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及应用其的控制装置和钢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2933发布日期:2019-01-04 22:5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及应用其的控制装置和钢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琴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及应用其的控制装置和钢琴。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琴词谱为纸质词谱,纸质词谱通过词谱支架放置在琴键上方的平台上,练琴时需要人工翻页,经常翻页会造成纸质词谱的折损,以及会打断弹奏者的弹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及应用其的控制装置和钢琴,以解决练琴时需要人工翻页,经常翻页会造成纸质词谱的折损,以及会打断弹奏者的弹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包括:

谱台滑动主体;

所述谱台滑动主体具有若干琴谱容纳腔体;

所述若干琴谱容纳腔体,用于夹持琴谱;

所述若干琴谱容纳腔体面向演奏者的一侧为透明层;

所述谱台滑动主体下侧具有行走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用于所述谱台滑动主体移动。

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的下侧为行走底板;

所述行走机构,在所述行走底板上行走。

优选地,所述行走底板上具有行走机构连接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通过所述机构连接机构与所述行走底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可以为行走凸起、行走凹槽或者行走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行走机构为所述行走凸起或者所述行走轮,所述行走机构连接机构为与所述行走凸起或者所述行走轮相配合的凹槽滑道;

所述行走机构为所述行走凹槽,所述行走机构连接机构为与所述行走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滑道。

优选地,所述谱台滑动主体内具有若干琴谱隔板;

所述若干琴谱隔板,用于将所述谱台滑动主体分隔为所述若干琴谱容纳腔体。

优选地,

所述谱台滑动主体内具有若干琴谱隔板连接槽;

所述琴谱隔板根据所述琴谱大小插入所述琴谱隔板连接槽。

优选地,谱台滑动主体与扶正机构连接;

所述扶正机构,用于防止所述谱台滑动主体偏移。

优选地,所述扶正机构,包括:第一扶正机构和第二扶正机构;

所述谱台滑动主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扶正机构连接;

所述谱台滑动主体的另一侧与所述二扶正机构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的控制装置,包括:

如上述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控制机构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行走机构带动所述谱台滑动主体移动;

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行走机构的行走距离。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琴,包括:

如上述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和/或者

如上述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的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及应用其的控制装置和钢琴,以解决练琴时需要人工翻页,经常翻页会造成纸质词谱的折损,以及会打断弹奏者的弹奏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谱台滑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的控制装置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然而,对于没有详尽描述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提供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并不是实际按照比例绘制的。

同时,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含但不限于”的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谱台滑动主体1;谱台滑动主体1具有若干琴谱容纳腔体;若干琴谱容纳腔体,用于夹持或者容纳琴谱;若干琴谱容纳腔体面向演奏者的一侧为透明层;谱台滑动主体1下侧具有行走机构5;行走机构5,用于谱台滑动主体1移动。有若干琴谱容纳腔体可以保护琴谱,以解决练琴时需要人工翻页,经常翻页会造成纸质词谱的折损,以及会打断弹奏者的弹奏的问题。

在图1中,若干琴谱容纳腔体主要是为了分别容纳若干页琴谱,并对若干页琴谱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若干琴谱容纳腔体的体积略微大于一页琴谱的厚度。

在图1中,谱台滑动主体1的若干琴谱容纳腔体面向演奏者的一侧为透明层,也就是说,琴谱分别放置在若干琴谱容纳腔体内,琴谱的正面朝向演奏者,演奏者需要根据琴谱进行弹奏,因此若干琴谱容纳腔体面向演奏者的一侧为透明层,不能让若干琴谱容纳腔体面向演奏者的一侧遮挡住琴谱的内容。透明层可以选择玻璃层。

在图1中,行走机构5的下侧为行走底板6;行走机构5,在行走底板6上行走。

在图1中,行走底板6上具有行走机构连接机构7;行走机构5通过机构连接机构7与行走底板6连接。

在图1中,行走机构5可以为行走凸起、行走凹槽或者行走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行走机构5为行走凸起或者行走轮,行走机构连接机构7为与行走凸起或者行走轮相配合的凹槽滑道;行走机构5为行走凹槽,行走机构连接机构7 为与行走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滑道。

在图1中,谱台滑动主体1内具有若干琴谱隔板4;若干琴谱隔板4,用于将谱台滑动主体1分隔为若干琴谱容纳腔体。

在图1中,谱台滑动主体1与扶正机构连接;扶正机构,用于防止谱台滑动主体1偏移。

在图1中,扶正机构,包括:第一扶正机构2和第二扶正机构3;谱台滑动主体1的一侧与第一扶正机构2连接;谱台滑动主体1的另一侧与二扶正机构3 连接。具体地说,第一扶正机构2和第二扶正机构3为位置固定的扶正腔体,谱台滑动主体1与行走底板6通过行走机构5连接,谱台滑动主体1和行走底板6的一端在第一扶正机构2的扶正腔体内,谱台滑动主体1和行走底板6的另一端在二扶正机构3的扶正腔体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第一扶正机构2 和第二扶正机构3的扶正腔体大小至少可以容纳谱台滑动主体1一半的长度,使得谱台滑动主体1最左侧或者最右侧的位置可以置于演奏乐器的中央位置,方便弹奏者观察放置在琴谱容纳腔体内的琴谱。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的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谱台滑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谱台滑动主体1内具有若干琴谱隔板连接槽8;琴谱隔板4根据琴谱大小插入琴谱隔板连接槽8。具体地说,谱台滑动主体1内具有若干琴谱隔板连接槽8,每个琴谱隔板连接槽8内都可以插入琴谱隔板4,因为琴谱的大小不确定,若每个琴谱容纳腔体固定,则可能出现有些琴谱过大放进不去的情况;若有些琴谱过小,则会出现琴谱在琴谱容纳腔体偏斜的情况。因此,谱台滑动主体1内密密麻麻地具有了若干琴谱隔板连接槽8,演奏者可以根据琴谱的大小插入琴谱隔板4,即确定每个琴谱容纳腔体的大小。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的控制装置的电路框图。如图3所示,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的控制装置,包括: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行走机构5与驱动机构9连接,驱动机构9与控制机构连接;驱动机构9,用于驱动行走机构5带动谱台滑动主体1移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行走机构5的行走距离。具体地说,驱动机构9可以选择液压驱动机构或者步进电机等,控制机构可以用齿轮的传动比来控制行走机构5的行走距离。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机构优选控制器10,控制器10可以为单片机或者PLC,如控制器10选择单片机,则单片机的输入IO口与按键11连接,单片机的输出IO 口与驱动机构9连接,以驱动机构9选择步进电机为例,按键11按下,则单片机接收到运动指定,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步数。

在图3中,优选的方案是,在控制器10设定时间,如果时间大于设定时间,则控制器10就可以向驱动机构9发送一个步距的行走距离,行走机构5通过驱动机构9自动行走。

一种钢琴,包括:如上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和/或者如上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的控制装置。在图1中,谱台滑动主体1在钢琴琴键的上方,谱台滑动主体1具有若干琴谱容纳腔体,若干琴谱容纳腔体,用于夹持或者容纳钢琴的琴谱;若干琴谱容纳腔体面向演奏者的一侧为透明层;谱台滑动主体1 下侧具有行走机构5(图1中);行走机构5(图1中),用于谱台滑动主体1 移动。谱台滑动主体1与扶正机构连接;扶正机构,用于防止谱台滑动主体1 偏移。扶正机构,包括:第一扶正机构2和第二扶正机构3;谱台滑动主体1的一侧与第一扶正机构2连接;谱台滑动主体1的另一侧与二扶正机构3连接。具体地说,第一扶正机构2和第二扶正机构3为位置固定的扶正腔体,谱台滑动主体1与行走底板6(图1中)通过行走机构5(图1中)连接,谱台滑动主体1和行走底板6(图1中)的一端在第一扶正机构2的扶正腔体内,谱台滑动主体1和行走底板6的另一端在二扶正机构3的扶正腔体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第一扶正机构2和第二扶正机构3的扶正腔体大小至少可以容纳谱台滑动主体1一半的长度,使得谱台滑动主体1最左侧或者最右侧的位置可以置于演奏乐器的中央位置,方便弹奏者观察放置在琴谱容纳腔体内的琴谱。

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琴谱的传送夹持机构的装配过程进行简要说明:谱台滑动主体1下侧的行走机构5与行走底板6连接,谱台滑动主体1和行走底板6的一端插入第一扶正机构2,谱台滑动主体1和行走底板6的另一端插入第二扶正机构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表达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同等替换、改进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