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接式灯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041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接式灯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条。



背景技术:

灯条在背光模组、照明灯中应用比较广泛。对于背光源来说,其尺寸有大小,对于大的背光源,则需要较长的灯条,对于小的背光源,则需要较短的灯条,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则需要生产不同型号的灯条,不方便生产。

为此,现有已经出现了生产标准的灯条,然后再灯条的两端安装公插和母插,根据需要将灯条通过公插和母插连接起来,这样虽然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但需要单独产生公插和母插,而且会增大连接处的厚度,另外,可能会出现电连接不可靠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不增大连接处的厚度,而且电连接可靠,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接式灯条。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插接式灯条,包括二根以上灯条,所述的灯条包括基板、设在基板上的LED灯珠和安装中基板上且位于LED灯珠前方的透镜;基板的一端中部具有插接端子,在基板的一端位于插接端子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接孔;在基板的另一端靠近两侧分别设有能插入到插接孔内的插接部,在基板的另一端中部设有端子插孔,在基板上位于端子插孔的上表面上设有凹陷腔,在基板内位于端子插接孔内设有电接触片,所述的电接触片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弯曲部、接触部和止挡部,连接部与基板上的电路层连接,连接部的一端嵌入在基板内,弯曲部向上弯曲,弯曲部位于凹陷腔内,在接触部上设有向下的凸起,止挡部向上翘曲,在基板上位于端子插孔内对应于止挡部的位置设有止挡槽。

上述结构,如需要连接两个灯条,将一个灯条的插接部插入到插接孔内,同时插接端子被插入到端子插孔内,插接端子在插入过程中,插接端子对凸起产生向上的力,让接触部和止挡部向上运动,直到止挡部卡入到止挡槽内,此时,当凸起继续有力向上时,在凹陷腔和止挡槽的作用下,接触部的中部会发生向下的弹性变形,这样,就让凸起紧紧的与插接端子接触,使得电连接非常的可靠。由于在基板上直接设置连接结构,因此,不会增加连接处的厚度,也不需要专门的公插和母插,使得成本也低。

进一步的,在基板上位于插接孔的位置设有止挡孔,在插接部上设有用于与止挡孔配合的止挡凸起。当插接部插入到插接孔内后,止挡凸起配合到止挡孔内,避免连接后的基板脱离。

进一步的,止挡凸起的一侧为斜面。在斜面的导向作用下,能更加方便的插接基板。

进一步的,在插接端子远离基板的一端设有凸点。该凸点与电接触片之间会产生相反的力,使得两基板不容易脱离。

附图说明

图1为灯条的示意图。

图2为LED灯珠的示意图。

图3为透镜的立体图。

图4为透镜俯视图。

图5为透镜的仰视图。

图6为图5中A-A剖视图。

图7为图5中B-B剖视图。

图8为图9中G-G剖视图。

图9为图8中E-E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F-F剖视图。

图11为图9中M的放大图。

图12为图9中N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插接式灯条由二个以上的灯条组成。

如图1所示,灯条包括基板1、设在基板1上的LED灯珠2和设在LED灯珠2前方的透镜3。

如图2所示,所述的LED灯珠2包括支架21、设在支架21内的芯片22和封装在芯片上的荧光胶23。

如图3至图7所示,所述的透镜3包括透镜本体31和自透镜本体下端边缘向外延伸的凸缘32。

透镜本体31底面直径D为14-15mm,透镜本体的高度H为4.3-4.5mm。

透镜本体31的底面中部向上设有凹陷腔33,凹陷腔33的截面呈半椭圆形,其中半椭圆形的长径沿着出光方向布置,半椭圆形的长径为6-6.8mm,半椭圆形的短径为3.5-3.9mm。透镜本体的顶面中部具有向下的凹陷部34,凹陷部的底部为尖角341;凹陷腔33的顶部到尖角341的高度h为3.1-3.3mm。

在透镜本体31的底部设有环形槽30。在透镜本体的底面和凸缘的底面上设有凸点300。环形槽内设有呈陈列式排列的四个以上的凸起35,凸起具有顶面和自顶面向下汇聚到一点的四个三角面351组成,顶面为方形;凸起顶面的边长L为0.8-0.9mm,凸起的高度h1为0.2-0.3mm,相邻凸起的尖角之间的距离a为0.9-1.1mm。

在凸缘32上设有沿着圆周均布的三个以上的定位柱36,所述的定位柱36包括上定位柱361和下定位柱362,上定位柱连接在凸缘的底面上,下定位柱连接在上定位柱上,下定位柱的直径小于上定位柱的直径;上定位柱为下小上打的锥台形,下定位柱为下小上打的锥台形,上定位柱361的锥度为1°,下定位柱362的锥度为2°。在安装透镜时,随着下定位柱的向下运动,下定位柱与基板上的孔的接触越紧密,实现精确定位。

透镜本体的底面到基板之间的间隙为0.5-0.7mm。

上述结构,由于透镜本体的底面到基板之间的距离为0.5-.07mm,相对距离减小,这样,让透镜到导光板之间的距离相对增大,在相同出光角度的基础上,在导光板上的光斑更大,这样,在相邻的LED灯珠之间不容易出现暗区,让出光更加的均匀。由于设置了凸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凹陷腔和凹陷部,这样,LED灯珠的光通过反射和折射能更多的射出,光不容易从侧面射出,从而提高了出光效率。由于设置了上下定位柱,下定位柱插入到基板内,实现径向定位,上定位柱能进行轴向限位,方便安装透镜。在本实用新型中,LED灯珠对着凹陷腔。

图8至图12所示,基板1的一端中部具有插接端子11,在插接端子11远离基板的一端设有凸点。

在基板1的一端位于插接端子的两侧分别设有插接孔12;在基板上位于插接孔的位置设有止挡孔121。

在基板1的另一端靠近两侧分别设有能插入到插接孔12内的插接部13,在插接部上13设有用于与止挡孔121配合的止挡凸起131。当插接部插入到插接孔内后,止挡凸起配合到止挡孔内,避免连接后的基板脱离。止挡凸起131的一侧为斜面。在斜面的导向作用下,能更加方便的插接基板。

在基板1的另一端中部设有端子插孔14,在基板1上位于端子插孔的上表面上设有凹陷腔16,在基板内位于端子插接孔内设有电接触片15,所述的电接触片15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151、弯曲部152、接触部153和止挡部154,连接部151与基板上的电路层连接,连接部151的一端嵌入在基板1内,弯曲部152向上弯曲,弯曲部152位于凹陷腔16内,在接触部153上设有向下的凸起155,止挡部155向上翘曲,在基板1上位于端子插孔内对应于止挡部的位置设有止挡槽17。

上述结构,如需要连接两个灯条,将一个灯条的插接部插入到插接孔内,同时插接端子被插入到端子插孔内,插接端子在插入过程中,插接端子对凸起产生向上的力,让接触部和止挡部向上运动,直到止挡部卡入到止挡槽内,此时,当凸起继续有力向上时,在凹陷腔和止挡槽的作用下,接触部的中部会发生向下的弹性变形,这样,就让凸起紧紧的与插接端子接触,使得电连接非常的可靠。由于在基板上直接设置连接结构,因此,不会增加连接处的厚度,也不需要专门的公插和母插,使得成本也低。该凸点与电接触片之间会产生相反的力,使得两基板不容易脱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