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花筒射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01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万花筒射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光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万花筒射灯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光源为一组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固连于一PCB板上,PCB板固设于射灯本体之固定座内,并通过导线与外电源连接,在固定座内、光源的前方设有一可透光的图形片,该图形片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与马达的转轴固连的可透光部件,光源的光线依次透过图形片和可透光部件后射入一可放大图像的双凸透镜,双凸透镜的另一出光侧与万花筒临接,而万花筒的另一端对接于凸透镜。
所述的图形片活动插设于一连接座,射灯本体的上盖上对应图形片的位置设有可替换图形片的缺口。
所述双凸透镜的固定部上连接一调节螺钉,调节螺钉的小端从射灯本体之上盖上侧穿设于上盖相应位置的长条孔后与双凸透镜的固定部螺纹连接,可以手动调节聚焦。
所述射灯本体上还设有一用于携带或架设射灯的提手。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高亮度、高寿命、低热能的发光二极管代替普通的灯泡,不仅使得产品外形可大幅度减小,便于携带,而且安全性也显著提高。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组具有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并配合转动的可透光部件,还可产生不断变化的图纹,更具动感效果。
接通射灯电源后,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光束先通过图形片6,而后再经过由同步马达7控制的可做自转动作的可透光部件71,然后由双凸透镜8将所成的图像放大,光束再通过万花筒3,最后由凸透镜4聚焦将光束呈像的图形投射于外部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即可产生漂亮且可不断变化的动感图形。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图形片6可以换取,方便使用多种图形片6,从而投射出不同的图形效果;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图形片6与自转可透光部件71的间距较小,且对于双凸透镜8,可以通过调节螺钉82沿上盖12之长条孔122移动而调节其与光源2的距离,因而呈像点可以不同,投射出的图案也就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以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2,不仅产品的外形体积大幅度缩小,方便携带及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固定,如悬挂于屋顶,侧挂于墙壁上,或者直接放在桌面上;同时发光二极管还具有高亮度、高寿命、低热能、低能耗及环保安全的特性,极大提高了产品的适用范围,从家庭装饰到各类娱乐场所皆可适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万花筒射灯结构,包括有射灯本体(1)、光源(2)、万花筒(3)及凸透镜(4),射灯本体(1)中空,其包括有相互嵌合的固定座(11)及上盖(12),光源(2)及万花筒(3)均设置于射灯本体(1)内,而用于将光源(2)的光线会聚后投射出去的凸透镜(4)则设置于射灯本体(1)的前端,其特征在于光源(2)为一组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其固连于一PCB板(5)上,PCB板(5)固设于固定座(11)内,并通过导线(51)与外电源连接,在固定座(11)内、光源(2)的前方设有一可透光的图形片(6),该图形片(6)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与马达(7)的转轴固连的可透光部件(71),光源(2)的光线依次透过图形片(6)和可透光部件(71)后射入一可放大图像的双凸透镜(8),双凸透镜(8)的另一出光侧与万花筒(3)临接,而万花筒(3)的另一端对接于凸透镜(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花筒射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形片(6)活动插设于一连接座(9),上盖(12)上对应图形片(6)的位置设有可替换图形片(6)的缺口(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花筒射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凸透镜(8)的固定部(81)上连接一调节螺钉(82),调节螺钉(82)的小端从上盖(12)上侧穿设于上盖(12)相应位置的长条孔(122)后与双凸透镜(8)的固定部(8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万花筒射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射灯本体(1)上还设有一提手(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光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万花筒射灯结构。其包括有射灯本体、光源、万花筒及凸透镜,射灯本体中空,其包括有相互嵌合的固定座及上盖,光源为一组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在固定座内、光源的前方设有一可透光的图形片,该图形片的另一侧设置有一与马达的转轴固连的可透光部件,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透过图形片和可透光部件后射入一可放大图像的双凸透镜,双凸透镜的另一出光侧与万花筒临接,而万花筒的另一端对接于凸透镜。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光二极管代替普通的灯泡,不仅使得产品外形体积缩小,便于携带,而且安全性也显著提高。另外,配合转动的可透光部件,还可产生不断变化的图纹,更具动感效果。
文档编号F21V14/00GK2562056SQ02271370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8日
发明者杨荣祥 申请人:安特威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