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矿灯的自动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83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矿灯的自动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矿灯,特别是一种工矿灯的自动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工矿灯作为一种应用于工厂、矿井的生产作业区中的专业灯具,已经被广泛使用。为了使工矿灯的光照充分利用,工矿灯通常以吸顶、嵌入、吊装的形式固定于工厂或矿井顶部。然而由于工厂或矿井的高度较高,在安装和维护时都要借助于大型的吊车或梯子,给工矿灯的安装、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工矿灯维护的费用。为了解决此问题,本专利申请人研发了一款可升降的工矿灯,该工矿灯包括设置在基壳内电路控制单元和升降传动装置,升降传动装置经升降绳连接有安装灯具的灯具座,所述基壳的底部安装 有接线片,灯具座的顶部安装有触点,接线片与触点接触实现灯具座与电路控制单元的连接。因此安装维护工矿灯工作人员只需控制灯具座的升降即可,使用方便快捷。然而,实际使用过程中,灯具座上升并与基壳的接触位置并不能准确定位,导致灯具座与基壳时产生缝隙,灯具座的触点与基壳的接线片不能完全接触,影响灯具的正常发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工矿灯的自动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使得灯具座与基壳接触位置能准确定位,两者的接触紧密,因此灯具座上的触点与基壳上的接线片完全接触,保证灯具的正常发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矿灯的自动定位结构,包括基壳,基壳内设有一电路控制单元和升降传动装置,升降传动装置连接有一升降绳,升降绳的末端连接有灯具座,灯具座上设有灯具;所述的基壳的底部设有与电路控制单元连接的接线片,所述的灯具座的顶部设有与接线片相配合的触点;所述的基壳的底部设有一定位柱,定位柱上开设有定位弧;所述的灯具座的顶部设有一配合柱,配合柱上开设有配合弧;所述的定位弧与配合弧相配
口 o上述的工矿灯的自动定位结构中,所述的灯具座上设有配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基座的下方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上设有定位弧,在灯具座的顶部设有配合柱,配合柱上设有与定位弧相配合的配合弧,当灯具座向上提升并与基座接触时,两者在定位弧与配合弧的导向下自动准确定位,使得灯具座与基壳接触位置能准确定位,两者的接触紧密,因此灯具座上的触点与基壳上的接线片完全接触,保证灯具的正常发光。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接线片与弹性触点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定位杆柱与配合柱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4是定位杆柱与配合柱的放大图;图5是定位杆柱与配合柱配合时的截面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_基壳,2-电路控制单元,3-升降传动装置,4-升降绳,5-灯具座,20-定位柱,21-定位弧,22-配合柱,23-配合弧,31-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工矿灯的自动定位结构,构成如图I和图2所示,包括基壳1,基壳I内设有一电路控制单元2和升降传动装置3,升降传动装置3连接有一升降绳4,升降绳4的末端连接有灯具座5,灯具座5上设有灯具;所述的基壳I的底部设有与电路控 制单元2连接的接线片7,所述的灯具座5的顶部设有与接线片7相配合的触点8 ;如附图
3、4和5所示,所述的基壳I的底部设有一定位柱20,定位柱20上开设有定位弧21 ;所述的灯具座5的顶部设有一配合柱22,配合柱22上开设有配合弧23 ;所述的定位弧21与配合弧23相配合;所述的灯具座5上设有配重块31。工作原理如附图3和图4所示,当灯具座向上提升并与基座接触时,两者在定位弧与配合弧的导向下自动准确定位,使得灯具座与基壳接触位置能准确定位,两者的接触紧密,因此灯具座上的触点与基壳上的接线片完全接触,保证灯具的正常发光。
权利要求1.工矿灯的自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壳(1),基壳(I)内设有一电路控制单元(2)和升降传动装置(3),升降传动装置(3)连接有一升降绳(4),升降绳(4)的末端连接有灯具座(5),灯具座(5)上设有灯具;所述的基壳(I)的底部设有与电路控制单元(2)连接的接线片(7),所述的灯具座(5)的顶部设有与接线片(7)相配合的触点⑶;所述的基壳(I)的底部设有一定位柱(20),定位柱(20)上开设有定位弧(21);所述的灯具座(5)的顶部设有一配合柱(22),配合柱(22)上开设有配合弧(23);所述的定位弧(21)与配合弧(23)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矿灯的自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具座(5)上设有配重块(3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工矿灯的自动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基壳(1)的底部设有一定位柱(20),定位柱(20)上开设有定位弧(21);所述的灯具座(5)的顶部设有一配合柱(22),配合柱(22)上开设有配合弧(23);所述的定位弧(21)与配合弧(23)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使得灯具座与基壳接触位置能准确定位,两者的接触紧密,因此灯具座上的触点与基壳上的接线片完全接触,保证灯具的正常发光。
文档编号F21V21/36GK202561578SQ201220157918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
发明者叶少军, 程世友, 傅创业 申请人:浙江晶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