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幼儿吹奏的八孔高音竖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6307发布日期:2018-09-04 22:48阅读:1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管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幼儿吹奏的八孔高音竖笛。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八孔高音竖笛是一种成人通用规格的吹管乐器。例如,公告号为CN21076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吹口过大,气道和笛身过长,音孔之间的孔距远且音孔与笛身成水平面状,竖笛重量较重,对于幼儿及手指短小的幼儿吹奏很不适宜,幼儿无法准确的运用气息的控制吹出正确的音准以及准确掌握按音孔的所在位置,笛身的尺寸和重量使得幼儿很难控制它始终保持在一个确定的位置进行演奏。

另外,现在已有的用于儿童吹奏的竖笛属于六孔竖笛,例如,公告号为CN2206487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是一种用于儿童吹奏的六孔竖笛,无高音孔,吹奏高音时全靠强气流冲击,音质刺耳,由于音孔过大,无法通过正常指法降低半音,变调困难。

综上可知,所述高音竖笛,实际中存在不便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幼儿吹奏的八孔高音竖笛,其通过改变现有八孔高音竖笛笛身、笛尾、吹口及按音孔的外形结构,增加现有八孔高音竖笛没有的构造喇叭、指托、按音孔外延及水滴形底座,改变吹口、笛头、气道、音窗孔、唇片尺寸以及按音孔的间距,达到便于幼儿控制吹奏,且不影响高音音准音色,可准确吹奏全部半音,指法更简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幼儿吹奏的八孔高音竖笛,包括笛头、笛身、笛尾、喇叭;所述笛头短小,且其顶端设有长方形扁平吹口,笛头内腔设有带倾斜面的笛塞;所述笛身呈橄榄形圆柱状,笛身设有八个音孔和一指托;所述笛尾的末端内嵌在喇叭内。

较佳地,所述八个音孔孔径大小不一,分别为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第六音孔、第七音孔、第八音孔;所述第一音孔、第二音孔、第三音孔、第四音孔、第五音孔、第六音孔、第七音孔依次从笛头一端分至笛尾一端分布在笛身的一侧,且七个音孔的中心点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八音孔分布在笛身的另一侧。

较佳地,所述指托设于笛身的第八音孔一侧,且对应于第四音孔和第五音孔的位置;所述指托呈马鞍状,指托与笛身一体成型,其长度与大拇指指腹的宽度吻合;所述指托靠笛头和笛尾的两端均凸起,且靠笛头一端高于靠笛尾的一端,指托的中间呈略微凹陷状。

较佳地,所述八个音孔的四周均对应设有水滴形底座;所述水滴形底座均根据手指指法的按压方向设计,指尖指向水滴形底座的尖端异端;所述八个音孔均设置高于对应的水滴形底座的孔外延。

较佳地,所述第七音孔设置为分解双孔,且靠笛尾一端的孔径大于另一孔径。

较佳地,所述笛头和笛身之间可拆卸,两者以圆柱形插接方式连接,且插接口的外侧卡入圆环固定。

较佳地,所述笛头的长度设为63mm;所述笛塞呈半圆形构造,且笛塞半圆形底部与唇片锐边处一平面。

较佳地,所述笛尾内嵌在喇叭的长度小于喇叭长度的1/2。

较佳地,所述高音竖笛采用轻薄塑料材质。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充分利用空气力学、空气振动以及人体力学原理,通过改变笛身身形状、按音孔间距、孔距大小、孔的外形及排列位置,使乐器在外观尺寸、吹持方式、气息运用及指法方面都充分适合幼儿演奏的同时,保证了八孔高音竖笛的音高音色音准及所有半音的准确演奏。用轻薄的塑料制造,笛身及将笛头长度设计微缩使竖笛更短小、轻便,小尺寸的扁平长方形吹口便于幼儿将吹口包进嘴里吹奏不漏气,按音孔与吹口的距离缩短及便于幼儿视觉和触觉充分感知按音孔的准确位置,缩小按音孔之间的间距使得幼儿手指更加轻松自如的按压音孔,按音孔的水滴形底座设计有效帮助幼儿解决吹奏时视觉盲点的问题,且有利于提示竖笛演奏者吹奏时指法的按压方位,笛身另一侧的指托和吹口形成的支点便于幼儿长时间将乐器稳固保持在吹奏时需要的位置,笛尾部底孔的直径缩小可以加大空气的阻力,使得不会控制气息的幼儿使用过量的气息吹奏也可以发出准确的音高,外观底端喇叭的设计达到增强音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1—笛头, 2—笛身,

3—笛尾, 4—喇叭,

5—吹口, 6—第一音孔,

7—第二音孔, 8—第三音孔,

9—第四音孔, 10—第五音孔,

11—第六音孔, 12—第七音孔,

13—第八音孔, 14—指托,

15—水滴形底座, 16—圆环,

17—唇片, 18—唇片锐边,

19—气道, 20—音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幼儿吹奏的八孔高音竖笛,包括笛头1、笛身2、笛尾3、喇叭4;所述笛头1短小,且其顶端设有长方形扁平吹口5,笛头1内腔设有带倾斜面的笛塞;所述笛身2呈橄榄形圆柱状,笛身2设有八个音孔和一指托14;所述笛尾3的末端内嵌在喇叭4内。

其中,所述八个音孔孔径大小不一,分别为第一音孔6、第二音孔7、第三音孔8、第四音孔9、第五音孔10、第六音孔11、第七音孔12、第八音孔13;所述第一音孔6、第二音孔7、第三音孔8、第四音孔9、第五音孔10、第六音孔11、第七音孔12依次从笛头1一端分至笛尾3一端分布在笛身2的一侧,且七个音孔的中心点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八音孔13分布在笛身2的另一侧。

所述指托14设于笛身2的第八音孔13一侧,且对应于第四音孔9和第五音孔10的位置;所述指托14呈马鞍状,指托14与笛身2一体成型,其长度与大拇指指腹的宽度吻合;所述指托14靠笛头1和笛尾3的两端均凸起,且靠笛头1一端高于靠笛尾3的一端,指托14的中间呈略微凹陷状。所述八个音孔的四周均对应设有水滴形底座15;所述水滴形底座15均根据手指指法的按压方向设计,指尖指向水滴形底座15的尖端异端;所述八个音孔均设置高于对应的水滴形底座15的孔外延。

所述第七音孔12设置为分解双孔,且靠笛尾3一端的孔径大于另一孔径。所述笛头1和笛身2之间可拆卸,两者以圆柱形插接方式连接,且插接口的外侧卡入圆环16固定。所述笛头10的长度设为63mm;所述笛塞呈半圆形构造,且笛塞半圆形底部与唇片锐边18处一平面。所述笛尾3内嵌在喇叭4的长度小于喇叭4长度的1/2。所述高音竖笛采用轻薄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为轻薄塑料制成的八孔高音竖笛,采用扁平长方形吹口5,缩小吹口5尺寸,扩大音窗孔20的整体面积;笛头1尺寸缩短,笛头1内腔笛塞部分由原来的平面改为25°向下斜面;竖笛全长尺寸缩短,笛头1缩小幅度较大,笛身2到笛尾3管腔缩小幅度较小,笛头1与笛身2的插接口到第五音孔10之间的距离变长,笛头1与笛身2的插接口到第七音孔12之间的距离缩短,笛身2橄榄形圆柱状体,笛尾3底部管腔内直径缩小,笛身2管腔侧壁变薄;八个音孔全部设有孔外延,第一音孔6至第七音孔12各孔之间的间距缩小,第五音孔10孔径缩小,第七音孔12为分解双孔,笛身2增加右手大拇指指托14;笛尾3底孔缩小,笛尾3外部增加喇叭4部分。

笛头1全长尺寸63mm,管腔内部直径23mm;扁平长方形吹口5,吹口长17mm,宽6mm,高30mm;音窗孔20长14.5mm,高5.5mm;音窗孔20一侧的斜壁形唇片17长15mm。

第一音孔6至第七音孔12的中心点与笛头1的距离依次分别为:37.5mm、53.55mm、71.5mm、90.55mm、107.5mm、123.5mm、137.5mm;第一音孔6至第七音孔12的中心点对应的笛身2管腔内直径分别为25mm、24.5mm、23.5mm、21.5mm、19mm、17mm、15mm,笛尾3末端直径为10mm;笛身2管腔侧壁变薄为2mm;第一音孔6至第七音孔12各孔之间的间距缩小,第一音孔6至第七音孔12的中心点之间的间距分别为:16.5mm、17.5mm、19.5mm、17mm、15.5mm、15mm,第一音孔6至第六音孔11的孔径尺寸分别为:5mm、5.5mm、5.5mm、4.5mm、3.5mm、5.5mm,第七音孔12的小孔径为2.5mm,大孔径为3.5mm,第八音孔13的中心点距笛头1的距离变长为39.5mm。

第一音孔6、第二音孔7、第三音孔8分别为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音孔,水滴形底座15设计为水滴形的尖端向笛头一端倾斜;第四音孔9、第五音孔10、第六音孔11、第七音孔12分别为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拇指按孔,水滴形底座15设计为水滴形尖端与第一音孔6、第二音孔7、第三音孔8的水滴形尖端方向相反;第八音孔13为左手大拇指按音孔,孔外延的水滴形底座15设计为水滴形的尖端向笛头1一端倾斜。

指托14呈马鞍状凸起,从靠近笛头1一端至另一端的长度为23mm;靠近笛头1一端的指托14宽10mm,高7mm;中部宽8mm,高1mm;靠近笛尾3一端端宽4mm,高2mm;笛尾3底孔缩小,底孔孔径4mm;笛尾长60mm,其中笛尾3与喇叭4顶部重合的部分长度为23mm,喇叭4的喇叭口直径为47mm。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祥述,该实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八孔竖笛分为两段:笛头1为一段,选用塑料制作材料的长度约为80mm,笛头1设有圆柱形套接筒,用于插接笛身2,由于笛尾3部底孔较小,此套接部分方便清洁竖笛,为达到美观效果,笛头1和笛身2结合处卡入厚度约4mm,直径约27mm的圆环16。笛身2、笛尾3及喇叭4为一段,选用塑料制作材料的长度约为210mm。

如图2所示,笛身2为橄榄形圆柱体,笛身2一侧开有第一音孔6至第七音孔12,相对面一侧开有第八音孔13为笛身2反面按音孔,八个音孔全部为凸起孔,凸起为两层,其中底层凸起为水滴形底座15,上层凸起为孔外延,笛身2另一侧的按音孔靠近笛尾3一侧设有指托14,指托14与笛身2为一体,笛尾3末端隐藏在喇叭4顶端部位,末端开有底孔。

如图1、3所示,笛头1设有吹口5位于笛头1段头部,呈扁窄长方形,由前后两块厚度为1.5mm的塑料粘合而成,前块包含吹口5上盖槽、音窗孔20、唇片锐边18、唇片17,后块包含吹口5后压合片与笛头1笛塞、管腔连为一体,笛塞为倾斜片,前后片压合完毕吹口5处留长12.5mm,宽2.5mm的气道。喇叭4内径为乐器最大直径47mm,其次是笛身2圆柱状内径27mm。

笛头1缩短,音窗孔20面积大,笛身2管腔内部直径大,呈橄榄形圆柱体,能使气流充分与管体振动,使得音色较好,笛尾3部底孔窄小,加大了空气阻力。根据人体力学原理,减少了吹奏时对气息控制的要求,外部喇叭4设计,达到增强音量的效果,按音孔孔径大小不一,按音孔孔距小,按音孔位置形成的各音管腔长度,能使空气振动产生正确的音准、音高,且指法简单易学,其中第一音孔6、第二音孔7、第三音孔8分别为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孔,第四音孔9、第五音孔10、第六音孔11、第七音孔12分别为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拇指按孔,反面音孔(第八音孔13)为左手大拇指按孔,八个音孔全部封闭为C1,右手小拇指抬起第七音孔12松开为C2,依次往上逐一松开第六音孔11、第五音孔10、第四音孔9、第三音孔8、第二音孔7、第一音孔6为C3、C4、C5、C6、C7、D1,全孔松开为D2。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