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仿真蜡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634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仿真蜡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装饰用品,尤其指用电子元件制作的复合式工艺型电子仿真蜡烛。
背景技术
人类用蜡烛照明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到近现代,发明了电灯以后,照明已不是蜡烛的主要用途,而是更多的用在祭祀、节日等活动中。一些酒店、咖啡厅、酒吧等场所,为了营造浪漫的气氛,也常常故意用蜡烛来照明。蜡烛虽然在人类照明史上曾有过光辉的一页,但自从有了电灯后,它不防风、存在火灾隐忧的缺陷更加明显。但仅管如此,人们还是不能舍弃蜡烛,因为在某些场合还非得用蜡烛不可。既如此,有没有一种既有蜡烛效果,又防风不会熄灭且不易引发火灾的用品来替代呢?有人自然想到用电子产品做成酷似蜡烛的形状----电子仿真蜡烛,这也是喜欢点燃蜡烛的人们所期待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形状酷似蜡烛的装饰灯,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即LED)作烛光,用干电池作电源,并有烛光跳动的效果的电子仿真蜡烛。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蜡烛形的圆筒内设置可装两节干电池的电池盒和两个发光二极管,并设置一块支持二极管发光和模拟烛光跳动的线路板。本实用新型从上至下依次是上盖、发光二极管、线路板、筒体和后盖。所述上盖的表面设有带烛光形的半透明罩泡。所述筒体内设两个圆柱形电池盒,分别可装一节干电池。所述后盖上设有两个电池的正负接点和拨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由于外形酷似蜡烛,上盖的罩泡内发出的光线柔和并具有烛光跳动的效果,它既防风又无火灾隐忧,是蜡烛最理想的替代用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立体图图中各部名称及标记1.泡罩、2.上盖、3.发光二极管、4.线路板、5.筒体、6.电池盒、7.干电池、8.后盖、9.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上盖2、线路板4、筒体5、干电池7和后盖8依次组装而成。所述上盖2的表面中央设有烛光形的半透明泡罩1,其颜色与烛光火焰相仿。所述线路板4上焊接有两个发光二极管3,其中一个正常发光,另一个光线仿照烛光闪烁跳动,其跳动的频率由线路板4控制,两个发光管伸入泡罩1内。筒体5的造型仿照工艺蜡烛的形状和颜色,其内部有与筒体5固定相连的两个圆柱形电池盒6中各可装入一节干电池7,干电池7的正负极与后盖8上的两个接点连接,后盖8中间还设有一个拨动开关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开关9接通电路,发光二极管3即发出柔和的模拟烛光,由于线路板4的控制,其中一个发光二极管3的光线呈跳跃闪烁。两个发光管的光线合成后从半透明的泡罩1中射出,起到了蜡烛光同样的效果,干电池7用完后可脱下后盖8进行更换。
权利要求1.一种模拟烛光的复合式电子仿真蜡烛,由上盖(2)、筒体(5)、后盖(8)组成本体,内部还包括发光二极管(3)、线路板(4)和电池盒(6),其特征是所述上盖(2)的表面设有烛光形的半透明泡罩(1),筒体(5)内设有两个圆柱形的电池盒(6),筒体(5)与电池盒(6)之间为整体固定连接,后盖(8)上设有正负极接点和拨动开关(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仿真蜡烛,其特征是所述的发光二极管(3)有2个,均与线路板(4)的电路连接,其中一个受线路板(4)控制呈闪烁跳动发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仿真蜡烛,其特征是所述的圆柱形电池盒(6)中装有2节干电池(7),其正负极分别与线路板(4)和后盖(8)上的接点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电子仿真蜡烛,其外形设计成工艺蜡烛的造型,内有干电池作电源,由两个发光二极管发光,其中一个为正常发光,另一个受专用线路板控制呈闪烁跳动发光,两二极管发出的亮光复合后从上盖表面的烛光形泡罩中射出,与真蜡烛酷似。本实用新型造型逼真,既防风又无火灾隐忧,是取代蜡烛的理想用品,尤其适合于酒店、咖啡厅和酒吧间等场所营造浪漫气氛之用。
文档编号F21S10/00GK2775459SQ20052004077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7日
发明者李普, 胡铮 申请人:李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