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光效果可调的灯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3450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聚光效果可调的灯罩。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罩,通常由金属材质制成,灯罩的内壁上涂覆有反光涂层。这种灯罩的形状固定,只能达到一种聚光效果,无法满足不同的聚光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光效果可调的灯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聚光效果可调的灯罩,包括外罩体和容置于外罩体内的内罩体,外罩体的开口端与内罩体的开口端相固定,外罩体与内罩体之间留有空腔,外罩体由金属或塑料材质制成,外罩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内罩体由弹性材质制成,内罩体的内壁上涂覆有反光涂层或粘贴有反光薄膜,内罩体的中部向通孔方向延伸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通过通孔伸出灯罩外。

其中,所述内罩体的材质为橡胶。

其中,所述外罩体的开口端与内罩体的开口端通过多个铆钉相固定。

其中,多个铆钉沿灯罩的开口端周向均匀分布。

其中,所述调节杆的直径与通孔的直径相匹配。

其中,所述内罩体的中部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带有螺纹孔的连接凸台,所述调节杆与连接凸台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聚光效果可调的灯罩,包括外罩体和具有弹性的内罩体,发光涂层或反光薄膜设置在内罩体的内壁上,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拉动调节杆使内罩体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改变内罩体的弧面形状,进而改变灯罩的聚光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聚光效果可调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聚光效果可调的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外罩体;2-内罩体;3-空腔;4-调节杆;20-反光薄膜;21-连接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聚光效果可调的灯罩,包括外罩体1和容置于外罩体1内的内罩体2,外罩体1的开口端与内罩体2的开口端相固定,外罩体1与内罩体2之间留有空腔3,外罩体1由金属或塑料材质制成,外罩体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内罩体2由弹性材质制成,内罩体2的内壁上涂覆有反光涂层或粘贴有反光薄膜20,内罩体2的中部向通孔方向延伸设置有调节杆4,所述调节杆4通过通孔伸出灯罩外。

在上述实施例中,外罩体1的作用主要在于为灯罩整体提供刚性支撑架构并保护内罩体2不受损坏,灯罩的聚光效果主要由内罩体2实现。

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改变灯罩的聚光效果时,只要拉动调节杆4,即可使内罩体2发生弹性变形,空腔3为内罩体2提供了弹性变形空间,内罩体2的形状发生改变则聚光效果发生改变,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灯罩具有聚光效果可调的功能。

因此,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聚光效果可调的灯罩,包括外罩体和具有弹性的内罩体,发光涂层或反光薄膜设置在内罩体的内壁上,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拉动调节杆使内罩体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改变内罩体的弧面形状,进而改变灯罩的聚光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聚光效果可调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内罩体2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外罩体1的开口端与内罩体2的开口端通过多个铆钉相固定。

进一步的,多个铆钉沿灯罩的开口端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4的直径与通孔的直径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内罩体2的中部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带有螺纹孔的连接凸台21,所述调节杆4与连接凸台21螺纹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光效果可调的灯罩,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聚光效果可调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