环状凸缘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夹持箍12,该夹持箍的顶部边缘13支靠在环状凸肋11上。第二夹持箍12包括角度间隔与第一夹持箍6的凸耳8相同的多个凸耳14。
张力螺钉9向下穿过第二凸耳14,其中在张力螺钉9的自由底端上设置有垫片15和螺母16。
将螺母16拧紧可以对着支靠在环状凸缘11上的第二夹持箍12来夹紧第一夹持箍6,从而夹紧保持箍5。
可以用与上面说明的蒙皮3相同的方式在自由端17上绷紧另一蒙皮。
如图2中所示,在蒙皮3的底部设置印记18。蒙皮3由透明的塑料膜组成,从而可从上面以及外部看到该印记。
任何至少具有一定透明度的蒙皮或蒙皮叠层都可用作蒙皮3。
权利要求
1.一种诸如鼓、康加鼓、邦戈鼓等的打击乐器,该打击乐器包括共振体和蒙皮,所述蒙皮在该共振体的顶部开口上绷紧并具有印记,其中,蒙皮(3)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印记(18)设置在蒙皮(3)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打击乐器,其特征在于,蒙皮(3)是透明的塑料蒙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鼓、康加鼓、邦戈鼓等的打击乐器,该打击乐器包括共振体和蒙皮,所述蒙皮在该共振体的顶部开口上绷紧并具有印记,蒙皮(3)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印记(18)设置在所述蒙皮的底部。
文档编号G10D13/00GK1835068SQ20061000763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9日
发明者T·朗 申请人:罗兰德·曼尔乐器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