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乐谱记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4722阅读:1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乐谱记录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乐谱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作为非专业的音乐爱好者,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听力,想要获得一首曲子的曲谱往往都依赖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而无法独立完成,而作为专业的音乐人或作曲家,记谱工作也是一个繁杂耗时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谱曲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上传一个音频文件到电脑它会自动生成音乐的乐谱,其中使用来自罗切斯特大学段志尧教授的多重音高估测(MPE,Multi-pitch Estimation),它可以将WAV格式的文件转化成对应于每一帧时间上的MIDI值,但MPE并不是完美的,MPE的结果中有许多噪音,使乐曲的品质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乐谱记录方法,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帮助得到一段音乐的真实乐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乐谱记录方法,包括对比噪音所在位置前后的原音的音高,再将噪音移到与之最为接近的原音位置。

一种乐谱记录方法,通过将WAV格式的文件转化成对应于每一帧时间上的MIDI值,衡量每一个音高持续的时间长短,如果这个长度小于设定的阈值,则认定为噪音。

一种乐谱记录方法,MIDI值是使用Multi-pitch Estimation (MPE) pitch-tracker程序来测量音高,用LibRosa2 beat-tracker程序来测量节奏,将WAV格式的文件转化成对应于每一帧时间上的MIDI值。

一种乐谱记录方法,还包括输入一个polyphonic WAV音频文件,通过MATLAB程序执行一系列的中间转换步骤,最后输出一个对应的PDF文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可以帮助非专业的音乐爱好者或专业的音乐工作者从繁琐的记谱工作中解放出来,并得到一个较高品质的乐谱。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乐谱记录方法去噪前的MIDI值图。

图2是一种乐谱记录方法去噪后的MIDI值图。

附图中:1.噪音A;2.原音A的前段;3.原音A的后段;4.噪音B;5.原音B的前段;6.原音B的后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1.首先输入一个简单的polyphonic WAV文件(polyphonic表示在每一个时间点上都有至少两个音符),MATLAB程序会自动执行一系列的中间转换步骤,最后输出一个对应该音频文件的PDF文件;

2.然后使用罗切斯特大学段志尧教授的Multi-pitch Estimation (MPE) pitch-tracker程序来测量音高,用LibRosa2 beat-tracker程序来测量节奏,将WAV格式的文件转化成对应于每一帧时间上的MIDI值(见图1);

3.判断噪音:判断方法就是衡量每一个音高持续的时间长短,如果这个长度小于某个阈值,就认为它是噪音;

4.去噪处理:方法是对比噪音所在位置前后的原音的音高,再将噪音移到原音的位置,例如在某个时间节点,判断有噪音A、噪音B,通过噪音A与原音A前段、原音A后段的音高对比,噪音A与原音A最为接近,因此将噪音A移至原音A的音高位置;同理将噪音B移至原音B的音高位置,余此类推,将噪音移到原音所在的位置,最后得到处理后的MIDI值图(见图2);

5.最后用Lilypond程序进行写谱,得到一段真实的乐谱。

为了测量程序的准确率,将转录的乐谱与原来的乐谱对比,可采用如下评分规则:

正确转录:+ 1

正确的音高,但错误的时长:+ 0.75

单个音符八度误差,但正确的时长:0.5

单个音符八度误差,但错误的时长:0.25

双八度误差,错误音高,未测量出音高等:+ 0

最后的准确率是总分的平均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