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19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结构的手风琴,特别是一种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
背景技术
手风琴的基本结构,都是在一个风箱单元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琴键式或键钮式的 弹奏单元,以及一个低音伴奏单元。其低音伴奏单元主要是由以纵向和斜横向点阵形式排 布的键钮组成,其纵列排布的键钮中由内向外依次为辅助低音钮、基本低音钮及至少两列 以该基本低音作为根音的和弦钮,依次分别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及减七和弦 等;其各斜横向排布键钮中的各相邻基本低音,均以间隔五度音程方式排布。由于其和弦种类少且难以自由变化,因此使其音乐的表现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尤 其是民族风格与现代风格的作品大多使用非三度叠置的和弦,传统手风琴很难表现。上述问题,是由于传统手风琴低音单元中和弦钮的结构设置所致。目前手风琴低 音单元中和弦钮的基本结构,是各键钮分别都连接有一个带有三个不同拨叉结构的顶杆, 各拨叉结构分别与在底板上排列设置的对应地轴上的连杆作推顶配合,各地轴分别与用于 推动带复位结构的对应簧片风门的推杆连接。其中各顶杆上的拨叉结构都同时与三个不同 地轴连杆作推顶配合,即每按下一个和弦键钮,都必然会同时打开三个对应的簧片风门,产 生相应效果的和弦。由于和弦都是由至少三个不同音高的音同时发声时所产生的效果,复 杂和弦则是由更多种不同的音高叠置后的效果。传统手风琴的低音和弦,都是若干个已被 固定设置的和弦,因而和弦的种类少,缺乏变化又难以改变。目前虽已有一些关于自由低音形式手风琴的报道,如公开(公告)号CN2237879Y、 CN1529306A等中国专利文献,但其实际并未解决上述问题,而且结构和演奏方法都较复杂, 制造成本高,难以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首先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 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真正能自由组合伴奏和弦类型,丰富和提高对乐曲演奏的表现力。在 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将提供一种可在上述的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与目前传统低 音形式手风琴间的转换,以满足不同演奏、使用习惯和要求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所说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的基本结构,同样是在风箱的两端分别为 弹奏单元和低音单元。低音单元中有以纵横点阵形式分布有键钮,其纵列排布的键钮中由 内向外依次为辅助低音钮、基本低音钮及至少两列以该基本低音作为根音的和弦钮;其斜 横行排布的键钮中的各相邻基本低音均间隔五度音程。其和弦钮的结构中,各键钮分别连 接有一个带有至少两个不同拨叉结构的顶杆,各拨叉结构分别与在底板上排列设置的对应 地轴连杆作推顶配合,各地轴分别与用于推动带复位结构的对应簧片风门的推杆连接。本 实用新型的突破性改进在于,和弦钮中的各键钮所连接顶杆的拨叉结构同时只与两个地轴 的连杆相配合。[0008]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中,使和弦钮中的各键钮所连接顶杆的拨叉结构同时只与两 个地轴的连杆相配合的实质意义,就是使任何一个和弦键钮被按下时,都只能产生一组由 不同音程叠置的和声效果。当根据不同的演奏风格和/或需要,欲使用不同的复杂和弦效 果时,可以通过使用不同和弦键钮的组合实现,从而使手风琴能真正实现可根据演奏需要 自由选择和使用低音伴奏和弦的目的。上述结构中,所说各斜横行排布键钮的和弦钮中,各键钮所连接顶杆的拨叉结构 同时与两个地轴的连杆相对应的风门,其由内向外的簧片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为根 音依次排布第三纵列为大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四纵列为小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五纵 列为属七和弦的七音及高八度的根音,第六纵列为高八度的根音及其下方纯四度音。此结 构可以适用于目前常用的120贝司形式的手风琴。上述结构中,所说各斜横行排布键钮的和弦钮中,各键钮所连接顶杆的拨叉结构 同时与两个地轴的连杆相对应的风门,其由内向外的簧片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为根 音依次排布第三纵列为大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四纵列为小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五纵 列为属七和弦的七音及高八度的根音。此结构可以适用于目前常用的80贝司形式的手风琴。本实用新型手风琴的另一种形式,同样是在风箱的两端分别为弹奏单元和低音单 元;低音单元中以纵横点阵形式分布有键钮,其纵列排布的键钮中由内向外依次为辅助低 音钮、基本低音钮及至少两列以该基本低音作为根音的和弦钮,其斜横行排布的键钮中各 相邻基本低音均间隔五度音程。在和弦钮的结构中,各键钮同样也分别连接有一个带有至 少两个不同拨叉结构的顶杆,各拨叉结构分别与在底板上排列设置的对应地轴的连杆作推 顶配合,各地轴分别与用于推动带复位结构的对应簧片风门的推杆连接。其中,所说的地轴 均设置在一可升降底板上,各键钮所连接顶杆的拨叉结构虽与目前传统手风琴低音单元的 和弦钮一样,都可同时与三个地轴的连杆相配合,其中的两个地轴连杆为与顶杆的拨叉结 构始终同时保持可推顶配合状态,与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同,但是另一个地轴连杆则 是其轴向长度短于该两连杆,并且是由可升降底板控制其与顶杆的拨叉结构进入/脱离 推顶配合的可调节连杆,该可升降底板则与一个常规的操纵其升降的变音控制器连接。与 前述结构手风琴的区别点是,通过按压该变音控制器使升降底板升高,则可将排列设置于 其上的各地轴整体位置抬高,使该可调节连杆进入和处于能与该顶杆的拨叉结构推顶配合 位置,即可具有与目前传统手风琴低音单元完全相同的结构;再次按压该变音控制器使升 降底板降低,则可使排列设置于其上的各地轴位置整体降低,从而使长度较短的该可调节 连杆脱离与顶杆的拨叉结构推顶配合位置,即可恢复到本实用新型上述新型低音结构的手 风琴状态。此种形式的手风琴,其各斜横行排布键钮的和弦钮中,与各键钮所连接顶杆的拨 叉结构始终保持可推顶配合状态的地轴连杆对应的风门,由内向外的簧片分别以第二纵列 的基本低音为根音依次排布第三纵列为大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四纵列为小三和弦的第 三、五音,第五纵列为属七和弦的七音及高八度的根音,第六纵列为高八度的根音及其下方 纯四度音;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作为根音,由内向外的各可调节连杆的对应风门簧 片依次排布为第三纵列和第四纵列均为三和弦的根音,第五纵列为属七和弦的三音,第六 纵列键钮所连接顶杆的拨叉结构不设所说的可调节连杆。此结构可以适用于目前常用的120贝司形式的手风琴。另一种形式是,其各斜横行排布键钮的和弦钮中,与各键钮所连接顶杆的拨叉结 构始终处于可推顶配合状态的地轴连杆对应的风门,由内向外的簧片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 本低音为根音依次排布第三纵列为大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四纵列为小三和弦的第三、 五音,第五纵列为属七和弦的七音及高八度的根音;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作为根音, 由内向外的各可调节连杆的对应风门簧片依次排布为第三纵列和第四纵列均为三和弦的 根音,第五纵列为属七和弦的三音。此结构可以适用于目前常用的80贝司形式的手风琴。由此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上述形式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打破了传统手风琴 低音单元中伴奏和弦的种类少、固定不变的状况,可以更方便地实现对所需和弦的自由组 合。如果用于自由低音手风琴,同样能大大地丰富表现手段(如四个音以上的和弦、双震 音、双颤音等),且能降低演奏难度。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的练习琴,还能使学生更便于掌握和 弦结构与和声功能,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本实用新型低音结构 的手风琴的结构简单,在基本不增加重量和制造成本的条件下又能极大地提升对音乐的表 现能力,有利于其推广普及。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 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 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 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图1是传统手风琴中低音单元的键钮排布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统手风琴中低音单元中的和弦键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低音单元中的一种键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低音单元中的一种键钮结构示意图。图5是采用120贝司形式的本实用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中,以基本低音C为准的 各纵列键钮由内到外的排布方式示意图。图6是采用80贝司形式的本实用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中,以基本低音C为准的各 纵列键钮由内到外的排布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是传统手风琴的基本结构形式。传统手风琴结构中,在风箱的 两端分别为弹奏单元和低音单元,图1是是传统手风琴中低音单元的键钮排布结构,以纵 横(斜向)点阵形式分布有键钮。纵列排布的键钮中由内向外依次为辅助低音钮9、基本 低音钮10及至少两列以该基本低音作为根音的和弦钮11,其中斜横行排布的键钮中各相 邻基本低音均间隔五度音程。图2是各和弦键钮的基本结构形式。各和弦键钮1分别连接 有一个带有三个(或四个)不同拨叉结构3的顶杆2,各拨叉结构3分别与在底板上排列 设置的对应地轴7连杆作推顶配合,各地轴7分别与用于推动带复位结构的对应簧片风门 (图中未示出)的推杆8连接。按压不同的和弦键钮1,由对应顶杆2上的拨叉结构3推顶 相应的三根地轴7的连杆,使地轴7转动,带动其各自连接的推杆8,打开相应的三个簧片风门,由风箱的风使簧片发生,产生固定的和弦(七和弦中因省略了其中第五音,故仍由三组 簧片的音组成)。是本实用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的基本结构,与上述传统手风琴基本一致。其中对 低音单元的结构设计形式,如图3所示。其各和弦键钮1同样也分别连接有一个带有至少 两个不同拨叉结构3的顶杆2,各拨叉结构3分别与在底板上排列设置的对应地轴7连杆作 推顶配合,各地轴7也分别与用于推动带复位结构的对应簧片风门(图中未示出)的推杆 8连接。其中,和弦钮中的各键钮1所连接顶杆2的拨叉结构3,同时只与两个地轴7的连 杆4,5相配合。在常用的120贝司手风琴中,其低音单元中各键钮对应的簧片风门,由内向外的 簧片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为根音依次排布为第三纵列的小三度和声音程,第四纵 列的大三度和声音程,第五纵列的大二度和声音程和第六纵列的纯四度和声音程。以图1 中基本低音C所在的斜横行12为准,各纵列键钮由内到外的排布方式如图5所示。其余 各斜横行的簧片排布可依此类推。在常用的80贝司手风琴中,其低音单元中各键钮对应的簧片风门,由内向外的簧 片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为根音依次排布为第三纵列的小三度和声音程,第四纵列 的大三度和声音程和第五纵列的大二度和声音程。以图1中基本低音C所在的斜横行12为 准,各纵列键钮由内到外的排布方式如图6所示。其余各斜横行的簧片排布可依此类推。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可实现本发明实用新型上述的新型低音结构手风琴与传统手 风琴进行低音结构的转换本实用新型的手风琴,其低音单元中和弦键钮的一种结构形式可 如图4所示。各键钮1分别同样连接有一个带有三个不同拨叉结构3的顶杆2,各拨叉结 构3分别与在一个可升降底板上排列设置的对应地轴7的连杆作推顶配合,各地轴7分别 与用于推动带复位结构的对应簧片风门(图中未示出)的推杆8连接。其中,和弦钮中的 各键钮1所连接顶杆2的拨叉结构3可同时与三个地轴7的连杆4,5,6相配合,且其中有 两个地轴连杆4,5与上述结构一样,为能与顶杆2的拨叉结构3始终同时保持可推顶配合 状态,另一个则是其轴向长度短于该两连杆4,5、并且是由该可升降底板控制其与顶杆2的 拨叉结构3进入/脱离推顶配合的可调节连杆6。该可升降底板可与一个用于操纵其升降 的常用变音控制器连接。同样以常用的120贝司手风琴为例,其低音单元中各键钮对应的簧片风门,由内 向外的簧片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为根音依次排布为第三纵列是小三度和声音程, 第四纵列是大三度和声音程,第五纵列是大二度和声音程和第六纵列是纯四度和声音程。 以图1中基本低音C所在的斜横行12为准,各纵列键钮由内到外的排布方式如图5所示。 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作为根音,由内向外的各可调节连杆6的对应风门簧片依次排 布为第三纵列和第四纵列均为三和弦的根音,第五纵列为属七和弦的三音,第六纵列键钮 1所连接顶杆2的拨叉结构3不设所说的可调节连杆6。其余各斜横行的簧片排布可依此类推。在常用的80贝司手风琴中,其低音单元中各键钮对应的簧片风门,由内向外的簧 片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为根音依次排布为第三纵列是小三度和声音程,第四纵列 是大三度和声音程,第五纵列是大二度。以图1中基本低音C所在的斜横行12为准,各纵列 键钮由内到外的排布方式如图6所示。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作为根音,由内向外的各可调节连杆(6)的对应风门簧片依次排布为第三纵列和第四纵列均为三和弦的根音,
第五纵列为属七和弦的三音。 其余各斜横行的簧片排布可依此类推。
权利要求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风箱的两端分别为弹奏单元和低音单元,低音单元中以纵横点阵形式分布有键钮,纵列排布的键钮中由内向外依次为辅助低音钮(9)、基本低音钮(10)及至少两列以该基本低音作为根音的和弦钮(11),斜横行排布的键钮中各相邻基本低音均间隔五度音程;和弦钮中的各键钮(1)分别连接有一个带有至少两个不同拨叉结构(3)的顶杆(2),各拨叉结构(3)分别与在底板上排列设置的对应地轴(7)连杆作推顶配合,各地轴(7)分别与用于推动带复位结构的对应簧片风门的推杆(8)连接,其特征是和弦钮中各键钮(1)所连接顶杆(2)的拨叉结构(3)同时只与两个地轴(7)的连杆(4,5)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其特征是所说各斜横行排布键钮的和 弦钮(11)中,各键钮⑴所连接顶杆⑵的拨叉结构⑶同时与两个地轴(7)的连杆(4, 5)相对应的风门,其由内向外的簧片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为根音依次排布第三纵 列为大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四纵列为小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五纵列为属七和弦的七 音及高八度的根音,第六纵列为高八度的根音及其下方纯四度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其特征是所说各斜横行排布键钮的和 弦钮(11)中,各键钮⑴所连接顶杆⑵的拨叉结构⑶同时与两个地轴(7)的连杆(4, 5)相对应的风门,其由内向外的簧片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为根音依次排布第三纵 列为大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四纵列为小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五纵列为属七和弦的七 音及高八度的根音。
4.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风箱的两端分别为弹奏单元和低音单元,低音单元中以纵 横点阵形式分布有键钮,纵列排布的键钮中由内向外依次为辅助低音钮(9)、基本低音钮 (10)及至少两列以该基本低音作为根音的和弦钮(11),斜横行排布的键钮中各相邻基本 低音均间隔五度音程;和弦钮中的各键钮(1)分别连接有一个带有至少两个不同拨叉结构 ⑶的顶杆(2),各拨叉结构(3)分别与在底板上排列设置的对应地轴(7)的连杆作推顶配 合,各地轴(7)分别与用于推动带复位结构的对应簧片风门的推杆(8)连接,其特征是所说 的地轴均设置在一可升降底板上,和弦钮中各键钮(1)所连接顶杆(2)的拨叉结构(3)可 同时与三个地轴⑵的连杆(4,5,6)相配合,其中的两个地轴连杆(4,5)为与顶杆⑵的 拨叉结构(3)始终同时保持可推顶配合状态,另一个是轴向长度短于该两连杆(4,5)并由 可升降底板控制其与顶杆⑵的拨叉结构⑶进入/脱离推顶配合的可调节连杆(6),可升 降底板与一个操纵其升降的变音控制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其特征是所说各斜横行排布键钮的和 弦钮(11)中,与各键钮(1)所连接顶杆(2)的拨叉结构(3)始终保持可推顶配合状态的 地轴连杆(4,5)对应的风门,其由内向外的簧片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为根音依次排 布第三纵列为大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四纵列为小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五纵列为属七 和弦的七音及高八度的根音,第六纵列为高八度的根音及其下方纯四度音;分别以第二纵 列的基本低音作为根音,由内向外的各可调节连杆(6)的对应风门簧片依次排布为第三 纵列和第四纵列均为三和弦的根音,第五纵列为属七和弦的三音,第六纵列键钮(1)所连 接顶杆(2)的拨叉结构(3)不设所说的可调节连杆(6)。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其特征是所说各斜横行排布键钮的和 弦钮(11)中,与各键钮(1)所连接顶杆(2)的拨叉结构(3)始终处于可推顶配合状态的地轴连杆(4,5)对应的风门,其由内向外的簧片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为根音依次排 布第三纵列为大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四纵列为小三和弦的第三、五音,第五纵列为属七 和弦的七音及高八度的根音;分别以第二纵列的基本低音作为根音,由内向外的各可调节 连杆(6)的对应风门簧片依次排布为第三纵列和第四纵列均为三和弦的根音,第五纵列 为属七和弦的三音。
专利摘要新型低音结构的手风琴,风箱的两端分别为弹奏单元和低音单元,低音单元中有纵横点阵形式的键钮,其中纵列键钮中由内向外依次为辅助低音钮、基本低音钮及至少两列以该基本低音作为根音的和弦钮;斜横行键钮中各相邻基本低音均间隔五度音程。和弦钮中的各键钮分别连接有一个带有至少两个不同拨叉结构的顶杆,各拨叉结构分别与在底板上排列设置的对应地轴上的连杆作推顶配合,各地轴分别与用于推动带复位结构的对应簧片风门的推杆连接。和弦钮中各键钮所连接顶杆的拨叉结构同时只与两个地轴连杆相配合。该手风琴可以在基本不增加重量和制造成本的条件下极大地提升了音乐能力,如多使用非三度叠置和弦的各种民族风格与现代风格作品。
文档编号G10D11/02GK201725552SQ201020193649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8日
发明者余烈 申请人:余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