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炉小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9833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手炉小夜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炉小夜灯,具有手炉和夜灯两种功能。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准不断地提升,人们对照明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结构简单,造型新颖,节能环保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此外单纯的照明产品功能单一,不能达到一物多用,在寒冷的冬季,人们需要手炉取暖,然而在市场上很难找到这样两者兼顾的产品。中国专利说明书CN201220258983.5披露了一种带暖手及充电功能的电筒,其可以同时实现照明功能和暖手功能,在使用者寒夜外出时,能暖手还能提供照明,该发明通过旋转式开关来控制照明灯和发热膜的开关。但旋转式开关使用时并不方便,在天气寒冷时人们不愿意直接用手去开关,而且此电筒全部使用电能充电,不符合人们节能的需求,此外,电筒更适合在特别昏暗的室外行走时照明使用,并不适合在室内或对灯光要求不高的地方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对灯光强度要求不高的地方使用的同时具有暖手和照明功能的手炉小夜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手炉小夜灯,包括呈圆台状的散热结构,透明的圆台状灯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灯体底部的磨砂底座,所述散热结构的底部与所述灯体的上端相接;所述散热结构圆台侧面设有一个手持凹槽;所述灯体的上圆台表面和所述散热结构的下圆台底面大小相同,所述灯体侧面底部设有一个所述炉体呼吸灯;磨砂底座侧面设有USB充电口、备用USB充电口和一个控制灯体开关的触摸式开关,所述磨砂底座底部设置的一个实现手炉开闭的感应式开关;所述散热结构的圆台顶部连接有螺纹状太阳能吸收板;所述太阳能吸收板以及所述USB充电口、备用USB充电口连接了内部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所述触摸式开关、所述感应式开关分别关联所述灯体以及用作手炉发热部件的储热材料板,所述电源模块还连接了所述炉体呼吸灯。

此外,所述手持凹槽为半椭球形,是一个位于所述散热结构侧面上的孔洞。

所述螺纹状太阳能吸收板和散热结构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

本发明的手炉小夜灯可以应用在对灯光强度要求不高的地方,使用方便,可自行通过感应打开手炉功能,无需另外手动打开。同时,因配备了螺纹状太阳能吸收板,可以通过太阳能进行充电,因而延长了使用时间,而且非常节能环保。在外观上,本发明的手炉小夜灯呈圆台形,造型非常新颖,手持凹槽的设计使使用者单手使用时也非常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炉小夜灯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手炉小夜灯顶部的螺纹状太阳能吸收板的示意图。

图3为使用图1中USB充电口充电时的示意图。

图4为手持凹槽的形状示意图。

图5为双手使用手炉小夜灯的示意图。

图6为单手使用手炉小夜灯的示意图。

图中:1,螺纹状太阳能吸收板;2,散热结构;3,手持凹槽;4,灯体;5,USB充电口;6,炉体呼吸灯;7,磨砂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手炉小夜灯呈圆台形,包括圆台状的散热结构2,透明的圆台状灯体4以及一个连接在灯体4底部的磨砂底座7,灯体4同时也作为散热结构发挥作用。灯体4的上圆台表面和散热结构2的下圆台底面大小相同,散热结构2的底部和灯体4的上部相结合,两者共同形成一个更大的圆台。手炉小夜灯通过具有恒温发热特性的PTC热敏电阻进行加热。在磨砂底座7上设有一个触摸式开关,触摸一下此开关即可打开夜灯功能。手炉小夜灯的手炉功能的开关通过设置在下部的感应式开关控制,如图5和图6所示,当用手托着手炉小夜灯时该感应式开关一直处于感应状态,因而手炉功能也就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当不需要使用时只要将手炉小夜灯放开,由于感应式开关关闭,手炉功能也就自然关闭,不需要再做其他操作。因此十分方便。

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结构2的顶部通过卡扣方式(当然也可以根据情况选用其他方式如用胶水粘贴)连接有螺纹状太阳能吸收板1。该太阳能板可以吸收太阳能,并将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因而减少了对电能的需求,不仅使用时长增加,也更加节能环保。

灯体4侧面底部设有一个炉体呼吸灯7。如图1和图3所示,磨砂底座7侧面设有USB充电口5、备用USB充电口,当外界太阳能不足时,可以采用USB充电模式,对手炉进行充电,防止电能不足,这样就使使用更灵活方便。上下有两片储热材料板(多晶硅),保证热量更好的保存,使用时间更长。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散热结构2的圆台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手持凹槽3,该手持凹槽为适应大拇指形状的半椭球形,嵌入散热结构2侧面上的形状相配合的孔洞里。这样,当需要单手把握手炉小夜灯时只需将大拇指伸入到手持凹槽3中即可舒适的掌握手炉小夜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