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管封装头及具有该封装头的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59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管封装头及具有该封装头的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管封装头,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的灯管封装头及具有该封装头的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
背景技术
在室内外公共场所的照明设备中,尤其是对于地铁和隧道等一些要求连续照明的场所,所使用的照明设备需要具有节能、高效及耐用等优点,以适应中国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要求;而日光灯作为一种使用很普遍的照明设备,故需对其综合性能提高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中出现一种管中管节能灯,它是日光灯的一种,由于该管中管节能灯具有节能、高效及耐用等优点,故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从而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研发的目标之一。但是,现有的用于收容管中管节能灯的稳压镇流器的日光灯的封装头却存在如下的不足现有的日光灯的封装头开设有连通的插接槽、插接孔及收容腔,插接槽与插接孔有一个垂直于插接孔中心线的平面凸台,该收容腔收容管中管节能灯的由电感组件和控制线路板构成的稳定镇流器,管中管节能灯的灯管的的两端穿过插接孔且分别与容置于收容腔内的电感组件和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管中管节能灯的玻璃外管套于灯管外且两端分别插接于插接槽内并与平面凸台抵触,而电感组件的导线穿过插接孔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使管中管节能灯的灯管、电感组件及控制线路板位于一个密闭的工作环境下工作。然而,上述的插接槽与插接孔没被分隔开,使得注液入插接槽内的用于固定管中管节能灯的玻璃外管的固定液体极易在装配玻璃外管时从插接孔处流走,一方面使得玻璃外管不能可靠地固定在封装头上,另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增加了管中管节能灯的制造成本。同时,由于上述的用于使电感组件和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导线是穿过插接孔的,使得导线的装配难度增加。因此,急需要一种使管中管节能灯的玻璃外管能可靠固定的、能降低管中管节能灯的制造成本并便于管中管节能灯的稳压镇流器的导线装配的灯管封装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管封装头,该灯管封装头使管中管节能灯的玻璃外管能可靠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封装头上,并能降低管中管节能灯的制造成本,同时,还便于管中管节能灯的稳压镇流器的导线在本实用新型灯管封装头内的装配。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该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一方面使得玻璃外管能可靠地的固定在灯管封装头上,并能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便于稳压镇流器的导线和反光片的装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封装头用于收容管中管节能灯的稳压镇流器,其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一封装管及第二封装管,所述第一封装管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封装管的前端对接卡合并形成供收容所述稳压镇流器的收容腔,所述第二封装管的后端具有封装盖,所述封装盖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电源插孔,其中,所述第一封装管前端的管内壁向内延伸并朝所述第一封装管前端的开口处弯折出呈空心结构的定位件,所述空心结构形成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插接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封装管的管内壁之间形成插接槽,所述定位件还开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排线孔。较佳地,所述排线孔连通所述插接槽和插接孔,所述插接槽呈环形,所述插接孔呈圆形,所述插接槽和插接孔位于同一圆心线上,便于第一封装管的注塑成型并能降低其制造成本。较佳地,所述第二封装管的前端沿所述第一封装管的后端处延伸出对接头,所述对接头插入所述第一封装管内与所述第一封装管对接卡合,以使得第一封装管和第二封装管的对接卡合更快捷。具体地,所述对接头上设置有导向限位槽和截面呈弧形的凸条,所述凸条沿垂直于所述对接头插入所述第一封装管内的方向设置,所述导向限位槽沿所述对接头插入所述第一封装管内的方向开设,所述第一封装管分别设有与所述凸条对应卡合的凹槽及与所述导向限位槽对应插入的导向限位柱。通过上述的凸条和凹槽的配合,使得第一封装管和第二封装管的卡合更可靠;通过上述的导向限位柱与导向限位槽的配合,限制对接卡合的第一封装管与第二封装管之间产生相对的转动。较佳地,所述封装盖与所述第二封装管卡合连接,使得封装盖和第二封装管的装拆极易,从而便于对设置于第二封装管内的电感组件或者控制线路板的维护。具体地,所述第二封装管的管内壁向内延伸出凸台,所述凸台开设有与所述插接孔和排线孔对应的通孔,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所述稳压镇流器抵触于所述凸台和封装盖之间,通过上述的凸台,使得由电感组件和控制线路板组成的稳压镇流器能可靠地固定在第二封装管和封装盖之间,防止由电感组件和控制线路板组成的稳压镇流器在第二封装管和封装盖之间窜动。 更具体地,邻近所述排线孔的插接槽沿所述插接孔处开凿出位于所述排线孔两侧的拓展定位槽,所述封装盖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散热孔。通过上述的拓展定位槽,使得管中管节能灯的反光片固定板能快速可靠地安装在灯管封装头内;通过上述的散热孔,便于将灯管封装头内的热量排走。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包括透光的玻璃外管、灯管、稳压镇流器、反光片、与灯管对应的反光片固定板及两个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封装头。所述稳压镇流器包括电感组件及控制线路板,所述反光片设于所述玻璃外管内,所述玻璃外管套于所述灯管外,所述反光片贴于所述反光片固定板上,贴有所述反光片的反光片固定板套于所述玻璃外管内并位于所述玻璃外管和灯管之间,所述电感组件与所述灯管的一端电性连接并抵触于一灯管封装头的凸台和封装盖之间,所述控制线路板与所述灯管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并抵触于另一灯管封装头的凸台和封装盖之间,贴有所述反光片的反光片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呈固定的插接于所述第一封装管的拓展定位槽内并贯穿开设有与所述排线孔相对应的引线孔,所述玻璃外管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封装管的插接槽内并固定,所述电感组件通过穿过所述排线孔和引线孔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较佳地,所述反光片固定板呈中空的月牙型结构,所述中空的月牙型结构形成所述引线孔,一方面使得反光片固定板占用玻璃外管的空间更小,从而为玻璃外管的小型化制造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提高了反光片固定板的美感。较佳地,所述反光片固定板的边缘凸伸出供固定所述反光片用的凸筋,使得反光片能更稳固定的贴于反光片固定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该定位件使插接槽和插接孔相互隔开,使得注入插接槽内的用于固定玻璃外管的固定液体不容易从插接孔处流走,一方面使得玻璃外管能可靠地固定在第一封装管上;另一方面能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使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灯管封装头的管中管节能灯的制造成本更低。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上开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排线孔,使得用于使收容腔内的电感组件和控制线路板之间电性连接的导线的装配极易。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具有反光片固定板及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封装头,使得反光片借助反光片固定板与第一封装管的配合而实现反光片与第一封装管的快速精准的装配,从而克服了反光片单独与第一封装管在装配时存在着装配不易和校正困难等缺陷,因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的反光片极易装配;另,由于反光片固定板上还开设有与排线孔相对应的引线孔,使得用于使收容腔内的电感组件和控制线路板之间电性连接的导线的装配极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灯管封装头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灯管封装头的分解图。图3是图2所示灯管封装头的分解图的另一视角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的分解图。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封装头11用于收容管中管节能灯的稳压镇流器,该稳压镇流器包括电性连接的电感组件14和控制线路板15(见图6)。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封装头11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一封装管111及第二封装管112。所述第一封装管111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封装管112的前端对接卡合并形成供收容所述稳压镇流器的收容腔110(具体是收容稳压镇流器的电感组件14和控制线路板15),所述第二封装管112的后端具有封装盖113,该封装盖113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110连通的电源插孔1130,其中,所述第一封装管111的前端的管内壁向内延伸并朝所述第一封装管111前端的开口处弯折出呈空心结构的定位件111a,所述空心结构形成与所述收容腔110连通的插接孔1111,所述定位件Illa与所述第一封装管111的管内壁之间形成插接槽1110,所述定位件Illa还开设有与收容腔110连通的排线孔1115。具体地,该定位件Illa上还设置有分布于插花接孔1111四周的定位件散热孔1116以便于散热,而排线孔1115连通所述插接槽1110和插接孔1111,所述插接槽1110呈环形,所述插接孔1111呈圆形,所述插接槽1110和插接孔 1111位于同一圆心线上以便于第一封装管111的注塑成型并能降低其制造成本。具体地, 如下请参阅图2和图3,上述提到的第二封装管112的前端沿上述提到的第一封装管111后端处延伸出对接头1121,该对接头1121插入上述提到的第一封装管111内并与上述提到的第一封装管111对接卡合,这样设计使得第一封装管111和第二封装管112的对接卡合更快捷。其中,为了使得第一封装管111与第二封装管112卡合得更可靠,并限制对接卡合的第一封装管111与第二封装管112之间产生相对的转动,故上述提到的对接头1121 上还设置有导向限位槽1122及截面呈弧形的凸条1123,所述凸条1123沿垂直于所述对接头1121插入所述第一封装管111内的方向设置,所述导向限位槽1122沿所述对接头1121 插入所述第一封装管111内的方向开设,所述第一封装管111分别设有与所述凸条1123对应卡合的凹槽1118,以及与所述导向限位槽1122对应插入的导向限位柱1119。同时,上述提到的封装盖113与上述的第二封装管112卡合连接以便于封装盖113 和第二封装管112的装配,并便于设置于第二封装管112内的电感组件14和/或控制线路板15的维护,而实现封装盖113与第二封装管112的卡合方式是在封装盖113设置有卡合对接凸头1133以及在卡合对接凸头1133上凸伸出卡合环条1134,在第二封装管112上对应的形成与卡合对接凸头1133配合的对接凹槽IlM和与卡合环条1134配合的卡接环槽1125,通过卡合对接凸头1133和对接凹槽IlM配合,实现封装盖113与第二封装管112 的快速对接,然后通过卡合环条1134和卡接环槽1125的卡合,实现对接后的封装盖113与第二封装管112的固定。其中,为了便于封装盖113在第二封装管112上的导向且限制封装盖113与第二封装管112的相对转动,故在卡合对接凸头1133上开设有三个引导槽1132, 相邻的引导槽1132在封装盖113上的夹角为90度,在第二封装管112上设置有与引导槽 1132配合的引导柱1126。参再次参阅图1至图3,上述提到的第二封装管112的管内壁向内延伸出凸台 1127,所述凸台1127开设有与所述插接孔1111和排线孔1115对应的通孔1128,收容于所述收容腔110内的所述稳压镇流器抵触于所述凸台1127和封装盖113之间,具体是,稳压镇流器的电感组件14和控制线路板15抵触于凸台1127和封装盖113之间;而上述的邻近排线孔1115的插接槽1110沿所述插接孔1111处开凿出位于所述排线孔1115两侧的拓展定位槽1117,所述封装盖113还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收容腔110连通的封装盖散热孔1131。 其中,通过上述的凸台1127,使得由电感组件14和控制线路板15组成的稳压镇流器能可靠地固定在第二封装管112和封装盖113之间,防止由电感组件14和控制线路板15组成的稳压镇流器在第二封装管112和封装盖113之间窜动;通过上述的拓展定位槽1117,使得管中管节能灯的反光片固定板18能快速可靠地安装在灯管封装头11内;通过上述的封装盖散热孔1131,便于将灯管封装头11内的热量排走。请参阅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1包括透光的玻璃外管12、灯管13、稳压镇流器、反光片、与灯管13对应的反光片固定板18及两个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封装头11。所述稳压镇流器包括电感组件14及控制线路板15,所述反光片设于所述玻璃外管12内,所述玻璃外管12套于所述灯管13外,所述反光片贴于所述反光片固定板18上,贴有所述反光片的反光片固定板18套于所述玻璃外管12内并位于所述玻璃外管12和灯管13之间,所述电感组件14与所述灯管13的一端电性连接并抵触于一灯管封装头11的凸台1127和封装盖113之间,所述控制线路板15与所述灯管1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并抵触于另一灯管封装头11的凸台1127和封装盖113之间,贴有所述反光片的反光片固定板18的两端分别呈固定的插接于所述第一封装管111的拓展定位槽1117内并贯穿开设有与所述排线孔1115相对应的引线孔182,所述玻璃外管12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封装管111的插接槽1110内并固定,所述电感组件14通过穿过所述排线孔1115和引线孔182的导线(图中未示与所述控制线路板15电性连接。且一封装盖113外设置有穿过电源插孔1130并与电感组件14电性连接的第一插头端子16,而另一封装盖113外设置有穿过电源插孔1130并与控制线路板15电性连接的第二插头端子17。其中,为了使得光片固定板18占用玻璃外管12的空间更小并能提高反光片固定板18的美感,故该反光片固定板18呈中空的月牙型结构,所述中空的月牙型结构形成所述引线孔182 ;为了使得反光片能更稳固定的贴于反光片固定板18上,故所述反光片固定板18的边缘凸伸出供固定所述反光片用的凸筋181。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Illa使插接槽1110和插接孔1111相互隔开,使得注入插接槽1110内的用于固定玻璃外管12的固定液体不容易从插接孔1111处流走,一方面使得玻璃外管12能可靠地固定在第一封装管111上;另一方面能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使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灯管封装头11的管中管节能灯的制造成本更低。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件 Illa上开设有与收容腔110连通的排线孔1115,使得用于使收容腔110内的电感组件14 和控制线路板15之间电性连接的导线的装配极易。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1具有反光片固定板18及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封装头11,使得反光片借助反光片固定板18与第一封装管111的配合而实现反光片与第一封装管111的快速精准的装配, 从而克服了反光片单独与第一封装管111在装配时存在着装配不易和校正困难等缺陷,因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1的反光片极易装配;另,由于反光片固定板18上还开设有与排线孔1115相对应的引线孔182,使得用于使收容腔110内的电感组件14和控制线路板15之间电性连接的导线的装配极易。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1.一种灯管封装头,用于收容管中管节能灯的稳压镇流器,所述灯管封装头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一封装管及第二封装管,所述第一封装管的后端与所述第二封装管的前端对接卡合并形成供收容所述稳压镇流器的收容腔,所述第二封装管的后端具有封装盖,所述封装盖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电源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管前端的管内壁向内延伸并朝所述第一封装管前端的开口处弯折出呈空心结构的定位件,所述空心结构形成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插接孔,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封装管的管内壁之间形成插接槽,所述定位件还开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排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封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孔连通所述插接槽和插接孔,所述插接槽呈环形,所述插接孔呈圆形,所述插接槽和插接孔位于同一圆心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封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装管的前端沿所述第一封装管的后端处延伸出对接头,所述对接头插入所述第一封装管内与所述第一封装管对接卡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管封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头上设置有导向限位槽及截面呈弧形的凸条,所述凸条沿垂直于所述对接头插入所述第一封装管内的方向设置,所述导向限位槽沿所述对接头插入所述第一封装管内的方向开设,所述第一封装管分别设有与所述凸条对应卡合的凹槽及与所述导向限位槽对应插入的导向限位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封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与所述第二封装管卡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管封装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装管的管内壁向内延伸出凸台,所述凸台开设有与所述插接孔和排线孔对应的通孔,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所述稳压镇流器抵触于所述凸台和封装盖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管封装头,其特征在于,邻近所述排线孔的插接槽沿所述插接孔处开凿出位于所述排线孔两侧的拓展定位槽,所述封装盖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散热孔。
8.一种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包括透光的玻璃外管、灯管、稳压镇流器及反光片,所述稳压镇流器包括电感组件及控制线路板,所述反光片设于所述玻璃外管内,所述玻璃外管套于所述灯管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还包括与所述灯管对应的反光片固定板和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个灯管封装头,所述反光片贴于所述反光片固定板上,贴有所述反光片的反光片固定板套于所述玻璃外管内并位于所述玻璃外管和灯管之间,所述电感组件与所述灯管的一端电性连接并抵触于一灯管封装头的凸台和封装盖之间,所述控制线路板与所述灯管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并抵触于另一灯管封装头的凸台和封装盖之间,贴有所述反光片的反光片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呈固定的插接于所述第一封装管的拓展定位槽内并贯穿开设有与所述排线孔相对应的引线孔,所述玻璃外管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封装管的插接槽内并固定,所述电感组件通过穿过所述排线孔和引线孔的导线与所述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片固定板呈中空的月牙型结构,所述中空的月牙型结构形成所述引线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片固定板的边缘凸伸出供固定所述反光片用的凸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收容管中管节能灯的稳压镇流器的灯管封装头,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第一封装管及第二封装管,第一封装管的后端与第二封装管的前端对接卡合并形成供收容稳压镇流器的收容腔,第二封装管的后端具有封装盖,封装盖开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电源插孔,第一封装管前端的管内壁向内延伸并弯折出呈空心结构的定位件,空心结构形成与收容腔连通的插接孔,定位件与第一封装管的管内壁之间形成插接槽,定位件还开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排线孔。本实用新型的灯管封装头使得管中管节能灯的玻璃外管的固定更可靠,降低管中管节能灯的成本并便于稳压镇流器的导线的装配。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灯管封装头的反光片易装式管中管节能灯。
文档编号H01J5/62GK202120849SQ20112017256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
发明者彭俊忠, 陈耀强 申请人:彭俊忠, 陈耀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