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63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固定结构,特别是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具中的驱动电源与外部灯壳的固定结构,多采用灌封胶进行固定,当需要对灯具进行拆换或维修时,就必须借助工具,这样就导致灯具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和拆卸方便的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包括外壳、塑胶底座、驱动电源,其特征是外壳、塑胶底座和驱动电源依次套接,其中,外壳是套接在塑胶底座的折弯面处;驱动电源与塑胶底座连接的具体方式是驱动电源上方的方形头部扣接在塑胶底座上方的卡槽内,驱动电源的底部由塑胶底座的卡扣托起。所述卡槽对称分布在塑胶底座上方的上圆筒内,且卡槽的宽度宽于驱动电源的方形头部的厚度。所述卡扣均勻分布在塑胶底座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得到的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利用卡槽和卡扣组合结构能准确地定位和固定驱动电源;无工具安装,且安装方便,拆卸方便;不用灌封胶,节约成本,减轻重量技术效果。

图1是实施例的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列的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实施例的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的立体局部剖视图。图中外壳1、塑胶底座2、折弯面21、卡槽22、卡扣23、上圆筒M、驱动电源3、方形头部3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列提供的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包括外壳1、塑胶底座2、驱动电源3,外壳1、塑胶底座2和驱动电源3依次套接,其中,外壳1是套接在塑胶底座2的折弯面21处;驱动电源3与塑胶底座2连接的具体方式是驱动电源3上方的方形头部31扣接在塑胶底座2上方的卡槽22内,卡槽22对称分布在塑胶底座2上方的上圆筒对内,且卡槽22的宽度宽于驱动电源3的方形头部31的厚度,驱动电源3的底部由均勻分布在塑胶底座2的底部的卡扣23托起。 在安装该灯具时,只需将驱动电源3从塑胶底座2的下方插入,然后将驱动电源3 的方形头部31卡在卡槽22里,到位后,卡扣23弹出顶住驱动电源3的底部。
权利要求1.一种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包括外壳(1)、塑胶底座O)、驱动电源(3),其特征是外壳(1)、塑胶底座( 和驱动电源C3)依次套接,其中,外壳(1)是套接在塑胶底座(2)的折弯面处;驱动电源C3)与塑胶底座( 连接的具体方式是驱动电源C3)上方的方形头部(31)扣接在塑胶底座( 上方的卡槽0 内,驱动电源C3)的底部由塑胶底座(2) 的卡扣03)托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卡槽02)对称分布在塑胶底座( 上方的上圆筒04)内,且卡槽0 的宽度宽于驱动电源(3)的方形头部 (31)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卡扣03)均勻分布在塑胶底座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包括外壳、塑胶底座、驱动电源,其特征是外壳、塑胶底座和驱动电源依次套接,其中,外壳是套接在塑胶底座的折弯面处;驱动电源与塑胶底座连接的具体方式是驱动电源上方的方形头部扣接在塑胶底座上方的卡槽内,驱动电源的底部由塑胶底座的卡扣托起。本实用新型得到的驱动电源自动固定结构结构合理、安装和拆卸方便。
文档编号F21V17/10GK202140986SQ20112026902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仇富军 申请人:宁波福泰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