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头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078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头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头灯,属于摩托车装配【技术领域】。该摩托车头灯包括灯壳、灯罩以及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灯壳中部的大灯以及位于大灯上方且呈透明状设置的至少一个反光条,每个反光条的首、尾端分别与灯壳的内侧壁相连且在每个反光条首端均设置有LED灯,反光条由复合材料制成,组成成分如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0-7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5-30份,表面有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3份,超微细三氧化二铝粒子5-10份,玻璃纤维5-10份,相容剂5-10份,阻燃剂3-5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抗氧化剂1-3份。本发明整体造型美观、大方且布局合理,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通用性广。
【专利说明】一种摩托车头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头灯。

【背景技术】
[0002] 头灯是位于摩托车前部的灯组。摩托车头灯是摩托车的重要安全部件,在黑暗中 行驶时起到照明作用,可以及时获知前方车辆此时的行进状态,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并提 高摩托车行车的安全性。
[0003] 现有的摩托车头灯一般包括灯壳、灯罩、大灯以及设置在灯壳与灯罩内的发光LED 灯,负责主要照明的大灯设置在灯壳中部,上述发光LED灯设置在大灯上方,使得整体照明 效果更佳。由于整体头灯造型不够美观且布局不合理,发光LED灯集中装在中部位置,使 得使用过程中头灯中部的热量比较集中且不能即使将过剩的热量散出,久而久之,发光LED 灯就容易烧毁,这势必会影响整个摩托车头灯的使用寿命及行车的安全。
[0004]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摩托车头灯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布局合理且造型 美观的摩托车头灯。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布局合理且造型美观 的摩托车头灯。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头灯,包括灯壳、卡固在灯 壳上的灯罩以及设置在灯壳与灯罩之间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灯壳中部的 大灯以及位于大灯上方且呈透明状设置的至少一个反光条,每个反光条的首、尾端分别与 灯壳的内侧壁相连且在每个反光条首端均设置有LED灯,其中,所述反光条由复合材料制 成,所述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成分组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0-70份,丙烯腈-丁二 烯-苯乙烯共聚物:15-30份,表面有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3份,超微细三氧化二铝粒 子:5-10份,玻璃纤维:5-10份,相容剂:5-10份,阻燃剂:3-5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抗 氧化剂:1 _3份。
[0007] 本发明摩托车头灯中反光条所用的复合材料采用透明度优良,具有突出绝缘性、 机械强度、耐腐蚀、耐老化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以及具有较好综合性能如高抗 冲、高耐热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作为复合基体,然后添加一定份数 的表面有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及超微细三氧化二铝粒子作改性,通过其各成分之间的协同 作用,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表面光洁度,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 度、耐热性能、溶体粘度等,进而提1?反光条的使用寿命。
[0008]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反光条复合材料中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平均 分子量为5-25万,其中MM的含量为98-lOOwt %,熔融指数为5-11,悬臂梁冲击强度为 26_29J/m。
[0009]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反光条复合材料中所述表面有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 的半径为20-100nm。纳米二氧化硅是及其重要的无机纳米材料,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经 表面有机化改性后,添加1-3份到复合材料中,能有效地改善复合材料中聚合物材料的性 能,如耐磨性、抗冲击性等,同时影响透明性。但仅仅添加少量纳米二氧化硅还不足以改善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抗腐蚀等其他性能。而传统的增韧材料一直以有机弹性体为主,这类 材料对提高冲击强度效果明显,但同时却会使拉伸强度等相关性能下降。本发明反光条的 复合材料用使用无机刚性材料超微细三氧化二铝粒子不仅具有增韧效果,同时还可以改善 拉伸强度等性能。
[0010]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反光条复合材料中所述超微细三氧化二铝粒子的半 径为0. 02-0. 08 μ m。在本发明复合材料中添加5-10份,粒子半径为0. 02-0. 08 μ m的超微 细三氧化二铝粒子,可使PMMA与ABS的冲击强度提高10倍左右,拉伸轻度提高3倍左右。 因为无机粒子均匀地分散在基体中,当基体收到冲击时,粒子与基体之间产生微裂纹,同时 粒子之间的基体也产生塑性变形,吸收冲击能,从而达到增韧的效果。随着粒子粒径变小, 粒子的比表面积增大,粒子与基体之间的接触面增大,材料在受到冲击时,会产生更多的微 裂纹和塑性变形,从而吸收更多的冲击能,增韧效果提高。但当超微细三氧化二铝粒子的加 入量过多,粒子之间过于接近,材料受冲击时产生微裂纹和塑性变形过大,几乎发展成为宏 观应力开裂,反而使材料的冲击性能下降。
[0011]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反光条复合材料中添加5-10份半径为3 μ m-?ο μ m 的玻璃纤维,既可以充当填料,也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老化性能。
[0012]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反光条复合材料中所述相容剂包括氯化聚乙烯 (CPE)、苯乙烯马来酐共聚物(SMA)、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在PMMA、ABS的复合 材料中添加上述相容剂,可改善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并提高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 和焊缝强度,同时还可提高加工性能。
[0013]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反光条复合材料中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氢氧化 镁、硼酸盐、钥酸盐、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磷-氮阻燃剂、十溴二苯醚-三氧化二锑-水合 硼酸锌复合阻燃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氰尿酸三聚氰胺复合阻燃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反光条复合材料中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二苯甲酮 类、水杨酸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反光条复合材料中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 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按(1-1.5) :1复配使用。所述的受阻酚类抗氧剂为四[3-(3, 5-二叔丁 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264、抗氧剂1010、抗氧剂300中的一种或多 种。所述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为亚磷酸三(2, 4-二叔丁基苯酯)、三辛酯、三癸酯、三(十二 碳醇)酯、三(十六碳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所述反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 S1、按上述反光条所用复合材料的成分及其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0018] S2、将称取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倒入高混机中 混合,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称取好的其他原料,搅拌均匀加热得到混合浆料;
[0019] S3、将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浆料注入模具中,再将模具置于烘箱中,采用空气浴 加热聚合,经脱模、打磨、抛光得反光条。
[0020]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反光条制备方法的步骤S3中空气浴加热聚合为: 40-50°C聚合 2-3 小时,50-60°C聚合 2-3 小时,60-70°C聚合 1-2 小时,100-1KTC聚合(λ 5-1 小时。为了防止聚合过程中制品表面出现缩孔,聚合采用分温度梯度的方式进行聚合。
[0021]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所述反光条的数量为两个且二者连为一体,所述两 反光条均呈弧形设置且相交于二者的中部,所述两反光条的首端相连呈"V"形设置,所述两 反光条的末端相连呈"W"形设置。
[0022]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所述两各反光条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每个反光条背 面设有若干齿形凸起,所述齿形凸起均匀分布在对应反光条末端至中部的背面位置。
[0023]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在灯壳与灯罩之间密封连接有连接框,所述大灯穿 过连接框中部,在连接框上卡固有对应设置的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所述左固定座与右固 定座可拆卸式安装在一起并形成弧形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框的内侧壁相连, 在固定座面部开设有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左固定座、右固定座上的左弧形槽、右弧形槽,在 固定座中部开设有分别于左弧形槽、右弧形槽联通的中心槽,每个反光条的中部均位于中 心槽内,其中一个反光条的首端卡固在左固定座背部且该反光条的末端嵌设在右弧形槽 内,另一个反光条的首端卡固在右固定座背部且该反光条的末端嵌设在左弧形槽内,每个 LED灯均固设在固定座背部且靠近连接框内侧壁设置并分别与对应的反光条的首端相连。
[0024]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每个反光条的首端均设置有卡扣,每个反光条的末 端均设置有嵌入部、抵靠部,在固定座面部设有与各嵌入部、抵靠部一一对应的嵌入槽、抵 靠凸起,在固定座背部设有与各卡扣一一对应的卡槽。
[0025]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在连接框上设置有与中心槽对应设置的遮挡板、与 左弧形槽对应设置的左造型槽、与右弧形槽对应设置的右造型槽,所述固定座被包覆设置 在连接框背部。
[0026]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在灯壳上穿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在每个透气孔上 均连接有透气管道,各透气管道的出口均面朝大灯设置。
[0027]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在灯壳的背部设置有防水帽。
[0028]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所述大灯包括固设在灯壳面部的大灯壳体以及设置 在大灯壳体中部的大灯灯泡,在灯壳的背部还设置有能带动大灯壳体沿坚直方向上下摆动 的调节开关,所述调节开关包括调节杆以及活动安装在大灯壳体上的调节块,所述调节杆 穿过灯壳并与调节块相连。
[0029]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头灯中,在灯壳的周侧边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基座。
[0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整体造型美观、大方且布局合理,在灯壳外部并未在用直 接螺纹连接方式,长期使用下来密封性能佳;将大灯上方的LED灯安装在侧边位置,使得使 用过程中头灯中部的热量集中较少,部分热量分散至侧边位置,使得LED灯不容易烧毁;反 光条采用配伍合理的复合材料制成,通过各组分之间产生的协同作用,提高反光条的综合 性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表面光洁度,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耐热性能、熔体粘度等, 进而提升整个摩托车头灯的使用寿命及行车的安全性能,通用性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0034]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反光条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5是图4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7] 图7是图6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8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连接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9是图8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0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1是图10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中,10、灯壳;11、固定基座;20、灯罩;311、大灯壳体;312、大灯灯泡;32、反光 条;321、齿形凸起;322、卡扣;3221、推块;323、嵌入部;324、抵靠部;33、LED灯;40、连接 框;41、遮挡板;42、左造型槽;43、右造型槽;50、固定座;51、左固定座;511、左弧形槽;52、 右固定座;521、右弧形槽;53、中心槽;54、嵌入槽;55、抵靠凸起;56、卡槽;561、梯形槽; 60、透气管道;70、防水帽;80、调节开关;81、调节杆;82、调节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44]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摩托车头灯包括灯壳10、卡固在灯壳10上的灯罩20以及 设置在灯壳10与灯罩20之间的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灯壳10中部的大灯以及位 于大灯上方且呈透明状设置的至少一个反光条32,每个反光条32的首、尾端分别与灯壳10 的内侧壁相连且在每个反光条32首端均设置有LED灯33。
[0045] 本摩托车头灯在初始状态下,整体造型美观、大方且布局合理,在灯壳10外部并 未在用直接螺纹连接方式,长期使用下来密封性能佳,将大灯上方的LED灯33安装在侧边 位置,使得使用过程中头灯中部的热量集中较少,部分热量分散至侧边位置,使得LED灯33 不容易烧毁,进而提升整个摩托车头灯的使用寿命及行车的安全性能,通用性广。
[0046] 在头灯使用过程中,大灯起到主要照明作用,LED灯33起到辅助照明效果。此外, 透明状的反光条32与LED灯33相互配合,通电时,LED等的光经由反光条32的首端进入反 光条32内,再射出头灯外,照明效果理想,此时如果再配合带有一定的颜色的透明灯罩20, 有色透明的灯罩20可将发光组件进行隐藏,提高了头灯的美观性,整体更加美观大方。 [0047] 本案的结构设计比较合理,利用光线聚焦、放射、折射的不同,使得远近距离都能 很好的照明,照明效果理想,不容易给前方来车造成视觉晕眩的现象,也能有效的看清前方 行车情况,从而能保障安全驾驶。
[0048] 其中,所述反光条32由复合材料制得,所述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成分组成: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0-7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5-30份,表面有机改性纳 米二氧化硅:1-3份,超微细三氧化二铝粒子:5-10份,玻璃纤维:5-10份,相容剂:5-10份, 阻燃剂:3_5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抗氧化剂:1-3份。
[0049] 实施例1
[0050] 按反光条所用复合材料的成分及其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0 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5份,半径为60nm的表面有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3 份,半径为0. 05 μ m的超微细三氧化二铝粒子:8份,半径为5 μ m的玻璃纤维:8份,相容剂: 8份,阻燃剂:4份,紫外线吸收剂:2份,抗氧化剂:3份;其中,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平 均分子量为10万,其中MM的含量为99wt%,熔融指数为8,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7J/m ;
[0051] 将称取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倒入高混机中混 合,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称取好的其他原料,搅拌均匀加热得到混合浆料;
[0052] 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浆料注入模具中,再将模具置于烘箱中,采用空气浴加热聚合: 45 °C聚合2小时,55 °C聚合2小时,65 °C聚合1小时,105 °C聚合0. 8小时,最后经脱模、打磨、 抛光得反光条。
[0053] 实施例2
[0054] 按反光条所用复合材料的成分及其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70 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5份,半径为40nm的表面有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2 份,半径为0. 02 μ m的超微细三氧化二铝粒子:5份,半径为3 μ m的玻璃纤维:6份,相容剂: 10份,阻燃剂:3份,紫外线吸收剂:1份,抗氧化剂:1份;其中,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平 均分子量为15万,其中MM的含量为98wt%,熔融指数为6,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8J/m ;
[0055] 将称取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倒入高混机中混 合,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称取好的其他原料,搅拌均匀加热得到混合浆料;
[0056] 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浆料注入模具中,再将模具置于烘箱中,采用空气浴加热聚合: 40°C聚合2小时,50-60°C聚合2小时,60°C聚合1小时,KKTC聚合0. 5小时,最后经脱模、 打磨、抛光得反光条。
[0057] 实施例3
[0058] 按反光条所用复合材料的成分及其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0 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30份,半径为80nm的表面有机改性纳米二氧化娃:3 份,半径为0. 08 μ m的超微细三氧化二铝粒子:10份,半径为10 μ m的玻璃纤维:10份,相容 齐U : 1〇份,阻燃剂:5份,紫外线吸收剂:3份,抗氧化剂:3份;其中,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的平均分子量为20万,其中MM的含量为99wt %,熔融指数为10,悬臂梁冲击强度为28J/ m ;
[0059] 将称取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倒入高混机中混 合,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称取好的其他原料,搅拌均匀加热得到混合浆料;
[0060] 将上述制得的混合浆料注入模具中,再将模具置于烘箱中,采用空气浴加热聚合: 40-501:聚合2-3小时,50-601:聚合2-3小时,60-701:聚合1-2小时,100-1101:聚合0.5-1 小时,最后经脱模、打磨、抛光得反光条。
[0061] 将实施例1-3制得的反光条的样条在相对湿度50%,温度23°C的条件下存放24 小时,试样物理性能按如下标准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062]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按照ASTM D256标准进行测试,单位J/m;
[0063] 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按照ASTM D790标准进行测试,单位MPa,弯曲速度为20mm/ min ;
[0064] 熔融指数按照ASTM D1238进行测试,测试温度为200°C,负荷为10Kg,预热时间为 5min ;
[0065] 拉伸强度按ASTM D638标准进行测试,拉伸速度为50mm/min ;
[0066] 热变形温度按ASTM D648标准进行测试,载荷为I. 85MPa ;
[0067] 透光度测试按ASTM D1003-2000进行测试。
[0068] 表1 :实施例1-3制得的反光条的测试结果
[0069]

【权利要求】
1. 一种摩托车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卡固在灯壳上的灯罩以及设置在灯壳与灯 罩之间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灯壳中部的大灯以及位于大灯上方且呈透明 状设置的至少一个反光条,每个反光条的首、尾端分别与灯壳的内侧壁相连且在每个反光 条首端均设置有LED灯,其中,所述反光条由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反光条复合材料由以下重 量份数成分组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0-70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5-30份, 表面有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3份,超微细三氧化二铝粒子:5-10份,玻璃纤维:5-10份, 相容剂:5-10份,阻燃剂:3-5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抗氧化剂:1-3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头灯,其特征在于,反光条复合材料中所述聚甲基丙 烯酸甲酯的平均分子量为5-25万,其中MMA的含量为98-lOOwt%,熔融指数为5-11,悬臂 梁冲击强度为26-29J/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头灯,其特征在于,反光条复合材料中所述表 面有机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半径为20-100nm,所述超微细三氧化二铝粒子的半径为 0? 02-0. 08 ii m,所述玻璃纤维的半径为3 ii m-10 ii 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头灯,其特征在于,反光条复合材料中所述相容剂为 氯化聚乙烯(CPE)、苯乙烯马来酐共聚物(SMA)、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 或多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51、 按权利要求1中所述反光条复合材料的成分及其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52、 将称取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倒入高混机中混 合,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称取好的其他原料,搅拌均匀加热得到混合浆料; 53、 将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浆料注入模具中,再将模具置于烘箱中,采用空气浴加热 聚合,经脱模、打磨、抛光得反光条。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头灯,其特征在于,反光条制备方法的步骤S3中空 气浴加热聚合为:40-50°C聚合2-3小时,50-60°C聚合2-3小时,60-70°C聚合1-2小时, 100-1KTC聚合 0. 5-1 小时。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条的数量为两个且二者 连为一体,所述两反光条均呈弧形设置且相交于二者的中部,所述两反光条的首端相连呈 "V"形设置,所述两反光条的末端相连呈"W"形设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各反光条位于同一平面上, 在每个反光条背面设有若干齿形凸起,所述齿形凸起均匀分布在对应反光条末端至中部的 背面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头灯,其特征在于,在灯壳与灯罩之间密封连接有连 接框,所述大灯穿过连接框中部,在连接框上卡固有对应设置的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所述 左固定座与右固定座可拆卸式安装在一起并形成弧形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 框的内侧壁相连,在固定座面部开设有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左固定座、右固定座上的左弧 形槽、右弧形槽,在固定座中部开设有分别于左弧形槽、右弧形槽联通的中心槽,每个反光 条的中部均位于中心槽内,其中一个反光条的首端卡固在左固定座背部且该反光条的末端 嵌设在右弧形槽内,另一个反光条的首端卡固在右固定座背部且该反光条的末端嵌设在左 弧形槽内,每个LED灯均固设在固定座背部且靠近连接框内侧壁设置并分别与对应的反光 条的首端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托车头灯,其特征在于,每个反光条的首端均设置有卡 扣,每个反光条的末端均设置有嵌入部、抵靠部,在固定座面部设有与各嵌入部、抵靠部 一一对应的嵌入槽、抵靠凸起,在固定座背部设有与各卡扣一一对应的卡槽;在连接框上设 置有与中心槽对应设置的遮挡板、与左弧形槽对应设置的左造型槽、与右弧形槽对应设置 的右造型槽,所述固定座被包覆设置在连接框背部。
【文档编号】F21V17/10GK104456354SQ20141064207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3日
【发明者】郑永国, 余君平 申请人:宁波雅佳达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