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48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控管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和安装更加简单,散热效果优化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
背景技术
图I是现有技术的磁控管结构纵剖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的俯视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在组装后的正面视图。如图I-图4所示,磁控管主要包括有正电极部;负电极部;磁极部;微波发射部。正电极部由圆桶形状的阳极外壳11,在阳极外壳11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放射状的叶片12,叶片上下沟槽中焊接内外环构成。
负电极部包括在中心轴上由W (钨)和TH (钍)元素形成的螺旋形状并可放射热电子的灯丝13 ;在叶片12的末端和灯丝13之间形成使热电子旋转的作用空间14 ;为了防止从灯丝13放射出来的热电子从中心轴上下方向脱离,在灯丝13的上端和下端形成上部密封件15和下部密封件16 ;为了支撑灯丝13及引入电源,设计了贯通下部密封件16并连接上部密封件15的灯丝中央导杆17和与中央导杆17—起引入电源并连接下部密封件16的侧面导杆18。磁极部包括固定在阳极外壳11的上端和下端并能形成磁通的上磁极20,下磁极21 ;为了能使作用空间14上形成磁场,在上磁极20的上端和下磁极21的下端安装磁石22,磁石为环状结构且有一定厚度。此外,还有贯通陶瓷部件31并连接灯丝中央导杆17 —端和侧面导杆18 —端进行滤波功能的滤波线圈32 ;连接滤波线圈32,并跨接于电源两端从外部引入电源的电容器33 ;形成在上磁极20的上部和下磁极21的下部进行磁通作用的上部密封室41和下部密封室42 ;为了在作用空间14里产生的高频波发射到外部,设有连接在叶片12并贯通上磁极20和上部密封室41中央引出来的天线51 ;为了冷却在作用空间14里产生并通过叶片12传递的热量,设置有散热片61 ;另外还有把散热片61保护在内部并将散热片61传递的热量散出的外壳19等部件。现有技术中的磁控管散热片61通常由铝材质的金属板一体成型冲压而成,在散热片中部留有用于装配磁控管阳极外壳的阳极孔62,散热片在围绕阳极孔的位置弯折从而形成阳极孔板66,在散热片安装时阳极孔板与阳极外壳相互配合。在散热片的左右两端分别切割、弯折加工出三个散热叶片63,以扩大散热片与流过空气的接触面积;阳极孔周围形成有多个呈对称排列的导流突起65,导流突起中间位置设置导流孔67,空气流过散热片间空隙时受其影响会改变流向,少量空气会绕过磁控管的阳极外壳到达背风侧,从而能够加强阳极外壳背风侧的热量交换;在每个散热叶片的外侧末端都形成有固定折弯64,固定折弯可以在平行叠加装配时使散热片形变后紧密固定在外壳19内,且彼此间留有一定距离以保证空气能够通过。
外壳19包括从上侧容纳内部装置的上壳19a和从下侧容纳内部装置的下壳19b。图中所示的排气管60是磁控管组装以后,进行排气工序时为了把磁控管变成真空状态切断的部分。下面说明如上所述的磁控管工作情况。在磁石22产生的磁场通过上磁极20和下磁极21形成磁通时,在叶片12和灯丝13之间形成磁场。当通过电容器33进行通电的时候,灯丝13在大约2000K温度下放射热电子,热电子在灯丝13与正电极部之间的4. O KV到4. 4KV和在磁石22产生的磁场的作用下的作用空间14进行旋转。这样,在通过中央导杆17和侧面导杆18向灯丝13通电的时候,在叶片12和灯丝13之间产生2450MHZ左右的电场,使热电子在作用空间14内通过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变成谐波,并使谐波传递到连接叶片12的天线51发射到外部。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中,散热片与磁控管阳极外壳直接接触,由多个分离的散热片组成散热片组,相邻的散热片之间的空隙较小。磁控管工作时,外部空气流过散热片间的空隙并与散热片进行热交换,散热片间距离较小使空气流速较低,此时流过后侧散热叶片的空气已经是与前侧散热叶片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空气的温度较高,后侧散热叶片无法充分的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导致热量集中在散热片上,同时,空气流过磁控管阳极时的热交换能力也取决于散热面积的大小,间距较小的散热片实际散热面积较小,气流无法绕过阳极外壳来到背风侧,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完成空气与磁控管阳极的热交换,使磁控管阳极的背风侧变为“死区”,从而导致磁控管的散热能力较差,不利于系统散热。另外,由于磁控管安装时需要依次安装多个不同的散热片,致使生产工序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生产和安装更加简单,散热效果优化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由金属板一体成型冲压而成,在散热片中部留有阳极孔,用于装配磁控管的阳极外壳;围绕阳极孔位置的散热片弯折形成阳极孔板;在散热片上设置多个导流突起和限位折弯;散热片的左右两侧分别剪切并弯折加工出多个散热叶片,多个散热片是由同一块金属板制成的一个整体,相邻散热片之间通过散热叶片相互连接,且相邻散热片的散热叶片弯折方向、阳极孔板的弯折方向、导流突起的突起方向和限位折弯的弯折方向分别各自对应相反;多个连为一体的散热片沿散热叶片的连接处依次弯折,使弯折后各散热片的散热叶片弯折方向、阳极孔板的弯折方向、导流突起的突起方向和限位折弯的弯折方向分别各自对应相同,且相邻散热片之间留有相同距离,多个散热片形成阳极孔同轴的散热片组。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散热叶片的顶端弯折形成固定折弯,相互连接的散热叶片的固定折弯之间设置连接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两个散热叶片。在固定折弯间距离较小的散热叶片之间设置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宽度与连接的散热叶片宽度相同,且连接板的高度与上述散热片组中相邻散热片之间的距离相同。在散热叶片上设置贯穿固定折弯和连接板的开口。由高传热系数材质制成的套筒穿过上述散热片组中所有散热片的阳极孔,套筒的内壁与磁控管的阳极外壳紧密接触,套筒的外壁同散热片的阳极孔板相互紧密接触。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中,多个散热片由一片相同的金属板一次加工而成,相邻的散热片通过散热叶片相互连接,依次弯折之后形成散热片相互平行的散热片组,在安装时使磁控管的阳极穿过所有散热片的阳极孔,从而可以一次性将所有散热片同时完成固定,简化了生产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设置同时穿过散热片组的各阳极孔的套筒,通过套筒将磁控管阳极的热量及时传输到个散热片上,从而增大了散热片的散热面积,利用套筒可以进一步扩大相邻散热片之间的空隙,当外部空气流过时能够保证每个散热叶片都
可以充分的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提高了磁控管阳极背风侧的散热片的热交换能力,降低了磁控管阳极的温度,使磁控管的工作性能得到提高。


图I是现有技术的磁控管结构纵剖视 图2是现有技术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的结构示意 图3是现有技术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的俯视 图4是现有技术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在组装后的正面视 图5是本发明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在弯折形成散热片组后的示意 图6是本发明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的俯视 图7是本发明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为了便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说明书中的前、后、左、右等方位词都是以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在组装后的正面视图方向为准的。图5是本发明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61,由金属板一体成型冲压而成,在散热片61中部留有阳极孔62,用于装配磁控管的阳极外壳;围绕阳极孔位置的散热片弯折形成阳极孔板66,一方面通过阳极孔板增大散热片与热源的接触面积,使散热片及时将热量导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阳极孔板66的高度限制散热片之间的距离;在散热片上设置多个导流突起65和限位折弯69,导流突起65的作用是使流过散热片之间缝隙的空气改变流向,导流突起中间位置设置导流孔67,从而使磁控管阳极背部能够流过更多的空气,以提高散热片的换热能力,限位折弯69是在散热片的表面冲压出通孔,并使一部分散热片沿通孔向下弯折,从而在相邻的散热片之间起到限定间距的作用;散热片的左右两侧分别剪切并弯折加工出多个散热叶片63,多个散热片是由同一块金属板制成的一个整体,相邻散热片之间通过散热叶片63相互连接,且相邻散热片的散热叶片弯折方向、阳极孔板的弯折方向、导流突起的突起方向和限位折弯的弯折方向分别各自对应相反,在弯折后使相邻的散热片各部分位置对应且相互平行;多个连为一体的散热片沿散热叶片的连接处依次弯折,使弯折后各散热片的散热叶片弯折方向、阳极孔板的弯折方向、导流突起的突起方向和限位折弯的弯折方向分别各自对应相同,且相邻散热片之间留有相同距离,多个散热片61形成阳极孔同轴的散热片组。同一散热片两端连接的散热片的弯折朝向相反,使两端的散热片在弯折后分别位于中间散热片的上方和下方。散热叶片63的顶端弯折形成固定折弯64,相互连接的散热叶片的固定折弯64之间设置连接板70,通过连接板70连接两个散热叶片。散热片安装时,需对其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散热叶片发生形变进入到磁控管的外壳内,固定折弯顶住下壳的内壁使散热片保持位置固定。在固定折弯64间距离较小的散热叶片之间设置连接板70,固定折弯间距离较长的散热叶片各自独立,在相邻的散热片弯折后上述间距较长的散热叶片相互平行。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散热片的一侧都形成三个散热叶片,位于外侧的两个散热叶片分别与另一个散热片对应位置的散热叶片相连接,而位于上述两个散热叶片中间的那个散热叶片朝向不同 方向弯折,相互间不连接。连接板70的宽度与连接的散热叶片宽度相同,且连接板的高度与上述散热片组中相邻散热片之间的距离相同,连接板同样起到限制散热片之间距离的作用。在散热叶片上设置贯穿固定折弯和连接板的开口 71,使外部的空气能够通过上述开口流入散热片之间的空间或者从散热片之间流出。由高传热系数材质制成的套筒70穿过上述散热片组中所有散热片61的阳极孔62,套筒的内壁与磁控管的阳极外壳紧密接触,套筒的外壁同散热片的阳极孔板相互紧密接触。通过传热系数高的材质将磁控管阳极上的热量快速的传递至散热片组中的各个散热片上,从而提闻了导热散热能力。 本发明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中,多个散热片由一片相同的金属板一次加工而成,相邻的散热片通过散热叶片相互连接,依次弯折之后形成散热片相互平行的散热片组,在安装时使磁控管的阳极穿过所有散热片的阳极孔,从而可以一次性将所有散热片同时完成固定,简化了生产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设置同时穿过散热片组的各阳极孔的套筒,通过套筒将磁控管阳极的热量及时传输到个散热片上,从而增大了散热片的散热面积,利用套筒可以进一步扩大相邻散热片之间的空隙,当外部空气流过时能够保证每个散热叶片都可以充分的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提高了磁控管阳极背风侧的散热片的热交换能力,降低了磁控管阳极的温度,使磁控管的工作性能得到提高。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然会利用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成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由金属板一体成型冲压而成,在散热片中部留有阳极孔,用于装配磁控管的阳极外壳;围绕阳极孔位置的散热片弯折形成阳极孔板;在散热片上设置多个导流突起和限位折弯;散热片的左右两侧分别剪切并弯折加工出多个散热叶片,其特征在于多个散热片是由同一块金属板制成的一个整体,相邻散热片之间通过散热叶片相互连接,且相邻散热片的散热叶片弯折方向、阳极孔板的弯折方向、导流突起的突起方向和限位折弯的弯折方向分别各自对应相反;多个连为一体的散热片沿散热叶片的连接处依次弯折,使弯折后各散热片的散热叶片弯折方向、阳极孔板的弯折方向、导流突起的突起方向和限位折弯的弯折方向分别各自对应相同,且相邻散热片之间留有相同距离,多个散热片形成阳极孔同轴的散热片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散热叶片的顶端弯折形成固定折弯,相互连接的散热叶片的固定折弯之间设置连接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两个散热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折弯间距离较小的散热叶片之间设置连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连接板的宽度与连接的散热叶片宽度相同,且连接板的高度与上述散热片组中相邻散热片之间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在散热叶片上设置贯穿固定折弯和连接板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由高传热系数材质制成的套筒穿过上述散热片组中所有散热片的阳极孔,套筒的内壁与磁控管的阳极外壳紧密接触,套筒的外壁同散热片的阳极孔板相互紧密接触。
全文摘要
一种磁控管阳极的散热片,在散热片中部留有阳极孔,围绕阳极孔形成有阳极孔板,散热片的左右两侧分别剪切并弯折加工出多个散热叶片,多个散热片是由同一块金属板制成的一个整体,相邻散热片之间通过散热叶片相互连接,且相邻散热片的散热叶片弯折方向、阳极孔板的弯折方向、导流突起的突起方向和限位折弯的弯折方向分别各自对应相反;多个连为一体的散热片沿散热叶片的连接处依次弯折,使相邻散热片之间留有相同距离,多个散热片形成阳极孔同轴的散热片组。提高了磁控管阳极的热交换能力,降低了磁控管阳极的温度,使磁控管的工作性能得到提高。
文档编号H01J23/033GK102820192SQ2011101501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7日
发明者李 杰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