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音和共鸣功能增强型的二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142阅读:10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音和共鸣功能增强型的二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调音和扩大音量的二胡装置,尤其是调音和共鸣功能增强型的二胡。
背景技术
现有二胡调音困难,其中包括调音费时,微调不便捷。现有二胡的琴轴,分为长柄木质轴和长柄金属机械轴,二者各有利弊。长柄木质不易松弦、走音,但轴转动不自如,造成往复调弦的困难。长柄机械轴调弦快,但容易松弦、走音。现有微调器,被悬空钩挂于内弦和外弦上,其缺陷首先是操作不方便;其二是占据了缠先千斤上下移动的幅度,有碍移调;其三是影响了琴弦的振动。现有二胡的内弦和外弦的定位不佳,如:内弦在外弦琴轴上擦身而过,有碍琴弦的振动;内外弦的千斤以上的部位,缺乏同一水平线上固定和隔离琴弦的装置;因此在演奏中,当弓、弦相互摩擦和撞击时,会引起内弦和外弦之间的距离和振动频率的突变,以致琴码振动的紊乱,噪音(俗称“狼音”)的频频发生。现有二胡在群体演奏的混杂环境中,由于琴筒音源离演奏者耳朵的距离过长、高音区音量的微弱等因素,往往使演奏者陷于听觉模糊的状态,影响演奏技巧的发挥。如何使用非电子的方法来拉近琴筒音源与演奏者耳朵之间距离,乃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之一 O
发明内容为了提高二胡调音的速度、调音的精确度、定音的稳定度、发音的灵敏度以及音量的强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 种便于移调、微调、监听以及强化共鸣的二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音和共鸣功能增强型的二胡,包括,安装在琴头面板上端同一水平线的短柄机械琴轴:内弦琴轴和外弦琴轴;所述琴头面板下部安装有一个夹弦座;所述琴头面板中部安装有叉口螺丝钉微调器:内弦微调器和外弦微调器;所述琴头面板上夹弦座的下方安装有弦枕;所述琴头面板连接有空心腔体琴杆,所述琴杆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音孔,所述两个音孔与所述琴杆空心腔体贯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琴头面板中部安装有内弦微调器和外弦微调器,这样,就可以通过旋转内弦微调器和外弦微调器非常方便地达到调节琴弦松紧的目的,提高了调音的速度;由于内弦琴轴和外弦琴轴位于琴头面板上端的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比现有琴头与琴身的高度之比缩小了,因而供千斤上下移动的幅度扩大了,有效的音域也相应扩充了 ;两个短柄机械琴轴琴轴的缠弦柱比原有二胡琴轴的缠线柱的高度大幅度地缩小了,加上弦枕的强力夹持作用,使二胡的内弦和外弦安装牢靠,定位稳定,在演奏状态中不会相互干扰,琴弦、琴码以及琴面所形成的共振运动均受到琴头上的组合元件和琴杆上缠线千斤相互制约,这对于避免噪音的发生、高音区不明亮的问题的改善,以及对于二胡调音速度和精确度的提高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由短柄机械琴轴、微调器、夹弦座、弦枕等元件构成的组合装置,聚合了各元件的正反作用力,保障了琴弦位置的稳固,确保了调音、移调的快速,促进了琴弦振动的平衡性,进而能有效地控制噪音的发生;由于所述琴头面板连接有空心腔体琴杆,所述琴杆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音孔,所述两个音孔与所述琴杆空心腔体贯通,琴杆的空心腔体既是琴筒音源的传声筒,又是联通琴筒的共鸣体,这就形成为琴筒和琴杆双腔的共鸣,具有增大音量的功能,同时,琴杆上方的音孔是最贴近演奏者耳朵的出音孔,使演奏者依靠它能近距离地监听到源自琴筒的声音。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琴头、琴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微调器示意图。图中:101.琴头面板,102.琴头把柄,103.内弦琴轴,104.外弦琴轴,105.内弦微调器,106.外弦微调器,107.夹弦座,108.弦枕,109.琴杆上方音孔,110.内弦,111.外弦,112.空心腔体琴杆;201.叉口螺丝头,202.螺丝盖,203.螺丝帽,204.螺丝钉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琴头设有琴头面板(101),在琴头面板(101)上端的同一水平线上安装两个琴轴,内弦琴轴(103)和外弦琴轴(104),琴头面板(101)下部安装一个夹弦座(107),即虎口型铁质夹弦座;在琴头面板的下方的琴杆上,还安装一个木质的弦枕(108),它是安插在琴头与缠线千斤之间的鼎弦千斤,在琴杆(112)上端与琴头面板(101)连接处,设有一个鱼尾挂钩状的把柄,叫琴头把柄(102);在琴头面板(101)上,两个琴轴(103、104)与夹弦座(107)构成等腰三角形,呈现结构对称的稳固态势,两个微调器(103、104)分别安装在此等腰三角形腰线的中部,在琴头面板(101)设有空心内腔的琴杆(112),并在琴杆(112)的上端设有与琴杆( 112)内腔体联通的音孔(109)。实施内弦和外弦的安装程序。首先将内弦(110)和外弦(111)分别在二胡下方琴托上扣好后,越过弦枕(108),置于夹弦座(107)的夹持之下,又分别从内弦微调器(105)和外弦微调器(106)的针眼型的孔隙中穿过,缠绕在内弦琴轴(103)和外弦琴轴(104)上,随即把内线和外弦稍加拧紧,再把枕在弦枕(108)上的双弦之间隔的距离调整为3.4毫米,然后再使用内弦琴轴(103)和外弦琴轴(104)将双弦大致调到预定的调高,并拧动内弦微调器(105)和外弦微调器(106)的螺丝帽,微调琴弦松紧度,直至把音调到达标为止。在图2中,结合
图1的标识来实施微调器的安装。在琴头面板(101)上的安装内弦微调器(105)和外弦微调器(106)的孔道,是无螺纹、孔壁光滑的孔道,供穿插和转动螺丝钉之用;实施微调器的安装,先将已套上螺丝盖(202)的微调器的螺丝钉尾(204),自琴头面板的正面穿过孔道,然后在琴头面板(101)背面露出的螺丝钉尾(204)的一端上拧上螺丝帽(203),再把螺丝盖(202)推向叉口螺丝头(201)的下沿,让琴弦穿过螺丝盖下方针眼型的孔隙,随后再进行调弦的后续动作。本实用新型调音和共鸣功能增强型的二胡的琴杆长度与现有二胡相同,但新型琴头约占琴身高度的17.%,比现有琴头与琴身的高度之比缩小了,因而供千斤上下移动的幅度扩大了,有效的音域也相应扩充了。琴头面板中部开挖有两个无螺纹的、孔壁光滑的孔道,供安装微调器之用。微调器由螺丝钉、螺丝帽、螺丝盖构成,结构简单;在螺丝头上开有深凹的槽口,槽底低于螺丝头的底部,其型如叉口,故又叫“叉口螺丝钉”微调器,最后通过对螺丝帽的往复旋拧来调节琴弦的松紧。在琴头面板上,两个琴轴与夹弦座构成等腰三角形,呈现结构对称的稳固态势。两个微调器分别安装在此等腰三角形腰线的中部。内弦和外弦在夹弦座的夹持下,在弦枕的鼎力支持下,彼此保持稳定的近距离。以上琴头组件的安装设计,其中两个琴轴的缠弦柱比原有二胡琴轴的缠线柱的高度大幅度地缩小了,加上弦枕的强力夹持作用,使二胡的内弦和外弦安装牢靠,定位稳定,在演奏状态中不会相互干扰,琴弦、琴码以及琴面所形成的共振运动均受到琴头上的组合元件和琴杆上缠线千斤相互制约;这对于避免噪音的发生、高音区不明亮的问题的改善,以及对于二胡调音速度和精确度的提高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调音和共鸣功能增强型的二胡的琴杆腔体横切面为椭圆形或圆形。琴杆的腔体既是琴筒音源的传声筒,又是联通琴筒的共鸣体,这就形成为琴筒和琴杆双腔共鸣的形制,具有增大音量的功能。琴筒与琴杆二者大小不同腔体的共鸣,优化了二胡高低音频的对比,因而产生了立体音响的效果。琴杆顶端和底端的口是密封的,在千斤上方琴杆的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音孔,它们与腔体琴杆内的管道相贯通。琴杆上方的音孔是最贴近演奏者耳朵的出音孔,使演奏者依靠它能近距离地监听到源自琴筒的声音。琴筒部位所产生的原始声波,一方面向琴筒外面的空间传出,另一方面经琴杆腔体声道向上传递,从琴杆上方的音孔传到演奏者的耳中。这就是空心腔体琴杆上方音孔监听功能得以发挥的原理实施,也是演奏者在复杂环境中调音和演奏获得优势的设备保障。本实用新型调音和共鸣功能增强型的二胡的有益效果是,由琴轴、微调器、夹弦座、弦枕、缠线千斤以及琴码等元件的组合装置,聚合了各元件的正反作用力,相反相成地保障了琴弦位置的稳固,确保了调音、移调的快速,促进了琴弦振动的平衡性,进而能有效地控制噪音的发生。空心腔体化的琴杆优化了琴筒的共鸣性状,在空心腔体琴杆上所设置的监听音孔和吸音孔的构造,使演奏者能在混杂的环境中,在近距离内监听到源于琴筒的声音。本实用新型的琴杆为缠弦千斤的上下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缠线千斤推移前后的双弦之间的音程关系基本保持不变,为拓宽二胡弦上的音域创造了条件,对二胡演奏者的临场的应急调音和演 奏提供了方便。当弦枕至缠线千斤之间的弦长与缠线千斤至琴码之间的弦长之比为1: 2时,琴弦的共振状况最佳,发音的明亮度最高。
权利要求1.调音和共鸣功能增强型的二胡,其特征是:包括,在琴头面板(101)上端同一水平线上安装有短柄机械琴轴:内弦琴轴(103)和外弦琴轴(104);所述琴头面板(101)下部安装有一个夹弦座(107);所述琴头面板(101)中部,安装有叉口螺丝钉微调器:内弦微调器(105)和外弦微调器(106);所述琴头面板(101)上夹弦座(107)的下方安装有弦枕(108);所述琴头面 板(101)连接有空心腔体琴杆(112),所述琴杆(112)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音孔(109),所述两个音孔(109)与所述琴杆(112)空心腔体贯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音和共鸣功能增强型的二胡,包括,安装在琴头面板上端同一水平线的短柄机械琴轴内弦琴轴和外弦琴轴;琴头面板下部安装有一个夹弦座;琴头面板中部安装有叉口螺丝钉微调器内弦微调器和外弦微调器;琴头面板上夹弦座的下方安装有弦枕;琴头面板连接有空心腔体琴杆,琴杆两侧设有两个相对的音孔,两个音孔与所述琴杆空心腔体贯通;由短柄机械琴轴、微调器、夹弦座、弦枕等元件构成的组合装置,聚合了各元件的正反作用力,保障了琴弦位置的稳固,确保了调音、移调的快速,促进了琴弦振动的平衡性,进而能有效地控制噪音的发生;由于琴头面板连接有空心腔体琴杆,两个音孔与琴杆空心腔体贯通,这就形成为琴筒和琴杆双腔的共鸣,具有增大音量的功能,同时,琴杆上方的音孔是最贴近演奏者耳朵的出音孔,使演奏者依靠它能近距离地监听到源自琴筒的声音。
文档编号G10D3/14GK203134341SQ20122024711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幸志斌 申请人:幸志斌, 幸哲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