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8216发布日期:2018-12-19 05:10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电子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琴。

背景技术

电子琴时一种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配置声音记忆存储器(波表)的乐器。电子琴内存放各类乐器的真实声音波形并在演奏的时候输出。常用的电子琴有编曲键盘(带自动伴奏)和合成器(无自动伴奏)两大类。电子琴上设置有琴键区,琴键区设置有多个琴键。然而,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所述多个琴键之间容易积聚灰尘,从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易积聚灰尘的电子琴。

一种电子琴,包括电子琴主体与设置于所述电子琴主体上的多个琴键,所述电子琴主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音响区,所述电子琴主体的中部形成有两个按钮区,所述两个按钮区之间设置有显示区,所述电子琴主体上还设置有琴键区,所述琴键区邻近所述电子琴的一侧,所述多个琴键设置于所述琴键区上,所述电子琴主体的一侧转动地设置有翻盖,所述翻盖盖设于所述琴键区上,以遮盖所述多个琴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琴主体上形成有相互邻接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邻近所述电子琴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区域邻近所述电子琴主体的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音响区、所述两个按钮区与所述显示区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述琴键区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两个音响区均为圆形区域,所述音响区上设置有出音网格,所述出音网格上设置有透明撕除膜,所述透明撕除膜的边缘凸设有撕除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撕除条朝所述第二区域延伸,所述撕除条与所述电子琴主体相互分离,所述撕除条为矩形条状,且由透明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翻盖上设置有塑胶膜,所述塑胶膜覆盖于所述多个琴键上,所述塑胶膜上形成有多个条形棱,所述多个条形棱相互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条形棱抵压于相邻两个所述琴键之间,所述条形棱的宽度沿朝向所述电子琴主体的底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琴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垫,所述多个支撑垫的数目为四个,所述四个支撑垫分别设置于所述电子琴主体的四个角部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垫为圆形垫,所述支撑垫的底部设置有黏胶层,所述支撑垫的厚度为1-3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琴键区为凹陷区,所述多个琴键的表面与所述显示区的表面平齐。

由于所述电子琴主体的一侧转动地设置有翻盖,因此通过转动所述翻盖即可利用所述翻盖盖设于所述琴键区上,从而在长期不用时,利用所述翻盖遮挡所述多个琴键,避免灰尘积聚于所述多个琴键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电子琴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琴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阅读页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琴。例如,所述电子琴包括电子琴主体与设置于所述电子琴主体上的多个琴键,所述电子琴主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音响区,所述电子琴主体的中部形成有两个按钮区。例如,所述两个按钮区之间设置有显示区,所述电子琴主体上还设置有琴键区,所述琴键区邻近所述电子琴的一侧,所述多个琴键设置于所述琴键区上。例如,所述电子琴主体的一侧转动地设置有翻盖,所述翻盖盖设于所述琴键区上,以遮盖所述多个琴键。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电子琴100,包括电子琴主体10与设置于所述电子琴主体上的多个琴键20,所述电子琴主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音响区11,所述电子琴主体的中部形成有两个按钮区12,所述两个按钮区之间设置有显示区13,所述电子琴主体上还设置有琴键区25,所述琴键区邻近所述电子琴的一侧,所述多个琴键设置于所述琴键区上,所述电子琴主体的一侧转动地设置有翻盖30,所述翻盖盖设于所述琴键区上,以遮盖所述多个琴键。

由于所述电子琴主体的一侧转动地设置有翻盖,因此通过转动所述翻盖即可利用所述翻盖盖设于所述琴键区上,从而在长期不用时,利用所述翻盖遮挡所述多个琴键,避免灰尘积聚于所述多个琴键上。

例如,为了便于防止灰尘进入所述音响区内,所述电子琴主体上形成有相互邻接的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邻近所述电子琴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区域邻近所述电子琴主体的另一侧。所述两个音响区、所述两个按钮区与所述显示区均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上,所述琴键区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上。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音响区均为圆形区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音响区均为长方形区域,所述音响区上设置有出音网格,所述出音网格上设置有透明撕除膜115,所述透明撕除膜的边缘凸设有撕除条116。所述撕除条朝所述第二区域延伸,所述撕除条与所述电子琴主体相互分离,所述撕除条为矩形条状,且由透明材料制成。通过于所述音响区上设置透明撕除膜,从而可以防止灰尘进入所述音响区内,防止所述电子琴主体的损坏。

例如,为了防止所述翻盖与所述多个琴键的硬性碰撞,所述翻盖上设置有塑胶膜31,所述塑胶膜覆盖于所述多个琴键上,所述塑胶膜上形成有多个条形棱33,所述多个条形棱相互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条形棱抵压于相邻两个所述琴键之间,所述条形棱的宽度沿朝向所述电子琴主体的底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电子琴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垫35,所述多个支撑垫的数目为四个,所述四个支撑垫分别设置于所述电子琴主体的四个角部处。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垫为圆形垫,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垫方形垫。所述支撑垫的底部设置有黏胶层,所述支撑垫的厚度为1-3毫米。所述琴键区为凹陷区,所述多个琴键的表面与所述显示区的表面平齐。通过设置所述塑胶膜,从而可以利用所述塑胶膜覆盖于所述多个琴键上,进而防止所述翻盖硬性碰撞于所述多个琴键上,避免损伤所述多个琴键。

例如,尤其重要的是,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为了使用者学习弹奏所述电子琴,所述电子琴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绳,所述电子琴还包括乐谱本,所述乐谱本通过夹持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绳的端部,所述夹持件夹持于所述乐谱本上,所述乐谱本包括多个阅读页50,所述多个阅读页层叠设置,所述多个阅读页贯通开设有多个连通孔51,所述夹持件夹持于所述多个连通孔中。每个所述阅读页包括阅读片52与设置于所述阅读片的连接硬片53,所述阅读片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硬片的长度,例如,所述阅读片为纸质材料制成。所述多个连通孔开设于所述连接硬片上,所述多个夹持环夹持于所述连接硬片上。由于所述阅读页需要经过多次取下和装上,容易被损坏,而通过将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连接硬片上,因此使得其不易被损坏。例如,在有的情况下,为了便于单张撕除所述阅读页,所述阅读片与所述连接硬片断续连接,即所述阅读片与所述连接硬片之间形成有多个手撕孔54,所述多个手撕孔相互间隔设置且排列成一排,所述多个手撕孔的排列方向与所述阅读片的宽度平行。通过设置所述多个手撕孔,从而方便需要时将所述阅读片整齐地从所述连接硬片上撕裂下来,以方便单张使用,而不会从连通孔处被随意破坏。

例如,在需要的情况下,为了便于将撕裂下来的阅读片重新装夹于所述乐谱本上,所述连接硬片的边缘上凸伸有横向条55,所述连接硬片通过所述横向条与所述阅读片断续连接。所述横向条的宽度小于所述连接硬片的宽度,所述横向条由硬质纸质材料制成。所述横向条上设置有双面胶56,所述双面胶包括粘附体561与挡设体563,所述粘附体粘附于所述横向条上,所述挡设体遮盖并贴附于所述粘附体上,以避免所述粘附体粘贴于相邻的阅读页上。在将所述阅读片重新贴上时,所述挡设体被完全撕除并暴露所述粘附体,所述阅读片的边缘贴附固定于所述粘附体上,从而实现对所述阅读片的重新贴附。例如,为了方便定位所述阅读片,所述连接硬片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卡槽531,所述条形卡槽邻近所述横向条并与所述横向条平行,所述阅读片的边缘插设于所述条形卡槽内,即可实现对所述阅读片的定位,同时利用所述粘附体对所述阅读片的边缘底部进行粘结定位,即所述条形卡槽及所述粘附体分别从相邻两个侧面对所述阅读片进行定位,提高所述阅读片的定位稳定性。例如,所述连接硬片的厚度大于所述阅读片的厚度。例如,为了提高所述阅读片的定位稳定性,所述条形卡槽的顶部活动设置有增压片体535,所述增压片体的厚度沿朝向所述阅读片逐渐减小,所述增压片体上垂直凸伸有拉出条538,所述拉出条横向连接于所述挡设体上。在撕除所述挡设体时,通过所述拉出条拉出所述增压片体,然后所述拉出条被所述挡设体拉断,此时将所述阅读片的边缘塞入所述条形卡槽,所述增压片体顶持于所述阅读片的顶部,进而紧紧抵住所述阅读片,提高所述阅读片重新定位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