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组合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853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组合吊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定组合吊灯。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重要的灯具类型,吸顶灯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家庭、办公室、文娱场所等各种场所经常选用的灯具;吸顶灯一般安装于天花板位置,由于吸顶灯上部较为平整,安装时能够紧靠屋顶天花板,类似于吸附在屋顶天花板上。吸顶灯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半吸顶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其次目前吊灯灯罩极为普通,不能满足人们对灯饰美观的追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提供结构稳固线路整齐、具有良好的灯光美感的稳定组合吊灯。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稳定组合吊灯,其包括吊顶座,所述吊顶座上设置有第一钢绳和第二钢绳,所述第一钢绳和第二钢绳分别连接有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所述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均为圆环座,所述第一灯座设于所述第二灯座的内环内,且所述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成交叉相交,在所述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上均设置有LED灯源,所述LED灯源的两侧设置有多组均匀排布的菱形折光件,所述折光件之间通过设置有的反光件连接,在所述吊顶座上设置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LED灯源通过设有的导线连接,所述驱动器上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裹该驱动器,在所述散热器的顶端部开设有至少一组散热单元。

进一步的,在所述散热器的侧翼开设有用于通过导线的第二散热导孔。

进一步的,在所述散热器上共设有两组散热单元,每组散热单元包括四组等距设置的U型的第一散热导孔,在第一散热导孔之间形成散热鳞片。

进一步的,第一钢绳和第二钢绳均为中空,在所述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LED灯源组和第二LED灯源组,所述第一LED灯源组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二LED灯源组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分别穿过第一钢绳和第二钢绳进入吊顶座,所述第一导线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导线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负极与驱动器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正极与驱动器的正极连接。

进一步的,菱形折光件的上下两端部均设有装配槽,所述反光件插接于相邻两个菱形折光件的装配槽上。

进一步的,反光件包括第一反光件和第二反光件,所述第一反光件安装于所述菱形折光件上端的装配槽,所述第二反光件安装于所述菱形折光件上端的装配槽,在所述第一反光件的中部开设有装配孔,在所述第一反光件和第二反光件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通过螺丝与所述装配孔固定。

进一步的,支撑柱与第二反光件之间设置有弹性软垫。

进一步的,第一LED灯源组为六个并联的LED灯源组成,第二LED灯源组包括两组串联的第三LED灯源组,该每组LED灯源组由六个并联的LED灯源组成,所述第一LED灯源组与第二LED灯源组串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提高照明美感,采用交叉相叠的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能够增加灯光的层次感,在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上设置有的菱形折光件能够将光线折射可形成立体的发光体,光线利用率高,光效强,发光效果好,观赏性高;另外菱形折光件的表面设有若干切割面,对灯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充分地反射、折射,使得光线利用率高,光效强,发光亮度足,发光效果好,而且设有多个切割面,光线照射菱形折光件上,会发出璀璨的灯光,观赏性强;再者在驱动器上设置独特结构的散热器能够有效地保证驱动器的长时间工作,极大的提高了驱动器的稳定以及工作寿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稳定组合吊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4是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组合吊灯,其包括吊顶座1,所述吊顶座1上设置有第一钢绳2和第二钢绳3,所述第一钢绳2和第二钢绳3分别连接有第一灯座4和第二灯座5,所述第一灯座4和第二灯座5均为圆环座,所述第一灯座4设于所述第二灯座5的内环内,通过第一钢绳2和第二钢绳3的高低设置实现第一灯座4和第二灯座5成交叉相交,如此能够增加整体的美观性,在所述第一灯座4和第二灯座5上均设置有LED灯源,第一钢绳2和第二钢绳3均为中空,在所述第一灯座4和第二灯座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LED灯源组6和第二LED灯源组7,第一LED灯源组6为六个并联的LED灯源组成,第二LED灯源组7包括两组串联的第三LED灯源组,该每组LED灯源组由六个并联的LED灯源组成,所述第一LED灯源组6与第二LED灯源组7串联;所述第一LED灯源组6连接有第一导线8,所述第二LED灯源组7连接有第二导线9,所述第一导线8和第二导线9分别穿过第一钢绳2和第二钢绳3进入吊顶座1,所述第一导线8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导线9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线8的负极与驱动器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线9的正极与驱动器10的正极连接,如此能够保护导线也使得整体布局简洁完美,同时保证各灯组的稳定高效工作;

在吊顶座1上设置有驱动器10,所述驱动器10与所述LED灯源通过设有的导线连接,所述驱动器10上设置有散热器11,所述散热器11包裹该驱动器10,在所述散热器11的顶端部开设有至少一组散热单元,具体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11上共设有两组散热单元,每组散热单元包括四组等距设置的U型的第一散热导孔12,在第一散热导孔12之间形成散热鳞片13,如此能够及时对驱动器10进行散热保证其正常工作,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散热器11的侧翼开设有用于通过导线的第二散热导孔14,在吊顶座1上设置有与第一散热导孔12配合的通孔以增加散热效果。

为了进一步增加光线利用率、光效以及观赏性高,在LED灯源的两侧设置有多组均匀排布的菱形折光件15,所述折光件之间通过设置有的反光件连接,其中,菱形折光件15的上下两端部均设有装配槽16,反光件包括第一反光件17和第二反光件18,第一反光件17和第二反光件18能够将光线反射至菱形折光件15进行二次折射增加菱形折光件15的效果,所述第一反光件17安装于所述菱形折光件15上端的装配槽16,所述第二反光件18安装于所述菱形折光件15上端的装配槽16,在所述第一反光件17的中部开设有装配孔19,在所述第一反光件17和第二反光件18之间设置有支撑柱20,所述支撑柱20通过螺丝与所述装配孔19固定,所述反光件插接于相邻两个菱形折光件15的装配槽16上,支撑柱20与第二反光件18之间设置有弹性软垫21。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