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3157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催眠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催眠灯,用于辅助人体快速进入睡眠状态。



背景技术:

失眠症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的一种病症。失眠症在我国也渐渐成为为比较常见的疾病。根据2006年中国6城市普通人群睡眠调查报告,普通成年人在一年内有过失眠的比例高达百分之57,其中百分之53症状超过一年。失眠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从短期效应来看,睡眠不足直接影响的是第二天的工作与学习。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由于长期陷入对于睡眠的担心与恐慌中,人会变得多疑、敏感、易怒、缺乏自信,影响其在家庭和工作中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失眠还具有诱发其他潜在疾病的可能。

因此,人们研发出多种医疗保健设备来治疗失眠,其中催眠灯就是一种简便的助眠设备,但是现在目前的催眠灯的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催眠效果好的催眠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催眠灯,包括灯体、LED灯组、触摸控制面板、控制器主板、扬声器、电池、电源充电电路板、触摸控制按键;

所述灯体侧面上设有扬声孔和USB充电口,所述LED灯组、触摸控制按键均安装在灯体上表面,所述触摸控制面板、控制器主板、扬声器、电池、电源充电电路板均安装在灯体内,所述扬声器位于扬声孔上方,所述LED灯组、触摸控制面板位于灯体上端,所述电源充电电路板位于USB充电口上方;

所述触摸控制按键与触摸控制面板连接,LED灯组、触摸控制面板、扬声器、电池与控制器主板连接,所述电源充电电路板与电池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扬声器、扬声孔的个数均为两个。

进一步的是,所述触摸控制按键的个数为四个,并均布在灯体上端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可引导用户跟随特定的频率调整呼吸状态,从而降低心率,达到减少呼吸次数的目的,并且诱导大脑脱离亢奋进入疲劳状态,加快人体进入睡眠状态的速度,增加深度睡眠的时长,提高睡眠质量,也适用于起夜、胡思乱想、焦虑、慢性失眠、学习压力大等病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灯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灯体,2-LED灯组,3-触摸控制面板,4-控制器主板,5-扬声器,6-电池,7-电源充电电路板,8-触摸控制按键,9-扬声孔,10-USB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的催眠灯,包括灯体1、LED灯组2、触摸控制面板3、控制器主板4、扬声器5、电池6、电源充电电路板7、触摸控制按键8;所述灯体1侧面上设有扬声孔9和USB充电口10,所述LED灯组2、触摸控制按键8均安装在灯体1上表面,所述触摸控制面板3、控制器主板4、扬声器5、电池6、电源充电电路板7均安装在灯体1内并且各个零件均采用电路连接,所述扬声器5位于扬声孔9上方,扬声器5上的发出的声音可从扬声孔9内传出,所述LED灯组2、触摸控制面板3位于灯体1上端,所述电源充电电路板7位于USB充电口10上方;所述触摸控制按键8与触摸控制面板3连接,LED灯组2、触摸控制面板3、扬声器5、电池6与控制器主板4连接,所述电源充电电路板7与电池6连接。其中控制器主板4位于电源充电电路板7与电池6的上方,扬声器5位于控制器主板4的两侧。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触摸控制按键8控制触摸控制面板3,并将控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主板4,再由控制器主板4来控制扬声器5、LED灯组2,从而达到催眠的效果。本发明可引导用户跟随特定的频率调整呼吸状态,从而降低心率,达到减少呼吸次数的目的,并且诱导大脑脱离亢奋进入疲劳状态,加快人体进入睡眠状态的速度,增加深度睡眠的时长,提高睡眠质量,也适用于起夜、胡思乱想、焦虑、慢性失眠、学习压力大等病症。

为了使得本发明发声效果最大化,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扬声器5、扬声孔9的个数均为两个。并且两个扬声器5是分别设置在灯体1内部的两侧。

其中,所述触摸控制按键8的个数为四个,并均布在灯体1上端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