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音控制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1709发布日期:2021-04-06 12:3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优化语音控制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开合帘的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优化语音控制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开合窗帘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类建筑当中,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已经出现了语音控制的电动窗帘。在现有技术中,对电动窗帘进行语音控制需要采用特定的语种和腔调,然而地区不同,人们日常使用的语种和腔调也不同,这就导致人们在语音控制时,往往需要多次调整语种和腔调以符合电动窗帘特定的语种和腔调才能够完成,这极大的引起了语音控制的不便,也降低了操作者语音控制的操作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化语音控制的系统。

一种优化语音控制的系统包括:

语音识别模块,其用于接收语音信息,并根据识别模式对语音信息进行命令识别,并将识别为命令的语音信息转化为控制信息;

与语音识别模块连接的语音控制模块;语音控制模块接收控制信息,并根据控制信息执行动作;以及

与语音识别模块连接的语音编辑模块;语音编辑模块用于对语音识别模块的识别模式进行编辑。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终端模块;终端模块与语音编辑模块连接;终端模块用于发送编辑信息至语音编辑模块,语音编辑模块根据编辑信息对语音识别模块的识别模式进行编辑。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语音识别模块包括语音识别单元以及语音处理单元;语音识别单元与语音处理单元连接;语音处理单元内存储有识别模式;语音识别单元接收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传递至语音处理单元;语音处理单元根据识别模式对语音信息进行命令识别,并将识别为命令的语音信息转化为控制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语音控制模块包括语音控制单元以及动作执行单元;语音控制单元与动作执行单元连接;语音控制单元接收控制信息,并形成控制指令传递给动作执行单元;动作执行单元根据控制指令执行动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语音编辑模块包括语音编辑单元以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语音编辑单元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连接;终端模块包括输入单元以及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输入单元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连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无线连接;输入单元输入的编辑信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以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配合无线传送至语音编辑单元;语音编辑单元根据编辑信息更改语音识别模块的识别模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识别模式包括语种类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识别模式还包括语音腔调

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语音编辑模块的设置,实现对语音识别模块的识别模式的编辑,实现语音控制的优化,使得操作者日常使用的语音信息能够自定义为控制信息被识别,极大的增加了语音控制的便利性和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一中优化语音控制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优化语音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移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1为实施例一中优化语音控制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优化语音控制的系统包括语音识别模块1、语音控制模块2以及语音编辑模块3。其中,语音识别模块1用于接收语音信息,并根据识别模式对语音信息进行命令识别,并将识别为命令的语音信息转化为控制信息。语音控制模块2与语音识别模块1连接,语音控制模块2接收控制信息,并根据控制信息执行动作。语音编辑模块3与语音识别模块1连接,语音编辑模块3用于对语音识别模块1的识别模式进行编辑。

通过语音编辑模块3的设置,实现对语音识别模块1的识别模式的编辑,实现语音控制的优化,使得操作者日常使用的语音信息能够自定义为控制信息被识别,极大的增加了语音控制的便利性和操作体验。

复参照图1,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优化语音控制的系统还还包括终端模块4。终端模块4与语音编辑模块3连接。终端模块4用于发送编辑信息至语音编辑模块3,语音编辑模块3根据编辑信息对语音识别模块1的识别模式进行编辑。通过终端模块4的设置,以便于操作者编辑信息的输入,增加了操作进行语音控制优化的便捷性。

复参照图1,更进一步,语音识别模块1包括语音识别单元11以及语音处理单元12。语音识别单元11与语音处理单元12连接。语音处理单元12内存储有识别模式。语音识别单元11接收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传递至语音处理单元12。语音处理单元12根据识别模式对语音信息进行命令识别,并将识别为命令的语音信息转化为控制信息。

具体的,语音识别单元11可采用现有的语音识别器或语音识别电路,例如话筒,其可以对人发出的声音进行识别输入,本实施例中的语音信息为人体发出的话语声音。语音处理单元12可采用具有存储和语音处理功能的mcu芯片。语音识别单元11将语音信息传递至语音处理单元12之后,语音处理单元12先根据识别模式对语音信息进行命令识别,即对语音信息进行解析和判断,当判断出语音信息为命令时,才将语音信息转化为控制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只有是操作者发出语音是有效指令进行才有进行后续操作的必要,否则操作发出的语音是误操作,则进行后操作无意义,这是语音处理单元12先根据识别模式对语音信息进行命令识别的意义。此处的识别模式为已经设定好语种类型和语音腔调的命令语音,该设定是操作者自己通过语音编辑模块3进行设定的,语种类型和语音腔调都是操作者日常所用,所熟悉的,习惯的。其中语种类型可为国家语言,例如“普通话”、“英语”、“德语”等,也可为地方语言,例如“粤语”、“闽南语”、“河南话”、“上海话”等,语音腔调则为上述语种类型的不同口音。

本实施例中对语音信息进行命令识别是采用如下方式:在语音处理21内存储预设命令信息,若语音信息与预设命令信息相匹配,则判断语音信息为命令,否则,则为不是命令。例如,在语音处理单元12内存储的识别模式中有“开窗帘”或“关窗帘”等命令词语作为预设命令信息,即预设的命令语音,当语音识别单元11输入的语音信息在解析之后,与“开窗帘”或“关窗帘”等命令语音相匹配时,则语音处理单元12将语音信息判断为命令,若语音识别单元11输入的语音信息在解析之后,与“开窗帘”或“关窗帘”等命令语音不匹配,则语音处理单元12将语音信息判断为非命令。

在将语音信息判断为命令后,语音处理单元12再根据识别模式将判断为命令的语音信息转化为控制信息。例如,“开窗帘”或“关窗帘”的语音信息被识别为命令后,语音处理单元12将上述语音信息转化为与“开窗帘”或“关窗帘”相适配的控制信息。

优选的,语音控制模块2包括语音控制单元21以及动作执行单元22。语音控制单元21与动作执行单元22连接。语音控制单元21接收控制信息,并形成控制指令传递给动作执行单元22。动作执行单元22根据控制指令执行动作。

具体的,语音控制单元21与语音处理单元12连接。语音处理单元12将语音信息判断为命令,并根据识别模式将判断为命令的语音信息转化为控制信息之后,将控制信息传递至语音控制单元21。本实施例中的语音控制单元21为具有控制功能的mcu芯片,例如电机控制芯片。动作执行单元22为具有动作执行功能的装置,例如卷帘用的电机。当语音处理单元12将控制信息传递至语音控制单元21后,语音控制单元21形成正转或反转等控制指令给动作执行单元22,动作执行单元22完成对应的动作,从而实现开关窗帘的动作。

复参照图1,更进一步,语音编辑模块3包括语音编辑单元31以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32。语音编辑单元31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32连接。终端模块4包括输入单元41以及第二无线通信单元42。输入单元41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42连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32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42无线连接。输入单元41输入的编辑信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42以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32的配合无线传送至语音编辑单元31。语音编辑单元31根据编辑信息更改语音识别模块1的识别模式。

语音编辑单元31与语音处理单元12连接。操作者将通过输入单元41将编辑信息输入后,语音编辑单元31根据编辑信息对语音处理单元12内的识别模式进行编辑更改。具体的,输入单元41可为智能手机内置的app,例如微信小程序。当操作者需要对语音识别模块1的识别模式进行编辑时,即当操作者需要对控制用语音的语种类型和语音腔调进行更改时,则启动输入单元41。在输入单元41启动之后,激活第二无线通信单元42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32的无线连接状态。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42为智能手机内置的蓝牙模块,第一无线通信单元32也为蓝牙模块,两则无线连接后即可通过蓝牙信号实现输入单元41与语音编辑单元31的信息交互。本实施例中的语音编辑单元31为具有编辑功能的mcu芯片,例如具有烧录功能的芯片,也可采用烧录器,其能够对语音处理单元12存储的识别模式进行更改,即能实现语音识别的语种类型和语音腔调进行编辑更改。例如,输入单元41具有编辑输入按钮,在输入单元41与语音编辑单元31实现信息交互的连接后,操作者长按该编辑输入按钮后,按照自己的日常使用的语种和腔调习惯,说出对应的编辑信息,例如操作者说出“打开窗帘”、“关闭窗帘”的粤语语音,输入完成后,输入单元41将“打开窗帘”、“关闭窗帘”的粤语语音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42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32配合传递至语音编辑单元31,语音编辑单元31将语音处理单元12原先存储的识别模式删除,将新的“打开窗帘”、“关闭窗帘”粤语的识别模式录入到语音处理单元12内,形成新的识别模式,从而完成识别模式的编辑,更改了语音处理单元12的识别模式。

优选的,为了确保编辑信息输入的准确性,输入单元41还可加入编辑信息确认和校验功能。编辑信息确认是将操作者输入的编辑信息进行在智能手机的app上进行显示、播放让操作者确认,编辑信息校验时让操作者进行第二次编辑信息输入,并与第一次输入的编辑信息进行匹配性验证,若前后一致则完成验证。

如此,操作者通过输入单元41与语音编辑单元31配合,完成了语音处理单元12的识别模式的编辑更改,使得操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进行控制语音的自定义更改,极大的增加了语音控制的便利性和操作体验。

实施例二

参照图2,图2为实施例二中优化语音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优化语音控制的方法可基于实施例一种优化语音控制的系统实现,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语音编辑模块3对语音识别模块1的识别模式进行编辑。

s2,语音识别模块1接收语音信息,并根据编辑后的识别模式对语音信息进行命令识别,并将识别为命令的语音信息转化为控制信息。

s3,语音控制模块2根据控制信息执行动作。

通过语音编辑模块3对语音识别模块1的识别模式进行编辑,使得语音识别模块1内识别模式可根据操作者所习惯和喜好进行自定义编辑修改,极大的增加了语音控制的便利性和操作体验。

优选的,在步骤s1,语音编辑模块3对语音识别模块1的识别模式进行编辑,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0,终端模块4发送编辑信息至语音编辑模块3。

操作者通过终端模块4将编辑信息发送至编辑模块3,极大了增加了编辑的便捷性。

优选的,在步骤s0,终端模块4发送编辑信息至语音编辑模块3,之前还包括:

s00,终端模块4发送确认信息和校验信息供操作者确认。终端模块4通过发送确认信息和校验信息工操作者确认,以确保编辑信息的准确性。

在步骤s00,终端模块4发送确认信息和校验信息供操作者确认,之前还包括:

s000,操作者通过终端模块4进行编辑信息的输入。

本实施例中的识别模式包括语种类型,优选的,语音识别模式还包括语音腔调。

上述s000、s00、s0、s1、s2、s3各个步骤的实现,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的优化语音控制的系统,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通过语音编辑模块的设置,实现对语音识别模块的识别模式的编辑,实现语音控制的优化,使得操作者日常使用的语音信息能够自定义为控制信息被识别,极大的增加了语音控制的便利性和操作体验。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