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跳母泡及包括该间隔跳母泡的灯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936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间隔跳母泡及包括该间隔跳母泡的灯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隔跳母泡,并且涉及一种包括该间隔跳母泡的灯串。
背景技术
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通常用作装饰灯串,例如,圣诞树的装饰灯串。灯串中的间隔跳母泡为具有闪烁效果(也即,灯泡间隙点亮和熄灭)的灯泡,该灯串中通常除了间隔跳母泡之外,还包括普通的子泡,通常是每隔几个普通子泡(例如四个)就设置一个间隔跳母泡。
为了实现间隔跳母泡的闪烁效果,通常会特别设计该间隔跳母泡的结构。例如,中国专利号ZL91226864.6中公开了一种自动闪亮灯泡,其普通灯泡的一端导丝上串联一个母泡,母泡内设置有双金属片,与内导线和灯丝连接,利用双金属片易受温度影响,使之变形,导致电流瞬间断开或导通,形成闪亮效果。但是在灯泡中设置母泡,结构复杂,结果导致灯泡体积比较大,在小灯泡使用的场合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利号ZL92200191公开了一种装饰用自动闪光灯泡,包括灯泡和毛泡,毛泡一侧灯芯引线上装有双金属片和钨丝,双金属片的一面与双金属片引线作接触式连接,另一面与钨丝相连,钨丝一端与灯芯引线连接在一起,整个装置封装在灯泡内。结构比较简单,体积相对较小,适合小灯泡使用的场合。但是,灯泡发热使双金属片受热弯曲而离开导丝,电路断开,灯泡熄灭,当该灯泡串联在含有其它家用电器(普通灯泡,报警装置的扬声器等)的回路中,由于电路断开,其它的电器同时也不能工作;当灯泡熄灭温度下降后双金属片冷却又恢复与导丝通电,电路闭合,其它的电器又瞬时工作,总之,该灯泡在闪烁的同时,干扰了其它电器的正常工作,因而,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间隔跳母泡中的灯泡的示意结构,如图所示,该现有的间隔跳母泡中的灯泡26′中设有第一导丝40′和第二导丝50′,以及第一导丝40′和第二导丝50′之间的灯丝60′,另外,在第一导丝40′和灯丝60′之间还设有连接片70′,该连接片70′为诸如合金片的导电片,因此,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第一导丝40′、第二导丝50′、以及连接片70′使得灯丝60′中因通电而发光,从而使得灯泡26′被点亮。在灯泡26′被持续点亮之后,由于连接片70′为受热易变形的金属,因此,如图2所示,该图为根据现有技术的间隔跳母泡中的灯泡的另一示意结构,该连接片70′由于受热而弯曲变形,从而抵靠第一导丝40′,使其与第二导丝50′相分离,因此灯丝60′中不会通过电流,从而灯泡26′熄灭。而当连接片70′由于熄灭而冷却恢复其原先的形状时,通过该连接片70′使得第一导丝40′和第二导丝50′接通灯丝60′,再次点亮灯泡26′。通过重复上述过程,可使得该灯泡26′实现闪烁(即,间隔点亮)的目的。
然而,该现有技术的间隔跳母泡在由于连接片70′发生变形而断开灯丝60′中的电流时,该灯泡26′中也形成断路,从而与该间隔跳母泡串连的其他普通子泡也同时随之熄灭。
另外,为了符合UL588标准,也即,间隔跳母泡与普通子泡不能互换的要求,通常现有技术中的间隔跳母泡要做成比普通子泡大,而这样的话,在安装该灯串时,必须逐一挑选间隔跳母泡和普通子泡,使得操作非常不方便,同时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间隔跳母泡及包括该间隔跳母泡的灯串,其中,该间隔跳母泡与普通子泡的大小相同,且彼此之间不可互换,另外,在间隔跳母泡闪烁时不会影响普通子泡的发亮。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间隔跳母泡包括灯座、插入灯座中的灯芯、以及插入灯芯中的灯泡,灯泡中设有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以及连接于两导丝之间的可发光的灯丝,并且,间隔跳母泡的灯泡中还设有可受热变形的连接片,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一导丝固定,另一端可通过受热变形而与第二导丝接触。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间隔跳母泡的灯串,该灯串包括至少一个间隔跳母泡以及至少一个普通子泡,其中至少一个间隔跳母泡和至少一个普通子泡各分别包括灯座、插入灯座中的灯芯、以及插入灯芯中的灯泡,该灯泡中设有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以及连接于两导丝之间的可发光的灯丝,此外,间隔跳母泡的灯泡中还设有可受热变形的连接片,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一导丝固定,另一端可通过受热变形而与第二导丝接触。
优选地,连接片的延伸方向与灯丝平行。
优选地,连接片的形状为弧形,当然,该连接片的形状也可为直线形。且该连接片优选为合金片。
优选地,间隔跳母泡的灯泡固定连接到灯芯内。且优选地,该间隔跳母泡的灯泡通过粘接方式而固定连接到灯芯内。
优选地,间隔跳母泡和普通子泡的大小相同。
优选地,间隔跳母泡的灯芯上相对地设有两条凸边,普通子泡的灯芯外表面为均匀外表面,间隔跳母泡的灯座上设有与两条凸边分别对应的凹槽,而普通子泡的灯座为平滑内表面。
或者,普通子泡的灯芯上相对地设有两条凸边,间隔跳母泡的灯芯外表面为均匀外表面,普通子泡的灯座上设有与两条凸边分别对应的凹槽,而间隔跳母泡的灯座为平滑内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不但结构简单,而且,普通子泡和间隔跳母泡的大小相同,因此更加便于安装该灯串,可有效降低成本。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符合UL588标准,其中的间隔跳母泡和普通子泡之间不可互换。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间隔跳母泡的灯泡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间隔跳母泡点亮的情形;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间隔跳母泡的灯泡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间隔跳母泡熄灭的情形;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中的间隔跳母泡的灯泡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间隔跳母泡熄灭的情形;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中的间隔跳母泡的灯泡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间隔跳母泡点亮的情形;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中的间隔跳母泡的结构的立体图;以及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中的普通子泡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3,该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20的灯串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10包括串连连接的至少一个间隔跳母泡20以及至少一个普通子泡30,图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的灯串10每间隔四个普通子泡30就设有一个间隔跳母泡20,当然,容易理解,该普通子泡30和间隔跳母泡20的分配数目可随意改变,其只要满足用户所需的闪烁要求即可。另外,优选地,该间隔跳母泡20的大小与普通子泡30的大小相同,这样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还可节约成本。
另外,优选地,该间隔跳母泡20的灯泡26固定连接到灯芯24中,例如可以通过粘接方式而固定连接到灯芯24中。
其中各间隔跳母泡20又包括灯座22、插入到该灯座22中的灯芯24、以及插入到该灯芯24中的灯泡26。而同样地,各普通子泡30也包括灯座32、插入到该灯座32中的灯芯34、以及插入到该灯芯34中的灯泡3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20的灯串中的间隔跳母泡20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中图4中示出了间隔跳母泡20熄灭的情形,而图5中示出了间隔跳母泡20被点亮的情形。如图所示,该间隔跳母泡20的灯泡26包括第一导丝40和第二导丝50,以及连接于两导丝之间的可发光的灯丝60,该第一导丝40和第二导丝50例如可以是镀镁丝,而该灯丝60例如可以是钨丝。另外,在间隔跳母泡20的灯泡26中还设有连接片70,该连接片70例如为可受热变形的合金等,该连接片70的一端固定在第二灯丝50上(当然,容易想到,其也可固定在第一灯丝40上),连接片70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图中示出的该连接片70的形状为弧形,当然可以想到,该连接片70的形状也可为直线形,另外,图中示出的连接片70的延伸方向与灯丝60的延伸方向基本平行。
如图4所示,当在第一导丝40、第二导丝50、以及灯丝60之间形成回路,从而点亮灯丝60时,连接片70由于受热而发生变形,因而向上弯曲,从而触碰到第一导丝40,灯泡26熄灭,此时,通过第一灯丝40、连接片70、以及第二灯丝50形成回路,因此,与该间隔跳母泡20串连的其他普通子泡30由于该回路的形成而不会熄灭。
如图5所示,间隔跳母泡20的灯泡26熄灭之后,连接片70由于冷却而慢慢恢复到其原来的位置,离开第一导丝40,因此通过第一导丝40、第二导丝50、以及灯丝60又重新形成回路,灯泡26重新点亮。该灯泡26点亮一段时间之后再次重复图4所示的熄灭过程。这样不断重复,灯泡26将出现闪烁的效果。而其他的普通子泡30仍然保持点亮状态。
另外,参照图6所示,该图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中的间隔跳母泡20的结构的立体图。其中,间隔跳母泡20的灯芯24上相对地设有两条凸边24a和24b(凸边24b位于与凸边24a相对的位置上,因此,凸边24b在图6中未示出),在该间隔跳母泡20的灯座22上设有与该两条凸边24a和24b相对应设置的两个凹槽22a和22b,这样当将灯芯24(连同与该灯芯24固定连接的灯泡26一起)插入到灯座22中时,两条凸边24a和24b分别插入到两个凹槽22a和22b中。
如图7所示,该图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中的普通子泡30的结构的立体图。其中该普通子泡30的灯芯34为均匀外表面,也即,如图7所示,该灯芯34上均匀地设置有细小凹槽,或者,容易想到,该普通子泡的30的灯芯34的外表面为均匀光滑的外表。而普通子泡30的灯座32的内表面也同样为均匀光滑的外表面。这样,普通子泡30的灯芯34可插入到灯座32中。
然而,如果在安装该包括间隔跳母泡20的灯串10时,误将间隔跳母泡20插入普通子泡30的灯座32中时,由于间隔跳母泡20的灯芯24上的两条凸边24a和24b的存在,将使得该间隔跳母泡20的灯芯24不能插入到普通子泡30的灯座32中。反之,如果将普通子泡30的灯芯34插入到间隔跳母泡20的灯座22中时,则由于普通子泡30的灯芯34为均匀外表面,则该普通子泡30的灯芯34可容易地插入到间隔跳母泡20的灯座22中。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20的灯串10符合UL588标准,也即,使得间隔跳母泡20和普通子泡30之间不能互换。
当然,容易想到,为了实现间隔跳母泡20和普通子泡30之间的不能互换,也可在普通子泡30的灯芯34上设置两条相对的凸边,在普通子泡30的灯座32上设置与上述的两个凸边相对应的两个凹槽。而相反地,间隔跳母泡20的灯芯24的外表面为均匀外表面,而间隔跳母泡20的灯座22的内表面为均匀内表面。其同样可实现间隔跳母泡20和普通子泡30之间的不能互换。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20的灯串10中的普通子泡30和间隔跳母泡20之间不能互换,并且普通子泡30和间隔跳母泡20的大小相同,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20的灯串10符合UL标准,并且安装简单,可降低成本,另外,在间隔跳母泡20闪烁时不影响其他普通子泡30的发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间隔跳母泡,包括灯座、插入所述灯座中的灯芯、以及插入所述灯芯中的灯泡,所述灯泡中设有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以及连接于所述两导丝之间的可发光的灯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跳母泡的灯泡中还设有可受热变形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丝固定,另一端可通过受热变形而与所述第二导丝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跳母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的形状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跳母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的形状为直线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跳母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为合金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跳母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跳母泡的灯泡固定连接到所述灯芯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隔跳母泡,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跳母泡的灯泡通过粘接方式而固定连接到所述灯芯内。
7.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间隔跳母泡的灯串,包括至少一个间隔跳母泡以及至少一个普通子泡,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间隔跳母泡和所述至少一个普通子泡各分别包括灯座、插入所述灯座中的灯芯、以及插入所述灯芯中的灯泡,所述灯泡中设有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以及连接于所述两导丝之间的可发光的灯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跳母泡的灯泡中还设有可受热变形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丝固定,另一端可通过受热变形而与所述第二导丝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跳母泡和所述普通子泡的大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跳母泡的灯芯上相对地设有两条凸边,所述普通子泡的灯芯外表面为均匀外表面,所述间隔跳母泡的灯座上设有与所述两条凸边分别对应的凹槽,而所述普通子泡的灯座为平滑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子泡的灯芯上相对地设有两条凸边,所述间隔跳母泡的灯芯外表面为均匀外表面,所述普通子泡的灯座上设有与所述两条凸边分别对应的凹槽,而所述间隔跳母泡的灯座为平滑内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间隔跳母泡及包括该间隔跳母泡的灯串,其中该灯串包括至少一个间隔跳母泡以及至少一个普通子泡,其中至少一个间隔跳母泡和至少一个普通子泡各分别包括灯座、插入灯座中的灯芯、以及插入灯芯中的灯泡,灯泡中设有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以及连接于两导丝之间的可发光的灯丝,其中,间隔跳母泡的灯泡中还设有可受热变形的连接片,该连接片的一端与第一导丝固定,另一端可通过受热变形而与第二导丝接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括间隔跳母泡的灯串结构简单,间隔跳母泡和普通子泡的大小相同且彼此之间不可互换。
文档编号F21S4/00GK2859802SQ20052014249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5日
发明者郑钟伟 申请人:嘉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