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景观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8357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观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雾化景观灯。



背景技术:

景观灯是现代景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自身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还强调艺术灯的景观与景区历史文化、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景观灯利用不同的造型、相异的光色与亮度来造景。 目前现有的景光灯技术一般都是从灯光的颜色上进行美化处理的,而并未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结合设计,并且由于景观灯一般都是夜间常亮的,所以在电能的使用上也比较浪费,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雾化景观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雾化景观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雾化景观灯,包括接收槽以及安装在所述接收槽上方的玻璃外罩,所述玻璃外罩内部安装有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上方设置有导线接头,所述导线接头上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侧安装有塑料弯管,所述塑料弯管下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下方安装有动力泵,所述动力泵一侧连接有第三连接管,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下方设置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上设置有喷孔,且所述发光二极管中间安装有导体垫片。

优选的,所述喷雾头和所述喷孔均设置有若干个,且分布均匀。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管两端分别与所述接收槽和所述动力泵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雾化景观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雾化效果明显、美观,重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利于接收槽将雾化之后的水汽再进行接收,通过下方的动力泵提供动力,传输到上方喷雾头可以再次进行喷雾效果,有效的实现了水循环的利用效果,达到节约成本和环保的目的,另外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太阳能供电的方式,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使用,进一步加强了对资源成本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效果,本实用新型物美价廉,立于节约、环保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可用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收槽,2、玻璃外罩,3、发光二极管,4、太阳能电池板,5、第一连接管,6、塑料弯管,7、第二连接管,8、动力泵,9、第三连接管,10、导线接头,11、导体垫片,12、喷雾头,13、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雾化景观灯,包括接收槽1以及安装在接收槽1上方的玻璃外罩2,玻璃外罩2内部安装有发光二极管3,发光二极管3上方设置有导线接头10,导线接头10上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4,太阳能电池板4上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第一连接管5一侧安装有塑料弯管6,塑料弯管6下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7下方安装有动力泵8,动力泵8一侧连接有第三连接管9,且太阳能电池板4下方设置有喷雾头12,喷雾头12上设置有喷孔13,且发光二极管3中间安装有导体垫片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喷雾头12和喷孔13均设置有若干个,且分布均匀,有效的使喷雾状态更加完美、分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三连接管9两端分别与接收槽1和动力泵8进行连接,使本实用新型形成一个水循环的完整渠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白天太阳能电池板1接收太阳能,并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使用,在晚间打开景观灯时,首先发光二极管3开始发光,下方接收槽1内加入适量的清水,接着清水由动力泵8提供动力,传输到上方喷雾头12,再由喷孔13进行喷出雾化,然后发光二极管3发出的光线经过雾化之后的水汽将会形成美丽的雾化景观灯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雾化效果明显、美观,重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利于接收槽将雾化之后的水汽再进行接收,通过下方的动力泵提供动力,传输到上方喷雾头可以再次进行喷雾效果,有效的实现了水循环的利用效果,达到节约成本和环保的目的,另外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太阳能供电的方式,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使用,进一步加强了对资源成本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效果,本实用新型物美价廉,立于节约、环保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可用于推广使用。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