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7225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音提琴琴柱套件的结构设计与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低音提琴琴柱套件大多为钢制,直杆状结构,其结构简单,功能也较为单一,仅仅对低音提琴的琴身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同时因为能架空低音提琴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当改善低音提琴的音质。但是其对音质的改变效果很有限。
[0003]人们期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更好的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
[0005]本实用新型一种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其固定布置在低音提琴的琴身下方用于支撑低音提琴;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的构成如下:琴柱体1、底部支撑脚2、底胶3 ;其中:底部支撑脚2与琴柱体I为一体化结构或者分体结构;琴柱体I为杆状结构;底部支撑脚2远离琴身的下端为尖端向下的锥形结构,该锥形结构与底胶3配合连接构成组装结构;底胶3与底部支撑脚2配合构成可拆卸的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0006]琴柱体I上设置有便于调节琴柱体I伸出琴身的长度的长度调节结构11,其具体是设置在琴柱体I上的通孔或者盲孔结构;
[0007]底部支撑脚2中锥形结构的下部尖端的上方设置有外边缘圆周半径大于琴柱体I横截面半径的凸缘21 ;
[0008]琴柱体I和底部支撑脚2均为钛或者钛合金材质;底胶3具体为PU聚氨酯材料。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其特征在于:琴柱体I满足下述要求:琴柱体I为“V”型结构;具体地:琴柱体I上部为直杆状结构,琴柱体I下部也为直杆状结构;琴柱体I的上部和下部连接为一体且二者的轴线夹角为120° -175°。进一步的优选要求是:琴柱体I的上部和下部连接为一体且二者的轴线夹角为145° - 165°。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有两种经典的设计详细方案,其一是:琴柱体I横截面直径为7-15mm ;琴柱体I的上部和下部连接为一体且二者的轴线夹角为150°,上部的轴向长度为18cm±4,下部的轴向长度为10±4cm ;底部支撑脚2的轴向长度为 35±20mm ;
[0011]长度调节结构11布置在琴柱体I的上部,长度调节结构11具体为12±8个盲孔结构且满足下述要求:开孔直径5 ± 2mm ;开孔深度为4 ± 2mm,相邻两孔轴线间距为12 ± 1mm0
[0012]其二是:琴柱体I横截面直径为7_15mm ;琴柱体I的上部和下部连接为一体且二者的轴线夹角为160°,上部的轴向长度为14.5cm±4,下部的轴向长度为19±4cm ;底部支撑脚2的轴向长度为35 ± 20mm ;
[0013]长度调节结构11布置在琴柱体I的上部,长度调节结构11具体为10 ±8个盲孔结构且满足下述要求:开孔直径5 ± 2mm ;开孔深度为4 ± 2mm,相邻两孔轴线间距为12 ± 1mm0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其特征在于:固定连接布置在琴柱体I下部的底部支撑脚2的下部凸缘下方套装着的底胶3,且底胶3的上部端面布置在底部支撑脚2上的凸缘下方;
[0015]底部支撑脚2与底胶3构成紧配合接触或者螺纹连接;
[0016]底胶3上部为中央社只有盲孔的管状结构;底胶3下部为盲孔的封闭端;底胶3下部端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滑的凹凸结构。底胶3具体为PU聚氨酯材料。
[0017]琴柱体I上靠近上端部的近端处设置有环槽结构;槽深l_3mm,槽宽l_5mm ;
[0018]琴柱体I和底部支撑脚2为钛或者钛合金材质;优选的材质牌号为T1-6AL_4V,简写为TC4。说明如下:T1-6Al_4V是钛合金牌号TC4的名义化学成分表不方法。参考标准:《GB/T 3620.1-2007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主要成分:A1:5.5% -6.75%, V:3.5% -4.5%,余量为 Ti。
[0019]琴柱体I横截面直径为以下几种之一:8mm、10mm、12mm。
[0020]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创新点之一在于:创造性地改用钛合金作为低音提琴琴柱套件的材质;经多次研宄和测试结果,此套件系统可以使低音提琴琴身更好的震动,提高了琴身震动能力数倍以上,能够使乐器产生更加丰富的谐振及泛音系列,提高了低音提琴乐器的音色,改变了低音提琴的音质,使低音提琴声音效果更加干净和通透,使声音音量增大,提高了声音穿透能力,同时可以使低音提琴琴弦的震动频率得到很好的提高和改变。
[0021]本实用新型所述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还改变了原有低音提琴使用者在演奏中的演奏技术,改变和加强了演奏者对乐器的控制能力,这都源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新结构的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其在使用中改变了演奏中的琴身角度,也改变了声音传递方向,使演奏者能够更灵活地根据自身的演奏技术需求更容易调整演奏技术,使演奏技术得到很大的帮助和提高;由于原来普遍使用直立式琴柱,演奏者在演奏时,身体支撑点在腰部,在演奏较高的把位时,腰部需要向前弯曲,使演奏者身体重心向前倾斜,对左手的换把动作产生不利的影响,更不利于高把位换把流畅性方面的技术发挥,由于本套件考虑了大多数人身高及演奏技术习惯性等各方面的因素,改变了琴身角度,使演奏者在演奏较高把位时,身体的重心没有或极少改变和转移,使演奏者在较高把位演奏时换把技术更加流畅,所以,此套件的使用将会对演奏者在演奏技术的提高产生很好的帮助和影响。
[0022]本实用新型使用了钛金属材料,由于钛金属的较轻材质和较好的震动特性,以及琴柱体I主体角度的改变和独立的底部支撑脚2及底胶3三部分的分体结构,使琴柱题I对琴身震动的阻尼性能逐步消弱,进而使琴身的整体震动性能得到加强,达到了提高乐器声音震动和改变音色及音质的预期效果。另外,由于底胶采用了采用PU聚氨酯材料,以及重新设计了样式,使琴身重量支撑得到缓冲且防滑能力得到加强。
[0023]本实用新型所述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中,琴柱体I和底部支撑脚2采用钛金属材料,底胶3采用PU聚氨酯材料,制作工艺要求高,套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多种款式,分别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演奏人员坐姿及站姿的不同需要,底胶3可为多种款式共用模式,也可以拆卸底胶3只使用琴柱体I和底部支撑脚2的组合结构,设置进一步拆掉底部支撑脚2只使用琴柱体I。
[0024]本实用新型所述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改变了原有低音提琴琴柱的性能和使用效果,达到了对乐器性能的改变和声音效果的改变,同时对演奏技术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3所述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结构示意简图主视图;
[0027]图2为实施例1所述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结构示意简图主视图;
[0028]图3为实施例2所述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结构示意简图主视图;
[0029]图4为底胶3结构示意简图主视图;
[0030]图5为与图4对应的左视图;
[0031]图6为与图4对应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参见图2,图4-6 ;其固定布置在低音提琴的琴身下方用于支撑低音提琴;低音提琴钛金属琴柱套件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