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弦类乐器的拾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6655发布日期:2022-08-24 11:2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弦类乐器的拾音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声学采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弦类乐器的拾音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整个声音放大系统里的第一设备就是拾音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拾音器设备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拾音器的作用就是把乐器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放大器。声音信号包括音高、音色、音量、音头以及延音特征。但是在弦乐类的乐器培训领域中,初学者对弹拨的力度和技巧都很难短时间掌握,一部分原因是初学者很难听到和感受到弦类乐器或弦类的乐谱本身存在一些特有的弱音和泛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强化弦乐类乐器特有的弱音和泛音的拾音器,以帮助初学者听到和感受到弦乐类乐器特有的弱音和泛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能够强化弦乐类乐器特有的弱音和泛音的拾音器。
4.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弦类乐器的拾音器,包括麦克风、前置放大电路和特定频率调整电路;
5.所述麦克风,用于采集弦类乐器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转化为音频电信号;
6.所述前置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
7.所述特定频率调整电路,用于对放大后的所述音频电信号中的弱音频率、张力表现频率、包围感表现频率和/或泛音表现频率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
8.进一步,所述麦克风包括拾音部件、音频输出部件和承载部件;所述承载部件,用于承载所述拾音部件;所述承载部件上设置一开口;所述拾音部件,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件的所述开口处,通过所述开口采集乐器发出的声音信号,并用于将所述声音信号转化为音频电信号;所述音频输出部件包括音频线和音频接头;所述音频线一端穿过所述承载部件内部与所述拾音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音频接头连接;所述音频线用于传输所述音频电信号并通过所述音频接头输出所述音频电信号;所述承载部件的材质是粘弹性阻尼橡胶材料。
9.进一步,粘弹性阻尼橡胶材料是硅橡胶复合阻尼材料。
10.进一步,所述拾音部件是驻极体话筒。
11.进一步,所述前置放大电路包括ne5532集成电路。
12.进一步,所述特定频率调整电路包括弱音频率调整电路、张力表现频率调整电路、包围感表现频率调整电路和/或泛音表现频率调整电路;
13.所述弱音频率调整电路,用于对放大后的所述音频电信号中的弱音频率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
14.所述张力表现频率调整电路,用于对放大后的所述音频电信号中的张力表现频率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
15.所述包围感表现频率调整电路,用于对放大后的所述音频电信号中的包围感表现频率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
16.所述泛音表现频率调整电路,用于对放大后的所述音频电信号中的泛音表现频率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
17.进一步,所述弱音频率调整电路放大的弱音频率是6.3 hz;所述张力表现频率调整电路放大的张力表现频率是630hz;所述包围感表现频率调整电路放大的包围感表现频率是6.3khz;所述泛音表现频率调整电路放大的泛音表现频率是63khz。
18.进一步,所述特定频率调整电路包括ne5532集成电路。
19.进一步,还包括电源,用于为所述前置放大电路和所述特定频率调整电路供电;所述电源包括电池或电源适配器。
20.进一步,还包括音箱,用于播放所述特定频率处理电路输出的音频电信号。
21.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弦类乐器的拾音器,由于通过对采集的弦类乐器音频信号中的弱音频率、张力表现频率、包围感表现频率和泛音表现频率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以提高弦类乐器播放时的弱音、张力、包围感和泛音的表现力,使得初学者更容易听到和感受到弦类乐器或弦类的乐谱本身存在一些特有的弱音和泛音。
附图说明
22.图1为一实施例中拾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一实施例中拾音器的麦克风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一实施例中拾音器的前端放大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25.图4为一实施例中拾音器的特定频率调整电路的弱音频率调整电路和张力表现频率调整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26.图5为一实施例中拾音器的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28.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29.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
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30.由于人耳听觉系统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人类对它的生理结构和听觉特性还不能从生理解剖角度完全解释清楚。所以,对人耳听觉特性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在心理声学和语言声学。 人耳对不同强度、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范围称为声域。在人耳的声域范围内,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其中响度、音高、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物理量的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
31.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声音的响度一般用声压(达因/平方厘米)或声强(瓦特/平方厘米)来计量,声压的单位为帕(pa),它与基准声压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db)。音高也称音调,表示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客观上音高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反之则低,单位用赫兹(hz)表示。音色又称音品,由声音波形的谐波频谱和包络决定。声音波形的基频所产生的听得最清楚的音称为基音,各次谐波的微小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称泛音。单一频率的音称为纯音,具有谐波的音称为复音。每个基音都有固有的频率和不同响度的泛音,借此可以区别其它具有相同响度和音调的声音。声音波形各次谐波的比例和随时间的衰减大小决定了各种声源的音色特征,其包络是每个周期波峰间的连线,包络的陡缓影响声音强度的瞬态特性。声音的音色色彩纷呈,变化万千,高保真(hi— fi)音响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准确地传输、还原重建原始声场的一切特征,使人们其实地感受到诸如声源定位感、空间包围感、层次厚度感等各种临场听感的立体环绕声效果。另外,表征声音的其它物理特性还有音值(又称音长),是由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持续的时间长,音则长;反之则短。依据乐器的频率范围可知,弦类乐器的弱音、泛音、包围感和张力的频率都不同。
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对弦类乐器采集的音频信号中的特有频率的响度进行放大,以提高弦类乐器的表现力,以助于初学者听到和感受到。
33.实施例一:
34.如图1所示,为一实施例中拾音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麦克风10、前置放大电路20、特定频率调整电路30、音箱40和电源50。麦克风10用于采集弦类乐器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信号转化为音频电信号。前置放大电路20用于对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特定频率处理电路30用于对放大后的音频电信号中的弱音频率、张力表现频率、包围感表现频率和泛音表现频率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特定频率调整电路30包括弱音频率调整电路31、张力表现频率调整电路32、包围感表现频率调整电路33和泛音表现频率调整电路34。弱音频率调整电路31用于对放大后的音频电信号中的弱音频率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张力表现频率调整电路32用于对放大后的音频电信号中的张力表现频率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包围感表现频率调整电路33用于对放大后的音频电信号中的包围感表现频率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泛音表现频率调整电路34用于对放大后的音频电信号中的泛音表现频率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本技术公开的拾音器还包括音箱40和电源50,一实施例中,电源50可以是电池或电源适配器,用于为前置放大电路20和特定频率调整电路30供电。音箱40可以是音箱或喇叭,用于播放所述特定频率处理电路输出的音频电信号。一实施例中音箱是有源
音箱。
35.如图2所示,为一实施例中拾音器的麦克风结构示意图,包括拾音部件11、音频输出部件和承载部件12。承载部件12用于承载拾音部件11。承载部件12上设置一开口。11拾音部件设置在承载部件12的开口处,通过开口采集乐器发出的声音信号,并用于将声音信号转化为音频电信号。音频输出部件包括音频线13和音频接头14。音频线13一端穿过承载部件12内部与拾音部件11连接,另一端与音频接头14连接。音频线13用于传输音频电信号并通过音频接头14输出音频电信号给前置放大电路20,作为前置放大电路20的信号输入。承载部件12的材质是粘弹性阻尼橡胶材料。其中,粘弹性阻尼橡胶材料是天然合成橡胶、硅胶或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等材料中至少一种。一实施例中,粘弹性阻尼橡胶材料是硅橡胶复合阻尼材料。一实施例中,拾音部件11是驻极体话筒。一实施例中,承载部件12为粘弹性阻尼橡胶材料一体灌注的结构。
36.如图3所示,为一实施例中拾音器的前端放大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包括输入端in和输出端out,还包括ne5532集成电路、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ne5532集成电路包括管脚1、管脚2、管脚3、管脚4、管脚5、管脚6、管脚7和管脚8,其中电容1串联在输入端与管脚3之间,电阻r2串联在管脚3和地之间,电阻r1和电容c1顺次串联着管脚2与地之间,电阻r3和电容c3串联在管脚2与管脚1之间,管脚1与输出端out连接.管脚8和管脚4分别连接正负电源。
37.如图4所示,为一实施例中拾音器的特定频率调整电路的弱音频率调整电路和张力表现频率调整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包括输入端in和输出端out,还包括ne5532集成电路、电阻r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7、电阻r8、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和可调电阻r2、可调电阻r6。、可调电阻r2和可调电阻r6分别包括两个固定阻值的管脚和一个可调阻值的管脚。ne5532集成电路包括管脚1、管脚2、管脚3、管脚4、管脚5、管脚6、管脚7和管脚8,是高性能低噪声双运算放大器(双运放)集成电路。与很多标准运放相似,但它具有更好的噪声性能,优良的输出驱动能力及相当高的小信号带宽,电源电压范围大等特点。因此很适合应用在高品质和专业音响设备、仪器、控制电路及电话通道放大器。用作音频放大时音色温暖,保真度高。由于ne5532集成电路是双运放集成电路,所以一个ne5532集成电路可以同时为两个特定频率搭建调整电路。一实施例中,一个ne5532集成电路为弱音频率和张力表现频率搭建调整电路。一实施例中,一个ne5532集成电路为包围感表现频率和泛音表现频率搭建调整电路,且电路结构相同,只是选用的电阻值不同。下面以弱音频率和张力表现频率搭建调整电路为例。电阻r1、可调电阻r2、电阻r3和电容c5顺次串联在输入端in与管脚6之间,电容c4并联在可调电阻r2的固定阻值的两端,电阻r4串联在可调电阻r2可调管脚与电阻r3和电容c5的连接端之间。电阻r7、可调电阻r6、电阻r5和电容c7顺次串联在输入端in与管脚2之间,电容c6并联在可调电阻r6的固定阻值的两端,电阻r8串联在可调电阻r6可调管脚与电阻r5和电容c7的连接端之间。管脚1和管脚7作为弱音频率调整电路和张力表现频率调整电路的输出端。弱音频率调整电路、张力表现频率调整电路、包围感表现频率调整电路和泛音表现频率调整电路搭建电路可通过设定电路中电阻和电容的值,来放大相应频率的音频电信号。
38.一实施例中,弱音频率调整电路放大的弱音频率是6.3 hz。
39.一实施例中,张力表现频率调整电路张力表现频率是630hz。
40.一实施例中,包围感表现频率调整电路放大的包围感表现频率是6.3khz。
41.一实施例中,泛音表现频率调整电路放大的泛音表现频率是63khz。
42.如图5所示,为一实施例中拾音器的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包括前置放大电路区51、特定频率调整电路区52、电源区53和输出区54。前置放大电路区51包括ne5532集成电路,用于对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前置放大电路区51海包括耳机插孔,与话筒的耳机接头连接,用于音频电信号的输入。特定频率调整电路区52包括两个ne5532集成电路,用于对放大后的音频电信号中的弱音频率、张力表现频率、包围感表现频率和/或泛音表现频率的音频电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电源区53用于调整电池或电池适配器的电压为前置放大电路和特定频率调整电路供电。输出区54用于连接输出端子,以输出音频电信号。
43.本技术公开的拾音器还包括壳体,该拾音器的电路部分设置于壳体内,壳体上有多个开口,用于麦克风的音频接头、音频电信号的输出线和电源的接入。
44.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