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束光搜索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823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电子束光搜索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搜索灯,尤其涉及一种远程光电子束光搜索灯。
背景技术
已有的便携式远程强光搜索灯,如中国专利双脚架手持多功能强光灯,其专利号为03270627.8,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远程强光搜索灯,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一次注塑成型、前后两端开口的灯座壳体1,壳体外设有把手11,把手的两端还设有孔12用于固定一安全带,灯座壳体1的后端内置一供电装置7,超强发光体2内置于壳体1的前端,超强发光体2由至少一个高功率灯泡21和反光罩22组成,壳体1的前后开口处分别活动连接一前端盖3和后端盖4,前端盖3的中心为透光体,使超强发光体2发出的光全部通过该透光体向外照射,并且将超强发光体2密封于壳体1内;打开后端盖4时,便更换灯座壳体1内的供电装置7。壳体1内的超强发光体2由于长时间工作会发热,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向外释放,导致灯泡寿命缩短,易损坏,这样在野外作业时需要经常更换灯泡,会带来诸多不便,整个搜索灯的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靠性好的光电子束光搜索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光电子束光搜索灯,包括一前后开口的灯座壳体,壳体外设有把手,把手的两端还设有孔用于固定安全带,壳体的后端内置一供电装置,超强发光体内置于壳体的前端,灯座壳体的前后开口处分别活动连接一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中心为透光体,后端盖为一散热罩。
所述灯座壳体外表两侧设有一折叠式人字形支架。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光电子束光搜索灯的后端盖为一散热罩,壳体内超强发光体产生的热量可以有效向外释放,延长了灯泡的使用寿命,野外使用时不需要经常更换灯泡,提高了搜索灯的可靠性。


图1为现有技术的便携式远程强光搜索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电子束光搜索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光电子束光搜索灯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
由图2和图3所示的光电子束光搜索灯100,包括一前后设有开口的灯座壳体101;壳体外设有把手1011,把手的两端还设有孔1012用于固定一安全带;壳体101的后端内置一供电装置107,该供电装置可以是铅酸蓄电池或交流供电;超强发光体102内置于壳体101的前端;壳体101的前后开口处分别活动连接一前端盖103和一后端盖104,前端盖103的中心为透光体,用于使超强发光体102发出的光通过该透光体全部向外照射,后端盖104为一散热罩,能够有效地将超强发光体102产生的热量及时向外释放,并且在需要更换超强发光体102的灯泡时,只需取下前端盖103即可,而当需要更换灯座壳体101内的供电装置7时,则只需打开后端盖104即可。另外,在壳体101的外部两侧还可设置折叠式人字形支架105,该支架用于将搜索灯置放于平台上或肩上扛用,这样更方便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光电子束光搜索灯,包括一前后开口的灯座壳体(101)、壳体外设有把手(1011),把手的两端还设有孔(1012)用于固定安全带,壳体(101)的后端内置一供电装置(107),超强发光体(102)内置于灯座壳体(101)的前端,壳体(101)的前后开口处分别活动连接一前端盖(103)和后端盖(104),前端盖(103)的中心为透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104)为一散热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子束光搜索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壳体(101)外表两侧设有一折叠式人字形支架(10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子束光搜索灯,包括一前后开口的灯座壳体、壳体外设有把手,把手的两端还设有孔用于固定安全带,壳体1的后端内置一供电装置,超强发光体内置于灯座壳体的前端,壳体的前后分别活动连接一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的中心为透光体,所述后端盖为一散热罩。采用该结构的光电子束光搜索灯,壳体内超强发光体产生的热量可以有效向外释放,延长了灯泡的使用寿命,野外使用时不需要经常更换灯泡,提高了搜索灯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F21W131/00GK2758576SQ20052005391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5日
发明者袁仕杰 申请人:明辉光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