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8689阅读:7983来源:国知局
陶笛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笛,其包括有一壳部,该壳部内具有至少一个共鸣腔;一吹嘴部,其连接于壳部的一侧,且该吹嘴部的端部具有一吹气口;一发声孔,其设于邻近吹气口的壳部上,且与共鸣腔互通;复数指孔,其分布在该壳部上并与共鸣腔互通;其中,自该吹气口的边缘朝发声孔方向开设有一楔形的气道,可以提高进气的流速;此外,所述吹气口自该吹嘴部的一端缘斜向朝吹嘴部的另一端开立而成,可以在一固定尺寸的吹嘴部架构下,使吹气口的口径达到最大化,帮助进气量的增加,对扩展陶笛的音域及音量产生莫大的助益。
【专利说明】陶笛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陶笛,为一种吹奏的乐器。

【背景技术】
[0002]陶笛是一件体积小、方便携带且容易吹奏的乐器,特别是其外型可作多样的变化,因此广受一般消费大众的喜爱。
[0003]如图1所示,一般陶笛I的主要结构是由一吹嘴部I O、一发声孔I 1、复数指孔
I2及一共鸣腔I 3所组成,其中,该吹嘴部I O配合一般人的嘴形大小设定尺寸,在该吹嘴部I Q两相对端缘I Q a、I Ob之间建立有一吹气口 I Q I,发声孔I I与共鸣腔I 3互通,在吹气口 I O I与发声孔I I之间连接有一气道I 4。所述吹气口 I O I用以将吹入的空气压缩,令气流通过气道I 4集中至发声孔I I,并会在发声孔I I的前端产生分流,其中一股气流进入到共鸣腔I 3中,另一股气流则切分至发声孔I I窜出而发出声响;如果要产生不同的音阶,则借由指法按压或释放指孔I 2使共鸣腔I 3与外部空气之间的气压产生变化,形成不同频率的共鸣而有音调的高低。
[0004]陶笛发声的音域并不宽,标准六孔陶笛I的六个指孔I 2分布位置是,与发声孔
II同侧的面上有四孔,其背面有二孔,吹奏时,请参考图2所示,双手的拇指F负责按压背面二孔,另四孔则受其余手指控制;中音C调陶笛最多能吹到十二度音(即Si到高音Fa),因此也有人发展出双腔、三腔的陶笛,企图扩展其音域,但是在构造上就显得复杂,也增加了制作的难度及成本。因此,如能开发新的孔位扩展陶笛的音域,对使用者而言将是一大?§#■ O
[0005]再者,经实验证明,其实陶笛的音域也会与通过气道I 4的气流量大小或流速有关;但是一般如图1所示这种陶笛I的结构中,其连通吹气口 I O I到发声孔I I之间的气道I 4孔径是一致的,若企图增加气流量,无非就是扩大吹气口 I O I的口径来容纳较多的气流,被开挖的气道I 4孔径若仍与该吹气口 I O I的口径保持一致,就会牺牲掉气流的流速,对于陶笛音域扩展的贡献度并不高;另外,把吹气口 I O I的口径加大,势必干涉到吹嘴部I O原先的尺寸设定,又必须考虑吹奏者的嘴形是否合适而受到一定的极限所拘束,否则会造成吹奏上的困难,都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音域宽广的陶笛。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陶笛,其包括:
[0008]一壳部,该壳部内具有至少一个共鸣腔;
[0009]一吹嘴部,其连接于该壳部的一侧,且该吹嘴部的端部具有一吹气口 ;
[0010]一发声孔,其设于邻近吹气口的壳部上,且与共鸣腔互通;
[0011 ] 复数指孔,其分布在该壳部上并与共鸣腔互通;自该吹气口的边缘朝发声孔方向开设有一楔形的气道,该气道的终端与该发声孔及共鸣腔互通。
[0012]所述吹气口自该吹嘴部的一端缘斜向朝吹嘴部的另一端开立而成。
[0013]该陶笛为一种六孔陶笛,在所述壳部背面比二指孔距离所述发声孔更远的位置开设有第七孔,该第七孔定义在吹奏者活动拇指可以覆盖的范围。
[0014]为扩展陶笛的音域,本实用新型自吹气口的边缘朝发声孔方向开设有一楔形的气道,此气道的终端与发声孔及共鸣腔互通,以这种入口大出口小设计的气道,当气流通过时,因为被瞬间压缩而可以增加流速,通过陶笛仰吹或俯吹的技巧,可以达最高音到#Fa,甚至于Sol、低音到La,甚至于Sol的音域。
[0015]上述外,本实用新型的吹气口自该吹嘴部的一端缘斜向朝吹嘴部的另一端开立而成;如是,可以在一固定尺寸的吹嘴部架构下,使吹气口的口径达到最大化,具体而言,不必变更吹嘴部的原设计,就可以帮助进气量的增加,若合并前述楔形的气道结构,对扩展陶笛的音域及音量绝对产生莫大的助益。
[0016]再者,本实用新型在六孔陶笛的背面二孔、离发声孔更远的位置开设有第七孔,该第七孔在活动拇指可以覆盖的范围,借第七孔可以将标准六孔陶笛的最高音域扩展到#?8,甚至于Sol,而更加提升其实用的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公知陶笛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般吹奏陶笛时的使用状态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笛俯视立体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笛仰视立体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笛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笛另一较佳实施例参考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I陶笛
[0025]I O 吹嘴部
[0026]10a, I Ob 两相对端缘
[0027]I O I 吹气口
[0028]I I 发声孔
[0029]I 2 指孔
[0030]I 3 共鸣腔
[0031]I 4 气道
[0032]F拇指
[0033]2陶笛
[0034]2 O 壳部
[0035]2 I 共鸣腔
[0036]2 2 吹嘴部
[0037]2 2a —端缘
[0038]2 2b 另一端
[0039]2 2 I 吹气口
[0040]23 发声孔
[0041]24,2 4 0, 2 4 1 指孔
[0042]24 2 第七孔
[0043]25 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44]请同时参考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陶笛2包括有一壳部2 O,该壳部2 O内具有至少一个共鸣腔2 I ;一吹嘴部2 2,连接于壳部2 O的一侧,且该吹嘴部2 2的端部具有一吹气口 2 2 I,用以提供气流进入到壳部2 O中;一发声孔2 3,设于邻近吹气口 2 2 I的壳部2 O上,且与共鸣腔2 I互通;复数指孔2 4,分布在该壳部2 O上并与共鸣腔2 I互通;其中,自该吹气口 2 2 I的边缘朝发声孔2 3方向开设有一楔形的气道2 5,此气道2 5的终端与发声孔2 3及共鸣腔2 I互通,以这种入口大出口小设计的气道2 5,当气流通过时,因为被瞬间压缩而可以增加流速,通过陶笛2仰吹或俯吹的技巧,可以达最高音到#?&(及)甚至于Sol、低音到La(及)甚至于Sol的音域。
[0045]除了增加进气流的速度以外,若能同时增加进气量,对扩展陶笛2音域及音量将有更大的帮助。较佳者,本实用新型的吹气口 2 2 I自该吹嘴部2 2的一端缘2 2a斜向朝吹嘴部2 2的另一端2 2b所开立而成;如是,可以在一固定尺寸的吹嘴部2 2架构下,使吹气口 2 2 I的口径达到最大化,具体而言,不必变更吹嘴部2 2的原设计,就可以帮助进气量的增加,若合并前述楔形的气道2 5结构,对扩展陶笛2的音域及音量绝对产生莫大的助益。
[0046]再者,请参考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在标准六孔陶笛2的壳部
2O背面二指孔2 4 O、2 4 I离发声孔2 3更远的位置开设有第七孔2 4 2,该第七孔
24 2在吹奏者活动拇指可以覆盖的范围,借第七孔2 4 2可以将标准六孔陶笛的最高音扩展到#Fa (及)甚至于Sol的音域,而更加提升其实用的价值。
[0047]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仅为较佳方案中的一种,并非用以限制实用新型的内容;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特征所作的等效变化或润饰,仍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陶笛,其包括: 一壳部,该壳部内具有至少一个共鸣腔; 一吹嘴部,其连接于该壳部的一侧,且该吹嘴部的端部具有一吹气口 ; 一发声孔,其设于邻近吹气口的壳部上,且与共鸣腔互通; 复数指孔,其分布在该壳部上并与共鸣腔互通;其特征在于:自该吹气口的边缘朝发声孔方向开设有一楔形的气道,该气道的终端与该发声孔及共鸣腔互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笛,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口自该吹嘴部的一端缘斜向朝吹嘴部的另一端开立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笛,该陶笛为一种六孔陶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部背面比二指孔距离所述发声孔更远的位置开设有第七孔,该第七孔定义在吹奏者活动拇指可以覆盖的范围。
【文档编号】G10D7/00GK204155599SQ201420509699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黄又清 申请人:黄又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