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中音双筒板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596阅读:1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中音双筒板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高中音双筒板胡技术领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族弓弦乐器,具体涉及一种高中音双筒板胡。
背景技术
-
目前,传统的板胡分为高音板胡和中音板胡两大类,在部分音乐作品的演奏中需鄉繁变换高、中音,因此一个人在演奏过程中交替使用高、中音板胡时,很容易造成衔接不良和失误,导致演奏不连贯,影响整体的演奏效果。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音与中音相结合的双筒板胡,使高中音达到瞬间变换,在演奏中实现高中音完美结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中音双筒板胡,
主要由琴杆、升降千斤、主共鸣箱、副共鸣箱、连体琴码、琴轴构成,其特征
在于在琴杆上部设有两个琴轴,琴杆的中部设置升降千斤,琴杆穿过主共鸣
箱和副共鸣箱,把主共鸣箱和副共鸣箱串联在一起,并固定在琴杆的下端,在
主共鸣箱和副共鸣箱上设置连体琴码,在板胡的底部设有琴托。由于本实用新
型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升降千斤的升降,变换两个琴码的各自触弦,使板胡
主共鸣箱、副共鸣箱可发出不同的音调,在演奏中达到在瞬间改变板胡音调的目的。


图1为高中音双筒板胡的立体图。
图中1为琴杆、2为升降千斤、i3为主共鸣箱、4为副共鸣箱、5为连体琴码、6为琴托、7为琴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一种高中音双筒板胡,主要由琴杆l、升降千斤2、主共鸣箱3、副共鸣箱5、连体琴码4、琴轴7构成,其特征在午在琴杆1上部设有两个琴轴7,琴杆l的中部设置升降千斤2,琴杆1穿过主共鸣箱3和副共鸣箱4 ,把主共鸣箱3和副共鸣箱4串联在一起,并固定在琴杆1的下端,在主共鸣箱3和副共鸣箱4上设置连体琴码5,在板胡1的底部设有琴托6。
权利要求1、一种高中音双筒板胡,主要由琴杆(1)、升降千斤(2)、主共鸣箱(3)、副共鸣箱(4)、连体琴码(5)、琴轴(7)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琴杆(1)上端设有两个琴轴(7),琴杆(1)的中部设置升降千斤(2),琴杆(1)穿过主共鸣箱(3)和副共鸣箱(4),把主共鸣箱(3)和副共鸣箱(4)串联在一起,并固定在琴杆(1)的下端,在主共鸣箱(3)和副共鸣箱(4)上设置连体琴码(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中音双筒板胡,其特征在于在琴杆(l)的底部设有琴托(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中音双筒板胡,主要由琴杆、升降千斤、主共鸣箱、副共鸣箱、连体琴码、琴轴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琴杆上端设有两个琴轴,琴杆的中部设置升降千斤,琴杆穿过主共鸣箱和副共鸣箱,把主共鸣箱和副共鸣箱串联在一起,并固定在琴杆的下端,在主共鸣箱和副共鸣箱上设置连体琴码,在板胡的底部设有琴托。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可通过升降千斤的升降,变换两个琴码的各自触弦,使板胡主共鸣箱、副共鸣箱可发出不同的音调,在音乐演奏中达到瞬间变换板胡高中音调的目的,使用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G10D1/00GK201435201SQ20092003007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2日
发明者张洪宾 申请人:张洪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