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光源模组的制作方法
光源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模组,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应用于显示装置的光源模组。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应用在使用非自发光显示面板(如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以提供非自发光显示面板所需的显示光源。有关于背光模组光源的固定方式已揭露于多篇专利文件中,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200825538与201007276、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1269105、美国专利公开号20080186425以及美国专利公告号7273295等专利文件。图1是现有一种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而图2是图1中光源及基板的立体示意图。请参照图1与图2,现有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100包括一光源110、一基板120、一背板130及一导光板140。光源110固定在基板120的侧壁122上,而基板120的底壁124则固定在背板130上。光源110包括电路板112以及配置于电路板112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14,而发光二极管114与导光板140的入光面142相对,以提供光线至导光板140 内。上述的电路板112设有锁固孔113,而基板120的侧壁122亦设有与锁固孔113对应的另一螺孔(图未示),如此可藉由螺150来将电路板112锁附于基板120的侧壁122上。然而,在进行螺丝锁附时,容易因操作不慎而使电路板112表面被螺丝150刮伤或擦伤,导致电路板112发生电气不良的情形,降低生产良率。此外,这种螺丝150锁固的方式需耗费较多的时间在锁附螺丝150的动作上,以致于降低了背光模组100的生产效率。而且,当需要将电路板112与基板120重新组装时,亦需花费许多时间拆卸螺150。另外,螺丝150或是电路板112与基板120的螺孔可能产生滑牙而需更换新品,所以较耗费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模组,以避免螺丝锁固所造成的各种缺点。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源模组,包括一载板、一光源组件以及至少一固定组件。载板具有至少一第一贯孔,光源组件包括一基板以及至少一光源。基板配置在载板上,光源配置在基板上。基板设有与至少一第一贯孔对应的至少一第二贯孔,且第一贯孔与第二贯孔相通。每一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销以及一夹持件。固定销具有一柱状部以及连接柱状部的一第一端的一底部,柱状部穿过对应的第一贯孔及第二贯孔。夹持件夹持柱状部,并邻近柱状部的与第一端相对的一第二端,其中夹持件与底部其中之一抵靠着载板,夹持件与底部其中另一抵靠着基板。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柱状部具有朝第二端的方向逐渐缩减的一渐缩段,第二端为渐缩段的末端,而固定销还包括连接于第二端的一头部,头部具有连接于第二端的一底面,而夹持件夹持于渐缩段,且夹持件还抵靠着底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头部的直径小于第一贯孔与第二贯孔的孔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夹持件包括一中空底座以及从中空底座延伸出的多个弹性夹爪。中空底座套入渐缩段中并抵靠在载板或基板上,而弹性夹爪夹持渐缩段,且每一弹性夹爪的一端抵靠着头部的底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载板为一散热板。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源模组还包括一背板,而载板固定在背板上。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载板具有固定在背板上的一底壁以及连接于底壁的一侧壁,而第一贯孔配置在侧壁内。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为电路板,而光源为点光源。在本发明的光源模组中,因使用固定组件来取代现有技术所使用的螺丝,所以能避免螺丝锁固所造成的各种缺点,进而提高光源模组的生产良率及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一种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光源及基板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光源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
图4是图3中固定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光源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作为背光模组的光源模组的剖面示意图100: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110:光源112:电路板113:锁固孔114:发光二极管120:基板122:侧壁124:底壁130:背板140:导光板142:入光面150:螺丝2OO、2OO ’:光源模组210、210,:载板212:第一贯孔213:底壁214:侧壁
220:光源组件222:基板223:第二贯孔224:光源
230:背板240:导光板242:入光面300:固定组件310:固定销311:柱状部312:第一端313:底部314:第二端315:渐缩段316:头部317:底面318:顶面320:夹持件322:中空底座324:弹性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光源模组的剖面示意图,而图4是图3中固定组件的立体分解不意图。请参照图3与图4,本实施例的光源模组200包括一载板210、一光源组件220以及至少一固定组件300。载板210具有至少一第一贯孔212,而本实施例是以两个第一贯孔212为例。光源组件220包括一基板222以及至少一光源224,而本实施例是以多个光源224为例。基板222配置在载板210上,基板222设有与第一贯孔212对应的至少一第二贯孔223,亦即第一贯孔212的数量与第二贯孔223的数量相同,且第一贯孔212与第二贯孔223相通。光源224配置在基板222上,本实施例的基板222例如是电路板,而光源224例如是点光源,如发光二极管或雷射二极管等,但本发明并不限定光源的种类。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亦可用灯管(如冷阴极荧光灯管)作为光源,而光源组件的基板则具有灯管架。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300的数量例如是与第一贯孔212的数量相同,所以固定组件300的数量亦与第二贯孔223的数量相同。每一固定组件300包括一固定销310以及一夹持件320。固定销310具有一柱状部311以及连接柱状部311的一第一端312的一底部313,柱状部311穿过对应的第一贯孔212及第二贯孔223。夹持件320夹持柱状部311,并邻近柱状部311的与第一端312相对的一第二端314,其中夹持件320与固定销310的底部313其中之一抵靠着载板210,夹持件320与固定销310的底部313其中另一抵靠着基板222。更详细地说,当通过固定销310来将光源组件220固定在载板210上时,可先将固定销310的第二端314依序穿过对应的第二贯孔223及第一贯孔212,之后再通过夹持件320来夹持固定销310的第二端314。如此,固定销310的底部313即抵靠着基板222,而夹持件320则抵靠着载板210。在图5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当通过固定销310来将光源组件220固定在载板210上时,亦可先将固定销310的第二端314依序穿过对应的第一贯孔212及第二贯孔223,之后再通过夹持件320来夹持固定销310的第二端314。如此,固定销310的底部313即抵靠着载板210,而夹持件320则抵靠着基板222。请再参照图3与图4,上述的柱状部311例如具有朝第二端314的方向逐渐缩减的一渐缩段315,且第二端314为渐缩段315的末端。固定销310还可包括连接于第二端314的一头部316,头部316具有连接于第二端314的一底面317,而夹持件320夹持于渐缩段315,且夹持件320还抵靠着底面317。此头部316的底面317可供夹持件320抵靠,进而使固定组件300能将基板222与载板210紧密结合。本实施例中,头部316例如是从底面317渐缩至与底面317相对的一顶面318,但本发明并不限定头部316的形状。此外,为了让柱状部311及头部316能顺畅通过第一贯孔212与第二贯孔223,柱状部311及头部316的直径例如是小于第一贯孔212与第二贯孔223的孔径。上述的夹持件320例如包括一中空底座322以及从中空底座322延伸出的多个弹性夹爪324。中空底座322套入渐缩段315中并抵靠在载板210或基板222上。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当固定销310的底部313抵靠着基板222时,夹持件320的中空底座322抵靠着载板210 ;如图5所示,当固定销310的底部313抵靠着载板210时,夹持件320的中空底座322抵靠着基板222。此外,弹性夹爪324用以夹持渐缩段315,且每一弹性夹爪324的一端抵靠于固定销310之头部316的底面317。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夹持件320的具体结构,只要其能夹持于固定销310之第二端314即可。本实施例的光源模组200中,因藉由固定组件300来将光源组件220的基板222固定在载板210上,所以在组装时,只需将固定销310的柱状部311穿过第一贯孔212与第二贯孔223,接着再将夹持件320夹持于固定销310的第二端314即可。相较于现有技术所使用的螺丝锁固的方式,本实施例的光源模组200在生产时可省去费时的锁附螺丝动作,进而提升光源模组200的生产效率。此外,固定销310可选用软性材质(如塑胶),以避免不慎刮伤或擦伤基板222,进而提升生产良率。另外,夹持件320亦可选用软性材质(如塑胶),当固定销310套入夹持件320时,固定销310的头部316顶开弹性夹爪324,接着弹性夹爪324可弹性形变恢复原状,夹持件320的中空底座322抵靠着基板222,弹性夹爪324用以夹持渐缩段315。此外,这种以固定组件300将基板222固定在载板210的方式还可避免螺孔或螺丝滑牙的问题,而且固定组件300还具有易于拆卸,以便于重新组装的优点。另夕卜,第一贯孔212与第二贯孔223的孔壁不需设置螺纹,所以能进一步节省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载板210可选用散热性较佳的材质制成,如此载板210可作为散热板,以帮助光源组件220散热。本实施例的光源模组200可应用在显示装置中作为背光模组,以提供非自发光显示面板(如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显示光源,但本发明并不限制光源模组200的应用领域。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作为背光模组的光源模组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光源模组200’与上述的光源模组200相似,以下针对其差异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光源模组200’的载板210’具有底壁213以及连接于底壁213的一侧壁214,而载板210’的第一贯孔212配置在侧壁214上,亦即光源组件220是被固定组件300固定在侧壁214上。光源组件220的光源(图未示)与导光板240的入光面242相对,以提供光线至导光板240内。此外,光源模组200’还可包括一背板230,而载板210’的底壁213是固定在背板230上。背板230是可用于与显示装置的前框做结合的部件。在另一实施例中,载板可直接作为背板。另外,虽然图6的光源模组200’是以侧边入光式背光模组为例,但本发明的光源模组亦可作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光源模组因使用固定组件来将光源组件固定在载板上,所以能避免使用螺丝锁固的方式所造成的各种缺点,进而提高光源模组的生产良率及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和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权利要求
1.一种光源模组,包括: 一载板,具有至少一第一贯孔; 一光源组件,包括: 一基板,配置在该载板上,该基板设有与该至少一第一贯孔对应的至少一第二贯孔,且该第一贯孔与该第二贯孔相通; 至少一光源,配置在该基板上; 至少一固定组件,其中每一固定组件包括: 一固定销,具有一柱状部以及连接该柱状部的一第一端的一底部,该柱状部穿过对应的该第一贯孔及该第二贯孔;以及 一夹持件,夹持该柱状部,并邻近该柱状部的与该第一端相对的一第二端,其中该夹持件与该底部其中之一抵靠着该载板,该夹持件与该底部其中另一抵靠着该基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中该柱状部具有朝该第二端的方向逐渐缩减的一渐缩段,该第二端为该渐缩段的末端,该固定销还包括连接于该第二端的一头部,该头部具有连接于该第二端的一底面,该夹持件夹持于该渐缩段,且该夹持件还抵靠着该底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组,其中该头部的直径小于该第一贯孔与该第二贯孔的孔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组,其中该夹持件包括一中空底座以及从该中空底座延伸出的多个弹性夹爪,该中空底座套入该渐缩段中并抵靠着该载板或该基板,而该些弹性夹爪夹持该渐缩段,且每一弹性夹爪的一端抵靠着该头部的该底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中该载板为一散热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模组,其中还包括一背板,且该载板固定在该背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组,其中该载板具有固定在该背板上的一底壁以及连接于该底壁的一侧壁,该第一贯孔配置在该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组,其中该基板为电路板,且该光源为点光源。
全文摘要
一种光源模组,包括一载板、一光源组件以及至少一固定组件。载板具有至少一第一贯孔,光源组件包括一基板以及至少一光源。基板配置在载板上,光源配置在基板上。基板设有与至少一第一贯孔对应的至少一第二贯孔,且第一贯孔与第二贯孔相通。每一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销以及一夹持件。固定销具有一柱状部以及连接柱状部的一第一端的一底部,柱状部穿过对应的第一贯孔及第二贯孔。夹持件夹持柱状部,并邻近柱状部的与第一端相对的一第二端,其中夹持件与底部其中之一抵靠着载板,夹持件与底部其中另一抵靠着基板。在本发明的光源模组中,因使用固定组件来取代现有技术所使用的螺丝,所以能避免螺丝锁固所造成的各种缺点。
文档编号F21V17/14GK103104857SQ201110363980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杨光 申请人: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