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燧结构的哨管发音方法

文档序号:2826081阅读:1338来源:国知局
阳燧结构的哨管发音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的哨管的发音方法,它是在管体端口加装了一个阳燧喇叭口,把以往气流冲击管壁边棱发音,改为冲击喇叭口边棱发音,由于阳燧喇叭口,会反射气流在边棱发生的波动力,把力聚合作用到管内空气柱上,因而它使哨管发音特别的灵敏,从而能制作出许多新式的乐器,同时,它还能扩展各类哨管直吹乐器的音域,以及改良它们的音色。
【专利说明】阳燧结构的哨管发音方法
[0001]边棱乐器,除了开管、闭管外,最大的区别莫过于直吹与横吹,其中,直吹乐器,为数最多,箫、尺八、竖笛、哨子、多管笛、罐形笛、哨嘴笛、排箫、鼻笛、管风琴……这类乐器,在全世界起码有几百种之多,然而,尽管它们多不胜数,但其发音方法,都是一种一以气流冲击管壁边棱发音,其它,则大同小异,也就是哨口,或是V形,或是方形,或是U形而已,几千年来,它们的结构,一直没有什么变化。
[0002]唯一在结构上是另类的——则是鸽哨,鸽哨有一个连接管体,并使气流成为横切边棱的奇异哨口。
[0003]正是这个特殊的哨口,以及气流的横切,令鸽哨的发音,极其的灵敏,一点微风,一激就响,可惜,这么灵敏的一种乐器,却没有一本乐器图谱,记载它,这或许是它是件闭管乐器的原故,人们觉得闭管发音不稀奇,不错,闭管比开管发音要容易好几倍,因为闭管有个声波触底反弹助振的效应,但把鸽哨的封底去掉,人们会惊奇的发现,开管鸽哨一样的发音灵敏,这说明,鸽哨的哨口,确实是结构工程学意义上的一个创造,分析一下,仅气流横切,就意义非凡,因为气流横切时,产生的初始波动力方向,会直击管内空气柱,发音灵敏是当然的。
[0004]本发明也是哨口结构上的一种变革,与鸽哨的哨口不一样,它是一个阳燧喇叭口,它加装在管体上,也使气流不再冲击管壁,而改为冲击喇叭口边棱,这一变化,就使哨管的发音,一下子不知灵敏了多少倍,以前,谁能做得到,让一支内径仅0.3公分,长不过1.5分公的微细小开管发出音来,可它就能做到,而且,所发的那个音,竞是小字六组的G音,这可是破天荒的事情,人类的乐器,最高音莫过于管风琴上那支最小的竖笛,它发出了小字六组的C音,这也是人类乐器高音的极限,而阳燧哨管,竞还超出了四个音,而且,只用嘴吹就成,不像管风琴,需机械送风才会响,其灵敏度,两相对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0005]为何阳燧喇叭口,会有如此奇妙的灵敏,说来,这得从阳燧原理,波动力学,圆钟效应,气流横切上,才能把它搞清楚。
[0006]我们知道,阳燧是古代的一种青铜镜,它的凹面,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定律,来聚阳光点火,这一原理,在光电学上运用广泛,日常生活中,手电筒、探照灯、卫星接收天线,都是这一原理的产物,只是,在声学上,这一原理产物,十分难见,实际上,不管是声波还是光波、电波,在波动力学上的运动方式,是一样的。
[0007]阳燧喇叭口,使气流在边棱产生的初始波动力,反射聚合作用到管内空气柱上,使哨管发音的灵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能发出不可想象的小字六组G音,当然,这里面,还要提到圆钟效应,谁都清楚,永乐大钟,教堂的钟声,敲过后,还能经久不息的余音缭绕,全懒圆钟结构延时助振的效应,阳燧喇叭口与圆钟是相似的,虽然,它很微小,但圆钟效应,它不会缺失,再有是阳燧喇叭口也可做到让气流横切边棱,气流的横切,不可小窥,小竖笛之所以难以发音到小字六组C以上,与气流只能竖切或斜切,无法横切有很大的关系,从波动力学上来说,气流竖切管壁时,产生的初始波动力,会大部斜向边棱后边的管壁,虽经反弹后,还是要推动管内气柱起振发音,但力终久是受到了损耗,这种损耗必自然会影响灵敏,在微细小管上,出现明显的发音艰难,说明那损耗是多么的关键,而阳燧喇叭口不但毫无此类缺陷,还会由于阳燧的反射,成倍的增大灵敏度,从目前的制作试验来看,它还能发出更高的音,甚至可达到听不见的超声波,而粗管上的试验,趋势上则是在向着次声波靠近,虽然超声、次声在医学、工业、或军事上,也许会有用途,但在音乐上则是多余的,其实,到达小字六组的G音,就足够了,因为自然界一切最高音的鸟呜、虫声、海豚音、蝙蝠声,都在其范围之内,当然,接近超声与次声,好处也是明显的,因为,凭此便可制作出世界上音域最宽广、音区最高的乐器来,也就是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声音,都可以用乐器来模仿。
[0008]不过,本发明的最现实的效益,是可以改变各类直吹乐器的音色,并且,改变多少,还能随意,因为阳燧喇叭口的形态与截面积的大小,都可任意搞定,甚至可制成一个个,不同音色的哨口,到时只需象竖笛头一样,往管体上一插,随便更换,由于燧喇叭口会使声波聚合成柱——如同手电筒打出的光柱。声柱的声音,颗粒紧密,音质优美、动听。
[0009]此外,本发明的出现,给好些类乐器增添了新兵,尤其是排箫,我们知道世界上的排箫,全部都是闭管的,开管排箫,仅在南美洲、南太平洋某些小地方上有,但它们都不具有排箫的意义,一是只有简单的几个音,不能独奏,仅作伴奏,二是发音太难,吹奏需要极高的技巧,当地也是少数经过长期训练的人,才能掌握,正是这种种局限,才使它们,无法走出当地。
[0010]而本发明创制的开管排箫一即排律管,与闭管一样,其好吹易掌握,甚至超越了闭管,再就是音域惊人的宽度,若不手持,架起来,可达九个八度,这对于闭管排箫,简直就象天放夜谭,因为闭管,还从未发现有超过六个八度的,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是低音粗管,内径往往都要超过四公分,而人嘴的宽度与口风有限,吹不响是自然的。还有一个闭管与开管无法相比的地方,便是半音,开管排箫制作半音,极为容易,只需在管尾开个半音孔即成,而闭管要把封底活动,推上推下,是很难操作的,所以这么多年,也没见到_件实用的闭管半音排箫。
[0011]此外,本发明给排箫带来的另一个巨大变化,要数音色的扩展,目前定型的,就有开管基础音,开管泛音,以及闭管泛音,加上原来闭管的基础音,使排箫转眼之间,就由从前的单一音色,扩展到四种,而且,其中的泛音还可细分,第一泛音,第二泛音,第三、第四、第五泛音,需要哪种泛音,制作时,参考一下吹奏力度,控制好同长管体内径的粗细就成。
[0012]本发明经长期实践,当下成熟的阳燧喇叭口的结构比例为,I: 1.2以及12度一即喇叭口的直径为1,高则为1.2,与管壁形成的夹角是12度,夹角大,上吹孔会小,音量会受限,夹角小,又会影响到发音灵敏度,上述比例,只应用在小字组音区,大字组则不行,大字组几米长的粗管,内径一般都不会小于四分公,从人嘴上考虑,上吹孔都不能超过两公分,机械送风,就不用说了,至于喇叭口的车床旋削,需注意一定要把下口边沿,削得象刀锋一样的尖锐,这样安装进管体后,与管壁结合处就会自然形成流线,而下口边沿哪拍有一丁点的厚度,都会在结合处形成墩台,无论墩台多么微小,也要影响到发音的灵敏,这只需要一点的几何认知能力,就能想得清楚。
[0013]阳燧喇叭口上孔前沿边棱的修削,与鸽哨一样,要求有熟练的刀削工艺,下凹的孤形要比例适中,太高,边棱后上方的反射介面会小,太低,则难形成气流横切,而喇叭口的制作材料,自然,银是最好的,其它象牙、牛角、骨头、硬木、塑料都可用。
[0014]下面图1是一个阳燧喇叭口的正视图,由于太简单明了,不作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能使边棱哨管乐器,发音极为灵的阳燧喇叭口。
【文档编号】G10D9/02GK104282296SQ201310291623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廖万侦 申请人:廖万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