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乐器、乐音发生方法及记录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19683发布日期:2018-09-25 19:0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将声学乐器等在演奏时的鸣响方式、或者人在歌唱时的唱歌方式进行再现的电子乐器、乐音发生方法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开发了各种将包括管乐器或弦乐器的各种各样的声学乐器的音色在电子乐器中再现的技术。在电子乐器中,将各键与输出音的音高建立了对应,当某个键被按键,则始终输出所希望的音调(频率)的音。另一方面,由于弦乐器或管乐器等声学乐器的发音控制很大程度依存于演奏者的演奏技术,所以发出的音的音调常常从所希望的音调偏离。这样的音调的偏离有表现该乐器的音色的一面。此外,音调的偏离不仅在声学乐器的演奏时被确认到,而且在人的歌唱时也同样被确认到。因此,不发生音调的偏离的电子乐器的音给演奏者及观众带来与声学乐器的音或人的歌声不同的印象。

与上述这样的问题相关联而公开了通过使波形在时间轴方向上伸缩等而使音调变化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78791号公报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并不使音调根据声学乐器的演奏状况或人的歌唱状况而变化。因此,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存在上述那样的无法再现在声学乐器的演奏时或人的歌唱时可见的音调的偏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再现声学乐器等的演奏时的鸣响方式或人的歌唱时的唱歌方式的电子乐器、乐音发生方法及记录介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电子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键,指定第1音高;第2键,指定第2音高;以及音源,执行以下处理:第1输出处理,对应于由上述第1键进行的上述第1音高的指定,输出与上述第1音高对应的第1波形数据;以及第2输出处理,在由上述第1键指定了上述第1音高之后,对应于由上述第2键进行的上述第2音高的指定,在输出了将与上述第2音高对应的第2波形数据中的开头部分进行了加工处理而得到的已加工第2波形数据之后,输出上述第2波形数据中的接续于上述开头部分的部分没有被进行上述加工处理的未加工第2波形数据。

附图说明

将以下的详细记载结合以下的附图来考虑,则可得到本发明的更深刻的理解。

图1是表示声学乐器的演奏中的音调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子乐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音符号码差与音调偏移(音高变更)量的关系的图。

图4是表示cpu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音源处理的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音符号码差与音调偏移量及音量变更量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速率(velocity)差与音调偏移量及音量变更量的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音源处理的顺序的其他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读入时间差与音调偏移量及音量变更量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后,对基于本发明的原理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有附图的尺寸比率为了说明的方便而被夸张从而与实际的比率不同的情况。

[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声学乐器的演奏中的音调变化的一例的图。

如图1所示,当乐曲随着时间t的迁移而行进,则声学乐器发出的音的音高变化。例如,如箭头(a)所示,随着音高的变化,对应于音高的音调从p1变化为p2。在此情况下,音高刚刚变化后a1的音从比本来希望发出的音调即p2高的音调p2u开始被发音。这样,在弦乐器或管乐器等声学乐器中,由于使音高变化时的发音控制较难,所以在音高变化后发出的音的音调容易从所希望的音调偏离。

音高的变化越大,该趋向越显著。例如,假设如箭头(b)所示那样,随着音高的变化,与音高对应的音调以比箭头(a)所示的变化幅度大的变化幅度从p2变化为p3。在此情况下,音高刚刚变化后b1的音从比本来希望发出的p3高的音调p3u开始被发音,音调的偏离幅度(p3u-p3)变得比偏离幅度(p2u-p2)更大。

此外,如箭头(c)所示,当与音高对应的音调从p3变化为p1,则音高刚刚变化后c1的音从比本来希望发出的音调p1低的音调p1d开始被发音。这样,根据变化后的音高比变化前的音高是上升还是下降,音高变化后的音从比本来希望发出的音调高的音调开始被发音、或从比本来希望发出的音调低的音调开始被发音。另外,从比本来希望发出的音调高的音调开始发音、还是从比本来希望发出的音调低的音调开始发音,也根据演奏者的技能而不同。

本发明将上述那样的在声学乐器的演奏时容易有的音调的偏离进行再现。另外,如上述那样,音调的偏离不仅在声学乐器的演奏时被确认到,而且在人的歌唱时也同样被确认到。因而,在电子乐器中输出歌声时也同样适用本发明。

[发明的实施方式]

(1)结构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子乐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电子乐器10具备键盘11、开关群12、lcd13、cpu14、rom15、ram16、音源lsi17及发音系统18。各结构经由总线被相互连接。

键盘11包括多个键(至少有指定第1音高的第1键(key)及指定第2音高的第2键),基于各键的按键/放键操作,产生包括起调(keyon)/止调(keyoff)事件、音符号码及速率的演奏信息。音符号码是表示被演奏者进行了操作的操作体的信息。速率(velocity)例如是基于键中包含的检测按键的至少两个触点的检测时间之差而计算出的值,是表示输出音量的信息。

开关群12包括配置在电子乐器10的面板上的电源开关及音色开关等各种开关,产生基于开关操作的开关事件。

lcd13具备lcd面板等,基于后述的从cpu14供给的显示控制信号,显示电子乐器10的各部的设定状态及动作模式等。

cpu14按照程序来执行各部的控制及各种运算处理等。cpu14例如基于从键盘11供给的演奏信息,生成指示发音的音符发生(noteon)命令或指示消音的音符消除(noteoff)命令,并向后述的音源lsi17发送。此外,cpu14例如基于从开关群12供给的开关事件,控制电子乐器10的各部的动作状态。关于cpu14的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rom15具备程序区及数据区,保存各种程序及各种数据等。例如,在rom15的程序区中保存cpu的控制程序,在rom15的数据区中保存后述的加工表。

ram16作为工作区,暂时存储各种数据及各种记录(register)等。

音源lsi17采用周知的波形存储器读出方式,在内部的波形存储器中保存波形数据,执行各种运算处理。在音源lsi17保存的波形数据中,包括管乐器的乐音波形数据、弦乐器的乐音波形数据及歌声的歌声波形数据。音源lsi17例如基于保存在rom15中的加工表,将基于音符发生命令的信息(以下也称作“音符发生信息”及“发音指示信息”)而决定的波形数据进行加工。并且,音源lsi17输出基于加工后的波形数据的数字乐音信号。关于波形数据的加工的详细情况及音源lsi17的处理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发音系统18具备音频电路及扬声器,通过被cpu14控制而输出音。发音系统18通过音频电路,将数字乐音信号变换为模拟乐音信号,或实施将不需要的噪声除去的滤波等,或进行电平(level)的放大。此外,发音系统18通过扬声器输出基于模拟乐音信号的乐音。

(2)波形数据的加工

如上述那样,在实际的声学乐器或人的歌声中,在音高变化后发生音的音调的偏离。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这样的偏离再现,根据连续的两次音符发生命令中包含的信息的差异,对基于在后的音符发生命令的信息而决定的波形数据执行加工处理。以下,说明根据连续的两次音符发生命令中包含的音符号码信息的差异将音调的偏离再现的音调偏移处理(音高变更处理)。

图3是表示音符号码差与音调偏移量的关系的图。图3的左图是表示将音符号码差n与波形数据的音调偏移量建立对应的加工表t1的一例的图。右图是将加工表t1的值图表化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音源lsi17基于加工表t1,取得相对于基于在后的音符发生命令的信息而决定的波形数据的音调偏移量(音调的加工量)。如图3所示,音调偏移量可以用表示音调比的音分值设定。所谓音分(cent),是将音调比设为一定而将平均律中的半音划分100份的单位(即,将音调比设为一定而将1个八度划分1200份的单位)。音源lsi17例如在所取得的音调偏移量是+2音分的情况下,执行相对于波形数据的音调偏移处理,以使音调偏移处理后的波形数据的音调比原波形数据的音调高半音的50分之1。相反,音源lsi17在所取得的音调偏移量是负值的情况下,执行音调偏移处理,以使音调偏移处理后的波形数据的音调比原波形数据的音调低。音源lsi17在所取得的音调偏移量是x音分的情况下,执行音调偏移处理,以使得成为对原波形数据的音调乘以2(x/1200)而得到的音调。

音调偏移处理例如通过使波形数据的读出速度变化来执行。通过使波形数据的读出速度对应于音调偏移量而增加,实现在时间轴方向上被压缩了的波形数据的读出,音调上升。此外,通过使波形数据的读出速度对应于音调偏移量而减小,实现在时间轴方向上被拉伸了的波形数据的读出,音调下降。将音调偏移处理对波形数据中包含的基音成分及倍音成分执行。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随着音符号码差n的绝对值增加(即,随着连续的二音的音高差增加),音调偏移量的绝对值增加。这反映出在实际的声学乐器的音或人的歌声中、音高的变化越大则音高变化后的音的起始的音调就越不稳定的趋向。另外,音调偏移量的值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例子。例如,音调偏移量也可以不是如图3所示那样随着音符号码差n的增加而线性地增加,而是指数函数性地增加等非线性地增加。

(3)动作

接着,参照图4及图5对电子乐器10的动作进行说明。以下,在说明cpu14执行的cpu处理之后,对音源lsi17执行的音源处理进行说明。

(a)cpu处理

图4是表示cpu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算法被作为程序存储在rom15等中,被cpu14执行。

如图4所示,当通过开关群12中包括的电源开关的操作等而向电子乐器10投入电源,则cpu14开始将电子乐器10的各部初始化的初始化(步骤s101)。并且,当完成初始化,则cpu14开始键盘11的各键的变化的检测(步骤s102)。

cpu14在没有键变化的期间(步骤s102:否)中进行待机,直到检测到键变化。另一方面,cpu14在有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是发生了起调事件还是发生了止调事件。在发生了起调事件的情况下(步骤s102:起(on)),cpu14制作包含音符号码及速率的信息的音符发生命令(步骤s103)。在发生了止调事件的情况下(步骤s102:止(off)),cpu14制作包含音符号码及速率的信息的音符消除命令(步骤s104)。

cpu14当制作了音符发生命令或音符消除命令,则将制作出的命令向音源lsi17发送(步骤s105)。cpu14在没有通过开关群12中包含的电源开关的操作等进行结束操作的期间(步骤s106:否),重复步骤s102~s106的处理。并且,如果有结束操作(步骤s106:是),则cpu14结束处理。

(b)音源处理

图5是表示音源处理的顺序的一例的流程图。图5的流程图所示的算法作为程序存储在rom15等中,被音源lsi17执行。

如图5所示,音源lsi17在没有从cpu14取得命令的期间中(步骤s201:否),进行待机直到取得命令。并且,音源lsi17当取得命令(步骤s201:是),则判断所取得的命令是否是音符命令(步骤s202)。音源lsi17既可以通过从cpu14直接接收命令来取得命令,也可以经由共用的缓存等来取得命令。

在不是音符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202:否),音源lsi17执行基于音符命令以外的命令的各种处理(步骤s203)。然后,音源lsi17回到步骤s201的处理。

在是音符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202:是),音源lsi17判断所取得的命令是否是音符发生命令(步骤s204)。

在是音符发生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204:是),音源lsi17前进到步骤s205的处理。于是,音源lsi17执行将音符发生信息读入的读入处理,进而将音符发生信息中包含的音符号码(以下称作“此次音符号码(第2音高)”)的信息向rom15等保存(步骤s205)。这样,音源lsi17每当取得音符发生命令就将音符号码信息保存。并且,音源lsi17执行将前次保存的音符号码(以下称作“前次音符号码(第1音高)”)的信息从rom15等读入的读入处理(步骤s206)。步骤s205及s206的顺序也可以替换。

接着,音源lsi17执行对音符号码差n进行计算的差异值计算处理(步骤s207),音符号码差n是与通过步骤s205及s206的读入处理读入的此次音符号码及前次音符号码的差异相对应的差异值。并且,音源lsi17基于图3所示那样的保存在rom15等中的加工表t1,取得与通过步骤s207的差异值计算处理计算出的音符号码差n对应的加工量、即音调偏移量(步骤s208)。进而,音源lsi17对基于音符发生信息而决定的波形数据,执行基于在步骤s208中取得的加工量的加工处理、即音调偏移处理(步骤s209)。即,音源lsi17执行与通过步骤s207的差异值计算处理计算出的音符号码差n对应的加工处理。

接着,音源lsi17执行输出处理,即:基于通过步骤s209的加工处理加工后的已加工波形数据,输出数字乐音信号(步骤s210)。输出的数字乐音信号如上述那样被发音系统18进行模拟变换等,作为乐音而输出。

另外,如图1所示,在弦乐器或管乐器等声学乐器的音、或人的歌声中,音的音调的偏离在音高变化后发生,然后消失。因而,为了在电子乐器10中也再现这样的变化,步骤s210的输出处理也可以是在将已加工波形数据输出后、将没有被加工处理的未加工波形数据输出的处理。即,也可以在输出了对应于由第2键带来的第2音高的指定而将与上述第2音高对应的第2波形数据中的开头部分进行了加工处理后的已加工第2波形数据后,输出没有将上述第2波形数据中的接续于上述开头部分的部分进行上述加工处理的未加工第2波形数据。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1中取得的命令不是音符发生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204:否),即在是音符消除命令的情况下,音源lsi17执行音符消除处理(步骤s211)。并且,音源lsi17回到步骤s201的处理。

音源lsi17每当在步骤s201中接收到新的命令,就重复步骤s202~s211的处理。即,作为处理的流程,首先,音源lsi17当读入某个作为第1音符发生命令的信息的第1音符发生信息,则执行将基于第1音符发生信息而决定的第1波形数据输出的第1输出处理。第1波形数据可以是已加工的数据,但在第1音符发生信息是在电子乐器10的电源投入后制作出的最初的音符发生命令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未加工的数据。然后,音源lsi17当读入作为下个音符发生命令的信息的第2音符发生信息,则执行将基于第2音符发生信息而决定的已加工第2波形数据输出的第2输出处理。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对于音源lsi17的发音指示是音符发生命令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即,发音指示也可以是音符发生命令以外的、基于任意标准的命令。因而,发音指示信息也可以是音符发生信息以外的、基于任意标准的发音指示信息。

如以上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乐器10,首先,输出基于第1发音指示信息决定的第1波形数据。然后,电子乐器10对基于第2发音指示信息决定的第2波形数据,执行对应于第1发音指示信息与第2发音指示信息的差异的加工处理,输出已加工第2波形数据。由此,电子乐器10能够再现在实际的声学乐器的音或人的歌声中发生的音调的偏离。

此外,电子乐器10在输出了已加工第2波形数据后,输出没有被加工处理的未加工第2波形数据。由此,电子乐器10能够避免一直输出被加工处理后的音。

此外,电子乐器10输出随着差异值变大而被较大地加工处理的已加工第2波形数据。由此,电子乐器10能够反映出在实际的声学乐器的音或人的歌声中、音高的变化越大则音高变化后的音的起始越不稳定的趋向。

此外,电子乐器10对于第2波形数据,执行与音符号码信息的差异对应的音调偏移处理。由此,电子乐器10能够恰当地再现在音高变化后发生的音调的偏离。

此外,电子乐器10将管乐器的乐音波形数据、弦乐器的乐音波形数据、或歌声的歌声波形数据加工并输出。由此,电子乐器10能够再现可能发生音调的偏离的声学乐器的音或人的歌声等各种各样的音色。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子乐器10也可以按照再现的声学乐器或歌声的每个音色而具有不同的加工表。电子乐器10通过按每个音色具有不同的加工表,能够按每个音色执行最优的加工处理。或者,电子乐器10也可以对于一个声学乐器的音色具有多个加工表,可以使演奏者通过开关群12或lcd13选择参照的加工表。通过使电子乐器10对于一个音色具有多个加工表,演奏者能够根据演奏的乐曲及想要再现的弹奏方式等来变更电子乐器10的加工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电子乐器10在此次音符号码比前次音符号码大的情况下应用正的加工量,在此次音符号码比前次音符号码小的情况下应用负的加工量。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电子乐器10也可以使加工量的正负反转。即,也可以在此次音符号码比前次音符号码大的情况下应用负的加工量,在此次音符号码比前次音符号码小的情况下应用正的加工量。由此,电子乐器10能够实现各种各样的演奏表现。

[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电子乐器10执行与音符号码差n对应的音调偏移处理。在变形例1中,对电子乐器10执行音调偏移处理以外的加工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在实际的声学乐器的音或人的歌声中,随着音高的变化,音高变化后的音的起始的音调变得不稳定。但是,变得不稳定的音的要素不限于音的音调。例如,由于使音高变化时的发音控制较难,所以在音高变化后发出的音的音量也容易变得不稳定。所以,变形例1的电子乐器10根据音符号码差n,对基于在后的音符发生命令的信息而决定的波形数据执行音量变更处理。

变形例1的音源lsi17当执行图5的处理时,关于步骤s208及s209,执行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处理。

图6是表示音符号码差与音调偏移量及音量变更量的关系的图。

在步骤s208中,音源lsi17代替图3所示的加工表t1而基于图6所示的加工表t2来取得加工量。如图6所示,加工表t2中,作为加工量,不仅包含音调偏移量,还包含音量变更量。因而,音源lsi17取得音调偏移量或音量变更量中的某一方、或者音调偏移量及音量变更量双方,来作为加工量。图6所示的例子中,随着音符号码差n的绝对值增加(即,随着连续的二音的音高差增加),音调偏移量及音量变更量的绝对值增加。这反映出在实际的声学乐器的音或人的歌声中音高的变化越大则音高变化后的音的起始的音调及音量越不稳定的趋向。另外,音量变更量的值不限于图6所示的例子。此外,音量变更量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用分贝的单位设定,但也可以用不同的单位设定。

在步骤s209中,音源lsi17基于与加工表t2对应的音调偏移量及/或音量变更量,对波形数据执行音调偏移处理及/或音量变更处理。即,作为加工处理,音源lsi17执行音调偏移处理或音量变更处理中的某一方、或音调偏移处理及音量变更处理双方。音源lsi17在执行音调偏移处理及音量变更处理双方的情况下,从哪个处理开始执行都可以。在步骤s209中执行的处理也可以预先由演奏者通过开关群12、lcd13选择。

如以上这样,根据变形例1的电子乐器10,对于第2波形数据,还能够执行与音符号码信息的差异对应的音量变更处理。由此,电子乐器10能够将在实际的声学乐器的音或人的歌声中、在音高变化后发生的音量的不稳定也恰当地再现。

[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电子乐器10执行与音符号码差n对应的加工处理。在变形例2中,对电子乐器10执行与音符号码差n以外的参数对应的加工处理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在实际的声学乐器的音或人的歌声中,随着音高的变化,音高变化后的音的起始变得不稳定。但是,音的起始变得不稳定的原因不限于音高的变化。例如,如果要使相同音高的音以不同的音量连续地发音,则由于使音量变化时的发音控制较为困难,所以在音量变化后发出的音的起始也容易变得不稳定。所以,变形例2的电子乐器10根据连续的两次音符发生命令中包含的速率信息的差异,对基于在后的音符发生命令的信息而决定的波形数据执行音调偏移处理或音量变更处理。

变形例2的音源lsi17在执行图5的处理时,关于步骤s205~s209,执行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处理。

在步骤s205中,音源lsi17执行将音符发生信息读入的读入处理,代替此次音符号码信息而将音符发生信息中包含的速率(以下称作“此次速率”)的信息进行保存。此外,在步骤s206中,音源lsi17代替前次音符号码信息而将前次保存的速率(以下称作“前次速率”)的信息读入。进而,在步骤s207中,音源lsi17计算与此次速率及前次速率的差异对应的差异值即速率差v。

图7是表示速率差与音调偏移量及音量变更量的关系的图。

在步骤s208中,音源lsi17基于图7所示的加工表t3取得加工量。如图7所示,加工表t3包含与速率差v对应的加工量。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加工表t3包含音调偏移量及音量变更量双方,但加工表t3包含的加工量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包含音调偏移量,也可以仅包含音量变更量。音源lsi17也可以取得音调偏移量或音量变更量中的某一方、或音调偏移量及音量变更量双方,来作为加工量。

在步骤s209中,音源lsi17基于与加工表t3对应的音调偏移量及/或音量变更量,对波形数据执行音调偏移处理及/或音量变更处理。在步骤s209中执行的处理可以预先由演奏者通过开关群12、lcd13来选择。

如以上这样,根据变形例2的电子乐器10,对于第2波形数据,能够执行与速率信息的差异对应的加工处理。由此,电子乐器10能够将在音量变化后发出的音的不稳定也恰当地再现。

另外,在变形例2中,说明了电子乐器10执行与速率信息的差异对应的加工处理,但也可以进一步组合变形例1的与音符号码信息的差异对应的加工处理来执行。例如也可以是,电子乐器10基于图6所示的加工表t2取得与音符号码差n对应的音调偏移量,基于图7所示的加工表t3取得与速率差v对应的音调偏移量。并且,例如,在与音符号码差n对应的音调偏移量是+1音分、与速率差v对应的音调偏移量是+0.5音分的情况下,电子乐器10也可以将合计音调偏移量即+1.5音分作为音调偏移处理的音调偏移量。或者,电子乐器10也可以将作为较大的音调偏移量的+1音分设为音调偏移量。

[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电子乐器10根据连续的两次音符发生命令中包含的信息的差异来执行加工处理。在变形例3中,对电子乐器10根据将连续的两次音符发生命令的信息读入的时间的差异来执行加工处理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在实际的声学乐器的音或人的歌声中,随着音高及/或音量的变化,变化后的音的起始变得不稳定。但是,音的起始变得不稳定的原因并不限于这些变化。例如,在将乐器较快地进行演奏(速弹等)的情况下,由于发音控制较难,所以发出的音的音调、音量容易变得不稳定。所以,变形例3的电子乐器10根据将连续的两次的音符发生命令的信息读入的时间的差异,对基于在后的音符发生命令的信息而决定的波形数据执行加工处理。

图8是表示音源处理的顺序的其他例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读入时间差与音调偏移量及音量变更量的关系的图。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算法被作为程序存储到rom15等中,被音源lsi17执行。另外,图8的步骤s301~s304、s310及s311由于是与图4的步骤s201~s204、s210及s211同样的处理,所以省略说明。

在步骤s304中,在所取得的命令是音符发生命令的情况下(步骤s304:是),音源lsi17前进到步骤s305的处理。于是,音源lsi17执行将音符发生信息读入的读入处理,进而,将读入了音符发生信息的时间(以下称作“此次读入时间”)的信息向rom15等保存(步骤s305)。进而,音源lsi17执行将前次保存的读入时间(以下称作“前次读入时间”)的信息从rom15等读入的读入处理(步骤s306)。

接着,音源lsi17执行对读入时间差t进行计算的时间差计算处理,读入时间差t是与通过步骤s305及s306的读入处理读入的此次读入时间及前次读入时间的差异相对应的差异值(步骤s307)。并且,音源lsi17基于图9所示那样的加工表t4,取得与通过步骤s307的时间差计算处理计算出的读入时间差t相对应的加工量(步骤s308)。如图9所示,加工表t4包含与读入时间差t对应的加工量。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加工表t4包含读入时间差t是50~1000ms的范围中的音调偏移量及音量变更量的数值,但加工表t4包含的数值不限于此。

进而,音源lsi17对基于音符发生信息决定的波形数据,执行基于在步骤s308中取得的加工量的加工处理(步骤s309)。在步骤s307中计算出的读入时间差t不包含在加工表t4的读入时间差t的范围中的情况下,音源lsi17不执行加工处理。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步骤s307中计算出的读入时间差t不是50ms以上的情况下,音源lsi17不执行加工处理。

如以上这样,根据变形例3的电子乐器10,能够对于第2波形数据执行与读入时间信息的差异对应的加工处理。由此,电子乐器10能够将在实际的声学乐器的音或人的歌声中、在将乐器较快地演奏或较快地歌唱的情况下发生的音的不稳定也恰当地再现。

另外,在变形例3中,说明了电子乐器10执行与将音符发生信息读入的时间的差异对应的加工处理,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电子乐器10也可以不是保存将音符发生信息读入的时间的信息,而是保存将音符消除信息读入的时间的信息。并且,电子乐器10在步骤s307中也可以计算将此次音符发生信息读入的时间与将前次音符消除信息读入的时间的读入时间差t。由此,电子乐器10能够以从对应于在前的音符发生命令的波形数据的输出结束、到对应于在后的音符发生命令的波形数据的输出开始的时间为基准而执行加工处理。

此外,电子乐器10也可以执行将变形例1、变形例2及变形例3组合的处理。即,电子乐器10也可以基于音符号码差n、速率差v及读入时间差t的各要素,取得音调偏移量及/或音量变更量,执行加工处理。

此外,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定于电子乐器的用途,例如也可以在pc中实施的乐曲制作中、在基于midi音源输出音的情况下等加以应用。

除此以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中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中各种各样地变形。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执行的功能也可以尽可能适当组合来实施。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各样的阶段,通过公开的多个构成要件的适当的组合,能够提取出各种各样的发明。例如,如果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件中删除一些构成要件也能得到效果,则能够提取删除了该构成要件的结构作为发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