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516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其中两个直径小于500微米的钨丝电极分别在电极室中用支架支撑着的高压气体放电灯。
类似的高压气体放电灯在例如WO 98/37570 A1和WO 98/37571 A1中公开过。在这些灯中,两个钨丝电极,周围分别环绕有钨丝,伸入由大致自由突出的支架支撑着的电极室中。在这些刊物中支架由铼组成或构成,在标明“电极室底部”的位置与电极室壁接触。电极室也在这个位置密封起来。密封是用金属箔进行的,金属箔与各支架和电流供应线连接,构成电极室的材料即在金属箔上夹紧。
然而,有的高压气体放电灯与上面说明的类型完全不同,钨丝电极的直径小于500微米,或者灯泡的长度(即构成电极室的室壁底部各点的间距)小于15毫米。这类高压气体放电灯的电极室密封件和电极室底部处在不同位置。这里电极室底部偏离金属箔上的密封件达到好几个毫米。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使其中两个直径小于500微米的钨丝电极分别在电极室中配置在支架上的高压气体放电灯能够具有相当长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上述高压气体放电灯,其中至少一个钨丝电极完全装入电极室中。
已经发现,钨丝电极完全装入电极室中时可以大大提高由支架和钨丝电极构成的电极组件的使用寿命。虽然支架和钨丝电极一样也可基本自由地配置在密封件与电极室底部之间,但由于电极室的实际密封仅仅是在支架背离钨丝电极的接触点后面进行的,因而使从电极室延伸到电极室底部后面的钨丝电极受磨损的情况增加。把钨丝电极自由配置在电极室中可以避免这一点。
另一方面,如果电极室是在接触部位而不是电极室底部与至少一个支架接触,则有可能给钨丝电极周围创造充分对流的条件,从而可以延长灯的使用寿命。
当电极间距与电极端部与各电极室底部之间的间距的和除以电极间距得出的值在1.6与3之间时,这一点特别有利。这种方案一方面确保了这种由钨丝电极和支架构成的整个电极组件产生有利的温度梯度,另一方面也确保电极组件周围充分的对流,从而确保长久的使用寿命。
最好是至少一个支架由铼壳构成,或由铼条制成。这里当铼壳或铼条的铼含量以重量计不低于25%时是有利的。这种方案特别适用于工作过程中含有大体上由金属卤氧化物组成的气体充填料的高压气体放电灯。电极室在此情况下可由例如NaI、NaI2、NaBr、TIBr、HgI2和/或WO3的混合物构成。此外,电极室还可以加入汞、氧和氢或不同的稀有气体。氧或WO3作为氧的供应体在这里用来生成卤氧化物。
钨丝电极最好焊接在支架上。这样的连接方式可以可靠制备,而且体积非常小。特别是采用铼时更是如此。
确保钨丝电极全部处在电极室中,特别是在灯的体积小的情况下,特别困难。特别是在工业制造和其固有的容差方面更是如此。因此,建议将电极室在至少一个横截面中制成朝至少一个电极或至少一个支架的方向逐渐变小的尖锥形,尖锥形在递减方向的梯度通过实际最小值一直到接触部位或电极室底部。电极室这样的结构确保电极室在其底部区人为地延长,这个延长偏离钨丝电极进行。通过这样的延长可靠达到使钨丝电极全部处在电极室的目的。
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是这样得到保证的在制造高压气体放电灯时,在此过程中灯体模制成所要求的形状,充气电极室制成其电极从电极室底部伸入电极室内部,此灯体形成之后接着将其在至少一个电极室底部的部位加以扩大。显然在此情况下还可以使灯体的模制工序和其后的扩大工序流畅过渡。
为进行扩大,可以加热灯体在电极室底部的部位。这样确保各灯可以特别简单地制造出来。
显然,这里还可以有利地应用通过实际最小值和有关的制造工艺的尖锥形梯度,而与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其它性能无关,特别是与电极的类型无关,从而也能够在小型灯中制取充分自由地外露的电极,特别是在大批生产的情况下。放电灯特别是其灯泡长度比内壁室(即电极间距与电极端部与各电极室底部之间的间距的和)短时,可以按这种方式制造。
下面的


中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中举例示出了本发明的高压气体放电灯,其中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高压气体放电灯的示意剖视图,剖面的平面垂直于密封平面;图2示出图1的放电灯在垂直于图1剖面平面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中高压气体放电灯密封的玻璃灯体1由石英玻璃制成,但也可以由例如单晶或多晶陶瓷材料制成。模制成一定形状的石英玻璃壁2围绕电极室3,里面充有氙和汞以及各种盐类的适当混合物。电极室3在金属箔4的高度处密封,金属箔4与各电源线5电连接。
电极组件6从金属箔4伸入电极室3。各电极组件6由钨丝电极7a和支架7b组成。支架7b是个铼条,上面在过渡部分7c处焊接有钨丝电极7a。从图2即刻可以看到,钨丝电极7a完全处在电极室3中。支架7b的另一端在部位4a与金属箔4电连接。
支架7b在各接触部位8a进入电极室3中。这个部位通常注明“电极底部”。在真正的电极室3开始之前,珠状凹口8b紧挨着电极室底部8a。从图2可以清楚地看到,电极室3从钨丝电极7a开始朝支架7b的方向逐渐变小,形成尖锥形,在逐渐变小的方向,尖锥形梯度通过正好在凹口8b处的实际最小值。鉴于电极室3在本实施例中在此位置甚至再次扩大,因而此部位的尖锥形梯度是负的。
即刻可以看到,内壁室(BWK)大于放电灯的灯泡长度(KL),这里BWK表示电极间距(EA)与电极端部与各电极室底部之间的间距(PBA)之和。
在本实施例中,电极间距约为4毫米,一个电极端部与各电极室底部之间的间距约为1.3毫米。因此,电极间距与电极端部和各电极室底部之间的间距的和除以电极间距等于1.65。
显然,这种其中内壁室大于灯泡长度的方案和/或其中尖锥形梯度通过实际最小值的方案是有利的,而且不影响高压气体放电灯的其它性能,还给这种灯的结构设计开辟了一个新的自由度。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压气体放电灯,其两个钨丝电极(7a)分别用支架(7b)支撑在电极室(3)中,电极的直径小于500微米,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钨丝电极(7a)完全装在电极室(3)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气体放电灯,其特征在于,电极室(3)在接触部位(8a)与至少一个支架(7b)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气体放电灯,其特征在于,电极间距(EA)与电极端部和各电极室底部(8a)之间的间距(PBA)之和除以电极间距(EA)的值在1.6与3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气体放电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架(7b)有一个铼壳。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气体放电灯,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架(7b)包含一个铼条。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气体放电灯,其特征在于,钨丝电极(7a)焊接到支架(7b)上。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气体放电灯,其特征在于,电极室(3)在至少一个截面平面呈朝至少一个电极或至少一个支架(7b)的方向逐渐变小的尖锥形,变小方向的尖锥形梯度通过实际最小值到达接触部位或电极室底部。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气体放电灯,其特征在于,围绕电极室(3)的灯泡有一定的长度(KL),电极室(3)中电极组件(7a,7b)在各电极室底部(8a)伸入内部,灯泡长度(KL)小于电极间距(EA)与电极端部和各电极室底部(8a)之间的间距(PBA)之和。
9.一种制造高压气体放电灯的方法,其中将灯体(2)模制成一定的形状,在内部形成充气的带电极(7a,7b)的电极室(3),电极(7a,7b)从电极室底部(8a)伸入电极室(3)中,其特征在于,灯体(2)模制成一定形状之后在至少一个电极室底部(8a)的部位加以扩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扩大电极室底部(8a)的部位,将灯体(2)加热。
全文摘要
在高压气体放电灯的电极室中在两个铼条上配置钨丝电极,使铼条伸入电极室内部。
文档编号H01J61/52GK1308367SQ0012809
公开日2001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30日
发明者M·库邦, H·克劳茨贝格尔, J·F·R·埃泽尔曼斯, D·西波德 申请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