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式延时渐暗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1311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键式延时渐暗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按键式延时渐暗灯。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灯大多数都是使用的白炽灯,灯关闭时都是瞬间熄灭,这样让人的眼睛十分不舒服,特别是用在床头的灯,实现灯的延时变暗,将会使人眼睛拥有一个适应黑暗的过程,使人拥有一个更舒适的睡眠,因此,就需要一种延时渐暗灯来满足这种床头灯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按键式延时渐暗灯,实现床头灯关闭时延时变暗最后关闭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键式延时渐暗灯,按键式延时渐暗灯的控制电路包括单向可控硅、电阻、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开关,单向可控硅的阳极通过灯泡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还与电容的正极相连接,电容的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开关一端与灯泡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电容的负极相连。
开关闭合后,单向可控硅与二极管轮流导通,电容上的存储电压经电阻放电来维持的导通,同时因被断开,故处于半波供电状态的灯泡发光较暗。当电容放电完毕后,单向可控硅在交流电过零时关断灯泡。本控制电路中,关灯延时的时间由电阻与电容决定,电阻可选用可变电阻,从而改变关灯延时时间,以适应各种需要;同时,单向可控硅在关灯延时期间的亮度仅为开灯时亮度的一半,以适应人们视觉上的需要,也节约了能源。
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优点将会更加明显。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单向可控硅SCR的阳极通过灯泡L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单向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与电阻R相连接,电阻R的另一端与电容C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的正极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的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开关SW一端与灯泡L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
单向可控硅SCR使用MCR100-6型号的可控硅,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使用1N4007型号二极管。
按附图连接各电器元件。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SW,单向可控硅SCR和第一二极管D1轮流导通,灯泡L正常点亮,同时电容C开始充电;开关SW断开后,电容C上存储的电压开始放电,为单向可控硅SCR提供触发电压,维持单向可控硅SCR的导通,但是由于第二二极管D2被断开,所以灯泡L处于半波供电状态,发光较暗,当电容C放电完毕之时,单向可控硅SCR得不到触发电压,停止工作,灯泡L被断开,灯泡L熄灭。当开关再次打开时,电路开始重复上述工作。在整个开关关断过程中,灯泡的亮度约为其正常工作状态的一半,灯泡熄灭时间约30秒,既节约了能源,又实现了延时渐暗的功能,满足了人视觉上的需要。
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式延时渐暗灯,其特征在于,按键式延时渐暗灯的控制电路包括单向可控硅(SCR)、电阻(R)、电容(C)、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开关(SW),单向可控硅(SCR)的阳极通过灯泡(L)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单向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还与电容(C)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的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开关(SW)一端与灯泡(L)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容(C)的负极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按键式延时渐暗灯,包括灯泡,其特征在于,按键式延式渐暗灯的控制电路包括单向可控硅、电阻、电容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开关,单向可控硅的阳极通过灯泡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与电阻相连接,电阻的另一端与电容的正极相连接,电容的正极同时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电容的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开关一端与灯泡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本控制电路适合制作床头灯。
文档编号F21V23/00GK201114891SQ20072008118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1日
发明者刘雪彬 申请人:刘雪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