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照射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3080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多角度照射的灯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角度照射的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周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比如,现如今常见的照明灯结构简单、外形普通、实用性差,特别是在一些景点处,照明灯更是缺乏与景点文化相符合的特色。

因此,设计一款外观新颖、更具实用性的灯具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角度照射的灯具,以提高灯具的观赏价值和实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角度照射的灯具,包括灯柱和固定于所述灯柱上的灯模块,所述灯模块由五盏灯构成,五盏所述灯从上往下环绕所述灯柱,俯视所述灯模块呈一圆形,且每两个相邻所述灯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共形成五个夹角,其中四个夹角为60°。

上述的多角度照射的灯具中,还包括镂空模块,所述镂空模块包括镂空板和LED灯带,所述镂空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灯柱固定连接,所述LED灯带位于所述镂空板和所述灯柱之间。

上述的多角度照射的灯具中,所述灯柱上设有角钢,所述镂空板的顶端和末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通过螺丝与所述角钢固定连接。

上述的多角度照射的灯具中,所述镂空板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

上述的多角度照射的灯具中,所述灯柱和镂空板的外表面喷有氟碳漆。

上述的多角度照射的灯具中,五盏所述灯中有两盏投影灯和三盏照明灯,且所述投影灯和所述照明灯上下交错。

上述的多角度照射的灯具中,所述灯柱为圆柱形,且所述灯柱的直径长度从上往下依次递增。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角度照射的灯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照射的灯具包括灯柱和固定于灯柱上的灯模块,灯模块由五盏灯构成,五盏灯从上往下环绕灯柱,俯视灯模块呈一圆形,且每两个相邻灯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共形成五个夹角,其中四个夹角为60°,通过环绕在灯柱上俯视呈圆形的灯模块,实现灯具的独特性和实用性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镂空模块,镂空模块包括镂空板和LED灯带,镂空板通过紧固件与灯柱固定连接,LED灯带位于镂空板和灯柱之间,采用该种设计,更好的体现了灯具的新颖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角度照射的灯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角度照射的灯具的灯模块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角度照射的灯具M点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多角度照射的灯具N点的放大图。

其中,1、灯柱;2、灯模块;3、镂空板;31、挂钩;4、LED灯带;5、角钢;6、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多角度照射的灯具,包括灯柱1和固定于灯柱1上的灯模块2,灯模块2由五盏灯构成,五盏灯从上往下环绕灯柱1,俯视灯模块2呈一圆形,且每两个相邻灯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共形成五个夹角,其中四个夹角为60°,参见图2,通过环绕在灯柱1上俯视呈圆形的灯模块2,实现灯具的独特性和实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角度照射的灯具还包括镂空模块,镂空模块包括镂空板3和LED灯带4,其中,镂空板3的数量优选为两块,包围在灯柱1的外侧,镂空板3通过紧固件与灯柱1固定连接,LED灯带4位于镂空板3和灯柱1之间。镂空板3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不锈钢优选为1.5mm厚度。镂空板3上刻有文字,文字采用的是经典繁篆体,而文字的组成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比如,在一些景点,文字可以由景点内的名称组成,不仅符合景点文化,而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如图3和图4所示,灯柱1上设有角钢5,镂空板3的顶端和末端设有挂钩31,挂钩31通过螺丝6与角钢5固定连接。螺丝6优选为D5沉头螺丝,角钢5优选为10mm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五盏灯中有两盏投影灯和三盏照明灯,且投影灯和照明灯上下交错排列。从节能、人性化的角度考虑,五盏灯可以是单独控制的,其中,三盏照明灯处于日常常亮的状态,而两盏投影灯可以根据节日、庆典等活动,公园人流量的大小来控制开关,以及投影灯的投射角度,从而形成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此外,灯柱1为圆柱形,且灯柱1的直径长度从上往下依次递增,灯柱1采用的是8mm厚的钢管。采用该种上窄下宽的设计方式,可以提高灯具的稳固性,并且使得整个灯具的外形类似笔杆,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另外,灯柱1和镂空板3的外表面喷有红铁啡氟碳漆。氟碳漆具有耐候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而且还具有独特的不粘性和低摩擦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角度照射的灯具,灯柱1的外形与笔杆相似,挺而直,并且在灯具的中间部分设计了繁篆体的镂空设计,整体构成“染翰灯”;而灯具上的投影灯、照明灯和LED灯带4交相辉映,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汉字文化,又有挥笔疾书之感,与“飞文染翰”相互呼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