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50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木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器,尤其是能使诸如棒棒糖、软糖、橡皮糖、冰 条、果冻等小食品发光的发光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使食品发光有两种方法 一是通过外部光源照射,而使其发光;
二是光源设置于食品内部,而使其发光。前种方式,因小食品是从外面照射, 产生的视觉效果不理想。后种方式,光源设置于食品内部,所以能产生较好的 视觉效果,但电子装置在食品内部,会给食用者带来安全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03106374中,公开了一种发光小食品的装置,包括一个 外壳,用作手柄,其中放置有用于照明棒棒糖的光源供电的电子装置,该装置 包括两个空心管,其中连接于包括电源的外壳的一个在其末端设置有光源,而 另一个穿透小食品的内部。该装置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陷,不仅产生了较 好的视觉效果,而且降低了误食电子装置的危险。
但上述装置仍存在以下不足外壳的-端与其内的光源仍安置于糖果内, 因此不能完全杜绝安全隐患;该装置结构复杂,需要大量配套塑料,因此只能 适用于硬糖造型,从而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发光器适用范围有限,安全性不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 种发光器,该装置结构简单,适用广泛,视觉效果好,而且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光器,包括光源、 为光源供电的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塑料传光棒,塑料传光棒的一端与光源 相互接触,另一端穿过食品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食品内部直至整条传光棒都能发光,视觉效果 明显;能与不同材料品种的食品造型配套,例如棒棒糖、软糖、橡皮糖、冰条、 果冻等;食用时可完全避免嘴或舌头接触电子元件或光源。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中l.塑料传光棒,2.光源,3.电源,4.闪烁控制器,5.开关,6.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发光器包括塑料传光棒l、光源2、电源3、闪烁控制器4、 开关5、手柄6,光源2、闪烁控制器4的输出端依次串联后接于电源3的两端, 电源3向闪烁控制器4提供工作电压,开关5与闪烁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该 电子装置设于手柄6中。塑料传光棒1的一端插入手柄6并与发光二极管2相 互接触,另一端穿透食品的内部(图中未画出)。该发光器的工作原理如下按 下开关5,闪烁控制器4得电工作,其输出端以特定的频率导通或断开,光源2 两极被加上特定频率的正向电压,从而闪烁发光;再按下开关5,闪烁控制器的 输出端常通,光源2两极被加上恒定的正向电压,因此处于长亮状态。与光源2 接触的塑料传光棒l将光线传到另一端,其自身也向外放射光芒。塑料传光棒1的另一端如插入可透光的食品内,该食品则产生发光的效果。本实施例 中,塑料传光棒1既可为实心的,也可为空心的,其截面的形状也可根据需要 任意选取。塑料传光棒1最好选用塑料PC棒,塑料PC棒不仅透光性强,而且 韧性较强不易折断。塑料传光棒l可为一支,也可为多支。光源2选用的是发 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休积小且易于安装,当食品需要发出不同色彩的光芒时,
可选取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即可。电源3采用的是三粒常规纽扣电池,能提 供4.5v的工作电压,二粒常规纽扣电池也能满足工作要求。闪烁控制器4选用 的是LED驱动芯片,该芯片能在常亮和闪烁模式之间切换。开关5选用普通的 两脚开关即可。光源2、电源3、闪烁控制器4、开关5均置于手柄6内,手柄 6 —般为纸筒或塑料筒,也可根据需要而设计成不同形状。当不需要食品发光时, 可将塑料传光棒1从手柄6中抽出,直接握在手中,与一般食品无异。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器,包括光源、为光源供电的电源,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传光棒,传光棒的一端与光源相接触,另一端穿入食品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光棒为实心或空心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光棒为一支或多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光棒的材质为塑料PC。
5、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发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闪 烁控制器,闪烁控制器使光源在常亮和闪烁两种工作状态间转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7、 根据权利要示5所述的发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控制器为LED驱动 心片。
专利摘要一种发光器,包括光源、为光源供电的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塑料传光棒,塑料传光棒的一端与光源相互接触,另一端穿入食品的内部。该装置能使食品内部直至整条传光棒都能发光视觉效果明显,能与不同材料品种的食品造型配套,例如棒棒糖、软糖、橡皮糖、冰条、果冻等。
文档编号F21W121/00GK201137874SQ200720196490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7日
发明者张伟耀 申请人:张伟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