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4480阅读:1009来源:国知局
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地表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



背景技术:

地表灯在外形上有方的也有圆的,广泛用于商场、停车场、绿化带、公园旅游景点、住宅小区、城市雕塑、步行街道、大楼台阶等场所,主要是安置于地面,用来做装饰或指示照明之用,其应用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由于不同的照射需求,地表灯的发光角度需求不同,因而发光角度可调的灯具应运而生,但现有的地表灯具的角度调节,主要通过灯具内的千秋架结构进行调节,需要打开灯具的面盖,进行调节,操作不便,费时费力。同时反复对灯具面盖的拆卸,使得灯具的结构稳定性、密封性变差,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

申请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将地表灯本体拆卸即可实现对发光体发光角度的调节的、结构密封性和稳定性好的、使用寿命长的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下:

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包括地表灯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地表灯本体顶部的发光体,所述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还包括设于所述地表灯本体中的角度调节机构;

可通过所述地表灯本体的表面调节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从而调节所述发光体的发光角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驱动杆和驱动所述驱动杆运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发光体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地表灯本体上,所述驱动杆驱动所述发光体的发光角度变动。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驱动杆驱动发光体相对地表灯本体转动,从而改变发光体的发光角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

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地表灯本体上;

所述驱动杆为螺杆,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地螺接于所述驱动杆上。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发光体的发光体在地表灯本体的顶面上,地表灯在放置或安装时,均以地面为安装面,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设置改变对驱动杆的调节方向,使得对发光体的角度调节更方便。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体的转动轴线在水平面上,所述驱动杆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垂直啮合。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常地表灯本体的底面为平面,在安装时地表灯本体的底面在水平面上,通过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之间的垂直啮合,将驱动杆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变为沿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的转动,调节更加方便。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锥齿轮上设有转动调节部,且所述转动调节部由所述地表灯本体的侧面露出。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第一锥齿轮呈圆锥台状,其锥面上设有齿,锥面的对面即为底面上设有转动调节部,通过转动调节部使得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调节发光体的发光角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板,所述驱动杆通过所述连板与所述发光体连接;

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连板的连接处设有腰型槽,

或,所述发光体与所述连板的连接处设有腰型槽。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连板作为转接板,将驱动杆和连杆连接起来,通过在连板上加设腰型槽,以适应发光体在转动时连杆的驱动角度以及驱动距离,能够使得连杆对发光体的驱动轨迹呈与发光体转动轨迹相拟合的弧形轨迹。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涡轮和蜗杆;

所述涡轮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地表灯本体上,所述驱动杆为螺杆,所述涡轮同轴地螺接于所述驱动杆上。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涡轮和蜗杆在啮合时相互垂直,涡轮上设有与驱动杆相配的内螺纹,通过改变对驱动杆的驱动方向,对于发光体的角度的调节更加方便。同时涡轮蜗杆和螺纹螺杆具有双重自锁效果,对于发光体的角度调节能够起到随调节随锁定的作用。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地表灯本体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顶壳和底壳,所述顶壳上设有以所述顶壳和所述底壳连接点为中心的剪刀形凹槽;

所述顶壳通过所述剪刀形凹槽嵌入于所述底壳中;

所述发光体设于所述顶壳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驱动所述顶壳相对所述底壳转动。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发光体固定在顶壳上,然后通过顶壳和底壳之间的相互转动,来调整发光角度,使得发光体的发光体整体发生变化,发光角度的变化效果更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顶壳的顶面与所述底壳的底面有一夹角。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地表灯本体的底面即为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安装面,顶壳的顶面的底面有一夹角,即顶壳的顶面的呈倾斜状,可以放置雨水积存,做到雨水自洁,使得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始终具有较好的发光效果。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顶壳和所述底壳共同构成圆锥台状的所述地表灯本体,且所述顶壳的所述剪刀形凹槽始终与所述底壳的内壁接触。

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剪刀形凹槽与底壳内部始终贴合使得顶壳和底壳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使得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结构更加完整,同时对地表灯本体内部的部件形成良好的保护。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的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地表灯本体为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外壳,地表灯本体的形态即为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形态,地表灯本体内部容置有包括发光体和角度调节机构在内的元件。通过在地表灯本体的表面调节角度调节机构,从而改变发光体的发光角度,无需将地表灯本体拆卸即可实现对发光体发光角度的调节,省时省力。免拆卸可调角度的结构同样使得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结构稳定性更好,不会因为反复拆卸而影响结构的密封性、稳定性等,使得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使用寿命更长。可通过对角度调节机构的精度的设置可实现对发光体的发光角度的精确控制。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轴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10-地表灯本体;101-顶壳;1011-剪刀形凹槽;102-底壳;11-发光体;12-角度调节机构;121-驱动组件;1211-第一锥齿轮;12111-转动调节部;1212-第二锥齿轮;122-驱动杆;123-连板;1231-腰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本申请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将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申请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申请理解为涵盖落入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结合附图的描述,同样的附图标号标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可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申请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的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1,包括地表灯本体10以及设于所述地表灯本体10顶部的发光体11。所述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1还包括设于所述地表灯本体10中的角度调节机构12,可通过所述地表灯本体10的表面调节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2,从而调节所述发光体11的发光角度。

上述,地表灯本体10为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1的外壳,地表灯本体10的形态即为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形态,地表灯本体10内部容置有包括发光体11和角度调节机构12在内的元件。通过在地表灯本体10的表面调节角度调节机构12,从而改变发光体11的发光角度,无需将地表灯本体10拆卸即可实现对发光体11发光角度的调节,省时省力。免拆卸可调角度的结构同样使得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1的结构稳定性更好,不会因为反复拆卸而影响结构的密封性、稳定性等,使得角度可调的地表灯的使用寿命更长。可通过对角度调节机构12的精度的设置可实现对发光体11的发光角度的精确控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

地表灯本体10呈圆台状,确切的说呈锥台状。发光体11设于地表灯本体10的顶面,通过将地表灯本体10的底面固定在地面上,从而固定。发光体11即为灯光透出的表面。

具体的,发光体11呈圆盘状,其上设有若干灯珠,地表灯本体10在安装于地面时,发光体11的发光面朝上,发光体11的转轴与地面平行,通过角度调节机构12驱动发光体11相对地表灯本体10转动,从而调节发光体11的发光角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地表灯本体10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顶壳101和底壳102。所述顶壳101上设有以所述顶壳101和所述底壳102连接点为中心的剪刀形凹槽1011,

所述顶壳101通过所述剪刀形凹槽1011嵌入于所述底壳102中。所述发光体11设于所述顶壳101上,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2驱动所述顶壳101相对所述底壳102转动。

上述,顶壳101和底壳102共同构成了地表灯本体10,地表灯本体10呈圆台状,顶壳101为圆台的上部分,底壳102为圆台的下部分。顶壳101和底壳102转动连接,顶壳101的外表面设有剪刀形凹槽1011,底壳102的内表面对应的设有剪刀形凹槽1011。顶壳101和底壳102的剪刀形凹槽1011使得二者在相互转动时,能够始终有交叠的部分。

通过将发光体11固定在顶壳101上,然后通过顶壳101和底壳102之间的相互转动,来调整发光体11的发光角度,使得发光体11的发光面的朝向整体发生变化,发光角度的变化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顶壳101的所述剪刀形凹槽1011始终与所述底壳102的内壁接触。顶壳101的剪刀形凹槽1011与底壳102内部始终贴合使得顶壳101和底壳102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防止液体、灰尘等进入,使得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1的结构更加完整,同时对地表灯本体10内部的部件形成良好的保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壳101的顶面与所述底壳102的底面有一夹角。地表灯本体10的底面即为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1的安装面,发光体11位于顶壳101的底部,底壳102的底部为安装面,即在顶壳101相对底壳102转动时,顶壳101的顶面始终具有一倾斜角度,本实施例的倾角为5°,可以放置雨水积存,做到雨水自洁,使得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1始终具有较好的发光效果。如角度调节机构12对发光体11的调整角度范围为0-15°,则本发光角度可调的地表灯1与安装地表的夹角在5-20°内变化。

具体的,发光体11设于顶壳101的顶面上,即发光体11的发光面为顶壳101的顶面。发光体11的安装架为散热材质,如带有翅片的铝合金底座,采用散热底座能够避免发光元件温度过高,影响发光体11的寿命。在带有散热翅片的结构的同时,安装架还做了多孔对流设计,加强了散热效率。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2包括驱动杆122和驱动所述驱动杆122运动的驱动组件121。所述发光体11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地表灯本体10上,所述驱动杆122驱动所述发光体11转动。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21固定在底壳102上,驱动组件121带动驱动杆122移动,通过驱动杆122推顶顶壳101,从而使得顶壳101相对底壳102转动,从而改变发光体11的发光角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地表灯本体10可以是一个整体,发光体11可以相对地表灯本体10转动并从地表灯本体10的顶面露出,通过驱动杆122推顶发光体11,从而使得发光体11的发光角度改变。

所述驱动组件121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211和第二锥齿轮1212,所述第一锥齿轮1211和所述第二锥齿轮1212分别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地表灯本体10上,具体为转动地连接与底壳102上。所述驱动杆122为螺杆,所述第二锥齿轮1212同轴地螺接于所述驱动杆122上。

上述,通过第一锥齿轮1211和第二锥齿轮1212的设置改变对驱动杆122的调节方向,使得对发光体11的角度调节更方便。通过第一锥齿轮1211驱动第二锥齿轮1212转动,第二锥齿轮1212的位置固定,同时驱动杆122螺接于第二锥齿轮1212上,通过第二锥齿轮1212的转动,使得驱动杆122移动。

具体的,所述发光体11的转动轴线在水平面上,所述驱动杆122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锥齿轮1211和所述第二锥齿轮1212垂直啮合。

通过第一锥齿轮1211和第二锥齿轮1212之间的垂直啮合,将驱动杆122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变为沿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的转动,调节更加方便。第一锥齿轮1211的轴线在水平面上,从而方便调节施力,第二锥齿轮1212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驱动杆122也在竖直方向上,驱动杆12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位移更大,能够实现对顶壳101角度变化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得第一锥齿轮1211在转动的圈数一定时,驱动杆122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最大。

所述第一锥齿轮1211上设有转动调节部12111,且所述转动调节部12111由所述地表灯本体10的侧面露出。地表灯本体10的侧面即为除了顶面和底面以外的锥面,由于驱动组件121固定于底壳102上,因而底壳102上开有通孔,使得第一锥齿轮1211的端面自底壳102上的通孔露出。

第一锥齿轮1211上的转动调节部12111即为可以带动第一锥齿轮1211转动的结构,转动调节部12111可以是位于第一锥齿轮1211端面上的内六角、花字槽、一字槽等,通过将内六角扳手、螺丝刀等插入到底壳102中带动第一追齿轮转动。转动调节部12111还可以是连接在第一锥齿轮1211端面上的杆体,通过底壳102上的通孔穿出,从而通过露出于底壳102的侧面的杆体带动第一锥齿轮1211转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121包括相互啮合的涡轮和蜗杆,所述涡轮和所述蜗杆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地表灯本体10上,所述驱动杆122为螺杆,所述涡轮同轴地螺接于所述驱动杆122上。蜗杆即相当于上述的第一锥齿轮1211,涡轮即相当于上述的第二锥齿轮1212,通过蜗杆驱动涡轮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杆122相对涡轮转动。

涡轮和蜗杆在啮合时相互垂直,涡轮上设有与驱动杆122相配的内螺纹,通过改变对驱动杆122的驱动方向,对于发光体11的角度的调节更加方便。同时涡轮蜗杆和螺纹螺杆具有双重自锁效果,对于发光体11的角度调节能够起到随调节随锁定的作用。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2还包括连板123,所述驱动杆122通过所述连板123与所述发光体11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杆122与连板123转动连接,连板123固定在顶壳101上。所述驱动杆122与所述连板123的连接处设有腰型槽1231,具体为连板123上设有腰型槽1231。

连板123作为转接板,将驱动杆122和顶壳101连接起来,通过在连板123上加设腰型槽1231,以适应发光体11在转动时对顶壳101的驱动角度以及驱动距离,能够使得对顶壳101的驱动轨迹呈与顶壳101转动轨迹相拟合的弧形轨迹。

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杆122与连板123固定连接,连板123与顶壳101转动连接,所述发光体11与所述连板123的连接处设有腰型槽1231,即顶壳101与连板123的连接处设有腰型槽1231,具体为连板123上设有腰型槽1231。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