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洗墙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04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洗墙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LED洗墙灯,涉及LED照明领域。本发明包括底架、与底架连接的电源腔体以及固定在电源腔体上方的光源腔体。底架与电源腔体通过旋转轴连接固定。旋转轴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盘。所述光源腔体的上表面设有玻璃灯罩。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光源腔体的两侧面和底面以及电源腔体的上表面均设有蝶翼形的鳍片散热器。光源腔体底面的鳍片散热器均匀排布,光源腔体两侧的鳍片散热器呈上窄下宽的阶梯状排布,电源腔体上表面的鳍片散热器呈弧线形状排布。电源腔体上表面的鳍片散热器和光源腔体底面的鳍片散热器之间形成对流散热空间。本发明无需增大灯体的散热面积且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美观、灯具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LED洗墙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LED照明领域,特别是一种LED洗墙灯。
【背景技术】
[0002]洗墙灯主要用于桥梁、建筑装饰等特定位置的照明,也可用于高层建筑轮廓的勾勒。LED作为新型光源,与传统光源相比,具有节能环保、光效高、寿命长等优点,但其性能受温度影响很大,因此,对温度要求较高。
[0003]现有技术中,传统的LED洗墙灯主要是依靠增大灯体的散热面积来解决灯的散热问题,致使产品体积庞大、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洗墙灯。它无需增大灯体的散热面积且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美观、灯具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0005]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LED洗墙灯,它包括底架、与底架连接的电源腔体以及固定在电源腔体上方的光源腔体。所述底架与电源腔体通过旋转轴连接固定。旋转轴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盘,旋转轴可根据刻度盘上的数值量化调节与电源腔体固定连接的光源腔体的投光角度。所述光源腔体的上表面设有玻璃灯罩。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光源腔体的两侧面和底面以及电源腔体的上表面均设有蝶翼形的鳍片散热器。光源腔体底面的鳍片散热器均匀排布,光源腔体两侧的鳍片散热器呈上窄下宽的阶梯状排布,电源腔体上表面的鳍片散热器呈弧线形状排布。电源腔体上表面的鳍片散热器和光源腔体底面的鳍片散热器之间形成对流散热空间。
[0006]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在灯具的光源腔体和电源腔体外均设计了蝶翼形的鳍片散热器。光源腔体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光源腔体底面均匀排布的鳍片散热器上,并与电源腔体上表面的鳍片散热器之间形成对流散热空间,很好的将鳍片散热器上的热量传导到空气中,提高了光源腔体的散热性能。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散热性能好,可精确调节投光角度,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的特点。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看图1和图2,本发明包括底架6、与底架6连接的电源腔体4以及固定在电源腔体4上方的光源腔体2。底架6与电源腔体4通过旋转轴5连接固定,旋转轴5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盘7,旋转轴5可根据刻度盘7上的数值量化调节与电源腔体4固定连接的光源腔体2的投光角度。光源腔体2的上表面设有玻璃灯罩I。光源腔体2的两侧面和底面以及电源腔体4的上表面均设有蝶翼形的鳍片散热器3。光源腔体2底面的鳍片散热器3均匀排布,光源腔体2两侧的鳍片散热器3呈上窄下宽的阶梯状排布,具有防尘作用,电源腔体4上表面的鳍片散热器3呈弧线形状排布。电源腔体4上表面的鳍片散热器3和光源腔体2底面的鳍片散热器3之间形成对流散热空间。
[0010]本发明使用时,旋转旋转轴5,可根据刻度盘7上的数值量化调节光源腔体2的投光角度。光源腔体2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光源腔体2底面均匀排布的鳍片散热器3上,并与电源腔体4上表面的鳍片散热器3之间形成对流散热空间,很好的将鳍片散热器3上的热量传导到空气中,提高了光源腔体2的散热性能,保证了光源的寿命。
[0011]本发明可应用于大型桥梁及高层建筑物立面的洗墙照明。
【权利要求】
1.一种LED洗墙灯,它包括底架(6)、与底架(6)连接的电源腔体(4)以及固定在电源腔体(4 )上方的光源腔体(2 ),所述底架(6 )与电源腔体(4 )通过旋转轴(5 )连接固定,旋转轴(5 )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盘(7 ),旋转轴(5 )可根据刻度盘(7 )上的数值量化调节与电源腔体(4)固定连接的光源腔体(2)的投光角度,所述光源腔体(2)的上表面设有玻璃灯罩(I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腔体(2)的两侧面和底面以及电源腔体(4)的上表面均设有蝶翼形的鳍片散热器(3),光源腔体(2)底面的鳍片散热器(3)均匀排布,光源腔体(2)两侧的鳍片散热器(3)呈上窄下宽的阶梯状排布,电源腔体(4)上表面的鳍片散热器(3)呈弧线形状排布,电源腔体(4)上表面的鳍片散热器(3)和光源腔体(2)底面的鳍片散热器(3)之间形成对流散热空间。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3574387SQ20121025615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
【发明者】张旭, 于海成, 邓青霞, 高一多, 许志伟, 王晓明, 乔雅萍, 范连茹, 刘冬, 史国芳, 赵学历 申请人: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