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LED日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377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U型LED日光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要求2016年08月04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10642281.x、发明名称为“u型led日光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2016年08月1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10700677.5、发明名称为“u型led照明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2016年03月1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10152885.6、发明名称为“一种u型led日光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发明属于led日光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u型led日光灯。



背景技术:

led日光灯具有使用寿命长、体积小、节能省电等众多优点,因此被大量运用于市场,逐渐取代现有的白炽灯和萤光灯。

根据特定的应用环境,有时候led日光灯整体需要设计成u型结构,公开日为2016年05月25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第cn105605444a号提供了一种u型led日光灯,包括两根直管、led灯板、灯头、驱动电路、后端支撑架、前端支撑架,两根所述直管平行设置,所述直管的后端通过后端支撑架连接;所述后端支撑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u型件与第二u型件;所述第一u型件包括分别与两根直管端部配合的第一安装部以及连接第一安装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led灯板为一体形成的软基板,包括两段分别设置在两根直管内的发光段,以及用于连接两段发光段的中间连接段,所述led灯板上设有led灯珠;所述led灯板的中间连接段经由第一定位柱做转折固定。这种u型led日光灯可很好地防止led灯板弯折过度而撕裂,然而,在这种结构的u型led日光灯中,其直管(透光的灯管)与后端支架仅仅通过胶水固定而容易分离,导致连接不牢固;同时后端支撑架上形成的定位柱结构因无法布置led灯珠,导致u型led灯的连接段不能发光,严重影响发光效果,影响产品整体发光性能。此外,该现有技术的后端支撑架复杂的结构不适于全透光,同样影响发光效果。而且,现有技术的u型led日光灯其两个灯头结构相同,组装时不易区分,影响组装效率。最后,现有技术中的led灯板为软基板,当与灯管组装时会存在难以装入的问题。

鉴于以上多个不足或缺陷,的确有必要对现有的u型led日光灯进行改进,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型led日光灯,其灯管与u形连接件连接牢固。此外,该u型led日光灯出光更均匀且可实现整个灯体发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u型led日光灯,包括第一灯管、第二灯管和u形连接件,u形连接件的第一端供第一灯管的一端部插入,并且u形连接件的第一端与第一灯管的端部固定连接,u形连接件的第二端供第二灯管的端部插入,并且u形连接件的第二端与第二灯管的一端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连接件包括下构件和与该下构件固定连接的上构件,下构件第一端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凸肋,第一凸肋供第一灯管的端部放置而使第一灯管的外表面与下构件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一涂胶空间,填充于第一涂胶空间内的胶使第一灯管与下构件第一端相固定,下构件第二端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凸肋,第二凸肋供第二灯管的端部放置而使第二灯管的外表面与下构件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涂胶空间,填充于第二涂胶空间内的胶使第二灯管与下构件第二端相固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凸肋沿着下构件第一端的轴线方向延伸。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凸肋具有多条,其沿着下构件第一端的周向分布。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二凸肋沿着下构件第二端的轴线方向延伸。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二凸肋具有多条,其沿着下构件第二端的周向分布。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下构件第一端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供第一灯管的端部相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下构件第二端设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供第二灯管的端部相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下构件上设有凹槽,凹槽沿着下构件的边沿延伸,上构件上设有用于插入凹槽的凸边,凸边沿着上构件的边沿延伸。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下构件上设有凸棱,凸棱沿着下构件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u形连接件内设有第三灯板,凸棱供第三灯板的侧边相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上构件第一端的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与第一灯管的外侧面相贴;上构件第二端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与第二灯管的外侧面相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凸起部设在上构件第一端的边沿上,并且上构件第一端的两边沿均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设在上构件第二端的边沿上,并且上构件第二端的两边沿均设有第二凸起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第一灯管内设有第一灯板,在第二灯管内设有第二灯板,在u形连接件内设有第三灯板,第一灯板、第二灯板和第三灯板依次焊接而呈u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三灯板呈u形,第三灯板沿着u形连接件的轴线方向延伸。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三灯板的横截面呈弧形,下构件的横截面呈弧形,第三灯板与下构件相贴形成面接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灯板、第二灯板以及第三灯板上设有灯珠,所述第三灯板上的若干灯珠以其侧边顺着第三灯板延伸方向设置而使得若干灯珠呈夹角排布,这些呈夹角排布的若干灯珠其侧边依次连接后成折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灯板具有两端部,所述位于第三灯板两端部上的灯珠之间的间距比位于第三灯板两端部之间的灯珠的间距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包括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包括第一驱动电源和第二驱动电源,所述第一驱动电源包括元器件和电源基板,所述第二驱动电源具有元器件,用于组成第一驱动电源的元器件安装在独立的所述电源基板上并通过设在电源基板上的线路形成电路连接,用于组成第二驱动电源的元器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灯板上并通过设在第二灯板上的线路形成电连接。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的u型led日光灯,通过在u形连接件的下构件第一端设有第一凸肋,以在第一灯管的外表面与下构件的内表面之间可填充入足量的胶,从而使第一灯管与u形连接件得到牢固的连接。通过在u形连接件的下构件第二端设有第二凸肋,以在第二灯管的外表面与下构件的内表面之间可填充入足量的胶,从而使第二灯管与u形连接件得到牢固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u型led日光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发明u型led日光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u型led日光灯的部分结构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u型led日光灯的下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本发明的u型led日光灯填充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u型led日光灯沿图1的x-x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u型led日光灯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u型led日光灯的第三灯板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u型led日光灯的部分结构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u型led日光灯的第三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u型led日光灯沿图1的y-y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u型led日光灯沿图1的z-z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u型led日光灯的第三灯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7的本发明u型led日光灯局部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现有u型led日光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u型led日光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下列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描述仅是为了说明而为例示,并不表示为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或将本发明限制于特定实施例。

于此所使用的专有名词仅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非限制本发明。除非有明确指出数量,否则元件前的"一"、"所述"或"该"也包括若干个的情形。应能理解的是,诸如"包括"、"包含"或"具有"等连接词是用来界定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如部位、单元、步骤、元件或成分等),并不是用来排除其他现有的、可能的或附加的技术特征。

应能理解的是,"及/或"包括了所并列的元件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元件、成份成分、部位、及/或区域等名词前的"第一"、"第二"、"第三"、“上”、“下”等用语,是用来区隔技术特征以便于描述,并不作任何限制。因此,第一元件、成分、部位、或区域亦可命名为第二元件、成分、部位、或区域,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教示。特别说明的是,所述“上”后边的元件所具有的特征结构同样适用于“下”后边的元件。例如,下文界定“上构件上具有凸棱,下构件上具有凹边”,即代表“下构件具有凸棱,上构件具有凹边”。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12;

本发明提供一种u型led日光灯,包括第一灯管1、第二灯管2和u形连接件3。如图1中所示,第一灯管1、u形连接件3和第二灯管2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灯管1和第二灯管2通过所述u型连接件3连接。其中,第一灯管1和第二灯管2均由透明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玻璃、塑料等,呈直管状结构。所述u形连接件3呈中空的结构。请继续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u形连接件3的整体形状,其具有u形连接件3的第一端3a、u形连接件3的第二端3b,在这两端之间为弧管段3c。从u型led日光灯整体上看,u形连接件3形成该u型led日光灯的桥接部,三者连接后,使第一灯管1和第二灯管2相对平行。u形连接件3的第一端3a供第一灯管1的一端部插入,并且u形连接件3的第一端3a与第一灯管1的一端部固定连接,u形连接件3的第二端3b供第二灯管2的一端部插入,并且u形连接件3的第二端3b与第二灯管2的一端部固定连接。

请结合图7,所述u形连接件3的第一端3a的端部30a的外径由外向内(即沿着与第一灯管1连接相反的方向)逐渐增大。这样,u形连接件3与第一灯管1配合之处由窄变宽,在视觉上形成尺寸渐变,过渡自然,使得整体更加美观,协调。同样的,u形连接件3的第二端3b的端部外径由外向内也逐渐增大,通过这样的设计还能提高灯管与u形连接件3的组装稳定度。如图14,在另一实施例中,u形连接件3的第一端3a’的端部30a’的外径也是由外向内逐渐增大,但不同于图7的是,第一灯管1’和u形连接件的第一端3a’的端部30a’配合处无台阶,相比图7的较大的台阶30b,出光更均匀。

参见图2,所述u形连接件3包括上构件31和下构件32,上构件31盖合在下构件32上并固定连接而形成u形连接件3。

如图4、图5、图11所示,所述下构件32的第一端32a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凸肋321,第一凸肋321沿着下构件32的第一端32a的轴线方向延伸。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凸肋321具有多条,沿着下构件32的第一端32a的周向分布,所述多条第一凸肋321可以等间距排布,也可以不等间距排布。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肋也可以仅设置1条。参见图11,第一凸肋321从下构件32的内表面上凸出,其供第一灯管1的端部放置,这样第一灯管1被支起,从而在第一灯管1的外表面与下构件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一涂胶空间101,填充于第一涂胶空间内的胶4使第一灯管1与下构件32的第一端32a相固定而结合一体。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设置了第一凸肋321,使得在第一灯管1的外表面与下构件32的第一端32a之间的第一涂胶空间101内可被充分的填入足量的胶4,从而使第一灯管1与下构件32可被稳固地固定。此外,第一凸肋321沿着下构件32的第一端32a的轴线方向延伸,这样使第一凸肋321既易于被制造,也使第一灯管1在轴线方向上具有较长的长度与胶4接触,从而第一灯管1与下构件32连接更牢固。

同理,下构件32的第二端32b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凸肋322,第二凸肋322供第二灯管2的端部放置而使第二灯管2的外表面与下构件32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涂胶空间102,填充于第二涂胶空间102内的胶5使第二灯管2与下构件321的第二端32b相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u形连接件3的下构件32第一端32a设有第一凸肋321,以在第一灯管1的外表面与下构件32的内表面之间可充分的填充入足量的胶,从而使第一灯管与u形连接件得到牢固的连接同理,通过在u形连接件3的下构件32的第二端32b设有第二凸肋322,以在第二灯管的外表面与下构件的内表面之间可充分的填充入足量的胶,从而使第二灯管与u形连接件得到牢固的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肋321及第二凸肋322的高度约为0.2mm至0.4mm之间。二者沿灯管轴向的长度大约为5mm至12mm,优选的为6mm至10mm;所述胶沿灯管轴向的宽度优选的为5mm至8mm。

如图2、图9中所示,在第一灯管1内设有第一灯板6,在第二灯管2内设有第二灯板7,在u形连接件3内设有第三灯板8。需要说明的是,其并不限定第一灯板6不超出第一灯管1,同样的,不限定第二灯板7不超出第二灯管2,亦不限定第三灯板8不超出u形连接件3。为使第一灯板6、第三灯板8和第二灯板7依次焊接而形成串接,所述第一灯板6的端部也可伸入u形连接件3,或者第三灯板8的端部伸入第一灯管1;第二灯板7的端部也可伸入u形连接件3,或者第三灯板8的端部伸入第二灯管2。装配第三灯板时8,其发光的一面朝向上构件31。所述第一灯板6、第二灯板7和第三灯板8相连接后成u形。在u形连接件3中,至少上构件31由透光材料制成。由于第一灯管1、第二灯管2和u形连接件3内均设有灯板,使得整个u型led日光灯出光均匀,而不至于存在暗点。

参见图10及图13所示,第三灯板8大体与u形连接件3形状近似,均为u形,所述第三灯板8上的若干灯珠81以其侧边81a顺着第三灯板8的延伸方向设置。这样,所述u形的第三灯板8上的灯珠81整体呈夹角排布,如图10所示,这些呈夹角排布的若干灯珠81其侧边81a依次连接后成折线,如此使得u形连接件3发光更均匀,同时增大u型连接件3的光角。优选的,所述灯珠81的侧边81a与第三灯板8的弧形边相切。又如图1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灯板8上的灯珠,位于第三灯板8两端部的灯珠82之间间距较小,排列较密集;位于第三灯板8两端部之间的灯珠83间距较大,排布叫稀疏,如此以弥补所述第一灯管1、第二灯管2分别和u型连接件3对接时叠加部分的光线减弱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关于“第三灯板8上的灯珠的排布呈夹角”,或者“位于第三灯板8两端的灯珠间距比位于两端之间的灯珠间距要小,”这些特征同样适用于第一灯板6和第二灯板7。

参见图2用于向第一灯板6、第二灯板7与第三灯板8提供工作电源的驱动电源包括第一驱动电源91和第二驱动电源92。所述第一驱动电源91包括元器件911和电源基板913;所述第二驱动电源92包括元器件912;用于组成第一驱动电源91的元器件911安装在独立的电源基板913上并通过设在电源基板913上的线路形成电路连接,用于组成第二驱动电源92的元器件912安装在第二灯板7上并通过设在第二灯板7上的线路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三灯板8通过与所述第一灯板6和第二灯板7分别焊接从而导通,所述第三灯板8通过第一驱动电源91和第二驱动电源92。通过采用不同形式的驱动电源,组装者能够很容易的区分二者,而不至于装反,而且有利于安装,提高装配效率。同时,所述第二驱动电源92上的元器件912直接贴装于第二灯板7上,可避免不必要的电源基板浪费。

参见图3、图8及图9,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灯板8呈u形,第三灯板8沿着u形连接件3的轴线方向延伸。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使得该u型led日光灯整体上出发均匀。如图6,第三灯板8的横截面呈弧形,下构件32的横截面呈弧形,这样使得第三灯板8与下构件32相贴形成面接触,从而使得二者黏贴紧密,提高第三灯板8与下构件32配合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接着请参见图11,上构件31第一端31a设有第一凸起部311。第一凸起部311与第一灯管1的外侧面相贴。第一凸起部311用于对第一灯管1的径向定位。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凸起部311设在上构件31第一端的边沿上,并且上构件31第一端的两边沿均设有第一凸起部。如图12所示,上构件31第二端31b设有第二凸起部312,第二凸起部312与第二灯管2的外侧面相贴。第二凸起部312用于对第二灯管2的径向定位。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凸起部312设在上构件31第二端31b的边沿上,并且上构件31第二端31b的两边沿均设有第二凸起部3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部311和第二凸起部312是相衔接的,也就是说,上构件上设有凸起部,其沿着上构件边沿延伸,延伸至上构件第一端的部位形成第一凸起部、延伸至上构件第二端的部位形成第二凸起部。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使得上构件在两边沿之间的位置均匀光滑,提高出光效率,使出光更均匀。作为第一凸起部的另一实施例,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也可以设在其它的位置,其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参见图4,图6,下构件32上还设有凸棱323,凸棱323沿着下构件32的轴线方向延伸,使凸棱323在整体上也呈u形。本实施例中,所述凸棱323具有两条并且相互平行,所述凸棱323供第三灯板8的两侧边相抵,从而将第三灯板8夹持于两条凸棱323之间。通过所述凸棱323的结构,所述第三灯板8可以很容易的沿着两条凸棱323之间插入下构件32,而且防止第三灯板8移位,因此所述凸棱323起着导向、定位的作用。

参见图4、图11,下构件32第一端32a设有第一挡板324,第一挡板324供第一灯管1的端部相抵。在安装第一灯管1时,第一挡板324对第一灯管1轴向定位。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板324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挡板324成间隔设置,,这样不但所述第一灯管1能够被定位,而且还保证第一灯管1平稳且沿正确的方向装入u形连接件而不至于装斜

参见图4、图12,下构件32的第二端32b设有第二挡板325,第二挡板325供第二灯管2的端部相抵。在安装第二灯管2时,第二挡板325对第二灯管2轴向定位,一实施例中,第二挡板325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挡板325的作用与第一挡板324大体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4、图6,在下构件32上设有凹槽326,如图中所示,凹槽326位于下构件32上且与上构件31相接触的面上。凹槽326沿着下构件32的边沿延伸。上构件31上设有用于插入凹槽的凸边313,如图中所示,凸边313位于上构件31上且与下构件相接触的面上。凸边沿着上构件的边沿延伸。通过这种凹槽326与凸边313的配合,可避免u形连接件3漏光,上构件31与下构件32盖合更加严实。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说明的是,本发明每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特征如“第一凸肋”、“第二凸肋”、“凸肋周向分布”、“凸肋等间距”、“凸肋不等间距”、“不同形式的驱动电源”、“灯板灯珠呈角度排布”、“上构件透光”、“第三灯板呈u形”、“第三灯板截面成弧形”、“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两条平行的凸棱”、“第一挡板”、“第二挡板”、“设置于上构件和下构件上的凹槽和凸边”、“u形连接件端部由窄变宽”、“设置于第三灯板上的灯珠呈夹角排布,其侧边依次连接后成折线”、“第三灯板上的灯珠靠近端部的灯珠间距小,位于端部之间的灯珠间距大”等可以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采用各特征的任意组合,并用于u型led灯的改进。而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