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6181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灯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灯具。



背景技术:

灯具通过内部的电子元件工作发光,电子元件长时间工作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大量的热量不及时散去,易损坏电子元件。一般,灯具上设有通风口,通过空气在通风口内流通而散热。

灯具工作一段时间后,通风口内易积累灰尘或蚊虫等杂质。尤其当灯具安装在户外使用时,灰尘或蚊虫等杂质的积累现象更明显。灰尘或蚊虫等杂质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堵塞通风口,影响灯具的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灯具的通风口易堵塞杂质,影响灯具的散热。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反光杯,沿深度方向的两端封闭;罩体,罩设于所述反光杯,所述罩体面向所述反光杯的部分与所述反光杯具有间隙,所述罩体与所述反光杯围成封闭空间,所述罩体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间隙连通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间隙形成风道;风扇,设于所述罩体内,且沿所述深度方向与所述反光杯相对设置,所述风扇能够正反转。

可选的,还包括滤网,设于所述通风口处,并覆盖所述通风口。

可选的,沿所述深度方向,所述罩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罩设于所述反光杯,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反光杯沿所述深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风扇设于所述第二部分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面向所述反光杯的内轮廓平行于所述反光杯的外轮廓。

可选的,所述通风口包括: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第二部分。

可选的,沿所述反光杯的周向,所述第一通风口环绕所述第一部分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风口沿所述深度方向与所述反光杯相对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安装座、透镜,分别设于所述反光杯在所述深度方向的两端,以封闭所述反光杯。

可选的,还包括散热盘,设于所述安装座背向所述透镜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灯具为投光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灯具在反光杯外环绕设有罩体,罩体面向反光杯的部分与反光杯具有间隙。罩体上设有与间隙连通的通风口,通风口与间隙形成风道。当灯具内的光源工作一段时间,灯具产生大量热量后,空气可以在风道内流通及时散热。在罩体内设有风扇,风扇沿深度方向与反光杯相对设置,风扇正转时能够带动风道内的空气快速流动,对灯具进行散热;若风道内沉积杂质,可将风扇反转,空气在风道内倒流,将风道内的杂质吹掉,减缓杂质沉积在风道内。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通风口处设有覆盖通风口的滤网,滤网能够阻挡杂质。由于设置了滤网,滤网将杂质阻拦沉积在滤网口,减少杂质进入风道。若随着时间推移,滤网口杂质越积越多,设于罩体内的风扇能够正反转,将滤网口的杂质吹掉,从而减缓杂质堵塞在滤网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结构示意图一,图中示出风扇正转时的空气流通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灯具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示出风扇反转时的空气流通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灯具因为长时间工作后,内部的电子元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在灯具上设置通风口以散热。但灯具的通风口易堵塞杂质,影响灯具的散热。本实用新型在灯具的通风口处设置覆盖通风口的滤网,滤网能够阻挡杂质,减缓杂质堵塞通风口,有利于灯具的散热。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反光杯10,反光杯10沿深度方向(图1中L方向所示)的两端具有开口;还包括安装座20、透镜30,安装座20和透镜30分别设于反光杯10在深度方向的两端,以封闭反光杯10的深度方向的两端的开口。也即,沿深度方向,安装座20、反光杯10及透镜30依次排列。

从图1中看,反光杯10的左右方向即其深度方向,左右两端分别具有开口。本实施例中反光杯10呈空心圆台状,左端开口较小,右端开口较大。安装座20位于反光杯10的左端以封闭左端开口,透镜30位于反光杯10的右端以封闭右端开口。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20和透镜30的位置也可以互换,具体根据灯具的造型以及聚光要求来设定;或者,反光杯10两端的开口也可以相同,此时反光杯10的形状可以是空心圆柱状。

其中,安装座20面向透镜30的一侧设有光源21,光源21可以是点光源灯泡,反光杯10罩设在光源21外,并环绕光源21。反光杯10和透镜30作为光学元件,对光源21发出的光进行聚光后输出。光源21在长时间工作后,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反光杯10吸收光源21产生的热量,表面会显得很“烫”。

为避免大量的热量不及时散去,易损坏灯具。本实施例中,灯具还包括罩体40,罩体40罩设于反光杯10,即反光杯10设于罩体40内。罩体40面向反光杯10部分与反光杯10具有间隙,罩体40与反光杯10围成封闭空间,罩体40上设有至少两个与间隙连通的通风口,通风口与间隙形成风道A。外界的空气(图1中方框箭头代表了空气的流通方向)能够在风道A内流通,空气流通过程中能够带走一部分热量,使得灯具整体温度下降,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

灯具在完成安装,并使用一段时间后,通风口不可避免的会落入灰尘。尤其当将灯具安装在户外时,蚊虫等杂质会通过通风口进入灯具内的风道A。风道A内的灰尘、蚊虫等杂质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堵塞通风口或风道A,影响灯具的散热。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罩体40内设有风扇70,风扇70沿深度方向与反光杯10相对设置。图中示出风扇70位于反光杯10的左侧。也即,沿深度方向,风扇70与反光杯10依次排列。本实用新型的风扇70能够正反转,图1中示出了风扇70沿第一方向转动(正转),空气由右至左在风道A内流通,图2中示出了风扇7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反转),空气由左至右在风道A内流通。从而,通过空气在风道A内沿不同方向流通,空气在风道A内倒流,将风道A内的杂质吹掉,减缓杂质沉积在风道A内。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风扇70不仅可以吹掉风道A内的杂质,还可以加速风道A内的空气流通速度,加快灯具的散热,进一步提升灯具的散热性能。

为进一步防止风道A内沉积杂质,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灯具还包括滤网50,滤网50设于通风口处,并覆盖通风口。由于在通风口处设置了滤网50,滤网50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灰尘、蚊虫等杂质通过通风口进入风道A,减缓杂质堵塞通风口,有利于灯具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罩体40的形状不做限制,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沿深度方向,罩体40包括:第一部分43和第二部分44,第一部分43罩设于反光杯10,第二部分44与反光杯10沿深度方向间隔设置。即,罩体40在深度方向长于反光杯10。

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43面向反光杯10的内轮廓平行于反光杯10的外轮廓。可以理解为:罩体40的第一部分43呈圆台状,与反光杯10的形状相近。第二部分44呈中空柱体状。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第一部分43较靠近反光杯10,第二部分44为中空柱体状,第二部分44的内腔供空气流通的面积较大;风道A内的流通空气量大,且空气在风道A内的流通速度快,有利于灯具的快速散热。

在其它实施例中,罩体40可以是呈柱体状,沿深度方向,一端封闭,一端环绕反光杯10设置,并与反光杯10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风扇70设于第二部分44处,在第二部分44的内壁上相对设有安装支架71,风扇70安装于安装支架71上。

此外,本实施例中,沿深度方向,罩体40靠近反光杯10的一端的末端与透镜30通过螺栓(图未示出)连接,其中,透镜30位于罩体40的右侧。在其它实施例中,透镜30也可以位于罩体40内,即罩体40沿深度方向的两端均长于反光杯10。

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通风口包括:第一通风口41和第二通风口42,第一通风口41位于第一部分43,第二通风口42位于第二部分44。其中,沿反光杯10的周向,第一通风口41环绕第一部分43设置,相应地,设于第一通风口41处的滤网50也环绕第一部分43设置。即,第一通风口41呈开环状,设于第一通风口41处的滤网50也呈开环状。此外,第二通风口42沿深度方向与反光杯10的安装座20相对设置。设于第二通风口42处的滤网50也沿深度方向与反光杯10的安装座20相对设置。即,设于第二通风口42处的滤网50呈片状。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口41和第二通风口42的布置形式使得与间隙所形成的风道A延伸长度较长;且,第二通风口42沿深度方向与安装座20相对设置,而光源21正是设于安装座20上,那么,从第二通风口42流入风道A的空气可以直接吹向安装座20,及时将安装座20上的热量带走,灯具的散热效果良好。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风扇70可以在灯具工作期间也工作,也可以在灯具停止工作后再工作。具体为:参考图1,风扇70沿第一方向转动(正转)后,空气从第一通风口41流入风道A,再从而第二通风口42流出。参考图2,风扇70沿第二方向转动(反转)后,空气从第二通风口42流入风道A,再从第一通风口41流出。通过风扇70反转,让风倒流,将滤网口的杂质吹掉,减缓了风道A的积堵程度。无需人员对风道A和滤网口进行杂质清理,仅通过风扇70的正反转即可实现对杂质的清理,快捷方便。

在其它实施例中,通风口可以为两个以上,例如四个、六个等。每一通风口处都设有滤网50,并覆盖相应的通风口。通风口在罩体40上的布置形成不做限制,可以是沿深度方向设于罩体40上,也可以是环绕罩体40设置。只要通风口与间隙形成风道A,以供空气流通,对灯具进行散热即可。

为了进一步提升灯具的散热效果,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灯具还包括散热盘60,设于安装座20背向透镜30的一侧,散热盘60与安装座20可以通过螺栓(图未示出)连接在一起。安装座20上的热量直接通过散热盘60散去,并结合空气在风道A内流通,散热盘60上的热量可以快速的散去,提升了灯具的散热性能。

此外,还可以在散热盘60和安装座20之间涂抹散热膏(图未示出)。散热膏可以是相变散热膏。安装座20受热时,相变散热膏会从膏状转换为液体状,填补安装座20与散热盘60之间的空隙,使原本安装座20与散热盘60不接触地部分用散热膏连接起来,从而改善散热性能。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灯具的类型不做限制,例如,灯具为投光灯、聚光灯、回光灯、筒灯、散光灯、地排灯等。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