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23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弦乐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
背景技术
学习演奏小提琴,在初学阶段,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左手持琴姿势,如果持琴姿势不正确,会直接影响到左手的运指以及技术的发挥。通常,琴身与地面的夹角大约为45度,左手肘关节要内拐,与琴背垂直形成良好支撑,保证手腕、小臂在一条线上,以使琴身能够基本水平,进而可较好地使持琴者的身体能够放松,同时琴身能够平衡。如果初学者在一开始就没有重视正确的持琴姿势,后来再想去改,需要很长的时间且未必能达到效果。故对于初学小提琴的学生来说,较好掌握和保持小提琴的持琴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该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能够及时纠正演奏者的错误持琴姿势,使初学者较快学习小提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包括琴头和与该琴头连接的琴身;所述琴头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用于感知所述数码弦乐器的水平方向和数码弦乐器与地面夹角的地磁传感器;该地磁传感器电连接控制装置;所述琴身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地磁传感器;该琴身上的地磁传感器间隔设置。如上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中,所述地磁传感器位于所述琴头的背面,或者所述地磁传感器位于所述琴身的背面;所述琴头上的地磁传感器和所述琴身上的地磁传感器呈三角形分布或四边形分布。如上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中,所述琴头包括弦轴,所述琴头的地磁传感器位于所述弦轴区域;所述琴身由面板、侧板和背板组成,所述地磁传感器位于所述背板上。如上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中,所述地磁传感器通过感知地磁判断所述数码弦乐器的水平方向及数码弦乐器与地面夹角。如上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将所述地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值与预设范围中的数值进行比较的比较模块。如上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中,所述琴头包括指板,所述面板上设有系弦板,所述指板和系弦板之间设有支撑琴弦的琴码;[0019]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将所述琴弦的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拾音器,该拾音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且该拾音器位于所述琴码底部,或者,所述拾音器位于琴身内部。如上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中,所述面板上设有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用于扩声的麦克风,或者,所述背板上设有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用于放出声音的一个以上的扬声器。如上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中,所述面板和/或所述背板上设有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显示屏。如上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为固定于所述背板上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主机,该电路板上集成有连接主机的电子曲谱和/或课件的解码模块、配合所述电子曲谱和/或课件的节拍器、 输出正确音准的校音模块、音频和/或视频信号发射模块、音频和/或视频信号接收模块、 将多个背景乐和/或演奏乐合成的合成器、储存音频数据的储存模块、输入模块、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模块和地磁传感器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如上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采用锂电池供电,或采用超级电容供电。本实用新型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通过在琴头和琴身上设置实时检测数码弦乐器是否水平以及数码弦乐器的琴身与地面的夹角的地磁传感器,进而可实时提示并纠正演奏者的左手持琴姿势,使演奏者的琴身保持在一个正确的位置,同时能够使初学者较快学习小提琴。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实施例中小提琴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实施例中小提琴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实施例中小提琴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通常的弦乐器分为弓拉弦鸣乐器(如提琴类)和弹拨弦鸣乐器(如吉它)。其中,弓拉弦鸣乐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低音提琴和二胡;弹拨弦鸣乐器包括 竖琴、吉它、电吉它、电贝司、古琴、琵琶和筝。故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各种弓拉弦鸣乐器和/或弹拨弦鸣乐器,以下的说明书中主要以小提琴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通常的小提琴包括弓子、琴头、与该琴头连接的琴身和位于所述琴头和所述琴身上方的四根琴弦;所述琴头表面设有弦轴和指板;琴身由面板、侧板和背板组成,所述面板上设有系弦板,所述琴弦设于所述弦轴和所述系弦板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琴头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用于感知所述数码弦乐器的水平方向和数码弦乐器与地面夹角的地磁传感器; 该地磁传感器电连接控制装置;所述琴身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地磁传感器;该琴身上的地磁传感器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琴头上的地磁传感器和所述琴身上的地磁传感器可呈三角形、四边形等形状分布、如等腰三角形分布或呈平行四边形分布。当地磁传感器检测到演奏者手中的小提琴与地面的夹角、小提琴的水平方向和小提琴琴头的角度不属于预设的范围时,控制装置可发出相对应的提示信号。当然,上述提示信号可为光信号或声音信号, 具体可依据需要选择设置。实际中根据演奏者的需求具体设置控制装置的位置和控制装置发出的提示信号。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地磁传感器位于所述琴头的背面,或者所述地磁传感器位于所述琴身的背面。具体地,所述琴头的地磁传感器位于所述琴头的弦轴区域;所述地磁传感器位于所述背板上,以保证上述三个地磁传感器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即可。通常的地磁传感器可通过感知地磁以判断所述数码弦乐器与地面的夹角;故,该处的小提琴的三个地磁传感器也是通过感知地磁来感知琴头的方向变化、感知小提琴琴身与地面的夹角、以及感知小提琴在演奏者的腮帮和左手之间是否水平等信息,只要是能够判断小提琴的持琴姿势的信息均可采用上述的地磁传感器检测。需要说明的是,在控制装置内部预先设定符合持琴姿势的琴头与地面的夹角范围、琴身与地面的夹角范围、以及琴身是否水平的设定判断范围等预设信息,进而将地磁传感器检测的信号转换并和控制装置内部的预设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判断当前演奏者的小提琴是否符合持琴要求,若不符合,控制装置可发出提示信号,以便演奏者及时调整持琴姿势,进而较好的练习/演奏小提琴。也就是说,可以在控制装置内部设置将所述地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值与预设范围中的数据值比较的比较模块。当然,实际的小提琴可通过设置地磁传感器探头进行设置,该些设置和安装可依据实际结构变化,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定。进一步地,为使小提琴的学习或演奏达到较好学习效果,可在面板上设置麦克风或在背板上设置扬声器,本实施例中的麦克风或扬声器均电连接上述控制装置,其作用是用于放大声音。也就是说,控制装置可通过连接的扬声器发出声音以提示演奏者的持琴姿势是否正确,如可发出“滴滴”的提示持琴姿势不正确的声音。本实施例中,可设置至少一个扬声器,该扬声器优选安装于背板上。一般可设置分别位于背板上部和下部的两个扬声器。 当然,小提琴的琴身上还可以设置多个扬声器,其实际的结构可依据需要设定。该些扬声器可选用共振扬声器或立体声扬声器。优选地,所述面板和/或所述背板上设有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显示屏,控制面板在发出提示音的同时,可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正确的持琴姿势,并显示纠正持琴的动作内容,以便有效帮助演奏者纠正不正确的持琴姿势。特别地,该显示屏还可用于显示电子曲谱和/或课件。现有的小提琴的指板和系弦板之间设有支撑琴弦的琴码;本实施例中,还可在面板上还设置有将所述琴弦的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拾音器,该拾音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且该拾音器位于所述琴码底部,或者,所述拾音器位于琴身内部。通常拾音器将转换的电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以便控制装置可以将其进行合成、模拟对比或其他使用。当然, 该控制装置还可以将拾音器的电信号存储或通过扬声器/麦克风等将其扩声放出。通常可将控制装置可设置于所述背板上,当然,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可为固定于所述背板上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主机,该电路板上集成有电连接主机的电子曲谱和/ 或课件的解码模块、配合所述电子曲谱和/或课件的节拍器、输出正确音准的校音模块、音频和/或视频信号发射模块、音频和/或视频信号接收模块、将多个背景乐和/或演奏乐合成的合成器、储存音频数据的储存模块、输入模块、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模块和地磁传感器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需要说明的是,地磁传感器模块包括比较模块,该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地磁传感器采集的数值与预设范围中的数值比较,以判断演奏者手上的小提琴是否符合持琴姿势。此外,上述的配合所述电子曲谱和/或课件的节拍器、输出正确音准的校音模块均可与麦克风电连接,以便麦克风能够将相对应的声音扩大。进一步地,控制装置采用锂电池供电,或采用超级电容供电。上述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通过在琴头和琴身上设置至少一个实时检测琴身平衡的地磁传感器,以便在琴身发生倾斜或其他变化时,及时提示演奏者,进而使演奏者的琴身保持在一个正确的位置,同时能够实时显示和纠正错误持琴姿势。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较快的掌握持琴姿势。第二实施例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实施例中小提琴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实施例中小提琴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实施例中小提琴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通常的小提琴可包括琴头1和琴身2,琴身2由面板6、侧板和背板18 (如图1所示)组成,琴头1和面板6通过指板3连接;以及琴头1上设有弦轴5,琴身2上设有系弦板7,系弦板7和弦轴5之间通过琴弦4连接,(如图2中的G弦4a、D弦4b、A弦4d、E弦 4c),以及在指板3和系弦板7之间设有支撑琴弦4的琴码9。具体地,琴头1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感知小提琴琴头的水平方向和小提琴与地面夹角的地磁传感器8 ;该地磁传感器8电连接控制装置16 ;琴身2上设置有两个地磁传感器 8 ;且三个以上地磁传感器8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当地磁传感器8检测到演奏者手中的小提琴与地面的夹角、小提琴的水平方向和小提琴琴头1的角度不属于预设的范围时,控制装置可发出相对应的提示信号。本实施例中的地磁传感器8可选用重力传感器。优选地,控制装置16可通过连接的扬声器12发出声音以提示演奏者的持琴姿势不正确,如可发出“滴滴”的提示音。进一步地,还可通过设置在面板6上的显示屏10显示正确的持琴姿势。本实施例中,可设置至少一个扬声器12,该扬声器12优选安装于背板18 上。一般可设置分别位于背板18的上部和下部的两个扬声器12。当然,小提琴的琴身2上还可以设置多个扬声器12,其实际的结构可依据需要设定。该些扬声器12可选用共振扬声器或立体声扬声器。另外,还可在面板6上设置将琴弦4的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拾音器(图中未示出),该拾音器电连接于控制装置16,且该拾音器位于琴码9底部。拾音器可将收集的电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16处理,如可用于与其他乐器合成、或通过麦克风扩放等。优选地,可以将拾音器作为小提琴发出各种声音的信号源(或为显示屏10中显示的乐谱自动滚动、定音、定调的信号源),该拾音器能够和控制装置的节拍器或背景乐结合,进而可组合出多种不同的弦乐。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面板6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持琴姿势、电子曲谱和/或课件的显示屏10,该显示屏10连接控制装置16。更重要的是,该显示屏10可以显示演奏者的持琴姿势。另,该显示屏10动态显示的电子曲谱和训练课件可作为控制装置16的人机界面。 优选地,该显示屏10可为触摸屏,以便直接由背板18上的控制装置16控制。另外,面板6 上还设置有连接控制装置16的麦克风11,其用于将演奏者或演奏的小提琴的声音放大。从图1上可直观看出,控制装置16的外部面板包括一多功能可旋转的波轮17,能够控制或调节控制装置内部各模块的各项功能,如调节混响延时量、扬声器音量、EQ均衡选择等。另,控制装置的外部面板还设置有多个按键14,该按键14可为校音按键、节拍器按键、播放按键或录音按键等;以及控制装置16上直接设置可与其他设备或电源连接的接口,如USB接口 15、SD借口或电源插接口等。本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16可为固定于背板18上的电路板20,如图3所示,电路板20上设有主机34,该电路板20上集成有连接该主机34的电子曲谱和/或课件的解码模块21 (该解码模块可为MP3/AVI/WMV/RMVB/JPG格式的解码器)、配合所述电子曲谱和/或课件的节拍器22、输出正确音准的校音、定调模块23、音频和/或视频信号发射模块M (即 FM发射模块或蓝牙发射模块)、音频和/或视频信号接收模块25 (如FM接收模块或蓝牙接收模块)、将多个背景乐和/或演奏乐合成的多功能效果合成器26、储存音频数据的储存模块27、连接外部设备(该外部设备可为电视、电脑等)的接口模块观(如USB接口模块,或可为外置电源适配器)、模拟演奏模块29、电源模块30、输入模块31 (可为键盘输入或触摸屏输入)、录音模块32或地磁传感器模块33。当然,上述控制装置的电源模块30可为锂电池,超级电容。以及,地磁传感器模块33可包含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地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值与预设范围中的数值进行比较。进一步地,还可在控制装置16的上部设置动态显示进程或乐理的触摸屏13 (该触摸屏13位于控制装置16的外部面板的上部区域),该触摸屏13连接于主机34。当然,该控制装置16连接的位于背板18的触摸屏13或位于面板的显示屏10能够实时显示电子曲谱,以便配合演奏者的节拍。控制装置16可通过接口模块观对其内部的各模块进行优化处理,如升级或数据维护等。上述曲谱和/或课件的解码模块21对电子乐谱的解码可通过解码狗实现解码。上述FM发射模块的发射频率范围87. 5MHz-108MHz,本实施例中的FM发射模块的发射频率共206个频点。上述的小提琴通过在琴身内部或背板上设置至少一个检测琴身平衡的地磁传感器,以便在琴身发生倾斜或其他变化时,及时提示演奏者,进而使演奏者的琴身保持在一个正确的位置,同时能够实时显示和纠正持琴姿势。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较快的掌握持琴姿势。[0052]应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数码小提琴是由一总开关控制的,当总开关打开时,各模块通过微电脑控制实现其相对应的功能;当总开关被关闭时,小提琴还是具备传统小提琴的各种功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包括琴头和与该琴头连接的琴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琴头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用于感知所述数码弦乐器的水平方向和数码弦乐器与地面夹角的地磁传感器;该地磁传感器电连接控制装置;所述琴身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地磁传感器;该琴身上的地磁传感器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磁传感器位于所述琴头的背面,或者所述地磁传感器位于所述琴身的背面; 所述琴头上的地磁传感器和所述琴身上的地磁传感器呈三角形分布或四边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琴头包括弦轴,所述琴头的地磁传感器位于所述弦轴区域;所述琴身由面板、侧板和背板组成,所述地磁传感器位于所述背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将所述地磁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值与预设范围中的数值进行比较的比较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头包括指板,所述面板上设有系弦板,所述指板和系弦板之间设有支撑琴弦的琴码;所述面板上还设置有将所述琴弦的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拾音器,该拾音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且该拾音器位于所述琴码底部,或者,所述拾音器位于琴身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设有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用于扩声的麦克风,或者,所述背板上设有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用于放出声音的一个以上的扬声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和/或所述背板上设有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固定于所述背板上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主机,该电路板上集成有连接主机的电子曲谱和/或课件的解码模块、配合所述电子曲谱和/或课件的节拍器、输出正确音准的校音模块、音频和/或视频信号发射模块、音频和/或视频信号接收模块、将多个背景乐和/或演奏乐合成的合成器、储存音频数据的储存模块、输入模块、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模块和地磁传感器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采用锂电池供电,或采用超级电容供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包括琴头和与该琴头连接的琴身;所述琴头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用于感知所述数码弦乐器的水平方向和数码弦乐器与地面夹角的地磁传感器;该地磁传感器电连接控制装置;所述琴身上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地磁传感器;该琴身上的地磁传感器间隔设置。上述的微电脑控制的数码弦乐器可较好的训练或纠正演奏者的持琴姿态。
文档编号G10H7/00GK201984802SQ20112001881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
发明者程矛 申请人:程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