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弦乐器用肩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310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弦乐器用肩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弦乐器用肩垫。
【背景技术】
[0002]弦乐器是乐器家族内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古典音乐乃至现代轻音乐中,几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乐声部来演奏。弦乐器中,部分乐器需要托在肩上进行演奏,如小提琴、竖琴和中提琴,演奏时间过长时,容易对肩部造成损伤。为此,人们发明了肩垫,现有的肩垫,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肩部容易损伤的问题,但现有的肩垫在收纳时,经常需要拆卸下来,使用时又需要安装上,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收纳,角度可调节、能够适用不同大小的弦乐器的肩垫。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弦乐器用肩垫,所述肩垫包括底板、固定座、调节钮和附接装置;所述底板包括垫板、以及复合于垫板下方的海绵层;所述垫板上沿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固定座;所述调节钮为2个,分别通过可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于垫板两端的固定座上;所述调节钮可相对于固定座转动0° -90° ;所述附接装置为2个,分别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2个调节钮上;所述2个附接装置相互配合用于将肩垫固定到弦乐器上。
[0006]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若干可供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垫板上的对应位置设有相匹配的螺孔,所述固定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垫板上。
[0007]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肩垫还包括枢轴,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个供调节钮安装的“U”形槽,所述“U”形槽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一对可供枢轴安装的通孔,所述调节钮通过枢轴与固定座可转动连接,并可在“U”形槽转动。
[0008]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固定座包括突出部、以及用于与垫板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 U ”形槽设置于突出部。
[0009]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调节钮包括枢接部、以及与附接装置可转动连接的端部,所述枢接部上设有可供枢轴穿设的通孔,所述端部不能通过“U”形槽。
[0010]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垫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固定座相匹配的凹槽。
[0011]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海绵层的大小、形状与垫板相匹配。
[0012]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附接装置与调节钮螺接。
[0013]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垫板上设有通孔。
[0014]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附接装置为吸盘、抓手和卡脚中的一种。
[0015]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弦乐器为小提琴、竖琴和中提琴的一种。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的设计,在使用时,肩垫上设置的2个附接装置相互配合用于将肩垫固定到弦乐器上,演奏者的肩膀与海绵层接触,能够缓冲掉压力,使得演奏更为舒适;附接装置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调节钮上,能够使得拆卸更为方便;调节钮通过可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于垫板固定座上,并可相对于固定座转动0° -90°,这样使得在不使用时可以转动调节钮,使得调节钮带动附接装置向靠近垫板的方向运动,这样使得肩垫所占的空间减少,便于收纳;同时,2个调节钮转动,可使得2个附接装置之间的距离产生不同的变化,以适用不同大小的弦乐器的需要。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0019]图1是实施例1的弦乐器用肩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底板;10、垫板;101、凹槽;11、海绵层;2、固定座;20、连接部;21、突出部;3、调节钮;30、端部;31、枢接部;4、附接装置;5、螺钉;6、枢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种弦乐器用肩垫,所述肩垫包括底板1、固定座2、调节钮3和附接装置4 ;所述底板包括垫板10、以及复合于垫板下方的海绵层11 ;所述垫板上沿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固定座;所述调节钮为2个,分别通过可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于垫板两端的固定座上;所述调节钮可相对于固定座转动0° -90° ;所述附接装置为2个,分别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2个调节钮上;所述2个附接装置相互配合用于将肩垫固定到弦乐器上。
[0023]采用上述结构的设计,在使用时,肩垫上设置的2个附接装置相互配合用于将肩垫固定到弦乐器上,演奏者的肩膀与海绵层接触,能够缓冲掉压力,使得演奏更为舒适;附接装置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调节钮上,能够使得拆卸更为方便;调节钮通过可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于垫板固定座上,并可相对于固定座转动0° -90°,这样使得在不使用时可以转动调节钮,使得调节钮带动附接装置向靠近垫板的方向运动,这样使得肩垫所占的空间减少,便于收纳;同时,2个调节钮转动,可使得2个附接装置之间的距离产生不同的变化,以适用不同大小的弦乐器的需要。
[0024]本实用新型的肩垫,固定座可通过钉子、螺栓、卡扣等方式固定于垫板上;为了便于固定座的装卸方便、易于清洗、维护,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若干可供螺钉5穿过的通孔22,所述垫板上的对应位置设有相匹配的螺孔,所述固定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垫板上。
[0025]本实用新型的肩垫,其中的调节钮与固定座可通过螺接、枢接等方式实现可转动,如:所述肩垫还包括枢轴6,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个供调节钮安装的“U”形槽,所述“U”形槽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一对可供枢轴安装的通孔,所述调节钮通过枢轴与固定座可转动连接,并可在“U”形槽转动。
[0026]为了进一步增加弦乐器与垫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固定座包括突出部21、以及用于与垫板固定连接的连接部20,所述“U”形槽设置于突出部;这样,突出部的设置延长了弦乐器与垫板之间的距离,使得演奏者演奏更为舒适。
[0027]进一步的是,所述调节钮包括枢接部31、以及与附接装置可转动连接的端部30,所述枢接部上设有可供枢轴穿设的通孔,所述端部不能通过“U”形槽,这样,在转动时,端部在转动过程中会受到“U”形槽的阻挡,限制其转动的角度。
[0028]为了使得肩垫更为平整、降低占用的空间,所述垫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固定座相匹配的凹槽101。
[0029]本实用新型的肩垫,地板上的海绵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形状和大小,为了使得肩垫整体更为美观、演奏者肩部受力更为均匀,所述海绵层的大小、形状与垫板相匹配。
[0030]为了便于调节垫板与弦乐器之间的距离,所述附接装置与调节钮螺接,这样,可以通过转动附接装置或调剂钮,从而使得附接装置与垫板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调节垫板与弦乐器之间的距离。
[0031]本实用新型的肩垫,其中的附接装置用于将肩垫与弦乐器固定,所述附接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吸盘、抓手和卡脚。
[0032]本实用新型的肩垫,可以应用于演奏时需靠在肩膀上的弦乐器,包括但不限于为小提琴、竖琴和中提琴。
[0033]为了提升肩垫的散热性能,可以在垫板上设有通孔,通孔可以为一个或2个以上,如2个,这样既能够起到散热的作用,又能够减轻肩垫整体的重量。
[0034]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弦乐器用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垫包括底板、固定座、调节钮和附接装置;所述底板包括垫板、以及复合于垫板下方的海绵层;所述垫板上沿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固定座;所述调节钮为2个,分别通过可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于垫板两端的固定座上;所述调节钮可相对于固定座转动0° -90° ;所述附接装置为2个,分别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2个调节钮上;所述2个附接装置相互配合用于将肩垫固定到弦乐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用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若干可供螺钉穿过的通孔,所述垫板上的对应位置设有相匹配的螺孔,所述固定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垫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用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垫还包括枢轴,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个供调节钮安装的“U”形槽,所述“U”形槽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一对可供枢轴安装的通孔,所述调节钮通过枢轴与固定座可转动连接,并可在“U”形槽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弦乐器用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突出部、以及用于与垫板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U”形槽设置于突出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弦乐器用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钮包括枢接部、以及与附接装置可转动连接的端部,所述枢接部上设有可供枢轴穿设的通孔,所述端部不能通过“U”形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用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固定座相匹配的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用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上设有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乐器用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装置与调节钮螺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弦乐器用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装置为吸盘、抓手和卡脚中的一种。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弦乐器用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弦乐器为小提琴、竖琴和中提琴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弦乐器用肩垫,所述肩垫包括底板、固定座、调节钮和附接装置;所述底板包括垫板、以及复合于垫板下方的海绵层;所述垫板上沿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固定座;所述调节钮为2个,分别通过可转动连接的方式安装于垫板两端的固定座上;所述调节钮可相对于固定座转动0°-90°;所述附接装置为2个,分别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2个调节钮上;所述2个附接装置相互配合用于将肩垫固定到弦乐器上。本实用新型的弦乐器用肩垫,具有便于收纳,角度可调节、能够适用不同大小的弦乐器等优点。
【IPC分类】G10D3/18
【公开号】CN205104214
【申请号】CN201520807330
【发明人】庞善锋
【申请人】庞善锋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