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管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42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管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特别是涉及直下式背光 模块的灯管及变压器的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直下式平面显示器由底部的灯管模块提供光源直接透射而产生影像, 随着液晶面板尺寸越来越大的趋势,使用的背光灯管数量也越来越多,造 成其驱动装置的复杂化,常使得效益在成本与特性间难以兼具。图1A为现有的灯管模块的示意图。该灯管模块1的回路基板11用以 提供基本电流,其上设置正相变压器12和负相变压器13,两支灯管14串 联在正相变压器12与负相变压器13之间,其中端点Vi和端点V2分别代表 正相变压器12和负相变压器13提供的交流电压,其时序图如图1B所示, V:和V2的相位相差180度,而峰值电压与频率均相同。如此形成的回^^, 可以节省地线回路的加工成本。但是,每支灯管仍然需要一个对应的正相 变压器12或负相变压器13,因此,使用较多的变压器。此外,因为灯管 14与机壳(未图示)之间的漏电,灯管14靠近正相变压器12与负相变压器 13的一端具有较高的亮度,灯管14的亮度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弱,使灯 管14两端的亮度不均,造成灯管模块1左右亮度的平衡性不佳。图2为另一现有灯管模块的示意图。该灯管模块2的回路基板21上装 接的两个变压器22,每个变压器22包括一正高压端Vi和一负高压端V2,两 支串连的平行灯管24的一端分别接在同一变压器22的正高压端Vi及负高 压端V2,由一个变压器22驱动两支灯管24,比图U的灯管模块1使用较 少变压器,但是,因为其变压器22均放置于灯管24的同一端,所以灯管 模块2仍有亮度左右不均、亮度平衡性较差的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灯管模块,用以降低灯管模块亮度左右不均及减 少变压器的使用量为一重要课题。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灯管模块,利用变 压器的配置,降低灯管模块亮度左右不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灯管模块,用以减少变压器的使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灯管模块,用于平面显示器的 直下式背光模块,该灯管模块包括至少一第一模块及至少一第二模块。第 一模块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电压端及一第二电压端的变压器、至少一第一灯 管及至少一第二灯管。第一电压端用以提供具有第一相位的交流电,第二 电压端用以提供具有第二相位的交流电。第一模块中,第一灯管包括一第 一端及一第二端,至少一第一灯管的第一端耦接至单一第一电压端。第二 灯管包括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至少一第二灯管的第三端耦接至单一第二 电压端,其中每一第二端耦接至一第四端。第二模块与第一模块具有相同 组件,第一模块的变压器设置于第一灯管的第一端、第二灯管的第三端, 第二模块的变压器设置于第 一灯管的第二端及第二灯管的第四端,亦即, 第一模块的变压器设置于灯管的一端,第二模块的变压器设置于另一组灯 管的另 一端。灯管模块由第 一模块及第二模块交错设置而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另一种包括至少一第一模块及至少一第二模块的灯管模块。第一模块包括 一具有多个第一电压端以及多个 第二电压端的变压器、多个第一灯管以及多个第二灯管。每一第一灯管的 第一端耦接至一第一电压端,每一第二灯管的第三端耦接至一第二电压端, 每一第一灯管的第二端再耦接至一第二灯管的第四端。第二模块的组件与 第一模块相同,第一模块的变压器设置于第一灯管及第二灯管的一端,第 二模块设置于另 一组灯管的另 一端。灯管模块由第 一模块及第二模块交错 设置而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又一种包括至少一第一模块及至少 一第二模块的灯管模块。第一模块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电压端的第一变压器、 一具有一第二电压端的第二变压器、 一第一灯管及一第二灯管。与上述的 灯管模块不同之处在于,第 一模块及第二模块中的变压器的第 一 电压端由 一第一变压器取代,变压器的第二电压端由一第二变压器取代,由第一变 压器及第二变压器驱动串联的第一灯管及第二灯管。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灯管模块的第一模块的变压器设置在灯管的 一端,第二模块的变压器设置在另一组灯管的另一端,灯管模块由两种模 块交错设置而构成,因此可降低灯管模块两端亮度不均、亮度平衡性差的 问题。由于一个变压器可驱动多支灯管,因此可减少变压器的使用量。


图U为现有灯管模块的示意图。图IB为图1A的l及V2的时序图。图2为另一种现有灯管模块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灯管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灯管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5为图4的灯管模块的应用例。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灯管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灯管模块的电路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 2、 3、 4、 6、 7:灯管模块 12:正相变压器 14、 24:灯管301、 401、 601、 701:第一模 块33:第一灯管332: 第二端341:第三端35:第一回路基板71:第一变压器V1:第一电压端、正高压端V。、 V3、 V4:端点d、 V2、 C3、 V4:电容具体实施方式
11、 21:回路基板13:负相变压器22、 31、 41、 61:变压器302 、 402 、 602 、 702:第二模块331:第一端34:第二灯管342:第四端36:第二回路基板72:第二变压器V2:第二电压端、负高压端VD:峰值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管模块。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的灯管模块的电路示意图。该灯管模块3用于平面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中,灯管模块3包括至少一第一模 块301及至少一第二模块302。第一模块301包括一变压器31、 一第一灯管33及一第二灯管34,虽 然图3只示出了一第一灯管33及一第二灯管34,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 限,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一变压器驱动至少一第一灯管33及至少一第二灯管 34的灯管模块。变压器31包括一第一电压端V1—第二电压端V2,第一电压 端V,用以提供具有第一相位的交流电,第二电压端V2用以提供具有第二相 位的交流电。V)的第一相位与V2的第二相位相差一百八十度,而峰值V。和 频率均相同,V,和V2的电位是随时而变的交流电压,亦即当V,为正电压时, V2为负电压,两者一直为一正一负的关系,此时,在图3中,第一电压端 Vj +」表示正高压,第二电压端V2的「-」表示其为负高压。在第一模块301中,第一灯管33包括一第一端331及一第二端332, 第一灯管33的第一端331耦接至变压器31的第一电压端VI,第二端332 耦接至一端点V。。第二灯管34具有一第三端341及一第四端342,第二灯 管34的第三端341耦接至第二电压端V2,第四端3"耦接至该端点V。,所 以,每一个变压器31驱动两支串联灯管。第一灯管33及第二灯管34可以 为冷阴极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管 (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Ump, EEFL)或热阴极灯管(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HCFL),寸旦不以此为限。第二模块302与第一模块301具有相同组件,第一灯管33的第二端332 耦接至变压器31的第一电压端V,,第一端331耦接至端点V。。第二灯管34 的第四端342耦接至变压器31的第二电压端V"第三端341耦接至端点V。。亦即,在第一模块301中,变压器31设置在第一灯管33及第二灯管 34的一端,在第二模块302中,变压器31设置在第一灯管33及第二灯管 34的另一端,灯管模块3即由第一模块301及第二模块302交错设置而成。此外,灯管模块3还包括一第一回路基板35及一第二回路基板36,第 一模块301的变压器31均设置在一第一回路基板35上,第二模块302的 变压器31均设置在第二回路基板36上。第一回路基板35用以提供基本电 流,使第一模块301的变压器31产生第一相位与第二相位的交流电驱动灯管,形成回路。第二回路基板36用以提供基本电流,使第二模块302的变 压器31产生第一相位与第二相位的交流电,以驱动灯管,并构成回路。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灯管模块的电路示意图。该变压器41 具有一第一电压端Vi及一第二电压端V2,第一电压端Vi可驱动二支第一灯 管33,第二电压端V2可驱动二支第二灯管34,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 为限,本实施例可扩张到由第一电压端V!驱动多支第一灯管33,第二电压 端V2驱动多支第二灯管34。参照图4,灯管模块4包括至少一第一模块401及至少一第二模块402。第一模块401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电压端V,及一第二电压端V2的变压器 41、 二支第一灯管33以及二支第二灯管34。 二支第一灯管33的第一端331 耦接至第一电压端V!, 二支第二灯管34的第三端341耦接至单一第二电压 端V2, —第一灯管33的第二端332耦接至端点V3, 一第二灯管34的第四 端342耦接至该端点V3,另一第一灯管33的第二端332耦接至端点V4,另 一第二灯管34的第四端342耦接至该端点V4。亦即,耦接至第一电压端V, 的一第一灯管33串联耦接至第二电压端V2的第二灯管34。此外,本实施例 的端点V3可再耦接至端点V,。第二模块402与第一模块401具有相同组件,与第一模块不同的是, 第二模块402的变压器41设置在二支第一灯管W及二支第二灯管34的另 一端。二支第一灯管33的第二端332耦接至变压器"的第一电压端Vi, 二支第二灯管34的第四端342耦接至第二电压端V2。 一第一灯管33的第 一端331耦接至端点V3, —第二灯管34的第三端341耦接至该端点V3,另 一第一灯管33的第一端331耦接至端点V"另一第二灯管34的第三端Ml 耦接至该端点V4,亦即, 一第一灯管33串联一第二灯管34。此外,本实用 新型的端点V3可再耦接至端点V4。灯管模块4即由第一模块401及第二模 块402交错设置而成。图5为图4的灯管模块的应用例。当第一灯管33及第二灯管34为冷 阴极管时,每一第一灯管33耦接至第一电压端Vi前,或每一第二灯管34 耦接至第二电压端V2前,可先串连一电容d、 C2、 C3或C"用以稳压,再耦 接至第一电压端Vi或第二电压端V2。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此实施例的单一变压器 具有多个第一电压端V!及多个第二电压端V2,每一电压端耦接一灯管,使一变压器同时驱动多支灯管。如图6所示,灯管模块6包括至少一第一模块601及至少一第二模块 602,灯管模块6由第一模块601及第二模块602交错设置而成。第一模块601包括一变压器61、多支第一灯管33及多支第二灯管34。 变压器61包括多个第一电压端Vi及多个第二电压端V2,第一电压端V:及第 二电压端V2的说明请参阅图1B及其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每一第一灯管33 的第一端331耦接至一第一电压端每一第二灯管34的第三端341耦接 至一第二电压端V2,每一第二端332耦接至一第四端342。第二模块602与第一模块601具有相同的组件,第一模块601的变压 器61设置在灯管的一端,第二模块的变压器602设置在灯管的另一端,详 述如下。第二模块602的每一第一灯管33的第二端332耦接至一第一电压 端V"每一第二灯管34的第四端342耦接至一第二电压端V2,每一第一端 331耦接至一第三端341。此外,灯管模块6还包括一第一回路基板(图未示)及一第二回路基板 (图未示),第一模块601的变压器61均设置在一第一回路基板上,第二模 块602的变压器61均设置在第二回路基板上。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灯管模块的电路示意图。图7与图3 的不同之处在于灯管模块7由分别具有一第一电压端及一第二电压端的第 一及第二变压器71、 72取代图3中的具有一第一电压端及一第二电压端的 单一变压器31,其余电路接法均与图3相同,不再赘述。灯管模块7包含至少一第一模块701及至少一第二模块702,灯管模块 7由第一模块701及第二模块702交错设置而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灯管模块将原本均设置在灯管同一端的变压 器,改为两个模块, 一个模块的变压器设置在灯管的一端,另一模块的变 压器设置在灯管的另一端,灯管模块由两种模块交错设置而成,使灯管模 块可降低灯管模块两端亮度不均、亮度平衡性差的问题。此外, 一个变压器可驱动多支灯管可减少变压器的使用量。以上所述仅为举例说明,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 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 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第一模块及至少一第二模块,其分别包括一变压器,包括一第一电压端;以及一第二电压端;至少一第一灯管,其一端耦接至该第一电压端;以及至少一第二灯管,其一端耦接至该第二电压端,各该第一灯管的另一端耦接至各该第二灯管的另一端;其中该第一模块及该第二模块为反向交错设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第一电电压端与该 第二电压端提供的交流电,为随时而变的交流电压,具有相同的峰值和频率。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第一电压端用以提 供具有第 一相位的交流电,该第二电压端用以提供具有第二相位的交流电, 该第 一相位与该第二相位相差 一 百八十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第一灯管及该第二 灯管为冷阴极管、外部电极荧光灯管或热阴极灯管。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第一回路基板, 该至少一第一模块的所有该变压器均设置在该第一回路基板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第二回路基板, 该至少 一第二模块的所有该变压器均设置在该第二回路基板上。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其中当该第一灯管及该第 二灯管为多支时,每一该第一灯管及每一第二灯管先串联一电容,再耦接 至该第一电压端或该第二电压端。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灯管模块用于平面 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9、 一种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包括 至少一第一模块及至少一第二模块,其分别包括 一变压器,包括多个第一电压端;以及 多个第二电压端;多支第一灯管,各该第一灯管的一端对应耦接至该多个第一电压端;以及多支第二灯管,各该第二灯管的一端对应耦接至该多个第一电压端,各该第 一灯管的另 一端耦接至各该第二灯管的另 一端; 其中该第 一模块及该第二模块反向交错设置。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第一电电压端与 该第二电压端提供的交流电,为随时而变的交流电压,具有相同的峰值和频率。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第一电压端用以 提供具有第 一相位的交流电,该第二电压端用以提供具有第二相位的交流 电,该第一相位与该第二相位相差一百八十度。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第一灯管及该第 二灯管为冷阴极管、外部电极焚光灯管或热阴极灯管。
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第一回路基板, 该至少一第一模块的所有该变压器均设置在该第一回路基板上。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第二回路基板, 该至少 一 第二模块的所有该变压均设置在该第二回路基板上
15、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灯管模块用于平 面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16、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多个电容器,耦 接于该第一电压端或该第二电压端与该第一或该第二灯管之间。
17、 一种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包括 至少一第一模块及至少一第二模块,其分别包括 一第一变压器;一第二变压器;一第一灯管,其一端耦接至该第一变压器;以及 一第二灯管,其一端耦接至该第二变压器,其另一端耦接至该第一灯 管的另一端;其中该第 一模块及该第二模块反向交错设置。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第一电电压端与该第二电压端提供的交流电,为随时而变的交流电压,具有相同的峰值和 频率。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第一变压器用以 提供具有第 一相位的交流电,该第二变压器用以提供具有第二相位的交流 电,该第一相位与该第二相位相差一百八十度。
2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第一灯管及该第 二灯管为冷阴极管、外部电极荧光灯管或热阴极灯管。
21、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第一回路基板, 该至少一第一模块的所有该第一变压器及该第二变压器均设置在该第一回 路基板上。
22、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还包括一第二回路基板, 该至少一第二模块的所有该第一变压器及该第二变压器均设置在该第二回 路基板上。
23、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灯管模块,其特征是其中该灯管模块用于平 面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灯管模块,用于平面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块中,灯管模块包括至少一第一模块及至少一第二模块。第一模块的变压器包括第一电压端,以及第二电压端。两支串连的灯管的一端分别接在变压器的第一电压端及第二电压端,由一个变压器驱动两支灯管。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具有相同组件。第一模块及第二模块是反向交错设置。
文档编号F21S8/00GK201100563SQ200720193999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日
发明者郝廷先, 郭俊良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