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29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照明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器具,其抑制了发光元件的眩光。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具备主体、发光元件和罩体。主体具有矩形板状的顶板部和相对于顶板部突出设置且沿所述顶板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板部。发光元件设于各侧板部的相对于另一侧板部相反侧的侧面。罩体向侧面的外侧突出并安装于侧板部,罩体覆盖发光元件,且相对于从发光元件放出的光具有透射性。
【专利说明】照明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将例如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用于光源的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对室内整体进行照明的衬底照明的发光元件使用LED。但是,LED相比白热灯泡及荧光管,发光面积小,且亮度高,因此,使用者容易感到LED的亮点而作为眩光(炫目)。
[0003]专利文献1:特开2011 — 34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了发光元件的眩光的照明器具。
[0005]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具备主体、发光元件和罩体。所述主体具有矩形板状的顶板部和相对于所述顶板部突出设置且沿所述顶板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板部。所述发光元件设于各所述侧板部的相对于另一侧板部相反侧的侧面。所述罩体向所述侧面的外侧突出且安装于所述侧板部,所述罩体覆盖所述发光元件,且相对于从所述发光元件放出的光具有透射性。
[0006]发明效果
[0007]可以抑制发光元件的眩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外观立体图。
[0009]图2是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主要要件的示意立体图。
[0010]图3 Ca)及图3 (b)是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主要要件的示意端面图。
[0011]图4是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主要要件的示意立体图。
[0012]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捆包方式的示意图。
[0013]图6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主要要件的示意立体图。
[0014]图7是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罩体的变形例的示意立体图。
[0015]图8 Ca)及图8 (b)是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主体的变形例的示意端面图。
[0016]符号说明
[0017]1、I,…照明器具、10…主体、11...顶板部、12...侧板部、13...外壁部、14…侧面、30…光源模块、31…基板、32…发光兀件、40…罩体、41…上表面部、42…下表面部、50...电源单兀、54...配光控制部、71...安装弹簧、81...端罩、82...顶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实施方式。此外,各附图中对于相同要件标注相同符号。[0019]图1是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I的外观立体图。
[0020]图2是照明器具I的主体10、光源模块30、罩体40及电源单元50的示意立体图。
[0021]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I具有主体10和光源模块30和一对罩体40。光源模块30和一对罩体40安装于主体10上。
[0022]图2中表示在主体10上未安装一对罩体40中的其中之一的状态,但图3 (a)表示主体10上安装有该一罩体40的状态。
[0023]本说明书中,将主体10的长度方向设为第一方向X,将相对于第一方向X正交的方向即主体10的宽度方向设为第二方向Y,进而将相对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Z。
[0024]主体10由将顶板部11和一对侧板部12设为一体的金属材料构成。一体形成的主体10可以通过挤出成形而容易地形成。主体10例如为铝的挤出成形体。由金属材料一体形成的主体10的散热性优异。
[0025]或者,主体10不限于一体构成,也可以将分体的顶板部11和一对侧板部12组合而构成主体10。该情况下,可以沿用已有的灯槽主体等。另外,可以沿用在铁板主体上安装如在直管灯中使用的铝的挤出成形部件等。
[0026]顶板部11形成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矩形板状。顶板部11具有上表面Ila和其相反侧的下表面lib。照明器具I相对于顶棚安装,顶板部11的上表面Ila朝向顶棚。
[0027]侧板部12从顶板部11的第二方向Y的端部向顶板部11的下表面Ilb侧突出设置。侧板部12相对于顶板部11垂直设置。一对侧板部12沿第一方向X延伸,且彼此平行地对置。
[0028]在由主体10的顶板部11和一对侧板部12包围的空间内设有电源单元50。电源单元50例如通过螺丝紧固而固定于顶板部11的下表面lib。电源单元50通过穿过图1所示的形成于顶板部11的贯通孔85的电源电缆与外部的电源连接。
[0029]在各侧板部12的相对于另一侧板部12的相反侧设有沿第一方向X以柱状延伸的外壁部13。
[0030]外壁部13的侧面14沿第一方向X延伸。在其侧面14的第三方向Z的两端部设有唇部16。唇部16沿第一方向X延伸。
[0031]在外壁部13的上表面(朝向顶棚的面)形成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两个槽21、22。在该上表面的相反侧的外壁部13的下面形成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一个槽23。
[0032]如图3 (a)、图3 (b)及图5所示,利用设于侧板部12的外壁部13的唇部16及侧面14形成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凹部15。在该凹部15嵌入有光源模块30的基板31。光源模块30具有该基板31和安装于基板31上的多个发光元件32。
[0033]基板31形成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矩形板状。在将该基板31嵌入凹部15后,对唇部16施加力使其变形进行敛缝。由此,基板31被夹入唇部16,并固定于侧板部12的侧面14。此外,基板31也可以相对于侧面14进行螺丝紧固。敛缝的固定方法相比螺丝紧固可降低零件数量,另外操作性优异。
[0034]在基板31上形成有未图示的配线图案,发光元件32被安装于基板31上并与配线图案电连接。配线图案通过未图示的电缆与电源单元50电连接。基板31的安装面朝向侧板部12的侧面14的相反侧。在其安装面安装有多个发光元件32,多个发光元件32沿基板31的长度方向(第一方向X)排列。
[0035]发光元件32的光射出面朝向侧板部12的侧面14的更外侧。设于一侧板部12的发光兀件32的光射出面和设于另一侧板部12的发光兀件32的光射出面彼此朝向反方向。发光元件32的光轴相对于顶棚及顶板部11平行或倾斜。
[0036]发光元件32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如果使用例如氮化镓(GaN)系化合物半导体作为LED的活性层的材料,则可以得到波长500nm以下的短波长光。但是,活性层的材料不限于氮化镓系化合物半导体。
[0037]另外,作为发光元件32,除LED外,例如还可以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0LED)、无机场致发光(In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发光兀件、有机场致发光(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发光元件、或其它场致发光型的发光元件等。
[0038]另外,发光元件32也包含荧光体层。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组合发出蓝色光的LED、和包含吸收该蓝色光(激励光)而变换成黄色光的荧光体的荧光体层,发光元件32作为蓝色光和黄色光的混合色而发出白色或灯泡色等的光。
[0039]与一对侧板部12分别对应安装有一对罩体40。罩体40从侧板部12向侧板部12的外侧(远离主体10的第二方向Y的中心位置的方向)沿第二方向Y突出,并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
[0040]罩体40具有朝向顶棚的上表面部41、隔开空间44与上表面部41对置的下表面部42、侧面部43。罩体40是树脂材料的挤出成形体,一体设有上表面部41、下表面部42及侧面部43。
[0041]上表面部41和下表面部42在第二方向Y的一端部经由侧面部43连接成一体,罩体40的第二方向Y的另一端部开口。
[0042]在上表面部41的开口侧的端部,在上表面部41 一体设有向下方突出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上侧棱45。
[0043]在下表面部42的开口侧的端部,在下表面部42—体设有向上方突出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下侧棱46。
[0044]罩体40例如由乳白色的树脂材料构成,相对于从发光元件32放出的光具有扩散透射性。例如,可以在树脂材料中分散粉末或微细粒子状的氧化钛等光扩散物质,对罩体40赋予光扩散性。或者,也可以在树脂材表面形成微小凹凸,对罩体40赋予光扩散性。
[0045]罩体40安装于侧板部12的外壁部13,覆盖发光元件32。下侧棱46卡合于在侧板部12的外壁部13的下表面上形成的槽23,上侧棱45卡合于在侧板部12的外壁部13的上表面形成的两个槽21、22中的一个。
[0046]图3 (a)表示上侧棱45卡合于接近主体10的第二方向Y的中心的一侧(内侦D的槽21的状态。图3 (b)表示上侧棱45卡合于远离主体10的第二方向Y的中心的一侧(夕卜侦D的槽22的状态。
[0047]罩体40由树脂材料构成,具有挠性或弹性。当从自然状态按照以侧面部43为支点使上表面部41和下表面部42彼此分开的方式使罩体40变形时,上侧棱45和下侧棱46向彼此接近的方向作用弹性恢复力。通过该弹性恢复力,上侧棱45压接并卡合于槽21或22,下侧棱46压并卡合接于槽23,保持罩体40相对于外壁部13的稳定的安装状态。[0048]在将罩体40安装于外壁部13的状态下通过使上表面部41及下表面部42以彼此分开的方式变形,能够解除上侧棱45与槽21或槽22的卡合、及下侧棱46与槽23的卡合,可以将罩体40从外壁部13拆下。即,罩体40相对于侧壁部12拆装自如地安装。
[0049]在将罩体40安装于侧壁部12的状态下,发光元件32面向罩体40的上表面部41和下表面部42之间的空间44,发光元件32的光射出面朝向罩体40的侧面部43侦U。
[0050]如图1及4所示,在罩体40的第一方向X的端部安装端罩81,将罩体40内的空间44堵塞。或者也可以不安装端罩81而将多个罩体40在第一方向X连接起来构成具有更大的发光面的照明器具I。
[0051]另外,被主体10的顶板部11及一对侧板部12包围的空间由顶罩82堵塞。顶罩82与端罩81的第一方向X的端面、及罩体40的下表面部42的下表面重合,堵塞顶板部11的下侧的空间。端罩81及顶罩82例如由硅酮树脂构成。
[0052]如图1所不,在顶板部11的面向顶棚的上表面Ila设有一对安装弹簧71。一对安装弹簧71通过加工金属板而形成为一体,其中央部例如螺丝紧固于顶板部11的上表面Ila0
[0053]通过使安装弹簧71卡合于形成在顶棚上的安装孔,可以将照明器具I简单地安装于顶棚上。安装孔可以使用用于筒灯而形成的孔。因此,根据实施方式,可以代替筒灯而将发光面比筒灯宽的薄形的照明器具(衬底照明)I安装于已安装有筒灯的部位。
[0054]另外,安装弹簧71可以以相对于顶板部11的上表面Ila的安装部(例如销状部件)为中心可旋转地安装于顶板部11。由此,在经由安装弹簧71将照明器具I安装于顶棚的状态下,可以用手操作照明器具I使其简单地绕垂直轴旋转且调整成所希望的姿势。
[0055]根据实施方式,发光元件32相对于顶棚面并不是垂直的正下方,而是朝向相对于顶棚面平行或稍微倾斜的横方向。因此,发光元件32由在照明器具I的下方的使用者观察不能直接识别,因此,能够抑制使用者感到的眩光。
[0056]从发光元件32射出的光的一部分向罩体40的下表面部42入射。该光扩散透过下表面部42并向照明器具I的下方射出。入射到下表面部42的光由下表面部42扩散透射,因此,遍及下表面部42的宽范围而得到均匀的发光面。
[0057]另外,从发光元件32射出的光的一部分也向罩体40的侧面部43入射。根据实施方式,由于发光兀件32的光射出面朝向横方向,所以可以增多向侧面部43的光入射量。
[0058]因此,利用来自侧面部43的射出光能够在照明器具I的周边的顶棚面侧进行配光。由此,通过间接照明效果能够增加使用者所在的空间的明亮度,并且能够实现空间的扩展及进深感。
[0059]眩光有周围越暗则其越强的趋势。因此,通过利用来自侧面部43的射出光照射照明器具I周边的顶棚面,能够增大照明器具I的外观的发光面积,能够提高亮度分布的均匀性,能够进一步降低眩光。
[0060]另外,罩体40可以改变上表面部41及下表面部42相对于发光元件32的光轴的角度而安装于侧板部12。
[0061]例如图3 (b)所示,通过使罩体40的上侧棱45卡合于外壁部13的更外侧的槽22,使上表面部41从顶棚面100离开,能够使其相对于顶棚面100倾斜。
[0062]由此,可以增大从发光兀件32向罩体40的上表面部41的光入射量,且可以通过来自上表面部41的射出光而增大向顶棚面100侧的配光量。其结果可以提高间接照明效果及眩光抑制效果。
[0063]另外,根据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不是使发光元件32设为朝向垂直下方的结构,而是向横方向射出光,并利用罩体40的扩散性向下方导入光。即,不是朝向垂直下方而在整个较宽的面上排列多个发光元件32的结构,而是在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条状的主体10的侧面14沿第一方向X排列多个发光元件32。
[0064]因此,能够将支承发光元件32的主体10的平面尺寸抑制得小。另外,罩体40相对于主体10拆装自如,可进行拆卸。
[0065]图5表不主体10和一对罩体40的捆包方式。
[0066]如该图5所示,将一罩体40的上表面部41或下表面部42插入另一罩体40的空间44内,将另一罩体40的上表面部41或下表面部42插入一罩体40的空间44内,通过将一对罩体40重叠,可以抑制高度并且在一个罩体40的平面尺寸的空间内收容一对罩体40。而且,根据实施方式,能够与主体10的小型化相配合地减小照明器具I的捆包尺寸。
[0067]其次,图6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I’的主体10’、光源模块30及罩体40’的示意立体图。
[0068]该实施方式的主体10’中,在外壁部13的上表面仅形成一个槽24,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也可以形成两个槽21、22来改变罩体40’的安装角度。
[0069]在具有配光控制部54这一点上,该实施方式的罩体4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罩体40不同。
[0070]配光控制部54设于在上表面部41和下表面部42之间形成的空间44的开口侧(发光元件32侧)的位置。包含上表面部41、下表面部42、侧面部43及配光控制部54的罩体40例如通过树脂材料的挤出成形而形成。
[0071]配光控制部54从上表面部41朝向下表面部42延伸,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在配光控制部54的朝向侧面部43侧的面形成有凹凸。在第三方向Z上反复形成多个凹部和凸部。另外,凹部及凸部分别沿第一方向X延伸。
[0072]通过这种构造的配光控制部54,能够使从发光元件32射出的光向罩体40内空间44的高度方向(第三方向Z)进行扩散。
[0073]图7表不其它具体例的罩体40”。
[0074]该罩体40”的上表面部41和下表面部42相对于从发光元件32放出的光的透射率不同。
[0075]下表面部42由乳白色树脂形成,具有光的扩散透射性。上表面部41由白色树脂形成,相对于从发光元件32放出的光具有反射性。即,下表面部42的透射率比上表面部41的透射率高,上表面部41的反射率比下表面部42的反射率高。通过对上表面部41赋予反射性,可以提高向下方的光取出效率。
[0076]这样的罩体40”可以通过例如树脂的2色成形法来形成。或者,也可以采用在使罩体40”的透射率及反射率部分变化时,采用局部涂布或印刷反射材料而形成的方法。或者也可以改变罩体40”的厚度来控制光透射率。
[0077]在主体10上,并不限于侧板部12相对于顶板部11垂直,如图8 (a)或图8 (b)所示,侧板部12也可以相对于顶板部11倾斜。此外,图8 Ca)及图8 (b)中,将侧板部12作为单纯的板而简化表示。
[0078]图8 (a)中,顶板部11和侧板部12构成的角Θ小于90度,发光元件32朝向斜下方。
[0079]图8 (b)中,顶板部11和侧板部12构成的角Θ大于90度,发光元件32朝向顶棚侧且朝向斜上方。
[0080]S卩,可通过侧板部12相对于顶板部11的角度Θ进行配光控制。
[0081]电源单元50不限于安装于主体10,也可以通过安装孔设置于顶棚背面。通过将电源单元50配置于顶棚背面,可以实现主体10的小型化、薄形化、轻量化。
[0082]或者,电源单元也可以使用为了已有的筒灯用而设于顶棚背面的电源单元。
[0083]此外,照明器具不限于经由安装弹簧71安装于顶棚。例如也可以通过相对于在图1所示的顶板部11形成的安装用的孔86结合从顶棚吊下的螺栓而将照明器具I安装于顶棚。
[0084]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进行提示,并不是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及宗旨内,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同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器具,其中,具备: 主体,其具有矩形板状的顶板部和相对于所述顶板部突出设置且沿所述顶板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板部; 发光元件,其设置于各所述侧板部的相对于另一侧板部相反侧的侧面; 罩体,其向所述侧面的外侧突出并安装于所述侧板部,所述罩体覆盖所述发光元件,且相对于从所述发光元件放出的光具有透射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 所述罩体相对于所述侧板部能够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 所述罩体相对于所述侧板部拆装自如且能够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 所述照明器具还具备设置于由所述主体的所述顶板部和所述一对侧板部包围的空间内的电源单元。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器具,其中, 所述一对侧板部相对于所述顶板部垂直设置。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03511934SQ201210326263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清水圭一 申请人: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