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眼位检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1093阅读:1010来源:国知局
斜视眼位检测电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医疗辅助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斜视眼位检测电筒。



背景技术:

斜视(squint)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共同性斜视以眼球无运动障碍、第一眼位和第二眼位斜视度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可为先天性,也可因外伤、或全身性疾病导致。斜视的患者因为眼位不正,其注意一个物体时,此物体影像于正常眼落在视网膜中心凹上,斜视眼则落在中心凹以外的位置,如此视物就会出现复视情形;一眼影像受到抑制,丧失两眼之单一视功能与立体感,有的还会导致视力发育不良而造成弱视。斜视的常规检查法包括眼位和斜视角的测定,以确定是哪一类斜视,为了手术设计必须检查斜视角的大小。目前,由于缺乏专用的斜视眼位检测电筒,一般使用普通照明手电筒来代替,斜视度检查中,照明手电筒的光源投射在患者鼻根两眼中间,增加了测量误差,影响术前斜视度测定和手术中眼位准确判定,对术后眼位恢复正位可能存在影响,且普通照明手电筒光电位置容易移动,定位准确度低,降低了手术的质量。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需要一种斜视眼位检测电筒,其光源的设置能够更加准确地观察术中眼位,减小斜视度测量误差,提高手术的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视眼位检测电筒,其光源的设置能够更加准确地观察术中眼位,减小斜视度测量误差,提高手术的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的斜视眼位检测电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头部设有光源,所述光源包括白光灯泡及四个围绕白光灯泡设置的绿光灯泡,四个所述绿光灯泡在以白光灯泡中心为圆心的圆上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开关,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白光灯泡与绿光灯泡并联后与开关、电池串联。

进一步,所述白光灯泡及绿光灯泡均为LED灯泡结构。

进一步,所述白光灯泡的发光强度大于绿光灯泡的发光强度。

进一步,所述白光灯泡的直径为7mm-9mm,所述绿光灯泡的直径为1mm-3mm,所述白光灯泡与绿光灯泡之间的距离为2mm-4mm。

进一步,所述筒体为笔形结构,所述筒体尾部的外壁设有笔夹。

进一步,所述开关为可调节光源发光亮度的无级开关结构。

进一步,所述电池为干电池结构,所述筒体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斜视眼位检测电筒,光源包括以白光灯泡为主的主光源和以绿光灯泡为副的副光源,且绿光灯泡均匀分布在白光灯泡的周围,手术前把患者鼻中线与双眼连线描记出来,通过开关打开光源后,四个绿光灯泡发出的光线投射到两描记线上,白光灯泡发出的光线投射到两描记线交汇处,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观察术中眼位,减小斜视度测量误差,提高手术的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向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斜视眼位检测电筒,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头部设有光源,所述光源包括白光灯泡21及四个围绕白光灯泡21设置的绿光灯泡22,四个所述绿光灯泡22在以白光灯泡21中心为圆心的圆上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开关4,所述筒体1内设置有电池3,所述白光灯泡21与绿光灯泡22并联后与开关4、电池3串联;白光灯泡21发出白光,绿光灯泡22发出绿光,绿光对眼睛视力不发生伤害,安全可靠;开关4可设在筒体1尾部;为提高发光效率,同时使电筒结构更为紧凑,白光灯泡21及绿光灯泡22均优选为LED灯泡结构;同时,白光灯泡21的发光强度要大于绿光灯泡22的发光强度,便于检测的进行;所述白光灯泡21的直径为7mm-9mm,所述绿光灯泡22的直径为1mm-3mm,所述白光灯泡21与绿光灯泡22之间的距离为2mm-4mm;光源包括以白光灯泡21为主的主光源和以绿光灯泡22为副的副光源,且绿光灯泡22均匀分布在白光灯泡21的周围,手术前把患者鼻中线与双眼连线描记出来,通过开关4打开光源后,四个绿光灯泡22发出的光线投射到两描记线上,白光灯泡21发出的光线投射到两描记线交汇处,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观察术中眼位,减小斜视度测量误差,提高手术的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为笔形结构,所述筒体1尾部的外壁设有笔夹5;笔形结构例如可是钢笔结构,在不使用时可借助笔夹5将电筒夹在衣服口袋,取用非常方便;所述开关4为可调节光源发光亮度的无级开关4结构,以适于在各类场合中应用;所述电池3可为干电池结构,所述筒体1内设有用于安装电池3的电池安装槽6,使用方便,便于随时更换电池3。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