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灯切换装置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49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远近灯切换装置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光切换工具,尤指一种拉力平稳一致且有效避免干涉阻力发生,让远近灯切换操作上确实顺畅稳定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I所示,为台湾地区新型M291382号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改良结构”新型专利案(下称引证案),该切换装置包含一固定片11上端对应灯具发光件凹设有一缺口 13,下端结合一电磁阀20,且位于电磁阀20 —侧缺口 13下端两侧凸设有枢座12, —遮光板30下端一侧延伸间隔设有上下枢孔31、32的两枢片33,配合一山字状弹性扣件40两端插扣固定片11枢座12枢组定位,一拉动片50以两端穿组于遮光板30的两枢片33的下枢孔32定 位,并以延伸片51套槽52嵌套于电磁阀20阀轴杆24上段组成,由此利用电磁阀作动下拉拉动片带动遮光板偏摆的远近灯切换操作。上述结构在实际提供使用时仍存在下列缺点I.引证案拉动片50为一 T状横向片体,其套槽52由前方延伸片51冲压成型,为强化其结构强度引证案须于横向片内侧端凸设有弧状外缘B,如图2、3所示,若遮光板30的下枢孔32与固定片11两枢座12间以直杆A (引证案以U (山字状)状弹性扣件40)穿设枢组时,该拉动片50受阀轴杆24带动下降时,其凸设弧状外缘B会碰到直杆A位于两下枢孔32间的杆段,而无法继续向下作动,为避免这样的干涉,引证案弹性扣件40势必形成U (山字)状杆体结构主因所在,又此结构虽能避开对拉动片下降干涉,但相对造成遮光板30两下枢孔32与固定片11的两枢座12,必须由U状弹性扣件40两端外折段41分别插扣枢组,使两端形成分开枢结下,导致拉力会有偏向一侧,作动无法一致易产生偏摆不稳定情况,而影响遮光板翻转顺畅度,为其缺点一。2.如图4所示,引证案遮光板30的两下枢孔32与固定片11的两枢座12,若单以U (山字)状弹性扣件40两端外折段41的弹性插扣方式枢组,该弹性扣件40在不断重复切换作动下易有松脱掉落发生,为其缺点二。3.引证案的拉动片50受电磁阀20下拉带动遮光板30时,其拉力落于拉动片50两侧插结端C,而因拉动片50为一横向薄片体,其结构强度相对不足吃力,同样会影响拉动翻转顺畅性,为其缺点三。4.引证案拉动片50插扣于遮光板30上枢孔31的两侧插结,插结端C呈薄片状矩形断面,相对增加拉动摩擦阻力,也会造成遮光板30翻转作动不顺畅,为其缺点四。

实用新型内容所以如何针对引证案结构拉动片结构强度不足,且作动时仍有干涉阻力,及弹性扣件易松脱、拉力不均易偏向无法平稳带动影响作动顺畅性等缺点进行改良设计,是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平稳一致的拉力,让切换作动能确实顺畅稳定,有效避免拉力不均易偏向无法平稳带动及松脱掉落发生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提供一种有效降低拉动摩擦阻力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提供增加拉动件结构强度,以有效提高拉动顺畅度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改良结构。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固定片,该固定片的上端对应灯体发光件凹设有缺口,下端结合一电磁阀,电磁阀朝缺口方向凸设供套结复位元件的阀轴;以及受电磁阀带动一拉动件及一遮光板,其特征在于在固定片的缺口两侧凸设贯设有枢孔的枢座,遮光板两侧相对凸设贯设有上、下枢孔的枢片,并由两枢片的下枢孔配合一直杆与固定片的枢座一体穿设而进行枢组,该拉动件为中段朝外弯设并具有套部的拉杆结构,以其中段的套部嵌套电磁阀的阀轴,并且,杆体两侧的插结端穿组位于遮光板两侧的枢片的上枢孔以进行枢组。 承上述,套部弯折为U (山字)状,电磁阀的阀轴上段凹设有供套部套结的小径颈部。承上述,该直杆及拉动件是截面为圆形的杆体。

图I :习式远近灯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3 :习式以直杆穿设造成作动干涉的示意图。图4 :习式山字状弹性扣件松脱示意图。图5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6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7 :本实用新型的远灯实施例示意图。图8 :本实用新型的近灯实施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11_固定片;12-枢座;24-阀轴杆;30-遮光板;31-上枢孔;32_下枢孔;40-U (山字状)弹性扣件;41-.外折段;50_拉动片;51_.延伸片;A_.直杆弧状外缘;C-插结端;本实用新型10_固定片;11-缺口 ; 12-枢座;20-电磁阀;21-阀轴;22-小径颈部;23_复位元件;30_遮光板;31_枢片;32_上枢孔;33_下枢孔;34_直杆;40_拉动件;41-套部;42_插结端;50_发光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列举一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内容及其所能达成的功能。如图5-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包含一固定片10,其上端对应发光件50凹设一缺口11,缺口 11下方两侧凸设贯设有圆形枢孔的两枢座12 ;电磁阀20结合固定片IO下端,而朝向缺口 11的阀轴21套组一复位兀件23,上端形成一小径颈部22 遮光板30,相对固定片10的枢座12斜向朝上延伸有贯设圆形上、下枢孔32、33的两枢片31,两下枢孔33与固定片10枢座12以一直杆34穿结枢组;一拉动件40,是一截面为圆形的杆体,所述套部41弯折为U (山字)状,电磁阀20的阀轴21上段凹设有供套部41套结的小径颈部。即,作为在中段朝外弯折的山字状套部41的拉杆结构,以开口向内山字状的套部41嵌套阀轴21的小径颈部22而进行滑组限位,并且圆形断面的两插结端42插组遮光板30的上枢孔32以进行枢组。通过上述构件得知,本实用新型因拉动件40为一具有圆形断面且在中段朝外弯设有套部41的拉杆结构,通过拉动件40具有足够结构强度以顺畅带动遮光板30作动切换,如图5、6所示,在进行远近灯切换操作时,当拉动件40受电磁阀20阀轴21下拉时,又能避开下压对遮光板30下枢孔33穿结的干涉,于是在遮光板30的两个下枢孔33与固定片10的两个枢座12间,能通过直杆34 —体穿设而进行枢组,从而达到稳定牢固结合,又能产生平稳一致的拉力,让遮光板30两端能获得平均拉力而顺畅稳定地进行翻转,以排除引证案以U (山字)状弹性扣件分别扣结拉力而易偏向偏摆及易松脱的缺点,并且拉动件40两侧的插结端42以圆形断面与遮光板30的两枢片31的上枢孔32进行插结枢组,能有效降 低拉动或复位干涉阻力,具有提高作动操作顺畅度之效;由此,本实用新型在实际提供远近 灯切换作动上,确实能获得更佳顺畅度与使用稳定性。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远灯切换示意图,当启动电磁阀20的阀轴21直接下拉拉动件40,拉动件40确能产生平稳一致的拉力而稳定拉动遮光板30向外翻转,以排除两端拉力不均偏摆发生,达到固定片10上侧的缺口 11形成完全敞开状态,让发光件50的光源折射投向远端的光束完全没有遮蔽,而能由缺口 11处向外射出形成远灯;或如图6所示近灯切换示意图,当关闭电源电磁阀20的阀轴21受复位元件23直接反推回复原位,而将该拉动件40顶推向上并带动遮光板30向上偏摆,使遮光板30复位贴附固定片10而将上侧缺口 11遮住,使得发光件50的光源折射投向远端的光束被遮蔽,无法射出而形成近灯。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远近灯控制装置改良结构”,利用拉动件为圆杆弯设的拉杆结构,确实具有较佳结构强度及降低作动摩擦阻力,而遮光板与固定片能以直杆一体穿设,使两端拉力更平稳一致,确实有利于提高远近灯切换操作稳定性与顺畅度。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于此项技艺之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远近灯切换装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片,该固定片上端对应灯体发光件凹设一缺口,下端结合一电磁阀,该电磁阀朝缺口方向凸设有供套结复位兀件的阀轴;以及受电磁阀带动的一拉动件及一遮光板;其中,在固定片的缺口两侧凸设贯设有枢孔的枢座;遮光板两侧对应凸设贯设有上、下枢孔的枢片,并由两个枢片的下枢孔配合一直杆与固定片的枢座一体穿设而进行枢组;拉动件为中段朝外弯设并具有套部的拉杆结构,以其中段的套部嵌套电磁阀的阀轴,并且,杆体两侧的插结端穿组位于遮光板两侧的枢片的上枢孔以进行枢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部弯折为U状,所述电磁阀的阀轴上段凹设有供所述套部套结的小径颈部。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远近灯切换装置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及所述拉动件是截面为圆形的杆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近灯切换装置改良结构,包含一固定片,其上端对应灯体发光件凹设有缺口,下端结合一电磁阀;以及受电磁阀带动的一拉动件及一遮光板;其特征在于遮光板两侧凸设有贯设上下枢孔的枢片,在两下枢孔与固定片的两枢座间以一直杆一体穿设进行枢组,拉动件是一断面为圆形的拉杆,在中段朝外弯设有套设电磁阀的阀轴的套部,并由杆体两侧的插结端插组遮光板两侧的枢片的上枢孔进行枢组;由此提高拉动件结构强度,并且遮光板两端能获得平稳一致的拉力,确实达到顺畅稳定性更佳的远近灯切换操作,有效避免拉力不均易偏摆、干涉阻力大及松脱情况发生。
文档编号F21V14/00GK202629928SQ20122017755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王仁茂, 李晋勋 申请人:福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德泰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