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葫芦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568阅读:36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腔葫芦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族吹奏乐器。
埙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音色古朴、典雅,有其独特迷人的魅力,可独奏、合奏。传统的埙有陶制也有用石、骨或象牙制成,外形呈球状、梨状等多种样式,但均为单一内空腔。在空腔壳上开有一至六个发音孔。用手指按音孔、通过吹气孔吹气,使空腔中空气振动发音,其音域只有八度左右(从胴音起算)埙的音域狭窄,致使不能在音乐午台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不少音乐工作者对埙进行了改革,企图以增加音孔或改变吹孔形状、位置来扩大埙的音域,但全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在保留埙的原有音质、音色条件下,使其扩大音域到二个八度以上。
本实用新型是在埙的内空腔上方增加一个空腔,好似两个埙重叠一起,其外形象葫芦,内空腔形成上下两个,中间由蜂腰孔相通。当吹奏时双空腔内气体振动发音,达到扩大音域目的,再加上音孔数量的增加,音孔形状与布置适当,即可奏出两个八度以上的音。
以附图
所示作进一步说明
标号1是主空腔,在其上方是空腔2,空腔1与空腔2,由蜂腰孔5相通,吹气孔4,音孔3。
当采用蜂腰孔5的直径与空腔1,空腔2,直径的比例是dD2D1=154.5为最佳。空腔壳6厚度以6毫米为好。
吹气孔4的直径一般选用十毫米为妥。埙的制作材料除了用陶、石、骨、象牙等之外,还有用硬质木料或工程塑料。
音孔3布置在空腔壳6上,其形状为园形或椭园形,共有10至11个,这样当双手握埙,十个手指全按音孔,吹奏时即能轻松,自如发出二个八度以上的音,以便更好地发挥埙在音乐午台上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古代吹奏乐器埙,外形葫芦状,空腔壳6上开有吹气孔4与音孔3,其特征在于空腔1的上方增加有空腔2,空腔1与空腔2由峰腰孔5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埙,其特征在于制作材料除用陶、石、骨、象牙之外,还可用硬质木材或工程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对一种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埙的改革,使成为有两个空气腔,外形象葫芦的双腔葫芦埙,保留了原有的音质音色,并使吹奏音域扩展到二个八度以上,能较好满足舞台演奏需要。
文档编号G10D7/00GK2069154SQ9021266
公开日1991年1月9日 申请日期199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90年5月19日
发明者王其书 申请人:王其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